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从拜师黄裳开始-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郭靖听到岳银屏居然是岳飞的女儿之时,顿时肃然起敬,并且深深的行了一礼,说道:“岳姑娘,岳武穆是在下最为尊敬之人。”
    听了郭靖的话,岳银屏神色顿时一暗,杨承业急忙转移了话题。
    众人寒暄了几句,杨承业说道:“对了,怎么不见福伯?”
    听杨承业提起福伯,沈福神色顿时黯然起来,岳银屏说道:“福伯两年前得病去世了。”
    闻言,杨承业顿时一怔,他没想到福伯这么快就去世了,真是好人不偿命,祸害遗千年呐!
    众人进入大厅,纷纷落座,杨承业被安排在了主位,在杨承业的要求下沈福与其并排而坐。
    杨承业询问了这三年来沈家庄与沈福的情况,才得知这三年来沈家庄在岳银屏的经营下生意蒸蒸日上,其生意不光在酒庄、田地上,甚至还涉及到了地产、店铺等方面。
    现在嘉兴城有三分之二的街道都是沈家的,那些店铺都是商贩租赁沈家的,其生意还扩展到了临安、宁波、苏州、金陵等等大型城市,甚至还延伸到了东南亚。
    现在的沈家可以说是富可敌国,整个大宋一年的税收都不及沈家一个月的收入。
    不得不说岳银屏真是个经商的奇才。
    而沈福也非常争气,不光练习武功,就连请来的先生都说沈福聪明,七八个先生都认为已经没什么好教的了。
    最后,沈福对杨承业说起了庄外的那些难民。
    沈福说道:“二叔,你有所不知,金国明面上是在围攻襄阳,实际上他们的军队已经在淮河下游渡过了河,一路上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很多难民都朝着这边而来,出现在我们沈家庄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更可恨的是那些朝廷大官们都不知道在做什么,丝毫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来抵挡金军。”
    听了沈福的讲述,杨承业才知道了这些难民的来历,接着问道:“福儿,你觉得沈家庄能接纳多少难民?”
    沈福有些为难道:“尽力而为,能接收多少算多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难民们无家可归,病死饿死吧!”
    杨承业又问道:“那去往别处的难民呢?你知不知道他们过的如何?别的庄子有没有像沈家庄这般接纳他们?”
    沈福叹息一声,说道:“别的庄子没有我们沈家这么大,都接收不了多少难民。”
    杨承业再次问道:“那剩余的难民呢?他们该怎么办?”
    这话杨承业不光是对沈福问的,还是对郭靖问的。
    郭靖依然是沉默不语,反倒是沈福说道:“二叔,有句话我说出来你可不要生气。”
    杨承业淡笑道:“有话就说。”
    沈福犹豫了半晌,最后咬牙道:“二叔,我想组织一支义军,去抵挡金军。”
    “这些年来我也学习了一些兵法,甚至还组织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他们日夜操练,就差上战场杀敌了。”
    杨承业紧紧的盯着沈福,片刻后说道:“福儿,你的想法可不止这么点儿,还有什么,说出来吧!”
    闻言,沈福悻悻一笑,说道:“真是什么也瞒不了二叔。”
    “是的,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推翻这个腐朽无能的朝廷,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度。”
    “福儿,不可乱说!”
    这时,岳银屏突然开口训斥道。
    杨承业对岳银屏摆了摆手,对沈福说道:“福儿,你继续说。”
    看到杨承业没有责怪自己,沈福心中顿时一喜,继续说道:“如今沈家庄钱粮都已经很充裕,我打算再次扩军,将五千人的队伍扩充到五万。”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三百五十章大逆不道
    沈福的话顿时令在场众人愣住了,尤其是郭靖,他一双眼睛不可置信的盯着沈福。
    他万万想不到这大逆不道的话语竟然会是从一个十六七岁孩子的口中说出来的。
    他一直都将忠君爱国这几个字记在心中,否则也不会将岳飞当成心中的偶像。
    今日听了杨承业的一席话令他感触颇深,尤其是听了沈福的话,顿时令他怀疑以前的信念是不是错了。
    同时他也看到了沈家庄外的那些难民,令他更加迷茫; 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杨承业将郭靖的表现全部看在了眼里,打算再给他加一剂猛药。
    杨承业对沈福点了点头,说道:“福儿,你的想法很不错,就按你想的去做吧,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找二叔; 二叔会竭尽全力去帮你。”
    听到杨承业如此说; 沈福当即兴奋起来,并且得意的对岳银屏扬了扬头。
    “大哥; 这…………”
    岳银屏还想说什么,却被杨承业打断了。
    杨承业说道:“二妹,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福儿既然想干就让他干吧,以后你会明白的。”
    接着杨承业对郭靖说道:“我们今日就在沈家庄休息一晚,明日继续前往临安。”
    “好!”
    不等郭靖回答,黄蓉首先说道:“明日我们同往临安。”
    听到黄蓉如此说,郭靖也只好点头同意了下来。
    岳银屏与沈福开始张罗饭菜,时间不大,一桌丰盛的饭菜便摆在了餐厅中。
    杨承业坐在主位,梦仙儿与岳银屏一左一右坐在他的两边。
    沈福原本是想挨着杨承业坐的,但是看到如此情景,顿时苦笑着摸了摸鼻子,挨着岳银屏坐了下来。
    六个人,岳银屏几乎准备了满满一桌子菜。
    看着这么多菜,杨承业苦笑道:“我们能吃的完吗?”
    “大哥放心,福儿能吃; 这么多菜福儿几乎可以承包一半。”
    岳银屏在一旁说道。
    “岳姑姑,你这是把我当猪养啊?”
