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从拜师黄裳开始-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章完)
………………………………
第一百六十章郭靖、杨康出生
    梁红玉递给了杨承业四道护身符,说道:“我在大相国寺求了四道平安符,你留一道,剩余三道就交给他们父子三人,希望你们能顺利剿灭倭寇与海匪,平安返回。”
    对于梁红玉的关心,杨承业师兄铭记于心; 来到这个时代以后,除了吴若兰就属梁红玉关心他了。
    感动的同时,杨承业还是将韩碧莲的事说了出来。
    闻言,梁红玉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不已,叹息一声说道:“碧莲那丫头魔怔了,自从秦安离开后每日都茶饭不思,日渐消瘦; 后来竟然性情大变; 看谁都不顺眼,就连我这个当娘的话都不听,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看着梁红玉的模样,杨承业有些于心不忍,想了想对梁红玉说道:“夫人,恕在下直言,你们还是太宠爱她了,这么做不是爱她而是害她。”
    梁红玉叹了口气,说道:“我们也不想这样,之时不知道还怎么办!”
    杨承业低头沉思了片刻,说道:“夫人,你可以试着将碧莲小姐送到军营,让她历练历练,说不定对她会有好处。”
    梁红玉无奈道:“也只能这么办了。”
    就在杨承业滞留临安之时,北方蒙古草原铁木真部,举行了盛大的篝火盛会。
    今日是铁木真大喜的日子,因为他的夫人给他生下了一个女儿。
    铁木真有四子; 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
    三个都很出色,第四子托雷虽然聪明勇敢; 但是还仅有五岁。
    铁木真一直想有个女儿,如今终于有了女儿当真是欣喜若狂,取名华筝,并且下令全族欢庆。
    就在铁木真部落所有人欢庆之时,最边缘的帐篷里,李萍也生下了一个男婴。
    这个孩子就是郭啸天的儿子,被杨承业取名郭靖,丘处机还将刻有杨康名字的匕首送给他,意思是不忘靖康之辱。
    话说郭啸天为了掩护杨铁心与李萍、包惜弱中箭身亡。
    李萍与包惜弱被杨铁心带走,杨铁心犹豫中箭受伤不慎掉落山崖,包惜弱消失无踪,被完颜洪烈带走。
    李萍经历千难万阻,一路逃遁,来到了蒙古大漠,被铁木真部落所救,并且在此安顿下来。
    十月怀胎,李萍凭借坚韧的毅力生下了郭靖,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郭靖能为郭啸天报仇。
    如今生下郭靖,李萍也松了一口气,送走了接生婆之后,李萍将那柄刻着杨康字样的匕首放进了襁褓之中,并且写下了一封血书,上面记载了郭靖的身世,并且还将其杀父仇人也写在了上面。
    李萍再次亲吻了郭靖一眼,在帐篷梁上挂了一根绳子,准备上吊。
    突然,襁褓中的郭靖哭了起来,声音之大令李萍的心跟着揪了起来。
    再次看了看满是泪水的小郭靖,李萍放弃了上吊的念头,抱起郭靖也跟着哭了起来。
    同时李萍暗暗发誓,就算再有千难万难也要将郭靖抚养成人。
    同时,远在上京的赵王府,完颜洪烈站在院中焦急的等待着,听着房里撕心裂肺的叫声,完颜洪烈也跟着揪心不已。
    完颜洪烈将包惜弱带到上京赵王府百般呵护,尽心尽力满足她所有的需求。
    期间包惜弱知道了完颜洪烈的身份,也寻过短见,但是都被完颜洪烈给救了下来。
    完颜洪烈劝慰包惜弱,她所怀的孩子是杨铁心的唯一血脉,如果她轻生了那么杨铁心就绝后了,所以为了让孩子平安出生,包惜弱放弃了自尽的念头,不过却让完颜洪烈答应她一个要求。
    完颜洪烈答应了包惜弱的要求,派人将牛家村所有的物件运到了上京,并且在赵王府后院建造了两间屋子,按照牛家村的摆设全部还原,从此包惜弱就住进了这间屋子里。
    作为金国的赵王,完颜洪烈从来不缺女人,但是自从完颜洪烈见到包惜弱时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子,并且发誓要用一生来爱她,不管包惜弱提出什么望的要求,都要尽全力去满足。
    如今,包惜弱生产在即,听着包惜弱痛苦的嘶喊声,完颜洪烈心头也仿佛针扎一般疼痛。
    完颜洪烈不时的看看房间,同时也在祈祷希望包惜弱能平安生产。
    大概一个时辰后,屋中终于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同时包惜弱的嘶喊声也停了下来。
    时间不大,房门被打开,产婆走了出来,对完颜洪烈道喜道:“王爷,王妃生了,是个小王子,母子平安!”
    闻言,完颜洪烈顿时大喜,吩咐仆人打赏产婆,便迫不及待的进入房间。
    房内,包惜弱虚弱的躺在土炕上,旁边是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包惜弱看着旁边的孩子,露出了些许微笑,同时心中暗道:“这是铁哥的骨肉,无论如何都要将孩子抚养长大。”
    完颜洪烈来到炕边,看了看孩子,对包惜弱说道:“惜弱,苦了你了!”
