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宋从拜师黄裳开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赈灾粮装完,周泰嘱咐了赵四几句便离开了。

    五辆马车在赵四三人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向城门驶去。

    赵四他们刚刚抵达城门,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激烈的打斗声与惨叫声。

    “混账,竟然敢在本捕头眼皮子底下行凶,走跟我去看看!”

    赵四怒喝一声,对李贵二人说道。

    “老大,赈灾粮事关重大,不如我留下,你们去吧。”

    李贵对赵四不无担心的说道。

    “你特么的废什么话?让你们走就走,出了什么事我担着!”

    听了赵四的话,李贵无奈只好与另一名捕快追了上去。

    李贵讲到这里,对杨承业说道:“令我们奇怪的是,虽然听到打斗声,却根本不见人影,赵捕头不说停,我们也不敢不追。”

    “直到追了两条街,才看到地上有大摊血迹,赵捕头说贼人已经逃了,便带着我们返回。”

    听到这里,杨承业问道:“你们回去有没有发现异常?”

    李贵摇了摇头,说道:“并未发现异常,直到将赈灾粮交到沈大官人手里都风平浪静。”

    直到此时,杨承业终于知道事情的原委了,看来就是赵四他们追贼人之时赈灾粮被调包了,而且那打斗声应该就是调虎离山之计。

    想到这里,杨承业对李贵问道:“那么事后赵四有没有对你们叮嘱过什么?”

    李贵回道:“回到衙门已经天亮了,赵捕头再次给了我们每人五十两银子,并且叮嘱我们对那晚的事情守口如瓶,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今日看到赵捕头身死,我们哥俩也害怕了,所以才连夜出城想回乡下躲一躲。”

    杨承业说道:“看来你们也不傻,知情人有四人,一死一疯,接下来就是你们两个了。”

    听了杨承业的话李贵顿时脸色煞白,说道:“杨公子救命,该说的我都说了,况且我还有七十岁的老娘,我还不想死!”

    杨承业看了二人一眼,说道:“只要到时候你们上公堂作证,我可以向钦差大人求情饶你们一命。”

    闻言,李贵当即大喜,对杨承业感激道:“多谢………”

    就在这时,传来两声破空声,养成我急忙躲闪,紧接着响起两声闷哼,李贵双眼大睁,身体缓缓倒地。

    杨承业急忙转身,顿时看到一道黑影一闪即逝,撒腿便追了出去。

    来人很快,轻功很高,眨眼间就逃了无影无踪,杨承业追出巷子已经不见了那人的踪影。

    杨承业恨恨道:“杀人灭口,当真是不留活路呐!”

    同时杨承业也暗恨自己武功太差,对于轻功更是一窍不通,否则也不会容那人轻松逃脱。

    武林中要说轻功当属古墓派,古墓派的创始人是林朝英,在神雕中,小龙女就是让杨过通过抓麻雀来练轻功的,看来等此间事了,自己也该练练了。

    杨承业返回现场,仔细看了看李贵二人的尸体,发现他们二人都是喉咙中了一枚梭镖,而且上有剧毒,见血封喉,可见凶手就是要将他们一击致命。

    处理了李贵二人的尸体,杨承业感到这赈灾粮一案越来越复杂了,四名当事人三死一疯,线索算是彻彻底底断了。

    杨承业也不再停留,当夜就出城返回了沈家,他要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嘉兴城内,一处豪华府邸,一名身着黑衣,蒙着面的男子来到一间房间内,隔着屏风说道:“事情已经办妥,你承诺我的东西是不是该兑现了?”

    片刻后,屏风后面传出了一个男声:“不愧是铁掌水上漂,竟然能无声无息的杀人于无形,当真是佩服的紧呢!”

    黑衣蒙面人冷声道:“废话少说,将东西交给我,从此我们互不相欠,否则我的手段你是知道的。”

    “呵呵”

    屏风后的人笑道:“裘大侠何必动怒呢?”

    “你要的东西就在桌上,你请自便吧!”

    黑子蒙面人来到桌旁,打开上面的一个锦盒,锦盒内顿时释放出一片黄光,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两排黄金,成色十足。

    黑子蒙面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将锦盒盖好,说道:“如此就多谢了,后会有期。”

    那人说完,身形微动,仿佛一片柳絮一般飘出房间,眨眼间就消失在了黑暗中。

    黑衣蒙面人离开后,屏风后面再次传出了声音。

    “你真是好算计,竟然令他们四人三死一疯,不知道你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对付本……哦,不,对付我?”

    “你说哪里话?我们可是合作关系,我怎么会动你呢?他们四个只不过是小虾米而已,死的也算是有价值了。”

    “但是他们两个是…………”

    “放心吧,我会补偿你的,有了银子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杨承业返回沈家,先是看望了自己的母亲吴若兰,接着又见过了邹氏,并且对邹氏保证会将沈佑安安全全地带回家来。

    接下来的两日,杨承业足不出户,一遍一遍修炼着周伯通交给他的口诀,将丹田内的真元一点一滴的引导而出,同时也没忘了修炼易筋锻骨篇,毕竟没有强悍的体魄是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的内力。

    杨承业制作了一条长裤与一件短褂,里面放置了铅块,然后缝合,锻炼体魄一刻不停。

    同时杨承业也开始了他的抓麻雀大业,经过两日的抓捕,足足抓了有上百只,但是杨承业还是觉得不够。

    两日时间匆匆而过,此时已经到了与张俊约好的日子。
………………………………

第二十八章人证

    两日时间匆匆而过,此时已经到了与张俊相约的日子。

    这一日,杨承业如约来到嘉兴知府衙门。

    公堂上,张俊身穿麒麟武官袍,头戴长翅乌纱帽,脸色冷峻。

    下手是一身官袍的王安,角落里一名新认命的师爷坐在案几后面记录着什么。

    堂下张俊侍卫与知府衙役分立两旁,一身囚服的沈佑跪在堂下。

    公堂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今日就是宣判日期,倘若杨承业不能找出赈灾粮一案的真凶,那么沈佑就会被套上私换赈灾粮的凶手,按照大宋律当处以极刑。

    “啪”

    张俊拍响了惊堂木,喝道:“升堂!”