    沈福坐在一旁,撅着嘴说道。
    “哈哈哈哈哈”
    沈福的样子顿时引来大家的欢笑,开始开动了起来。
    这时,梦仙儿与岳银屏同时夹着一块肉放进了杨承业的碗中,场面气氛顿时变得凝重了起来。
    梦仙儿与岳银屏对视着,岳银屏顿时不自然起来。
    突然,沈福一筷子将岳银屏的夹那块肉夹了过来放进嘴里,同时嘟囔道:“还是岳姑姑心疼福儿!”
    虽然沈福缓解了场面的尴尬,但是饭桌上的气氛依然充满了火药味。
    杨承业对面的黄蓉将这一切全部看在了眼里,用筷子一下一下地戳着碗里的米饭,嘟囔道:“花心大萝卜,身边带着一个,家里还藏着一个,不怕把自己撑死啊?”
    黄蓉的声音虽然很小,但是却被旁边的郭靖全部听到了耳中。
    此时的郭靖也变得不自然起来,他想到了华筝,他离开大漠之前,铁木真亲自为他与华筝定了亲,如果被黄蓉知道了,该如何是好?
    郭靖想着心事,脸色不停变换。
    “靖哥哥,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察觉到了郭靖的不自然,黄蓉关切的问道。
    郭靖急忙扒拉了几口米饭,说道:“没、没什么,吃的太快噎住了!”
    郭靖说着端起旁边的酒喝了一大口。
    闻言,黄蓉不满道:“慢点儿吃,又没人和你抢,真是的。”
    这时,杨承业转移话题,对沈福问道:“福儿,你打算如何安置庄外的那些难民?”
    沈福放下筷子,说道:“我打算将青壮组织起来,加入队伍,至于老弱妇孺就把他们留在庄里,给他们分发土地。”
    杨承业放下筷子,郑重其事的说道:“福儿,你的大业光靠你一个人可不行,必须…………”
    沈福笑道:“二叔,等吃过饭后我带你去见几个人,你帮我掌掌眼。”
    杨承业不知道沈福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也就没有再问,他倒想看看沈福究竟让他见什么人。
    吃过饭后,梦仙儿、岳银屏与黄蓉便粘在一块开始叽叽喳喳的聊了起来。
    原本梦仙儿与岳银屏还有一些不自然,不过有黄蓉这个古灵精怪的丫头充当调和剂,很快三个女人便打成了一片,将杨承业他们三个冷落在了一旁。
    沈福带着杨承业与郭靖来到沈家庄的一处院子里。
    这个院落非常大,足有内庄的三分之二大小,院落里摆放着许多武器架子,上面插满了刀枪剑戟等各式武器,地面还放着一些石锁等练习臂力的器具。
    院落里还有七名年龄不一的青年正在练习着武功。
    “各位哥哥,小弟给大家介绍一个人。”
    沈福站在院落里,对着那七名青年说道。
    “呼啦啦”
    沈福话音刚落,那七名青年便蜂拥而至。
    杨承业抬眼看去,这七个人各个长相怪异。
    沈福指着其中一名身材壮硕,长相英伟,大约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说道:“二叔,这位是毕再遇毕大哥。”
    “毕再遇?”
    闻言,杨承业顿时一怔,毕再遇祖籍兖州,临安西溪人。
    毕再遇的父亲毕进,在宋高宗年间跟从名将岳飞护卫北宋诸帝八陵,转战江、淮之间,累积阶官至武义大夫。
    毕再遇容貌魁伟,以拳勇闻名,那时正值承平罢兵之际,他的才勇无所体现。
    后来边疆战事兴再起,诸将在金兵面前望风而逃,毕再遇的威名才显现出来。
    毕再遇以一军之力屡败金军,虽不能扭转整个战局,却也留下了泗州、凤凰山、楚州等战役的胜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江淮的安全,一跃成为南宋中期最著名的将军之一。
    杨承业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到了毕再遇,不由多看了几眼。
    “毕大哥,这是我二叔杨承业。”
    沈福对毕再遇介绍道。
    “杨、杨承业?一等忠勇公?”
    毕再遇惊骇的看着杨承业,高大的身躯都有些颤抖。
    杨承业笑道:“早就不是了,我现在可是一介平民。”
    顿了顿,杨承业对毕再遇问道:“对了,你父亲不是武义大夫吗?你如何来到了沈家庄?”
    众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请不吝投出你们手中的月票和推荐票,顺便收藏一下下,谢谢!
    (本章完)
………………………………
第三百五十一章红衣大炮
    闻言,毕再遇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起来,接着沉声说道:“杨公爵说的不错,家父确实官至武义大夫,但是一年前得罪了当朝宰相张俊。”
    “张俊在皇上面前参了家父一本,皇上便下旨免除家父官职,发配交趾。”
    “家父年老体衰; 病死途中,家母也一病不起。”
    “幸好有沈公子路过,不光帮家母治病,还赠送我银两…………”
    杨承业得知,沈福外出正好碰到了住在客栈里的毕再遇母子。
    由于毕进做官清廉,从不贪墨; 以致于家无余财,毕进死后更是一贫如洗。
    毕再遇别说是给其母治病的钱; 就连住店的钱都付不起。
    沈福心善,不光请郎中治好了毕母的病,而且还留下了银子。
    毕母得知后责怪毕再遇不懂知恩图报,令毕再遇非常自责。
    最后毕再遇背母追沈福,投靠沈家庄。
    听了毕再遇的讲述,杨承业再看沈福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