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从拜师黄裳开始-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韩天虎来到泉州已经三日,这三日他一直在与杨承业商量着如何训练水军。
    对于如何训练水军杨承业可是个门外汉,他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构想,但是没想到杜青南竟然能将他的构想全部变成现实,而且还更加完善。
    直到此时杨承业才了解了杜青南的能力。
    康熙派姚启圣收复台湾,没想到姚启圣竟然启用了海霹雳施琅,施琅不光给康熙创建了强大的水军,而且还一举将台湾收复。
    如今杨承业看杜青南,越看越像海霹雳。
    韩天虎与牛莽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忙着招收识水性的青壮,初时并不顺利,好多青壮都不屑于参军,因为军队里太过腐败。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一百三十一章再见伊人
    杨承业知道之后,连贴两道告示,都是在痛斥倭寇的横行,百姓的穷不聊生,发誓要全歼倭寇与海匪,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看到告示之后,众多识水性的青壮纷纷来军营报名。
    如今已经招收了万名识水性的青壮。
    这些青壮被杜青南一分为二; 五千归牛莽率领,五千归韩天虎率领,在杜青南指定的计划下苦练水中杀敌的本领。
    现在兵源已经解决了,杨承业最为头疼的便是舰船。
    这些年朝廷腐败,当权者昏聩无能,权臣争名夺利,根本就没有发展水军; 更别提制造舰船了。
    对于制造舰船,韩世忠也表示无能为力,因为他已经上报朝廷请求拨款,但是三封奏折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杨承业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前往临安想办法筹措银子。
    杨承业骑着旋风一路疾驰,返回临安,他返回临安的第一站就是四海书院,找到了王伯陵。
    王伯陵不光是四海书院的院主,更是赵构的启蒙老师,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威望。
    杨承业刚进王伯陵的门,王伯陵便起身相迎。
    杨承业给王伯陵行礼道:“学生见过院主!”
    王伯陵看着杨承业风尘仆仆的样子,问道:“承业,你这是从何而来?”
    杨承业苦笑一声,说道:“院主,学生是从泉州而来。”
    “泉州?”
    闻言,王伯陵顿时一惊,说道:“此时的泉州倭寇横行,那里可是是非之地呀!”
    杨承业问道:“院主知道倭寇?”
    王伯陵叹道:“现在京城谁人不知倭寇在泉州横行?否则朝廷也不会重新启用韩世忠,让他帅军剿灭。”
    “而且京城就有东瀛扶桑人。”
    “哦?”
    这倒是令杨承业意外; 临安怎么会有东瀛扶桑人?
    突然; 杨承业想到了森田曾经说过; 他们是奉命进入临安进行破坏,以迎接东瀛扶桑大部队攻打临安。
    倘若这些倭寇也是野村信次派来的,那么等他们剿灭泉州倭寇就已经晚了。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将临安城内的倭寇铲除,让他们无法提前进攻临安。
    而且筹措银子也刻不容缓,舰船必须尽快建造出来。
    想到这里,杨承业对王伯陵说道:“院主,学生有个不情之请。”
    王伯陵好奇道:“你说说看。”
    杨承业将自己协助韩世忠剿灭倭寇海匪的事大概讲述了一遍,最后说道:“现在唯一缺少的就是舰船,而打造舰船需要不少的银子,韩元帅连续三封奏折都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所以学生此次进京就是为了银子而来。”
    “而且如果不尽早将泉州匪患铲除,让东极岛的倭寇登陆,我们又无法及时予以阻击,会让倭寇长驱直入,到时临安不保,我大宋便危矣!”
    王伯陵对杨承业说道:“承业,你听老夫一言,打仗那是下等武将该做的,而你的任务就是参加秋闱科考,到时进入仕途,光耀门楣。”
    闻言,杨承业定定的看着王伯陵,原本他以为王伯陵与那些酸儒不同,会关心国家大事,如今看来他与那些自命清高,眼高于顶的酸儒没甚区别。
    想到这里,杨承业摇了摇头,沉声道:“院主,如今大宋风雨飘摇,北有金国与西夏虎视眈眈,还有逐渐强大起来的蒙古各部,南有东瀛扶桑倭寇横行,你觉得大宋还能撑过几年?”
    “到时国破家亡,亡国灭种,你我皆沦为下等奴隶,又何谈仕途,又何谈光耀门楣?”
    杨承业的话令王伯陵陷入了沉思,坐在椅子上久久无语。
    半个时辰后,王伯陵睁开眼睛,看向了杨承业,说道:“承业,是老朽糊涂了。”
    “你说的对,如果大宋灭亡,我死不足惜,但是我的子嗣定会沦为下等奴隶。”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就说吧,需要老朽做什么?”
    感觉到王伯陵态度的改变,杨承业颇为欣慰,于是说道:“学生希望院主能去皇宫面见皇上,将其中厉害呈上,让皇上拨款建造舰船。”
    “好!”
    王伯陵一拍案几,说道:“明日老朽就上朝,面见皇上。”
    看到王伯陵答应下来,杨承业问道:“院主,你可知道京城的东瀛扶桑人在何处?”
    闻言,王伯陵顿时一惊,问道:“承业,你想干什么?那些东瀛扶桑人凶悍异常,你千万不要前去招惹。”
    杨承业笑道:“院主,你就放心吧,我不会鲁莽的。”
    同时杨承业暗哼:“其实我是要将他们全部杀死,以儆效尤。”
    听到杨承业如此说,王伯陵才放下心来,说道:“允儿知道,你可以去问问允儿。”
    杨承业说道:“我也好久没有见过王兄了,我这就去见见他。”
    “院主,学生告辞了!”
