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营销号成真了-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结论很明显了,葬火龙是被魔鬼蛙吃到肚里去,胃液消化出侵蚀的痕迹。

    寒疆高原有霸王龙超科的早期成员,所以也有魔鬼蛙,世界线变动导致部分恐龙变为未知。

    按照现有资料,霸王龙超科最早的成员是帝龙。

    其实还有更早的,就在寒疆高原,五彩冠龙。

    因为魔鬼蛙的出现而变得稀少,转为未知。

    葬火龙也一样,作为小型恐龙逃不过魔鬼蛙的魔爪。

    大水沟龙还行,属于沙齿龙科早早就发育到了食物链顶峰,长度超过10米。

    而五彩冠龙只有3米长,和葬火龙差不多。

    反倒是剑龙活得很滋润。

    前些天连着挖了两个将军龙,就因为早期魔鬼蛙没法吃它们。

    体型大是一码事,剑龙背后的骨刃、骨刺完全没法下口。

    彩鹰国那边,巅峰期的魔鬼蛙就有因为吃甲龙、吃三角龙而死的。

    即便绞杀的敌人,这些尖尖硬硬的东西在吞咽过程中依旧有可能划破咽喉和食道,造成致命伤。

    “这可是大发现啊…”

    葬火龙的研究已有不少,值得挖掘的还有窃蛋龙。

    窃蛋龙被魔鬼蛙吃得数量减少,以至于人们还没有发现窃蛋龙是好妈妈的事实

    但最为惊爆的消息还是魔鬼蛙和五彩冠龙。

    关于魔鬼蛙的研究始于一年前,至今人们还不知道它的具体分布范围,也不知道五彩冠龙存在。

    寒疆高原存在魔鬼蛙,已经是值得大做文章的话题了。

    哪怕不属于首次描述未知物种,发现天仪国存在早期魔鬼蛙,写出论文的学术因子绝不会输给长臂浑元龙。

    激动归激动,于闲还是没打算当即着手开始写魔鬼蛙论文。

    按照常态,寒疆高原十年来不了几只像样的科考队。

    一旦于闲把魔鬼蛙论文公布出去,国内外各种大研究所不派人来才怪。

    平时不可能来高寒缺氧的地方,现在就别想来分一杯羹了。

    于闲打定主意,得先把五彩冠龙找出来。

    等魔鬼蛙+五彩冠龙的成果全归于闲,其他再说吧,窃蛋龙随缘了。

    后续真要有大批研究队抵达寒疆高原,就当推进一下该地区的古生物研究。

    打定主意,于闲拿着魔鬼蛙的一小截下颌化石去找肖旭日。

    只要于闲不说这是什么东西,肖旭日肯定看不出来,哪怕换成顶尖的考古学教授,就靠这一节回旋镖也没法判定物种。

    而且外界根本不知道寒疆高原有魔鬼蛙。

    于闲要做的是名正言顺把这个化石带走。

    “肖主任。”

    圣姑山风景区的办公楼,于闲轻轻敲击房门,里头很快传来呼应声。

    房门从内侧打开,里边是肖旭日和两位管理者。

    他们的面色有些尴尬。

    先前听说于先生又兢兢业业进入石英洞窟探查,他们却至今商量不出要如何给更高的酬劳才合适。

    “于先生有什么事吗?”

    “我又在洞穴里头发现了恐龙化石。”

    “又有!”

    肖旭日喜出望外,房间里的氛围放在古代,同僚们得抱在一起弹冠相庆。

    与此同时,他们先入为主的想到于先生这是来提醒,提醒如此丰硕的成果背后只有5万b酬劳是不是太少了。

    “啊…于先生,那个,您的成果我们看见了酬劳方面要不…”

    肖旭日咬咬牙,“您尽管开价。”

    于闲在原地待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猜到他们刚才讨论的内容。

    确实值得感动,按照约定就是个5万b包所有劳动成果的合同,肖旭日却因为感觉给得少了而愧疚。

    “按照约定就行。”于闲拿起保鲜膜包裹着的小骨头,“不过,我想带走这个。”

    “这是什么化石?”

