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金融霸主-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得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女人都翻天了,不收拾一顿怎么行。
    “亏你们都是我的学生,大道至简,至深至浅,至近至远。还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
    卢新月和沈忆梅对视了一眼,沈建南认真的样子好像不是开玩笑,可吹个避孕套也能扯上大道,这不是扯淡么。
    “屁股都撅起来。”
    “”
    “撅好。”
    “”
    啪!
    啪!
    “东南亚有多大?弹丸之地,所有的人口加起来,都没有华夏的一半人口多。”
    “但东南亚各国的地理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什么一直发展不起来?”
    卢新月和沈忆梅一怔。
    可不是么。
    东南亚不但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有优势,而且气候环境得天独厚,但自古以来,东南亚的发展其实都非常一般。
    如果那些资源和条件换到华夏,绝对会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第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咱们华人一样,勤劳的像是蚂蚁。上天是公平的,给了他们优越的自然条件,就必然会养成懒惰的习惯。”
    “第二点,政治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土壤,只有稳定的政治才能够得到十足的发展。
    光是这一点,南亚各国根本就满足不了。
    菲律宾战火不断,宗教冲突蔓延,政治格局不稳,这种环境下,资本的投入一定会非常谨慎。”
    “印尼六十年代发生的那件事才过去三十年,谁能忘了?辛辛苦苦赚到的钱被人找个理由洗劫一空不说,还连命都没了,欧洲那些资本就算想赚钱,敢真下血本去投资么?”
    资本是追逐利润的不假,资本为了利润敢冒着上绞刑架的风险也不假。
    可如果利润可能被人找个由头洗劫一空,还连命都保不住,那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欧洲企业家和资本经历过非洲和南美洲的惨痛教训,海地被杀了足足两千白人,数百年的财富积累被洗劫一空不说还连命都没了;中非到南非地区更加惨绝人寰,数万白人农场主从六十年代初到近代被屠杀,辛苦赚到的财富成了镜花水月。
    何况,如今非洲以南地区正在发起运动,不知道多少欧洲资本家正在遭到洗劫和屠杀,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对投资的政治环境不加以慎重选择。
    敢么?
    将心比心,以己度人。
    换谁恐怕都不敢。
    如果说是因为其他原因发生的战争还好说,可仅仅因为看到别人赚钱就眼红去洗劫屠杀掠夺财富,那恐怕谁都不敢去这种国家去投资。
    “至于马来西亚,和印尼一样,有斑斑劣迹在先,种族歧视,仇富,这样的国家就算放开金融市场,又有几个人敢去投资?”
    说到兴奋之处,沈建南起身拿过一张地图,直接摊在了桌子上。
    “你们看,地球村现在适合资本生在的土壤,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东亚。”
    “但东亚主要市场曰本经济泡沫刚破灭,本土资本都在外流。”
    “它们能去哪?”
    “它们能去的地方只有这几个地方。”
    说着,沈建南在北美、华夏和中亚以及南亚画了一个圆圈。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衰退周期,北美在物资、人工成本上,都不符合资本的需求。除了高端利润的行业,只有中亚和南亚才适合,这里物资充沛,价格低廉且人工成本便宜。”
    “但南洋地区,有着斑斑劣迹在先,不管是曰本资本还是欧洲资本,都会很谨慎的。没人想再经历一次在非洲的结果。那他们现在能够选择的地方只有这里。”
    “”
    卢新月和沈忆梅听得目瞪口呆。
    常说,天下之大,难道还能没有容身之处。
    可在沈建南的解释下,她们忽然发现,好像确实如此,如今欧洲的资本想要获得最适合生长的土壤,全世界能够选择的国家只有那么三两个。
    “明白了么?”
    “”
    “屁股撅起来。”
    “”
    啪!
    啪!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基本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基础。但泰国国土就这么大,也就这么点人口。如果全球资本都涌入泰国,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
    “嘣!只会像刚才那只避孕套一样,被胀炸。”
    “可是还有印度啊!”
    “新月,你来告诉忆梅。”
    “印度不行,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不解决这个问题,印度的政治基础根本就无法稳定。但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印度就首先得经历内战来重定乾坤,但战争后,印度是个什么样子还难说。”
    “可是,既然这么好的机会,上面为什么不全面放开金融市场?要是能够吸收逃离欧洲和曰本的资本,以国内的人口完全能消化的。”
    “应该是有其他考虑吧!欧洲经济的动荡摆在那里,如果那些国家没有全面放开金融市场,现在也不至于金融体系全面崩溃了。”
    “这个理由我怎么觉得不太够?哥,你说有没有可能,就是故意的?”
    忙着揩油的沈建南不由一怔,下意识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故意什么?”
    “故意给泰国挖个坑啊。反正那些资本没地方去,等泰国被撑死了,他们能选择的地方就只有华夏了。”
    “”
    “”
    “你们怎么这么看着我?”
    “”
    沈建南和卢新月不由对视了一眼,这应该不会吧!
    帝都。
    一辆红旗轿车,缓缓停在了一栋四合院里,不久,年姚舜下了车整了整身上的衣服,有些拘谨走入了院子里。
    “首长。”
    “还不放心?”
