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崂山-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淳风刚踏入修行界自然不知道这些,只以为修行之人每日饮食就是这样,至少这比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要更加容易理解一些。
    吃完午饭,李淳风仍旧积蓄真气。其实一般来说,如果炼成第一道真气,就可以尝试下一步修行——引气入体,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引气。
    若只将自身气息化作真气,要修炼到全身充盈,需要几十年苦功,那时候恐怕已经头发花白,牙齿掉光,半个身子已经躺在棺材之中,这样还求什么长生。
    而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浩浩荡荡,无有穷尽,只有以自身真气为引,吐纳天地灵气,化为己用,才是修行正途。只需三年五载,就能让自身真气充盈,跨过引气期,进行下一步修行。
    只是引气入体,有难易之别。
    上古神魔,行走坐卧,一呼一吸,契合天道,自有天地灵气涌入体内,不需任何心法,自然而然,就有大法力,大神通。
    根骨绝佳之人,修成第一道真气,在心法指引下,能引气入体,修为进步极快,一日千里。
    根骨上佳之人,积蓄三五月真气,才可引气入体,修行进步很快,若勤修苦练,未尝不能与绝佳之人一争长短。
    根骨寻常之人,需真气醇厚,方能引气入体,少则要三五年积蓄,多则数十年积蓄,纵使可以引气入体,一次吐纳天地灵气,也比不得之前几类,纵然勤修苦练,若无大智慧、大毅力、大机缘,绝无希望成就金丹。
    而李淳风不幸就是根骨寻常之人,但这在清风真人看来,却在情理之中。
    根骨绝佳之人,万中无一。根骨上佳之人,千里挑一。而余下绝大多数,都是根骨寻常之辈。
    二百年前,清风将孩子送入轮回,仓促之间并无任何准备,况且轮回三世,就是早有手段,也要消耗殆尽。因而别说李淳风只是根骨寻常之辈,就算投胎成为飞禽、走兽、草游鱼,也属正常范畴。
    对于这些可能清风真人早有准备,搜罗诸般妙法,日夜悉心推演。在她心中,“我是你母亲”就是李淳风最大的机缘。她要用海量资源,诸般妙法,硬生生为李淳风铸造一条金丹大道。
………………………………
第九章 修炼(三)
    “海量资源,诸般妙法,铸就金丹大道!”
    这是一个近乎痴人说梦的想法,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清风真人这么想,这么做,坚持百余年,在岭南世家与崂山藏书的基础上,融合了暗中巧取豪夺的许多秘法,终于让她研究出数种妙法,她自信这些妙法一定可以助李淳风成就金丹。
    李淳风不知究竟,仍然专心凝练真气。一回生,两回熟,熟能生巧,因而第二道真气很快炼成,然后是第三道、第四道,这才不过用去一个时辰,已经达到清风真人的要求。按照之前的讲解,接下来需要清风真人相助,才能继续修炼下去。
    李淳风抬头看向“师父”清风真人,正巧碰到那满含温柔爱护的目光,就如同小凡他娘看着小凡的目光。这令李淳风心中一阵温暖,似乎想让“师父”清风真人一直如此注视下去,却见清风真人突然一笑:“四道真气已经炼成?”
    “是的,师父!”
