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医许阳-第4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汉子见许阳掀开他老婆的衣服,他还愣了一下。
  “病多久了?”许阳提高了声音,喝了一声!他把手放在病人肚子上做腹诊,重症或者垂危症必做腹诊,他发现病人的肚脐内有跃动冲撞之感。
  汉子这才反应过来:“啊,生完孩子没多久就这样了,生完孩子一个月后就病了,发病到现在两个月了。最开始就是发冷发热,之前因为生孩子体虚还找大夫给开了补中益气汤。”
  “然后过了七天,眼睛就发黄了,肚子胀,还呕吐,然后慢慢就全身都黄了。到一个月的时候,身上就掉黄色粉末,这衣服上都全是了。”
  许阳继续询问:“大小便怎么样?”
  诊所众人见许阳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是要接手吗?
  汤老忍不住问道:“哎,许阳医生,你……你你……”
  汤老还一下不知道怎么说了。
  许阳则道:“您刚才不是问我擅长什么,这就是我擅长的。”
  “啊?”汤老明显愣了一下。
  那个西医大夫提醒说:“哎,这位新来的许……许大夫是吧?她已经肝昏迷了,需要立刻送省城大医院抢救才行,这可不能耽误啊。”
  许阳看他一眼,道:“从来都是大医院送我这里抢救,什么时候反过来了?”
  众人纷纷一愕,年轻人好大口气。
第725章 阴黄重症
  汤老扭头问朱老:“这人你哪儿找的?”
  朱老也愣了几下,然后才说:“是我一位老友推荐的,说许阳医生之前在南京执业,颇有经验,现在返回家乡,想寻一份大夫的工作,我们联合诊所不是正好缺人吗?”
  汤老看向正在忙碌的许阳,他说:“这可不是颇有经验,他这是要上天啊。”
  朱老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其他大夫也不相信,这人口气未免太大了吧。还大医院全往他哪里送病人,咋,他们省城大医院都不干活了?他一个人是人家整个人医院的上级医院啊?
  众人看向朱老,该不会招回来一个骗子吧。可要真是骗子,那他们诊所可要摊上麻烦了。
  他一个人目中无人不算什么,要是他把病人给治死了,那可要出大事啊。现在政策再变,也没有变到这个地步吧!
  “那个,朱所长……”旁边中医忍不住说话了。
  朱老还稳得住,他压了压手:“稍等,稍等。”
  许阳还在询问二便,得知病人每日黎明必泻,泻后出汗,心悸,腿软不能走路。
  畏寒,脐周冷痛,腰脊困痛难忍,整日弯腰如虾。
  近一周来,过午即神糊思睡,小便浓绿色,大便灰白不臭。
  “好家伙。”诊所里面的大夫纷纷面面相觑,这么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救治,才慢慢严重到了这个地步。
  许阳的脸色也沉了一些,他把病人的嘴巴打开,抬起她的头,观察舌象,舌胖淡润,还有些喘。
  刚把病人的头放好,许阳就听见病人似乎在呓语些什么。许阳把耳朵凑过去听,但是听不清,病人声音很轻,只是在昏睡中的迷糊呓语。
  许阳先摸了摸病人的手脚,发现冰凉的很厉害,他说:“肢厥。”
  许阳看看病人的头面脖子,他说:“自汗。”
  众人一滞,四肢厥逆,还自汗,这是亡阳了。
  许阳又诊上了病人的脉,他眉头不由皱紧了。
  “怎么了?”朱老询问。
  许阳说:“病人的脉很杂乱,脉微细急,且有七急八坏之象,难以为凭。脉搏跳动很快,应该有132次每分钟。”
  “完了。”在场众多中医心里一沉,这脉象提示了垂危之症啊。这是阴阳即将离绝了,所以才反而出现了这么急的脉。
  “这怎么办?”旁边有位中医小声问了一句。
  还不等众人回应,许阳已经非常熟练地来到病人脚部,脱掉她的袜子,开始诊断她的下三脉了。
  朱老也没有干站着,也上去诊断病人的脉象,一上手,他的眉头也拧在了一起。
  众人没看许阳,而都是看着朱老。
  朱老松开病人的手,看向了自己诊所里的大夫。
  众人虽没看见朱老有什么明显的动作,但看他这个表情,也知道这个病人希望不大了。
  那汉子见诊所大夫都不说话,安静的吓人,他脸色顿时一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脑子轰的一下,都不能思考了。
  许阳诊完下三脉,说:“病人寸口脉象急败难凭,唯诊下三脉,病人趺阳脉尚清晰可辨,提示胃气尚存,病人正在青年,虽病至垂危,但并非绝无生机。”
  “啊?”众人又是一愣。
  那汉子也立刻抬起了头。
  许阳见众人还有不解的样子,他正色道:“救胃气,保肾气,是治病救危的最大法门。五脏皆禀气于胃,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无论病情严重到何等地步,只要病人胃气未绝,便有一线生机。此时,绝不可错失良机,必须及时破阴回阳,挽救病人性命。”
  见众人还没反应过来,许阳顿时大声呵斥道:“你们几个愣着干嘛,赶紧开方救人!”
  众人被许阳的气势吓一跳,平时叫人家老师,现在凶起来,叫“你们几个”了。
  大家都看向朱老。
  朱老见许阳气势迫人,他也忙说:“你说怎么做?”
  许阳说:“病人是产后将养失宜,最开始是风寒束表,但却没有用解表法,反而误用了补中益气汤的补法,误治导致闭门留寇,把外表的寒邪留在了体内。”
  “以至于病人寒湿内郁,所以发黄。一直拖延到现在,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由此变成阴黄垂危重症。病人正气衰败,寒湿秽浊之邪,充斥三焦,蒙蔽神明。”
  “昏睡蜷卧,自利喘汗,脾肾将败,肢厥脉微,脉至七急八败,已是少阴亡阳内闭外脱之危候。此时,下三部之趺阳脉,尚清晰可辨,胃气未绝。”
  把病情说完,许阳看向了诊所里的大夫。
  众人还在懵地看着他。
  许阳皱眉问:“我有疏漏吗?”
