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局召唤西厂厂花-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拜见殿下!”两人见到郑铭,连忙起身行礼道。
  胖的是钱通财,瘦的则是齐明成。
  郑铭笑了笑,道:“你们继续,本王随便看看。”
  说完,他就走进了钱通财的账房。
  钱通财给小厮使了一个眼色,又拉着齐明成坐下了。
  “这,殿下来了,钱掌柜不去陪着?”齐明成有些忐忑的说道。
  钱通财笑道:“殿下有言,钱庄之内,一切以顾客为先。此时在这里,你才是最尊贵的客人。”
  在钱庄开业前,郑铭给他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灌输了各种钱庄经营的概念,同时也将‘顾客是上帝’的思想给他讲了数遍。
  “这不太好吧!”齐明成一听这话,更是坐立不安了。
  在王爷面前,他怎么能是最尊贵的客人呢?
  钱通财给他斟茶,道:“因为殿下是钱庄的主人,齐老板来钱庄借贷就是在照顾殿下的生意,我们还是先说说这次贷款吧。”
  这次齐明成是来贷款的,而且借的还不是小数目。
  随着大金皇朝的蓝山宗覆灭,如今山海县已经将海贸的最后一环打通了,现在正是海贸快速发展的阶段。
  齐明成正是看到这个机会,打算从造船厂购买几条海船,不过他手里现银不多,所以才想来钱庄贷款。
  而对钱通财来说,齐明成就是一个大客户,一次性贷款三万两银子的大客户。
  这样的大客户自然要好好接待。
  齐明成看向账房的木门,眼中闪烁着点点精光。
  “殿下英明!”他朝着账房的方向拱了拱手。
  钱通财呵呵一笑,说道:“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贷款三万两可以,不过必须拿三盛岛上的庄田作抵押,这是我们钱庄的规矩。”
  账房内,郑铭坐在书桌前,随意的看着账册。
  “最近入库的银子好像有些多。”郑铭道。
  旁边的小厮说道:“这是百姓对殿下的认可和信任。”
  郑铭眉头微蹙。
  的确,百姓把钱存在钱庄是对他的信任,但是却不是他想要的。
  他建钱庄的目的是为了扶持民间商会,为商业交易提供便利,可不是为了收银子。
  现在王府库房中还有接近两百万两银子呢,他想找地方用都没地方用。
  接纳百姓存款支付利息倒是小事,关键是不利于民间银钱的流通,百姓都把银子存到钱庄里了,市场上可就没有银子了。
  “降低一下利息吧,存银太多也不是好事。”郑铭道。
  其实存钱给利息这种事他算是周围几大皇族的头一家,在其他钱庄存款不但不给利息,还要收取手续费。
  一开始郑铭也想不给利息,但是后来想想还是决定给。
  因为他的钱庄并不是普通的钱庄,未来将会向着中央银行发展,所以一切都要慢慢尝试、试验。
  现在山海县规模不大,他可以允许出现问题,也承受的起失败。
  “是!”小厮连忙应道。
  随后郑铭又翻看起账册。
  总体来说钱庄运营已经走向正规,没有太大的问题。
  不过有几点让他非常不满意。
  一是用银子和铜钱作为主要货币存在很多缺点,携带不方便,而且频繁的流通后对货币本身有磨损,无形中造成价值流失。
  二是银子和铜钱之间的兑换比例不规范,别说几大皇朝之间了,就单单是大璃皇朝内部,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官府制定比例如同虚设,民间各地不同,搞得极其麻烦。
  郑铭如果想要改变这些,就必须重新制定货币的规则。
  纸币暂时就不用想了,他打算尝试一下银元,也就是花边钱,银质硬币。
  “废两改元”,确立银元本位币,制定完善的货币规格,减少银铜兑换的麻烦。
  不过想要‘费两改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但涉及到山海县内的货币流通,还涉及到海贸交易。
  郑铭考虑许久,决定先在山海县尝试一下。
  反正山海县小,可以让他随便折腾,就算出了问题也容易解决。
  ……
  随着山海县的海贸快速发展,终于引起了周围几大皇朝的注意。
  一开始还只是几大皇朝的民间商会关注这个新冒出来的山海商会,后来几大皇朝的官府也注意到山海商会了。
  毕竟这段时间山海商会的商船实在是太活跃了。
  特别是在大周皇朝,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支山海县的船队抵达,每次都会带来大量的货物,不但有东瀛皇朝和大金皇朝的产物,还有山海县的雪盐,一时间引起了不少关注。
  特别是雪盐,令大周皇朝的官府恼怒不已。
  大周皇朝可不像东瀛皇朝那样混乱,其内部有着完善的盐政,而且对私盐打击力度非常大。
  负责大周海贸的赵南国也不傻,他没有将雪盐直接卖到大周皇朝,而是在大周皇朝挑选了几个有势力的商会作为合作商,然后在海中选了一个孤岛作为交易地点。
  我在大周之外售卖雪盐,这跟你大周皇朝可没关系,至于最后雪盐卖到哪去就跟我没关系了。
  而大周皇朝官府恼怒的也正是这一点。
  你要是敢在大周皇朝之内销售私盐,我怎么样也能弄死你的,可你这样做让我们怎么办?