    “接下来,却是用真气在体内绘成符篆,这并非你自己所能完成,为师自然助你一臂之力。只是需要提前告诉你,这是为师一门秘法,与崂山功法截然不同,若非有我允许,你不得擅自泄漏……”
    “是,师父!”李淳风听到这里,心中自然有些兴奋。秘传功法,与人人皆可修习的崂山心法,孰强孰弱不问可知,并且莽阳镇上说书人,也早就讲了许多这样的经典桥段,李淳风自然明白该怎么做。
    “嗯!”清风真人满意的点点头,一边抬手扣住李淳风的双肩,一边再次不厌其烦的讲解道,“崂山镇派之宝,乃是二代祖师仙鹤童子炼制的混元珍珠伞。伞面以颗颗千年珍珠串成,每一珍珠里面用神念刻下辟尘、避火、分水、定风四种符篆,再以奇妙阵法勾连,让地、水、火、风四象混元如一,伞下之人自然万法不侵。”
    “为师受此启发,认为四象混元,彷如先天,虽因修为不足,阵法难免有些缺陷,但以此阵之能,却有改换根骨的奇效。不过功法初创,其中难免有些疏漏,你修习起来需要谨慎小心。”
    说完,不等李淳风点头应下,清风真人神念笼罩,缓慢牵引四种真气各自运行,纯熟无比的结成辟尘、避火、分水、定风四道符篆,所需也不过片刻而已。
    当清风真人起身收手,李淳风感觉身上仿佛有一种无形的桎梏,如同披枷带锁一般,只是仔细体会,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原因,非常古怪。
    其实辟尘、避火、分水、定风四道符篆结成阵势,将李淳风与天地灵气阻隔,这才有此感觉,只是李淳风尚未踏入引气期,这才无法察觉真正原因。
    这些清风真人也不与李淳风细说,只是叮嘱李淳风勤加修炼,然后转而开始耐心教导他识字。因为无论道书符篆,若不识字,则无法修习,所以无论李淳风头痛欲裂,叫苦连天,清风真人仍严加督导,毫不手软。
    而李淳风也并非不分好歹,虽然嘴上叫苦,但学习上没有一丝一毫懈怠,每天清晨用过早餐之后,骑上大喵,准时来到凉亭,先复习一遍昨日所学,然后才跟随清风真人学习新字,直到傍晚时分。
    用过晚饭,李淳风回到竹屋,运功打坐,积蓄真气。因为每日早中晚三顿草药大餐,李淳风真气积攒飞快,体内辟尘、避火、分水、定风四道符篆也越发凝实。
    如此匆匆一年,李淳风已经认得所有常用文字,纵使一些生僻的字,也能根据典籍自行学习,不用清风真人费心教导。因而以往的识字课改为学习符篆。
    符篆一途,有沟通天地之能,是修行法术的根本,却难免深奥晦涩。只是面对法术的诱惑,让李淳风兴致高昂,学习速度自然不慢,只是三个月,就将符篆基础全部学会。
    “淳风!现如今你基础已经扎实,可以前去崂山藏经阁。那里收录了咱们崂山诸般法术,你可自行挑选一些学习,即能防身御敌,也能助你参悟天道。若有不明之处,可以过来问我。”
    清风真人斜坐在凉亭之中。她对于李淳风学习速度非常满意,只是因为李淳风修为不到,许多东西无法教授,不免有些遗憾的嘱咐。
    “是,师父!”李淳风嬉笑答应一声,然后继续说道,“说起来,徒儿我来到崂山许久,尚未与众位师兄弟见过,日后下山降妖除魔,搞不好还会大水冲了龙王庙呢。”
    这却是李淳风与清风真人相处一年多,对她的脾气秉性已经了解,知道她对自己颇为爱护,因而言语中也比较随意,许多事情想到就说。
    “哈哈……!”清风真人笑着点了点李淳风,“就连我也认不清所有崂山弟子。咱们崂山有弟子数千,更有记名弟子无数,谁有时间一一见过记下。不过你是我的弟子,寻常之辈,你也不需要记住他们,只需他们记住你就行。只有崂山一些精英弟子,你才需要仔细记住。”
