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局召唤西厂厂花-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开太子府,姚定山紧锁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开,就算是与崔元春下棋的时候,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翠云坊,湖畔凉亭。
  贾诩看着满怀心事的姚定山,眼底闪过一抹异色。
  他的机会似乎来了。
  不过这个机会还需要一个助攻。
  “定山,因何事如此苦恼?”崔元春这个助攻没有让贾诩失望。
  姚定山轻叹一声,说道:“还能因为什么,无非就是赤源山脉的妖兽。”
  “赤源山脉的暴动还没有镇压下去?”崔元春一脸诧异。
  “没有,而且越来越凶。”姚定山将棋子扔在棋盘上,再也无心下棋。
  崔元春一脸不解,道:“既然如此,直接调遣大军去镇压就是,为何还要苦恼?”
  接着,姚定山也没有隐瞒,直接将朝堂、北家之间的问题说了出来。
  正好他也想让崔元春给他想想办法。
  崔元春听完后,眉头同样皱了起来。
  这事还真是麻烦。
  一个北家拖住了朝堂百万大军,让朝堂兵力变得紧张起来,不然一个赤源山脉也不至于让太子和姚定山如此苦恼。
  旁边的贾诩见两人都陷入沉思之中,开口说道:“为何不招募新兵?”
  “招募新兵?”姚定山抬头看着他,微微摇头,道:“新兵招募容易,但是新兵训练却需要时间。”
  “军中阵法,器械等等,都不是普通修炼者能在短时间能够掌握的。”
  贾诩闻言,不禁莞尔。
  突然间,他感觉姚定山的思维有些僵硬,或者说大盛皇朝的制度让姚定山陷入了思维禁锢。
  皇权不下乡。
  大盛朝堂何止是不下乡,连县城都不下。
  整个大盛皇的政治制度就是管理到府城一级,在往下的县城和乡镇都几乎把控在修炼家族手中。
  这种制度下,朝堂有点与民间脱节,朝堂上很多人都会忽略民间的力量,只将目光放在修炼家族身上。
  这其实也不能怪朝堂和皇族,毕竟处于一个修炼世界,强者为尊,那些普通人没有强大的力量,无法影响到皇族和朝堂的统治,他们忽略也是正常的事情。
  可是平常时候忽略也就罢了,现在面对妖兽暴动,姚定山还是忽略掉民间的力量,这就有些不该了。
  说到底就是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心中、眼中根本就没有大盛的普通百姓。
  就连崔元春都是如此。
  不是他们智商低,而是他的思维只停留在修炼家族和军队上,根本就没有想到民间和普通百姓。
  “猎杀妖兽不需要军阵,山林战斗也不需要太强大的军事器械。”贾诩道。
  姚定山双眸一亮,看向贾诩,说道:“贾诩先生心中有良策?”
  贾诩笑道:“算不上良策,只是有些小建议。”
  “如果在下没有猜错的话,目前赤源山脉周边应该驻扎着很多军队?”
  姚定山微微颔首,道:“没错,西部百万大军,还有征调修炼家族的军队也有百万,全部都驻扎在赤源山脉周围,只是赤源山脉太大了,很难构建一条完整的防线。”
  贾诩低头说道:“姚大人有没有听说过清澜岛?”
  “清澜岛?”姚定山眉头微蹙,道:“没有。”
  清澜岛现在在大盛北部的名气不小,但还没有传到大盛京都这里来。
  贾诩讲述起清澜岛上的事情,特别是针对猎妖队的事情。
  “以前赤源山脉也有很多猎杀妖兽的修炼者,可是现在因为妖兽暴动,他们应该都离开了吧?”
  说到这,姚定山似乎明白了贾诩的想法。
  “你的意思的是跟清澜岛那样组建猎妖队,依靠民间的力量猎杀妖兽?”
  贾诩点了点头,道:“这只是其一,猎妖队毕竟只是一些散修,猎杀一些零散的妖兽还行,但无法抵挡大规模的妖兽暴动。”
  “在下的意思是招募新军,嗯,就叫猎妖军,主要负责猎杀妖兽,以百人、千人为单位,分散到赤源山脉外围,一可以猎杀成群妖兽,二可以负责警示。”
  “如此就能形成三层战线,第一是民间猎妖队,负责猎杀零散的妖兽,消耗妖兽的数量,减少妖兽暴动时的规模。”
  “第二则是猎妖军,负责猎杀成群的妖兽,如此也可以减少妖兽暴动的规模。”
  妖兽暴动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一群妖兽开始暴动时可能只有几百只,几千只,但是当这群妖兽从赤源山脉深处来到外围时,数量就可能达到上万,甚至十几万。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在妖兽暴动的过程中,有很多妖兽莫名其妙的卷入了其中。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第三则是西部的军队和征调的军队,让他们退出赤源山脉外围,构建据点,做好随时出战的准备。”
  “一旦有妖兽暴动,立即就近调遣支援,拦截。”
  “如此可以将军队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同时还能获得数百万的战力,减轻朝堂大军的压力。”
  贾诩徐徐说道。
  姚定山和崔元春听的愣愣出神。
  这个策略似乎很简单,并没有任何深奥的地方,但是他们为何没有想到?