  众人摇头。
  许阳又道:“我建议治以回阳救脱,破浊醒神。你们有别的意见吗?”
  众人又赶紧摇头
  许阳道:“我建议用茵陈人参白通四逆汤、吴茱萸汤、三畏汤合方,再用菖蒲和麝香辟秽开闭。”
  前面两个他们还都能理解,这是经方,最后他们就搞不懂了。
  汤老问:“什么是三畏汤?”
  许阳说:“红参配五灵脂,公丁香配郁金,肉桂配赤石脂。”
  汤老顿时一噎,他前面还在说许阳年纪轻轻胆子就不小,敢用一组畏药。
  现在好了,三组畏药同时出来了,还是要用在这等垂危病人身上。
  不会一用下去,人就没了吧?
  诊所大夫脸色都变了。
  西医大夫没明白里面的门道,他还在问呢:“怎么了,怎么了?”
  可惜现在没人有空搭理他。
  “朱所长。”大家都看向朱老,感觉不能让许阳这样瞎胡来啊。
  朱老也很明显地怔住了,他看着许阳,问:“许……许阳医生,你这……这个方子。”
  许阳说:“这个方子我用过很多次。”
  “可你这个风险太大了,万一出点事怎么办?”
  “你别以为政策刚变了,你就可以乱来。年轻人,要谨慎啊。”
  旁边人也纷纷劝许阳。
  许阳未曾理会他们,他只是看着朱老,正色道:“垂危之证,生死之争,当行霹雳手段,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若错失良机,病人胃气一败,就再无回天之力。”
  朱老怔怔地看着气势逼人的许阳,他缓缓点头:“那你试试。”
  那汉子也结结巴巴地说:“试试,试试,试试……”
  “所长……”旁边人纷纷为难地看着朱老。
  朱老却对着许阳认真点点头。
  许阳转身大步向前,去抓药开方了。
  看着许阳的背影,朱老想起了当年他在出师之时,他恩师章次公先生曾于他的一方印章,上面刻着一句话:“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
第726章 蜡纸筒灸黄法
  许阳快速把药给抓好,让人煎煮下去。
  旁边有个中医也在看着,等看见许阳抓药剂量的时候,他忍不住过来咋舌说:“他抓了一两附子呢。”《注,旧时一两约现在30g,旧时药典规定不超过9g,即不超过三钱。》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这年轻人果然够猛的,三组畏药同用不说,附子这种剧毒物的剂量也用的这么大。
  汤老看看身旁的朱老,说:“良春兄啊,我看你这个五毒大夫的名号,还是让给他算了,他可比你毒多了。”
  朱老哑然失笑。
  许阳走了过来,手上拿了一个小勺子,勺子里面融了0。3克的麝香。
  见大家都在看他,许阳解释说:“这是0。3g麝香。”
  “克?”大家纷纷一愣,现在中医称量的剂量单位还没有改呢。
  那个西医大夫倒是眼睛一亮。
  许阳说:“麝香是急救神识昏迷的要药,其性辛温,入心脾经,味芳香浓烈,有辟秽化浊,开窍启闭之功。”
  许阳过去喂病人服下,习惯性地讲解起来:“此物配上清热解毒方药,则善凉开宣窍,其作用较牛黄、至宝为优;配回阳破阴之方,则善温开宣窍,作用比苏合香丸更速。”
  “单味麝香0。15g,在铜勺内微炒,一次灌服,可治小儿高热抽搐不止。麝香0。3g配姜汁竹沥灌下,可治中风痰厥昏迷,失语,冠心病心绞痛发作。”
  “这例病人是阴黄证,已肝昏迷,属阴寒秽浊内闭外脱,所以即用本例方药。但若湿热化毒,腑实内闭之急黄症,热深厥深者,以犀角地黄汤合大承气汤,加菖蒲、郁金、麝香0。5g,四小时内可苏醒。”
  汤老小声对朱老说:“这个许阳医生很擅长治阴黄阳黄疾病?经验很丰富的样子。”
  朱老自己还迷糊着呢:“我哪儿知道啊。”
  许阳喂服好之后,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根据上海中医学院的研究,这个麝香的日服用量,最好不要超过0。3g,不然有麻痹中枢的风险。”
  本来前面的经验介绍,还让大家眼睛一亮的,可最后一句话,让大家纷纷懵逼了。
  汤老小声问朱老:“上海什么时候有中医学院了?谁办的?”
  朱老一摊手:“我哪儿知道啊。”
  汤老说:“你不是在上海中国医学院求学过吗?”
  朱老说:“可那是章太炎等先生发起的,可我们没做这个研究,也不会用克这个剂量啊,再说他刚刚说的也不是这个啊。”
  许阳把勺子放好,见众人全懵逼着,他问:“怎么了?”
  汤老道:“冒昧问一句,这上海中医学院,是谁办的?为何我们都没听说过?”
  其他人也都很困惑地看着许阳
  许阳反问:“现在还没开办吗?”
  众人:“……”
  这他妈叫什么话?
  “额……”许阳自知失言,他忙改口道:“说错了,说错了,是家师经验所传。家师说要上书建议在国内,包括上海北京等地办上几所大型中医类院校,培养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中医人才。”
  后面半句话,着实让大家吃惊。
  “真的能成吗?”汤老讶异,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中医就备受歧视打压。曾在29年,还被余云岫禁止开办任何中医类院校,后,经过中医界人士抗争,才取消。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