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全能学霸-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砂和代钰同样被他用特权安排进了隔壁的教职工宿舍,教职工宿舍不分男女,许多老师都是和家人住在一起,男女老少都有,算是校园里难得的生活区域。
教职工宿舍有单独的浴室卫生间,而且冬天有供暖,夏天有空调,只是费用要由教职工买单。
马小龙根本不在乎这点小钱,提前就把未来一年的供暖费和空调费交了,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教职工宿舍。
他们高三住校,却是让陈珺变成了孤家寡人,每天上学放学都只能一个人,好在马小龙晚上跟李信修炼完之后就会回家一趟,偷偷地跟陈珺练功,倒是让陈珺觉得这样也不错。
马小龙每天深夜都回来跟她练功,比起以前白天在一起,晚上各睡各的,可是要好太多了。
张志玲很快发现了两人的情况,每次听到他们练功的声音,都会非常难受。对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酷刑。
但也还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了国庆假期,但是因为姥爷和姥姥以及马小凤都没回来,这个国庆假期过的非常平淡,再加上高三只放了三天假,短暂的修正之后,便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之中。
高三的学习生活,说实话,根本就不是人过的日子,现在才2000年而已,却已经形成了内卷的局势,终究是华夏人口太多了,放在别的国家,一个班顶天也就三四十个学生,而华夏呢?
马小龙这小镇上人口比较少,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现在,每一年班上的学生都没有少于七十人,到了高三之后,更是多了二十几个复读生,让整个教室的人数直接破百,整间教室那叫一个人挤人,马小龙都觉得这不是教室,是蜂巢。
到了高三之后,上半学期结束,整个年级的课本就提前学完了,剩下的下半个学期将会从不断地刷题、考试、讲题、刷题、考试、讲题中度过。
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六点以前要解决好吃穿洗漱,走入教室开始早读,中午学到将近12点,然后给两个小时的时间吃饭、上厕所,然后趴在教室里小小的打个瞌睡,便开始下午的学习。
等下午的课程结束,学校会给学生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饭、上厕所,稍稍锻炼一下,然后就开始上晚自习。
晚自习一直学到晚上十点,十点放学后回宿舍,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解决琐碎事,然后在11点准时熄灯睡觉,再然后就是早上五点起床,睡眠时间只有不足六个小时。
这他妈是人过的日子吗?而且要持续整整一年,也就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身体好,不然体格稍微差一点的,早就一身的病症了。
马小龙上辈子是不知道,这辈子亲身体验过之后,发现华夏的教育如果继续这么下去的话,虽然能培养出大批高学历的人才,但身体也肯定一个比一个的孱弱。
也难怪未来二十年,华夏的集体体育项目越来越差,尤其是男足,那简直就是灾难连灾难,天灾人祸不断,从刚开始还可以冲出亚洲,到亚洲二流,再到亚洲三流,再到连越南都踢不过,十强赛想赢一场球都难的局面。
是领导的错吗?当然有,但从根子上来说,还是因为华夏的教育体制太注重文化课,再加上计划生育导致的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自是希望孩子能在文化课上多多努力,不允许孩子接触上限很高,但下限低的没边的体育活动。
当孩子们都不再运动的时候,除了依靠体制单独去培养个人、双人类的项目,像三大球这样的集体运动,就只能依靠资本去自生自灭了。
于是人数最多的男足完了,人数仅次于男足的男篮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倒是男排,因为中间有个网,减少了身体对抗,倒是还有点底子在,可即便如此,依旧是低迷了二十来年,在马小龙重生以前,男排基本上属于无人问津,没人在乎。
资本这玩意儿,在国外好使,在华夏,许多领域也好使,但有些领域并不好使,哪怕依靠资本砸钱,在中间砸出个恒大这样的巨无霸,但当潮水退去,瞬间就被打回了原形。
无奈呀!
这天难得的上了一节体育课,马小龙跟男同学在篮球场上打了十分钟的篮球,把全班男生虐了个遍。
他又高又壮,在球场上横冲直撞,只十分钟就把全班男生撞的东倒西歪,龇牙咧嘴,再也不跟他打了。
马小龙就很无语,明明他已经很收敛了,但班上这些男生一个赛一个的孱弱,根本承受不住一丁点的对抗和冲撞,就这帮‘病秧子’,要是不能考上好大学,以后不能找到个好工作,基本上就废了。
“这样不行啊!”没人愿跟他打,马小龙只能在场边一坐,思考人生。
他以前只顾着发展科技,帮着老爸发展农业,却忽略了最容易给国人带来激情和冲动的体育项目。
学校的确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伟人早就说过,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除了文化课,体育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当天晚上,马小龙和手下召开网络会议,传达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球场,体育院校之类的指令。
既然某些人不能让集体项目出成绩,那么他来搞。虽说因为集体类项目的市场很广,许多资本一直盯着这些,难免造成利益冲突,但他怕什么?