    “不知道,应该是某种史前生物,不是恐龙。”于闲指着窗外,“石英洞窟里头发现的三份恐龙化石全属于你们。”

    “于先生…”肖旭日感激涕零,“太感谢您了,这个回旋镖你尽管拿走。”
………………………………

第一百一十章 高下自有评说

    “各位水友上午好,我是于闲。”

    圣姑山风景区,《古代趣闻》的记者到位,肖旭日和工作人员穿着游牧民族传统盛装出镜,于闲也打开直播间。

    因为知道挖出来的会是什么化石,台词早已准备好。

    过了第一次直播,已经没必要时不时去刺激、调侃傅海涛了。

    于闲希望把身为古生物学者的科普义务发扬出来,昨天熬夜思考,如何将剑龙科的演化历程讲得正确又不那么枯燥。

    简直比写论文还费心思,不得不佩服科普和教育者们。

    提前有过直播预告又刚好碰上休息日,同时观看人数很快升到15万。

    没啥好激动的,于闲清楚这些人并非真心来看恐龙,只是想看两个古生物学者互相锤、争锋相对。

    没必要为了热度炒热度,做好自己的本分,学术高下自有评说。

    让工作人员拿着手机,于闲引导镜头进入石英洞窟。

    “这次我们在风景区开发到一半搁置的景点发现了恐龙化石的痕迹。”

    石英洞窟经过洒水降尘,没那么令人窒息,但糟糕的地形环境没法改变。

    直播间水友通过镜头感知到一二,就看着摄像设备在弯弯绕绕的原始岩层前行,有时还要钻过只有下水道口那么大的洞穴。

    终于,在一处凸起的岩石边,于闲停下脚步。

    “大家看,这个凸出来的地方其实是化石,并没有什么高明的技巧。”

    工作人员转动手机,拍摄整个岩体的情况,让大家知道一整面全是天然岩石,不存在摆拍的可能。

    事实确实如此,想在这里搞摆拍,整面岩壁都得人造。

    大型设备进不来,难度就升级为整个石英洞窟是人造的了。
     竒_書_網 _W_w_w_。_q ǐ_S_u_W_α_N_G_。_C_c

    此时,一名媒体人进入镜头范围,她手中的话筒有个名片大小的长方块,写着:《古代趣闻》

    正是白墨派来的新闻记者。

    记者首先询问了关于于化石的看法,于闲直接给出结论。

    “有可能是剑龙科,不知道具体是哪一种剑龙。”

    那根突出墙体的骨骼是剑龙尾部的骨刺,由于尖端断裂,看着没那么锐利。

    寒疆高原少有其他外骨骼尖刺这么长的恐龙,大水沟龙等强者的爪子也到不了如此地步。

    说到剑龙,名头足够响亮,于闲顺风顺水介绍了这类植食性动物的优势,以及它们分布在世界的哪些区域。

    简短说完,不多卖关子,于闲叫来景区工作人员开始挖掘。

    挖化石的过程漫长且煎熬,稍有不慎便可能损坏几千万乃至上亿年留下来的宝贵事物。

    于闲指导着工作人员反复调整挖掘角度,从不同地方下铲子、打凿子。

    挖掘工作从早晨进行到中午,工作人员轮换着吃饭,于闲只是拿着烤馕夹酱肉,并未退出休息。

    相比于第一次直播时苛刻的弹幕,此时直播间的氛围改良许多。

    不少水友说着主播辛苦了,挖化石没那么容易,得休息一会儿。

    其实于闲除了有些饿,身体说不上疲劳,毕竟经过这么多轮血脉之力强化,灵魂力量远超常人,忙碌小半天不算什么。

    “各位,其实古生物研究者的日常比这还累。”