  “可是该如何让那些民间的修炼者自愿加入猎妖队?要知道现在现在赤源山脉外围也很危险。”姚定山问道。
  贾诩轻笑道:“在赤源山脉周围设立一些据点,设立坊市收购妖兽尸体,售卖丹药、灵材,设立仙灵衙门,考核新突破的洞神境。”
  “也可以让修炼家族加入坊市,如此一来,民间修炼者可以通过猎杀妖兽,售卖给修炼家族,赚取灵石,购买丹药灵药,突破洞神境,可以获得武勋封赏。”
  “这对民间很多大宗师来说都不失为一条很好的晋升之道,相信有很多人愿意去冒险的。”
  “据说现在清澜岛上有上百支猎妖队,数万大宗师阶的猎妖者,一个清澜岛可以做到如此地步,更何况我们大盛朝堂。”
  姚定山眨眨眼,看着贾诩,此时他才发现这位贾诩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大才。
  “贾诩先生对清澜岛很了解?”
  贾诩摇摇头,道:“不算了解,只是在妖宁府听说过很多清澜岛的事情。”
  废话,他能不了解吗?
  清澜岛的框架是郑铭搭建的,但很多细则都是他补成的,谨仙只是实施者而已。
  姚定山微微颔首,稍微沉思后,说道:“贾诩先生能否为在下书写一份策论?”
  “自无不可。”贾诩道。
  这份策论就是贾诩打开通往大盛朝堂高层的敲门砖。
  随后,三人分散,贾诩和崔元春一同返回住处。
  路上。
  崔元春时不时看向贾诩,深邃的眼眸中多了几分探寻。
  之前他以为贾诩的棋艺很厉害,所以让贾诩成为书院的老师,可是现在他似乎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小友了。
  “贾诩先生似乎对时政很了解?”他忍不住问道。
  在凉亭中,贾诩的计策听起来很简单,但却涉及的各方面,从朝堂、军队、修炼家族一直到民间,都考虑的清清楚楚,没有任何遗漏。
  而且整个计策也非常完善,就算是他也看不出任何错漏的地方。
  这份统筹全局的能力让他大为惊讶。
  贾诩说道:“崔老,在下学的是天地棋。”
  崔元春微愣,随即大笑起来。
  “天地棋!哈哈哈,原来这才是天地棋,以天地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以棋政事,以策破局,好一个天地棋。”
  “只是一些小聪明而已,算不上大才。”贾诩谦虚的说道。
  崔元春摇头道:“不不不,先生有辅政之才,可为朝中宰相。”
  此时,崔元春彻底被贾诩折服了,一盘棋,一良策,足以证明贾诩的才能。
  “先生在书院做老师,实在是屈才。”
  贾诩道:“只是为了生计而已,贾诩要感谢崔老的收留。”
  崔元春捋着胡须呵呵一笑,道:“不过先生估计在书院中呆不长了,这份策论递上去,相信先生很快就能平步青云。”
  “平步青云不敢想,贾诩只求能施展自身所能。”贾诩道。
  求官是他的目的,没有必要隐瞒。
  从一开始,他就表现出求官的意思,之前他特意前往各个选贤馆,就是为了塑造求官的意志。
  真真假假,亦真亦假,才能最好的保全自己。


第302章 太子和贾诩,郑铭和北陵
  两天之后,贾诩将策论交给了姚定山,姚定山看完之后,神色颇为激动。
  随后交代了贾诩几句,姚定山就急匆匆的来到了太子府,将策论呈报给太子。
  书房中。
  太子接过策论,起初还有些疑惑,然而当他细看之后,整个人都不由得认真起来。
  姚定山坐在旁边,时刻注意着太子的神色。
  虽然他已经是太子的亲信,但他还是希望能立下更大的功绩。
  等太子登基后,他能获取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势。
  这是他的追求。
  而现在他的功绩就在这份策论之上。
  太子看完策论后,一直荣绕在眉宇间的愁绪顿时散开,整个人仿佛神气了许多。
  贾诩的这份策论算不上多高明,关键点就是借助民间的力量来补充当今朝堂的不足。
  大盛朝堂文武百官,能想到这一点的应该有不少人。
  可文武百官为什么不提?
  难道他们不知道民间散修中有很多人愿意去猎杀妖兽?
  错!
  他们知道,可是他们不能提。
  因为给民间散修建立如此一条晋升的道路,就相当于得罪修炼家族。
  谁提出这样一份策略,就相当于得罪修炼家族。
  而贾诩的策论中最厉害的一条,就是设立坊市,让修炼家族也加入其中,如此以来修炼家族也可从中获取利益,对这份策论就不会过分的抗拒。
  利益共赢才是王道。
  民间散修可以因此获得一条晋升之道,虽然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争夺,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修炼家族可以进入坊市,收购妖兽尸体,售卖丹药灵材,赚取大量的利益,虽然这可能造成一些新的修炼家族与他们竞争,但在大量的灵石面前,他们绝对愿意接受这份策论。
  大盛军方可以获得更多的战斗力,甚至还能得到一支新军,武装力量提升,所承受的压力减小,可以说百利无一害,他们应该是最高兴的。
  朝堂文武百官也会站在军方这一边,毕竟此事压在他们头上,如果处理不好,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这是太子看完后所想到的,因此他对这份策论非常看重。
  其实在贾诩的眼中还有三个受益方。
  一个是姚定山,虽然策论是贾诩所书,但却是姚定山献给太子的,所以姚定山有一份献策之功。
  如果姚定山再想太子推荐贾诩,还能获得一份举荐之功。
  第二个则是太子,一份良策,不但解了太子的苦恼,还能让太子在盛皇面前表现一下,让太子的地位更为稳固。
  最后一个自然是贾诩自己,只要这份策论能够送到太子手中,他的目的就能达成。
  用崔元春的话就是自此以后他在大盛朝堂可以平步青云。
  天地棋,虽然是贾诩临时编造出来的借口,但是在他心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
  众生为棋。
  盛皇、太子、姚定山、崔元春、朝堂、军方、修炼家族、民间散修,全部都在他的棋局中。
  就连他自己也身在局中。
  整个大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