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返博浪人生-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3799的价格不算低,可10级应数班毕竟有4个博浪联合创始人,大后门不好开,小后门还是开了一些,像是外包开发、或者跟梁娅萌搞一搞网红经济。
  谁都有点小积蓄。
  而且有一些本来只用iPhone的有钱孩子,这会儿换成星海1还能支持温良同学创业的嘛~哈哈~
  说起外包开发,博浪现已在全国多地展开了大学生兼职外包开发计划,成员已扩至一万两千人。
  正儿八经起步都是211相关专业大学生,可能积累不够去创造,但当个搬砖的开发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这帮人其实算得上是博浪的底蕴,也是博浪在研发领域可以这么嘚瑟的根本。
  博浪集团每个月几百上千万行代码的产生可离不开他们。
  …………
  …………
  十点多,温良来到博浪,走向总经理办公室。
  离着点距离,听到里面秦正跟人谈论着星海1的销售情况。
  “今天28万台的库存放上去,两分钟销售一空,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比昨天还要高啊。”
  “刚才翻了翻网上的讨论,昨天下午三点多有不少人拿到了网购的星海1,普遍认为体验感远超泽总在发布会上的描述,于是今天就掀起了抢购风。”
  “我也看了看公司对外发布的官方消息,早上9点完成了这一批总计95%的配送,更多人实际拿到了星海1,需求激增,刚刚看总预约量已超过千万,一些好事网友还晒出了自己的预约序号,说如果按序发售的话,前面只有几十万个排队的了。”
  “多的不说,我想看泽总直播拧螺丝了……”
  这会儿温良正好走到了门口,看到里面除了秦正,还有林童、吴工等人,脸上扬起笑容:“都是从学校过来,你们有点快啊。”
  “可能是我们出发得早。”秦正一板一眼的回答。
  温良招呼一声,坐到了一侧沙发上,跟大家闲聊起来。
  怎么说呢,在博浪这边,总经理办公室的真正用途看温良需求,比如现在几乎是一些小型必要会议举办场所。
  或者这大概才是一家公司主要负责人办公室的正确打开方式。
  没两分钟,李泽、李博文、立夏几人一同走了进来。
  也不用招呼,各自落座。
  温良看了眼明显在风尘仆仆中还带点憔悴的立夏,勉励道:“立助辛苦了,今天把半导体行业的相关事务统合清晰,给自己放个假休息一下。”
  立夏连连点头:“谢谢温总。”
  她是真的累到人都要没了。
  12月份以来,她只有一两天在羊城,剩下的时间要么是飞机上要么是在高铁上,从东北跑到西北再跑到西南、华东、华北。
  足足跑了十多个主要城市,每天都是……不同的风景。
  喝着热茶,立夏拿出随身公文包中的文件夹展开汇报:“经过梳理,依照国内现有半导体行业基础,在半导体行业上游的晶圆制造材料、封装材料、硅片制造设备、晶圆制造设备、封装设备、辅助设备等领域各有不同的薄弱项;
  其中光刻胶、靶材、特种气体等一系列主要材料国产厂商可选项非常少,主要是海外尤其是阿美莉卡的相关企业半垄断;
  晶圆制造设备中的光刻机是最大薄弱环节,刻蚀、薄膜沉积设备方面也不算太理想……”
  “经过综合梳理,基于国内现有产业基础,与七星电子、北方微电子、上微电、中电科等公司达成了合作框架。”
  说到这里,立夏特地展开说了下:“根据合作反馈,七星电子与北方微电子有深度合作甚至是重组的倾向性……”
  温良听得打断了下:“是这两家公司相关高管有想法吗?”
  立夏如实回答:“有他们的想法,也有其他方面的想法,七星电子的大股东是BJ电控,这家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
  温良:“……”
  这踏马是让老子出点关系的意思吗?
  这两家公司他还真听过,重组后的公司名叫北方华创,国内半导体行业大名鼎鼎的企业,单说国产的整条半导体产业制造设备链里它家占了50%还多!