    于闲对着镜头介绍着,“并非每次出行都有收获,有时翻山越野好几个月,最终只落个两手空空,狼狈返回的结局。”

    眼下已经在圣姑山风景区有了成果,于闲说这些话只是为了告诉大家,古生物研究不易。

    所有需要实地考察的科学研究都不是在光鲜房间里安逸做出来的。

    渐渐有许多水友站在于闲这边,同时也能看见弹幕中飘过质疑。

    说是于闲动用不专业的普通人挖化石,毛手毛脚的没准就会弄伤这些宝贝,应该要找更专业的团队过来。

    几条弹幕说得头头是道,具备一些考古专业的知识,明显并非普通吃瓜路人。

    他们说话相当难听,不留余地,可以猜测是傅海涛那边的人,也可能是其他眼红的组织。

    于闲没有做任何回应,直播策略已经改变,用不着针锋相对增加古生物圈子的戾气,只要拿最后的结果做证明即可。

    有寻龙图谱,于闲能清晰感知到已经录入的化石存在,知道该往哪里下铲子,知道是否有遗漏。

    工作人员负责大动作挖掘,到了关键位置还是于闲上手。

    随着时间推移,直播间热度缓缓下降。

    其中一部分是看累了,更有许多人纯粹想看撕b大战,没看到便退出走人。

    加之于闲和平台申请的是最不受管束的自由直播协议,热度非常高时才会有榜单推荐,火不起来很正常。

    同时观看人数跌到10万以下,又在傍晚开始回升。

    这段时间观看人数多,因为剑龙化石快挖出来了。

    通过寻龙图谱,于闲提前知道这将军龙有着一整条脊椎骨,背上的骨刃、尾部的骨刺几乎齐备,56%的化石完整度不开玩笑。

    “还有吗?”

    “里边没有了。”

    随着于闲从刨开的岩石中灰头涂脸探出身子,这句结论引得周围工作人员大声欢呼。

    直播间弹幕也是清一色的ohhhh——

    “呼,累死我了。”

    几名身强力壮的工作人员就地坐着,也不管尖利的石头戳P股,大口大口喘着气。

    寒疆高原的10月可谓寒风呼啸,石英洞窟天然的环境保温,人类行动和各种摄影、照明设备散放热量,使得洞窟深处变得闷热。

    “呼,抱歉。”镜头前的于闲摆摆手,脸上满是污泥,“待会儿再给水友们做总结,让我到后边喝点水,喘口气。”

    弹幕不断飘过表示理解的话语,再没有人说于闲是摆拍作秀。

    直播到此,绝大部分人觉得进入尾声,其实肖旭日和两名主管知道,后续还有一波高潮。

    “诶——”

    消失在镜头视线外的于闲忽然发出惊呼,“来,快把铲子和钉头锤拿过来!”

    正在休息的工作人员不明所以,他们心里知道于闲是来拯救圣姑山风景区糟糕的业绩,还是下意识动了身,带着工具赶往。

    亲自拿着直播手机的主管心领神会,知道于闲要“意外发现”第二只将军龙化石了,赶紧换上新的充电宝,抓着手机赶过去。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超长直播

    主播你快休息一下呀!

    于闲老师!你这样会猝死的!

    直播间里头,水友关切的弹幕络绎不绝。

    石英洞窟里先是持续了将近十个小时的剑龙化石挖掘,当大家以为要顺利下播时,绕到别处休息的于闲又发现了一处化石。

    本着化石堆积在岩层中容易损坏的心态,于闲赶紧组织人手进行抢救,丝毫没有休息的意思。

    负责挖掘的工作人员轮换休息,于闲继续坚持。

    水友们留下祝福后关机睡觉,隔天醒来于闲还在挖掘,直播是连续不间断的,观看人员也分布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时区。

    他们只要相互间发弹幕问一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