    “这些弟子自然明白!毕竟日后下山行走,若只有自己独身一人,未免有些孤单,遇到危险也没个帮手,况且纵使无灾无劫,平日招呼三五个朋友,一起喝酒吃肉,也是一件畅快的事情。”李淳风说着说着脸色一暗,却是想起莽阳镇的小伙伴,尤其是被波及身死的小凡。
    只是初上崂山之时,李淳风尚不知道清风真人的性情,自然不敢言明。之后有许多东西要学,忙碌之下,反而忘了询问此事。这时既然想了起来,李淳风也不隐瞒如实说出。
    “哦,你说得是那个小家伙!他被我银戟波及,不幸身死。不过你不需担心,之前为了惩治本派逆徒,我特意赐下黄符,一则为了便于操纵银戟,二则为了禁锢他的魂魄。因而那个小家伙得黄符庇护,魂魄并无丝毫损伤,我早就送其转世投胎去了。你若想他,日后引他拜入崂山即可。”
    李淳风闻听此言,心中终于好受许多,见天色不早,与师父清风真人一起用过晚饭,这才骑上大喵返回竹屋。
………………………………
第十章 藏经阁
    第二日清晨,李淳风照例用过草药大餐,骑上大喵,在梅儿的指引下,向着崂山派藏经阁行去。
    大喵脚程很快,绕过两座山峰之后,李淳风等人已经踏上一条宽阔的大路。这段路靠近清风真人修行之地,来往行人寥寥无几。但这些人看见骑着大喵的李淳风,以及旁边一口一个少主的梅儿,却立刻躬身行礼,退在大路两旁。
    清风真人喜欢清静,往日若无要事,很少四处走动,况且即使有事,也往往遁光来去,崂山弟子认识清风真人的并不多。但梅儿作为清风真人的侍女,经常在崂山各处走动,替清风真人处理杂事,自然有许多人认得她,不敢得罪她。因而此刻听梅儿称呼李淳风“少主”,大家自然对李淳风身份有所猜测,退在一旁,免得招惹麻烦。
    李淳风见这些人如此礼让,不免有些不自在,但不自在之后,心中却升起一股得意,只是随后,这些心思全被李淳风压了下去。
    “狐假虎威”,这是他近来学会的一个成语。而他现在,就是那只借着清风真人虎威的狐狸,并非靠真本事令人敬畏礼让,有什么好得意的。
    如此想着,李淳风再见到有人行礼让路之时,心态自然平和许多,彷如一缕清风拂过巍巍高山,留不下任何痕迹,身上也带上一点超然出尘的韵味。
    “淳风我儿,果然天生适合修道。如果根骨在好上一些,就完美了。”
    清风真人低头看着缓缓流过的溪水,水面上映照出李淳风的影像。当她清楚看到李淳风神态前后变化时,脸上露出喜悦之情,不由自主开口称赞。
    在清风真人的观念中,根骨决定一个人吸纳天地灵气的速度,这固然非常重要。但在修为层次尚浅之时,却可以用大量草药灵丹来弥补。直到修为高深,所需各种天材地宝越发稀有难寻,根骨的影响才越来越重要。
    而一个人的心态是否适合修行,却从一开始就发挥巨大的作用。超然出尘,仿佛跳出滚滚红尘,如神佛一般俯视众生,并且这看的纯粹,不含丝毫骄傲自满等情绪,自然不会被别人行为观点影响本心,无疑更利于修行。
    李淳风不知他神态变化全都落入清风真人眼中,只是一边骑着大喵前行,一边听着梅儿如麻雀般兴奋的介绍着崂山的一些趣事,对避让在路旁的“师兄们”只是一眼扫过,就如看向路边草木建筑。
    “少主,你看!”梅儿抬手指着左前方一片占地甚广的建筑群,兴致勃勃的介绍着,“若要拜入咱们崂山派,先需要通过入门考验,成为记名弟子,修习基础功法,只有崭露头角,得人看重,收为弟子,才算咱们崂山派正式弟子。而前面那片,正是记名弟子们的住所。”
    “哦!”李淳风点头一笑。
    “说来挺有意思的,许多人成为正式弟子后,师父总喜欢赐下新的名字,或者道号。嘻嘻,咱们崂山派中目前有一百二十七个‘明月’。少主,你若在藏经阁外唤一声明月师兄,准有人回头来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