    “威武…………”

    声音刚落,身穿正装的杨承业便缓步而入。

    “杨承业见过钦差大人!”

    杨承业站在公堂对着张俊拱了拱手。

    “杨承业,三日期限已到,如果你未能查到真凶,应该知道后果!”

    张俊对着杨承业冷声说道。

    “二弟,你不该来的!”

    沈佑对杨承业小声说道。

    “张大人!”

    杨承业说道:“赈灾粮一案扑朔迷离,押送赈灾粮的赵捕头与两名捕快身死,就连负责征收粮食的师爷也疯了。”

    “杨承业,你说此话是何意?”

    张俊眉头皱起,对杨承业问道。

    “大人可否容我问知府大人几句话?”

    杨承业不卑不亢,瞥了王安一眼。

    张俊点了点头,说道:“可以,只要能破案,你尽管问。”

    闻言,杨承业转身看向了王安。

    “王大人,你负责征收粮食与银子,据我所知,各商户已经将粮食银子如数上交,粮食已经出现,不知银子现在何处?”

    听到杨承业的问话,王安顿时一惊,他怎么提起了这茬,不过他却并不担心,而是对张俊使了个眼色。

    “咳咳”

    张俊干咳一声,说道:“这一点本官可以证明,王大人所收的银子已经交给本官。”

    “不对!”

    杨承业说道:“据在下走访得知,各商户捐出了八万贯,而王大人购买古玩玉器仅仅用了一万贯出头,不知剩下的七万贯又去了何处?”

    闻言,王安顿时发了个的哆嗦,脸色煞白,而张俊也眼神犀利的看着王安。

    王安扶着桌案站了起来,说道:“杨承业,现在是让你调查赈灾粮一案,你却顾左右而言他,究竟是何居心?”

    杨承业收回了目光,他说出这番话就是为了让张俊对王安产生嫌隙,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也就不再纠缠了。

    “张大人,赈灾粮一案在下已经调查的清清楚楚。”

    杨承业看着张俊,自信的说道。

    “哦?”

    张俊将目光从王安身上收回再次看向了杨承业,饶有兴致的问道:“那你对本官说说。”

    杨承业说道:“赈灾粮一案的真凶就是嘉兴知府王安王大人与嘉兴商会会长顾聪。”

    “就是他们二人合谋将赈灾粮调换,以此来陷害沈佑,同时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啪”

    王安使劲一拍桌案,喝道:“杨承业,你可不要信口雌黄。”

    杨承业冷笑道:“我是不是信口雌黄稍后便知。”

    顿了顿,杨承业对张俊说道:“张大人,我想传一个证人上堂。”

    “好,传!”张俊马上下令。

    张俊话音刚落,一名身穿文士服,头戴斗笠,一层纱遮面门的男子便走了上来。

    “来者何人?”

    张俊看着来人问道。

    来人摘下斗笠,露出一张略显疲惫的面孔。

    看到来人面孔,王安顿时一惊,喊道:“周泰?怎么是你?”

    杨承业看着王安问道:“知府大人是不是很意外?”

    对于杨承业的问话,王安充耳不闻,对周泰喝道:“你不是疯了吗?为何会…………”

    周泰盯着王安,说道:“如果我不疯,是不是也会与赵四一样被人吊死?”

    “啪”

    张俊一拍惊堂木,问道:“周泰是何人?”

    周泰对张俊施了一礼,回道:“大人,卑职是知府衙门的师爷,负责知府衙门的文案。”

    这时,杨承业说道:“张大人,赈灾粮一案中有四人参与了,他们分别是捕头赵四,师爷周泰,还有就是两名捕快。”

    “如今捕头赵四与两名捕快分别身死,现在唯一一个活着的就是师爷周泰了,大人不妨听听师爷讲讲此事的经过。”

    张俊坐定,说道:“本官洗耳恭听。”

    周泰说道:“大人,当日王安王大人召集嘉兴所有富户、商户,让他们捐钱捐粮以备难民之需,此事本来并无不可,而且各位富户、商户也纷纷捐钱捐粮,收集了铜钱八万贯,米粮十万担。”

    “本来这些钱粮应该救助难民,但是王安王大人与商会会长顾聪看到由于嘉兴粮价大张,便合谋打算将米粮高价抛售。”

    “但是他们担心难民到来此事暴露,顾聪便心生一计,那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利用掺了沙子的米将赈灾粮调换,让沈佑神大官人来背黑锅。”

    这时,沈佑对周泰问道:“周师爷,沈某与他们二人素无恩怨,他们为何要陷害于我?”

    周泰对沈佑拱手道:“沈大官人,难民来临,您为了让嘉兴富户、商户捐钱捐粮不惜放弃官盐这一大买卖,而且自己拿出了全部的存粮,购置药材来帮助难民,为人令周某佩服。”

    “但是你如此一来就出尽了风头,现在嘉兴城与难民中您的威望一时无两,令王安如鲠在喉。”

    “同时,您的生意遍布各行各业,虽然不及顾聪,但也算是嘉兴第二,尤其是您最近的酒楼生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