谁要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规则跟他竞争,他欢迎,但谁要是跟他耍手段,玩阴的,那就别怪他这个超级网络黑客把他们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在网络上宣扬出来了。
这年头,但凡发家的几乎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哪怕马小龙也不敢说自己绝对干净,毕竟有些人看到他赚钱了,难免会眼红,从而动了犯罪的念头。
面对这种情况,马小龙会老老实实的交给法律解决吗?不可能的,真要是等法律解决,黄花菜早就凉了。
这是任何时代都没法避免的情况,马小龙这已经很干净了,至少谋财害命的事没干,干的都是自卫反击。
也就是他买了一块地,开始修建基地,承包了小镇上万就业人口,以及带动了周边十几万的就业人口,这才成了领导们的座上宾,许多腌臜事才被压了下去。
现如今马小龙虽然只在小镇上有基地,但自身资产所覆盖的产业早就遍及全国以及海外,这次会议开完,但凡是他所属的产业负责人,都开始在当地修建足球场、篮球场和体育馆。
地点好,资金充足的地方,则是开始修建体育学校,专门招收孩子们学习体育,而且砸钱之下,学历方面直接跟当地教育系统挂钩,能让家长们放心的把孩子送进来接受学习和体育训练。
最重要的,体育学校的学费非常低廉,基本上类似于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而且接受一到三年的体育训练后,如果成绩不甚理想,会直接转进文化班,不再从事体育相关的培训,不过如果学生实在热爱体育,倒是可以进行体育相关的配套培训。
比如教练员啊!裁判员啊!训练师之类的,要是学的好,以后学校和社会肯定会好好利用起来,这也算是给学生一个出路。
当然这些都是马小龙刚开始的布局,要想见到效果,至少也要十到十五年。但是不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育本就是一个长期项目,马小龙资金充足,可以持续投入资金,而且只要相关的配套设施到位,慢慢的形成产业链,甚至可以自产自销。
哪怕赚不到多少钱,但只要能达到收支平衡,就能继续搞下去。
有了自己的参与,马小龙觉得华夏的集体类项目在未来大有希望。
有着‘传授’技能,没有人敢对马小龙的命令阳奉阴违,手下的执行效果都很好,但马小龙暂时没再去关注这些,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了学校上。
虽说高三的生活很苦逼,但因为基本上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倒是让马小龙的技能点增速比高一和高二两年加起来还要多,眼瞅着快要过年了,期末考试临近,马小龙看着自己的技能点数,那叫一个眉开眼笑。
也算是苦逼的高三生活唯一的一点安慰。
就这样,期末考试结束,一直等到腊月二十一这天,总算是开始放寒假了。
今年的寒假只有两个星期,大年初六就要开学,这几乎是高考以前最后的、时间比较长的放松时间。
过去四个多月的时间,马小龙过的相对苦逼,但因为做的事情单一,倒是觉得时间过的特别快,一转眼就过去了。
第236章 最后一年
2001年1月初,是京影艺考报名的日子,朱砂倒是没去报名,崔新琴直接帮她解决了。
但是下个月的艺考,所有考生必须到场参加考试,不然会被视为放弃。
考试时间是下个月的4号,那天是立春,正月十二,对艺术生来说,还属于寒假范围,朱砂虽然不是艺术生,但请两天假去参加考试还是没问题的。
事关朱砂的前途,马小龙肯定也要请假陪同。
过去这十几年,他前前后后加起来,请的假都没有十天,眼瞅着高中就要结束了,请两天假,就当是最后利用一下系统的规则。
今年和往年不同,因为明年房子就要拆迁了,今年是最后一次在河沿这边过年,姥爷、姥姥和马小凤都是早早的从外地回来了,就连马强生和刘英也在过年前十天回到家里,体验最后一次在老家这边过年的滋味。
马小龙准备好了数码摄像机,要将河沿这边过年前后的日子一一记录下来。
从放假开始,他就和几个女孩在河沿附近到处转悠,拍摄现在小镇上的风景。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小镇上有的地方建起了楼房小区,但也有些地方脏乱破小,比起楼房小区,这种脏乱破小反倒在二十年后看不到了,拍摄下来,也算是一份难得的回忆。
腊月二十三,最后一次大扫除,马小龙格外的卖力,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哪怕是最后一次过年,也要干干净净地走完这段路。
李信干的最起劲儿,要说她为什么在这?因为这次寒假放假天数太短,再加上明年她就会考去东北的军校,所以今年就没打算回老家过年,直接住在了师父家里。
见师父干得起劲儿,李信哪能落后于师父,基本上什么活都抢着干,只想着自己多干一点,师父就能少干一点。
在她的努力下,今年的大扫除从清早开始,在中午的时候就结束了。
看着屋里屋外干净的一尘不染,姥爷感慨道:“最后一次在这边过年了,不知不觉,都十几年了。”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姥姥眼角含泪,道:“咱们在这住了大半辈子,终究也是到头了。”
“是住到头了,可不是到头了。”姥爷笑道:“咱们且还有些年头呢!”
“对对。”姥姥破涕为笑,叹道:“最后一次在这边过年了,明年就要去别墅住了吧?”
“妈,您跟我爸也能去我们那住。”刘英说道:“我们家也算小别墅。”
“算了吧!你们那哪能跟小龙那比。”姥爷笑道:“那边屋里就有泳池,还有很多玩的地方,你那有吗?”
“我们那空气好啊!”刘英还不服气:“每天清早起来,空气特别的新鲜,闻着还有股甜味儿呢!”
“这倒也是。”姥爷摸着下巴,对他们这样的老人来说,空气质量很重要。
“妈妈,您说的那是老黄历了。”马小龙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