    “张伟业虽然和美国那边有牵扯,但他说的话也确实有道理,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小年啊。还记得乾卦上九怎么说么。”
    上九:亢龙有悔。
    年姚舜心里一震,顿时大汗淋漓。
    泱泱大国,有亿万万百姓在,又岂容得后悔。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你要明白,我们每走的一步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忽然,泡着茶的首长脸上露出了笑容。
    那笑容,笑的年姚舜有些毛骨悚然。
    “我听一个小家伙说过,市场不是买方市场,也不是卖方市场。谁垄断,谁说了算。你觉得这话有没有道理?”
    “您是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我什么都没说啊。
    来,坐下喝茶,现在的小辈,一个比一个滑头了。有和小何还不够,现在又出来一个。怪不得都说一脉相承,这俩小家伙一个比一个狡猾啊。”
    年姚舜神色怪异,不敢接话。
    这种关系到老辈的事情,他可不想被人误会说闲话。
    “不用紧张。有机会的话,安排我和那个小家伙见见。”
    “学生记下了。”
    “对了,老唐最近怎么样,这老家伙自从那件事后就摆出跟我不相往来的架势,一把年纪,还没有自己的学生看的明白。”
    “唐师身体很好。我想他老人家不是不是看不明白,只是不想去看明白。”
    “哎。一把年纪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早晚都得有死的那天,让他们小辈自己斗不是很好。
    主席都说了,与人斗其乐无穷,他个老家伙操那么多心干什么。
    不斗,这人怎么成长呢。”
    “”
    “不过我倒是挺羡慕他的,刚了一辈子,却教出来两个滑头。哈哈”
    “”
第三十二章 人脉之力
    鹭城。
    一架苏霍伊超100飞机在天空中越来越低,越变越大,机身遮出来的阴影和巨大的轰鸣声,惹得一些人下意识朝天上看了一眼。不过对于居住在高崎附近的人来说,早已经习惯了飞机从头顶掠过,除了有些惊奇飞机的巨大倒没感觉有什么太大反应。
    多见少怪嘛。
    很快,飞机缓缓降落在了高崎国际机场的跑道上。早已在机场等候多时的安惠浩二,看了看手上的时间急忙迎了上去。
    飞机逐渐停稳。
    等到机舱门打开,沈建南走出机舱站在悬梯上伸了一个懒腰。
    “秋山君一路辛苦!”
    可不是么,这来回旅途颠簸啪啪作响,还特么真累人。
    但这些事没必要告诉安惠浩二,沈建南招呼了人留下照顾还在休息的卢新月和沈忆梅,和安惠浩二寒暄了起来。
    “安惠桑近日多有操劳,要多多注意身体啊!”
    安惠浩二的双眼布满血丝,鬓角比起以前也似乎多了不少白发,面色有些憔悴,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
    可这家伙,听到沈建南一句话,忽然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精神一下子就振奋起来。
    “多谢秋山君关心,不辛苦的。我已经全面了解过鹭岛船厂的组织框架,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人员配置或者场地规划,都非常适合我们的要求”
    “”
    东南省位于沿海地区,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地貌,河流短促,平原稀缺,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剩下能耕种的土地又都是不适宜种植庄稼的红壤、赤红壤。
    自古以来,这里地区农业发展不利,经济落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当地非常贫穷破落,不少人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
    但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老天给人关上了一扇门,就会开上另一扇窗,狭长曲折的海岸线使得这里海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于是有很多人在本土发展不利的情况下,选择背起行囊,下南洋寻找出路。
    但古时候没有发达的航海技术,想漂洋过海去别处地方谋生本身就是一件存在很大风险的事情,不知道多少人架着渔船,在冲向遥远而又未知的海域中,丧生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化,总是在生命之中传承而辉煌。
    到了宋朝中叶时期,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海上用命,研究出了可以抗击海上巨浪的大型船只。
    明朝中叶,随着三宝太监在东南建造船只,并且下南洋耀武扬威赚的盆钵体满,华夏船舶修造业也在发达的海上贸易中随之兴起和飞速发展。
    到了明朝后期,郑成功又在这里修造带有火炮的铁甲船,在其弟田川七左卫门的帮助下,东渡台湾抗击荷兰殖民者,如果非要定义的话,这家造船厂可以说是近代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拥有海军舰队的造船长。
    至清代,尤其是辟为五口通商后,造船业随着渔业的活跃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兴盛。
    清末时期,由于清政府无力抵御外族入侵,不得不开放沿海两岸进行同上贸易,英国人看中鹭城的地理位置,于1858年又在这里建立了新的鹭岛造船厂,打造出了近代第一艘钢铁货轮。
    它,拥有华国第一座一千吨级花岗岩干船坞,它是华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英国作家马丁曾称它为“华国机器工业的第一株幼苗”。
    1983年,鹭岛造船厂率先从军品市场走向国际船舶市场,生产了全国第一批出口香港、秘鲁的多种船舶货轮。
    可以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鹭岛造船厂见证了华国造船业的多个第一。
    鹭岛造船厂,在历史的沉淀中,经过几次合并逐渐放弃技术被淘汰的军工船只主攻海上贸易散货轮,靠着海外出口订单和海上贸易船舶订单,一度是鹭岛的重工纳税第一名。
    但多么辉煌的历史,都无法经得起时间的冲刷。
    随着海湾战争结束联军撤出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