    杨承业离开王伯陵的房间,在书院里溜达,看着那些学子之乎者也的背诵诗词,不由摇了摇头。
    明朝顾宪成曾经写过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可见顾宪成虽是一介书生,但是却能关心天下大事,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再看看这些书生只关心自己的学问,还美其名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杨承业真是想将这些人好好痛斥一顿,想想还是算了吧,自己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拿到银子,建造舰船,剿灭倭寇与海匪为要。
    “杨公子?”
    这时,一个女声传来,杨承业转身看去,只见是纳兰嫣然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自己身后。
    “杨公子真的是你?”
    看到杨承业,纳兰嫣然欣喜的说道。
    杨承业笑道:“嫣然姑娘,好久不见了!”
    对于杨承业,纳兰嫣然只能以“神龙见首不见尾”来形容。
    二人总共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之后杨承业都会神秘失踪,纳兰嫣然曾经向王允打听过,但是就连王允都不知道。
    没想到今日闲逛竟然再次碰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缘分。
    纳兰嫣然问道:“杨公子,上次见面之后你去了何处?为何没有一点消息?”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一百三十二章街头打斗
    来这个时代已经将近三年时间了,对于公子这个称呼,杨承业还是有些不习惯。
    杨承业苦笑道:“我这个人天生就是劳碌命,现在东南沿海倭寇横行,我正在帮韩世忠元帅抵御倭寇。”
    闻言,纳兰嫣然说道:“那应该很忙,那你今日来临安是…………”
    杨承业将要建造舰船所需银子; 然后自己与王伯陵分头行事讲述了一遍。
    听了杨承业的话,纳兰嫣然看他的眼神更加不同了,从原来的崇拜变成了崇敬,一个文弱书生,一个白丁竟然能为大宋朝廷这般尽心竭力,当杨承业说出“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这一句话时; 眼中满是小星星。
    “嫣然姑娘!”
    杨承业接连叫了两声; 纳兰嫣然才清醒了过来,脸颊透着微红,完全没有了初见杨承业之时的泼辣,果断的模样。
    “杨公子,不好意思刚才走神了!”
    纳兰嫣然不好意思的说道。
    杨承业笑道:“以后你也不要称呼我为杨公子了,听着怪别扭的。”
    纳兰嫣然看着杨承业,不解道:“不叫你杨公子,该称呼什么?”
    杨承业苦笑道:“只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不必计较那么多,叫什么都无所谓了。”
    纳兰嫣然戳着圆润的小下巴,说道:“你能为了大宋不辞劳苦,先是前往襄阳解了襄阳之危,接着又千里奔波千里前往泉州帮助韩元帅剿灭倭寇海匪,如今又来临安筹措银子打造舰船。”
    “为国为民,堪称大侠,小女子称你为大侠也不为过,杨大侠!”
    闻言; 杨承业再次苦笑道:“嫣然姑娘如此说还真是折煞我了。”
    顿了顿; 杨承业问道:“嫣然姑娘,你可知道王允现在何处?”
    听了杨承业的问话,纳兰嫣然颇有些失落,呢喃道:“原来杨大侠是来找表哥的!”
    察觉到纳兰嫣然的语气有些不快,杨承业急忙说道:“纳兰姑娘误会了,其实我来就是想看看你的,顺便找王兄叙叙旧而已。”
    听到杨承业如此说,纳兰嫣然的脸色才微微好看了一些。
    “我知道表哥在何处,现在就带你去。”
    纳兰嫣然说着便带着杨承业朝书院外走去。
    “纳兰姑娘,我看你身手不弱,是不是也学过功夫?”
    路上,杨承业对纳兰嫣然问道。
    纳兰嫣然叹了口气,说道:“我哪里会什么功夫,只不过是从小便学骑马,一直都是在马背上长大,抽马抽多了自然就自己悟出了一些鞭发皮毛而已。”
    听了纳兰嫣然的话,杨承业心中一动,说道:“原来你擅使鞭,我这里有一套白蟒鞭法,不知可有兴趣?”
    闻言,纳兰嫣然顿时一愣,紧接着便兴奋起来,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杨承业笑道:“真的,比真金都真。”
    纳兰嫣然兴奋道:“学,你一定要教我!”
    “好!”
    杨承业点头道:“有时间我一定教你。”
    二人边走边说,不知不觉已经穿过了两条街,突然听到前面传来叫骂声与吵嚷声。
    杨承业二人抬头看去,只见前面围着一群人,都在看着热闹,而那些叫骂和吵嚷声就是从人群里传出来的。
    杨承业与纳兰嫣然透过人群看到里面是一块空地,空地上站在两拨人,一拨四个,是身穿东瀛扶桑浪人服饰,脚穿木屐的东瀛扶桑人,而另一拨五个,是身穿文士服,手拿破烂纸扇的书生。
    那五个书生杨承业认识其中两个,一个赫然就是王允,而另一个则是刘玺,至于其他三个,杨承业也不认识,不过看他们身上的着装,应该也是四海书院的学生。
    王允几人身上不同程度的带着伤痕,显然是吃了亏的。
    “你们东瀛扶桑人也太霸道了吧?我们只不过是要看看所谓的艺妓是何物,为何要赶我们出来,还还动手打人?”
    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