  打击那些售卖雪盐的商会?别开玩笑了,那都是大周皇朝的勋贵豪门。
  至于打击山海商会的其他商船,也不行。
  大周皇朝海贸发达,相关制度完善,他们不能自己破坏自己的制定的制度,这相当于打自己的脸。
  因此大周官府即对山海商会感到恼怒,却又拿山海商会没办法。
  也不是完全没办法,他们在调查发现山海商会的背后是郑铭这个山海郡王之后,直接一封国书送到了郑青松手中。


第93章 郑青松奇怪操作
  大璃皇宫,养心殿中。
  郑青松看着大周皇朝送来的国书,略显苍老的脸庞上露出惊异的神色。
  他也没想到郑铭会在山海县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还影响到了大周皇朝。
  然而仔细一想,他就有些不镇定了。
  “海贸似乎很赚银子!”
  他可是对大周皇朝发达的海贸眼馋很久了,只是大璃皇朝的沿海地区只有一个山海县,让他只能干眼馋。
  至于以前为何不开发山海县,郑青松不是没想过,而是无能为力。
  山海县的地理位置太恶心人了,想要将其开发成大璃皇朝的海贸窗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就郑铭来说,在山海县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投入了接近两百万两银子,而且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别看现在山海县的海贸发展的很好,但实际上郑铭还是在做赔本买卖。
  要不是郑铭发了几笔横财,也不能做到如此地步。
  然而对朝堂来说,开发山海县就是一个大窟窿,不但投入大,而且投入时间还长,最关键的是还不知道结果如何。
  再加上这些年大璃皇朝的财政紧张,郑青松也只能放弃了开发山海县的想法。
  不过他真没想到郑铭居然会将山海县发展起来了。
  “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理此事?”郑青松想身前的几位老臣问道。
  大璃皇朝朝堂实行内阁六部制,其中内阁有四位阁臣,分别是首辅张灵征、次辅安宁国、阁臣孙承运和李华。
  此时站在郑青松面前的正是四位阁臣。
  “陛下,臣以为直接驳回即可,大周有些小题大作了。”李华身材消瘦,但是面容坚毅,一双微微鼓起的眼眸显得格外肃穆。
  郑青松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李华是内阁中最年轻人的阁臣,今年只有五十二岁,但他却是大璃朝堂最强硬的阁臣,别说只是山海县之事,就算是其他,他也只有一个意见,那就是驳回。
  孙承运低头说道:“陛下,老臣赞同李大人的意见。”
  郑青松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
  一时间房间内的气氛安静下来了,四名重臣心中都感觉莫名其妙。
  这事本来就是一件小事,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直接驳回。
  他大周皇朝还没有资格插手大璃皇朝的事情。
  可是为何陛下不说话呢?
  “咳咳,陛下,在大周上,臣也赞同李大人的意见。”首辅张灵征顿了顿又说道:“不过在山海县上,臣觉得要重视一些。”
  郑青松淡笑,问道:“怎么个重视法?”
  四人这才明白郑青松的关注点在哪里。
  不是大周皇朝,而是在山海县身上。
  张灵征心中稍微考量后,道:“山海县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大璃内唯一的沿海地区,适合发展海贸,老臣觉得应该派遣一位得力的官员前去管理。”
  郑青松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而其他几位阁臣也不由的瞥了他一眼。
  这个老东西真是坏的很。
  什么地理位置优越?
  简直就是开玩笑,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以前的山海县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还要派遣一位得力的官员去管理!
  你这不是明摆着去摘五皇子的桃子吗?
  “派人去就不用了,梁松年不是在那里吗?”郑青松淡然的说道。
  “至于其他~”
  郑青松想了想,说道:“算了吧,让铭儿自己处理吧。”
  现在山海县是郑铭的封地,朝堂除了官员任免权外,其余的权利全部都在郑铭手中。哪怕是税收也全部归郑铭所有。
  所以他才放弃了占便宜的想法,总不能真的跟自己的儿子要银子吧。
  他也不好意思,毕竟当初他可是将郑铭贬罚到山海县的。
  “陛下,以后山海县的驻军是不是该安排一些?”张灵征道。
  按照朝廷规定,郡王可拥有不多于五百人的护卫军,而山海县也可以拥有不超过一千人的城卫军。
  除此之外,再想拥有更多的军队就需要总督府或者镇守将军府调配了。
  而据张灵征所知,目前山海县只有一支驻军,是北山省镇守将军李如山去年调过去的七百余人,也就是陷阵营。
  事实上,陷阵营在名义上属于北山省镇守将军府,当时李如山能把陷阵营调过去,也是占了职务的便宜。
  当然这也是郑铭召唤出来的缘故,如果没有郑铭的召唤,李如山很可能不会调遣一支军队过去。
  毕竟身为郑铭的舅舅,他也要考虑避嫌。
  郑青松考虑一下,说道:“此事交给李如山处理吧。”
  张灵征微愣,抬头疑惑的看了一眼郑青松。
  他有些不理解郑青松为何如此操作。
  让李如山处理,岂不是给李如山一个借口给郑铭调兵吗?
  按理说,郑青松应该防止郑铭做大才对,哪怕不防备,也不能放纵才对。
  可郑青松偏偏如此做了。
  这让他非常不理解。
  郑青松并没有理会他的疑惑,将手中的国书直接丢给他,说道:“大周那边直接驳回吧,就说这是正常商贸往来,我们没有理由限制。”
  “还有给铭儿发放一份盐引。”
  这下不只是张灵征了,就连安宁国三人也满肚子疑问。
  不但不限制驻军,还发放盐引?
  难道陛下有意五皇子!
  一时间,他们心中的思绪千回百转。
  ……
  山海县。
  当郑铭接到朝堂的文书时,也是满肚子疑惑。
  他坐在书房中,看着送来的盐引和文书,迷茫的说道:“难道皇子老子想让我做接班人?”
  “虽然我也想做,不过看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