    包惜弱对完颜洪烈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多谢王爷成全,妾身答应王爷了。”
    闻言,完颜洪烈顿时大喜,这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惜弱,你放心,你的孩子就是本王的孩子,从今往后他就是本王的亲生儿子!”
    完颜洪烈兴奋的说道:“给孩子取名字了吗?”
    包惜弱说道:“已经取好了,就叫杨康。”
    闻言,完颜洪烈顿时一愣,不过很快便笑着说道:“好,就叫杨康。”
    “来人,将小王子带下去,让乳娘好生侍候。”
    仆人带走孩子后,完颜洪烈对包惜弱说道:“衣裙,你刚生了孩子,要好好休息。”
    “本王已经命厨房给你炖了补品,明日本王再来看你。”
    包惜弱点了点头,便合上了眼睛。
    临安,杨承业离开韩府,当他返回他的府邸时,府门上的牌匾已经换成了“忠勇伯府”。
    杨承业看着牌匾迷惑不已,这谁干的,明明是杨府,何时给换成了忠勇伯府了?
    “刘福,你给我出来!”
    杨承业对着府内喊道。
    时间不大,刘福便跑了出来,说道:“大人您回来了!不知叫小的何事?”
    杨承业指着牌匾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一百六十一章郎情妾意
    杨承业指着牌匾,对刘福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刘福回道:“大人,皇上已经下旨,封你为一等忠勇伯,这块牌匾也是皇上御笔亲赐的。”
    杨承业嘟囔道:“还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算了,不管了,就让他去吧。”
    杨承业回到府里; 简单收拾了一番,刘福过来说是已经准备好了饭,让杨承业去餐厅用饭。
    当杨承业来到餐厅的时候,岳银屏竟然也在。
    “岳姑娘!”
    杨承业看到岳银屏,微笑着打了声招呼。
    岳银屏行了一礼,说道:“小女子多谢大人收留; 特意做了一些饭菜。”
    说实话,杨承业确实饿了,自从回到临安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吃过一顿饭; 此时看到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早已食指大动了,迫不及待的坐在了饭桌旁就吃了起来。
    突然,杨承业看到岳银屏还站在饭桌旁,便说道:“岳姑娘,你也坐下一起吃吧!”
    岳银屏急忙说道:“大人用餐,小女子怎敢坐?”
    杨承业笑道:“坐吧,没关系的,反正这一桌菜我也吃不完,况且在我这里没有那些规矩。”
    在宋朝规矩还是很严的,尤其是朱熹实施了儒家思想,女子是不能与男子同桌用饭,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并且已经根深蒂固。
    岳银屏虽然是岳飞的女儿,但是从小便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当然会恪守本分。
    看到岳银屏还是站着不肯上桌吃饭,杨承业起身一把将其摁到凳子上; 说道:“岳姑娘别客气; 就一起吃吧。”
    岳银屏被杨承业的手放在肩膀上,身躯顿时一颤。
    “吃饭!”
    杨承业对岳银屏说了一句便开始自顾自吃了起来。
    看到杨承业不似做作的样子,而是真心实意的让自己同桌吃饭,岳银屏轻启樱唇说道:“多谢大人。”
    一顿饭就在二人的沉默中吃完了。
    饭后,杨承业便返回房间,此时已经是晚上了。
    杨承业想要打坐修炼一番内功,但是不知为何总是静不下心来,不时的回想着王重阳对自己说过的那个神奇地方。
    难道真有那个地方吗?
    据王重阳所说,他醒来的时候是在华山,难道那个地方的入口就在华山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书中记载的华山论剑是不是另有隐情?
    怪不得,大师对华山是情有独钟,这绝非偶然,看来找时间应该去一趟华山了。
    反正是无法修炼了,杨承业起身来到窗户边,看着天空皎洁的月光,不由想起了李白的《静月思》,便吟道: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不知不觉杨承业又想到了未来,想到了前世的朋友同事,他们有没有发觉自己消失了?或者是死了?
    他们有没有寻找自己?有没有伤心?
    同时杨承业又想到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改变了历史,也不知道对未来有没有影响。
    想不通,杨承业便不再想了,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都顺着自己的本心去做,管他又什么后果呢。
    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笛声传进了杨承业的耳中,曲调婉转悠扬,令人忧伤,仿佛在思念着什么。
    杨承业走出房门,顺着笛声寻找,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岳银屏的窗外。
    此时的岳银屏正坐在窗边,吹着笛子,脸上满是泪痕,甚是娇柔,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
    顺着笛声,杨承业吟唱起了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杨承业唱毕,岳银屏的笛声也戛然而止,紧接着房门开启,岳银屏走了出来,对杨承业行礼道:“银屏见过大人!”
    杨承业说道:“打扰姑娘雅兴了。”
    “岳姑娘是不是想起了令尊?”
    岳银屏叹息一声,说道:“是的,今日正好是家父的忌日,所以银屏不自觉的便吹起了笛子,惊扰到大人,还请大人见谅!”
    杨承业摇了摇头,说道:“无妨,缅怀先人乃人之常情,更何况岳元帅是我辈楷模,在下一直都将岳元帅当做我的奋斗目标。”
    闻言,岳银屏感激道:“多谢大人还记得家父的《满江红》。”
    杨承业说道:“岳姑娘,你称我为大人,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在下长姑娘几岁,不如就称呼我为杨大哥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