  本身现在就是上市公司,重组后还是上市公司,前十股东全是国有,实控大股东现在控股七星电子的BJ电控。
  要真是这个意思,温良……其实也不太介意,毕竟他印象中这俩公司重组花了好几年,有种被行政事务耽误了的感觉。
  见温良没有再开口的意思,立夏继续汇报:“此外,为了对国内相关领域重要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攻关,我们先后与中科院长光所、兰大……等六十多个科研单位与高校初步达成一系列合作框架,按照规划,需要基于材料、设备两个领域共同组建178个大实验室合计692个实验组。”
  “此外,若是开展EUV光刻产业链国产化实现,需要再基于材料和设方向,新加入11个科研单位,组建89个大实验室合计425个实验组。”
  “因为所涉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目前的初步合作框架仅以最低标准进行,加上此前已经组建的16个大实验室,现共同组建的实验组为56个,还缺141个大实验室合计636个实验组,我们实际投入的研发经费为56亿,还有10几个亿规划用于商业间合作。”
  “根据相关核算,以初步规划的研发周期15个月计算,平均每个实验组需要投入1亿研究经费,才可以初步完成薄弱环节的国产研究替代。”
  “抛开七星电子等公司已经成型的部分商业化材料与设备不谈,如果要将实验室研究替代转为商业化,还需要在半导体中游的制造与封测环节投入海量资源。”
  “这里指的是,需要自建晶圆厂。”
  “无论是在大陆的中芯国际、华虹、华润微电子,还是在湾湾的台积电等大型晶圆厂都不会接受实验室材料与设备进入他们的生产线;
  尽管有消息指出台积电不仅拿出资金接受ASML提出的客户投资计划认投了5%的ASML股份,更有意与ASML合作组装调试基于EUV光刻机的实验线,但台积电也不会接受额外的实验室产品。”
  这时期,ASML为了推动EUV光刻机,做了许多工作,其中这份客户投资计划就是重中之重。
  ASML拿出25%的股份请主要客户做联合投资,是主动发起的融资,因特尔率先认购了15%,可其中10%是对18寸晶圆光刻机的投资,只有5%是对EUV的投资。
  台积电认购了5%,三星想了半天只认购了3%,放弃了2%。
  此时ASML的市值仅为200亿欧,已经制作出EUV原型工程机的他们认为每年还需要继续投入10亿欧,持续五年可以搞定量产——当然,事实上理想的可量产计划五年后也没搞定,甚至一直没搞定。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订单像雪片一般给到ASML,但起码排到了2025年。
  抛开这些题外话,立夏的汇报重点已经很明确。
  1、博浪是否要全方位推动国产半导体产业链技术薄弱环节的研究。
  2、博浪是否要为此自建晶圆厂以为研究成果买单转化成商业化。
  3、博浪有没有钱……
  第三点是目前办公室里在座众人自发补充的。
  事实上,温良安排立夏没日没夜拼命梳理的全部都是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东西。
  两个方向:材料和设备。
  光刻机这个一直被舆论所十分重视的东西,只是上游设备的一环。
  只不过它最终被应用于中游制造的前道工艺的重点环节,不可或缺且技术含量高,而成为公众所知的重点。
  按照半导体产业链上中下的划分,博浪终端现在实际只介入了中游的IC设计部分,下游电子产品中一大堆最能起销量的消费电子品。
  需要投入海量研发资源的上游材料和设备,以及需要投入海量资金建设的中游制造与封测,实际成果仍然为0。
  而立夏提到的上游材料、设备所需的研发经费一期总计是692亿,目前仅投入了56亿,零头都不够。
  此外, 中游制造和封测的工厂投入是以百亿为起步单位的。
  即,哪怕只搞定依托于DUV光刻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链,博浪初步需要准备千亿资金,后续从实验室到商业化需要投入多少,尚未可知。
  那么博浪现有多少钱呢?
  比如有上午到账的120亿,还有可能还没离开公账的几十上百亿营收。
  不算少。
  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毕竟博浪要维持正常运转,要维持基本的开发投入,还要继续对朴素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投入,具体如数据中心群等。
  所以,办公室里在座众人把重点放在了他们补充的第三点上,都在思考怎么开口………
第327章 借口、星空指令集、浅谈合作
  “合作框架的最低标准指的是什么?”
  温良的声音打断了在座众人的沉思。
  立夏很快回答:“在最必要的核心关键节点投入研究资源。”
  这与博浪实验室在诸如4G通信等领域的研发基准执行方案是一种流程,但眼下这两者显然有差别。
  立夏接着补充:“不过商业化方面仍需要我们自己投入资源,其它稍微没有那么核心的关键节点技术,是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成熟商用方案。”
  温良又问:“目前已经投入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个具体方向?”
  立夏一一回答:“基于现有国产晶圆制造设备比如光刻机的部分模块的深度优化研究,以及几个关键材料的研究。”
  “执行方案前,有经过相关专家的多方面深入分析。”
  另一侧坐着的李泽也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对所有薄弱环节进行研发资源投入,第一期投资产出实验室级产品的几率是多少?毕竟资料显示ASML在前期投入海量资源完成了EUV光刻机原型机制作之后,认为还需要投入至少50亿欧元,约人民币410亿。”
  立夏解释道:“ASML的50亿欧元投入是EUV光刻机商用量产,我们现在是解决基于DUVArF沉浸式光刻产业链的实验级产出,又有多种成功方案参照,全线投入研究资源一期成功率约为98%。”
  李泽其实是有一点委婉的劝退意思,他用ASML举例是想说明实验级产品到商用有一条鸿沟。
  一期投692个亿只是出了个实验级产品。
  然后还要花几百亿建晶圆厂来不断改进实验产品,最后到可稳定商用,再算两个700亿怕是也不够。
  而立夏的侧重点是实事求是,等同于打保票表明实验级产品一期投入必出。
  这种浅显的话语,在座谁都能听出意思。
  在办公室略微陷入沉默间,林童张了张嘴,最后还是试探着斟酌着说:“现在是全球贸易时代,分工合作解决问题,掌握核心已经是非常厉害……了吧。”
  说着说着他就看到了温良轻轻望过来的眼神。
  林童也不懂温良的意思,但他反正说完了,于是赶紧闭嘴。
  毕竟,他现在的研究方向只是半导体行业中游设计中的GPU设计,在半导体这条大产业链里‘微不足道’。
  而且,他其实是来汇报工作的。
  “林工不要拘谨。”温良笑了下,挥挥手,“大家都说说看法,你们可是公司内部在半导体上关联最深的几个主要人员了。”
  “从既有资料来看,现阶段的投入其实还不够称之为掌握核心关键节点技术。”
  “现在的阶段属于不上不下。”
  “资金问题是比较大的难题。”
  连李博文都提到了资金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