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医许阳-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几个字,曹德华用上了揶揄的口气,说完之后,他嗤笑了一声。
  其他人也听得一呆。
  宋强知道他大舅哥的医术可比他强多了,人家是正经的副主任,这诊治多合理!
  宋强老婆则是露出了骄傲之色,她斜着眼睛俯视着许阳,她倒是要看看这个假货今天怎么现形!
  小章鱼一脸不忿,她最受不了别人在许医生面前装逼了,可是她憋红了脸,也憋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连章鱼二姐也忍不住看向了曹德华,她也没想到治病还有这么多弯弯绕,感觉这个曹医生很厉害的样子。
  章鱼太后也对着许阳微微摇头,何苦呢,这不是自找没趣嘛,章鱼太后对许阳的评价又扣了好几分。
  曹德华看了看身边这几个不明觉厉的朋友,他微微仰起头,在这个民间小破诊所,自己还不能做高人了?
  张可瞥了一眼曹德华,皮笑肉不笑道:“你说的这么厉害,怎么没给人治好啊?”
  曹德华身子一晃,高人姿态瞬间保持不住了。
  小章鱼看向张可,立刻露出了佩服的目光,卧槽,一语致死啊,这姐姐真厉害!
  其他人这才回过神来,对啊,你吹的这么厉害,不是也没治好嘛。
  曹德华脸上立刻就挂不住了:“那是见效没这么快,你知道吧!还有你肯定也吃了别的药,这相互影响,你等下跟我回医院再检查一遍。”
  “错了。”
  “什么?”曹德华一愣。
  许阳微微叹一声:“不是这样治的。”
  曹德华没好气问道:“那你说怎么治啊?”
  许阳看了看曹德华,又看了看宋强,虽说曹德华比宋强强很多,可还是差了些。
  他道:“辩证错了,患者并不是肝火旺盛,肝胃不和,而是中虚胃寒。”
  “什么?”曹德华差点没笑出来。
  宋强也是听得一呆:“虚寒?”
  曹德华摇头笑了笑,佩服道:“许医生果然医术高明啊,虚寒?呵呵,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厉害。”
  宋强也很困惑地看着许阳,怎么可能是虚寒呢,难道他之前真的都是在骗人?
  宋强老婆也哼哼两声,果然暴露了吧,这个PUA大王。
  曹德华好笑地问道:“哎,许医生,你倒是告诉我,你怎么判断出来的?口干口苦,心中烦热。脾虚胃寒,什么时候来了个口干口苦了?”
  许阳却道:“口苦,未必一定是热证。《圣济总录·胆门》中有谓‘胆虚生寒,气溢胸膈,头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呕宿水。’”
  曹德华的笑容顿时在脸上僵了一下。
  他争辩道:“那只是很个别的情况,你看她除了口干口苦,她舌苔还薄黄腻呢。脾胃虚寒的人,怎么会是黄苔呢?”
  许阳又道:“淡舌白苔,亦有热证;黄厚满苔,亦有寒证;舌绛无津,亦有痰证。当以脉、证、便、溺参勘。”
  “同志,麻烦你再把舌头伸出来一下。”许阳对章鱼二姐如是说道。
  “哦。”章鱼二姐再次吐出舌头。
  许阳指着说道:“舌诊的时候,可不能单纯只看舌苔,更要注重舌质。如果她的舌质红而苔黄,多为脏腑积热。可若是舌质不红而苔黄,多是内寒外热。”
  曹德华都听懵了。
  其他人也听得精彩,这治病怎么听着像是在破案,抽丝剥茧的,怎么这么多假信息啊?
  “不对,不对!”曹德华忙叫了两声,他道:“你说的这些都只是概率很小的病证,那还有脉诊呢,她可有数脉,数脉主热啊!”
  曹德华松了一大口气,他差点被许阳绕进去,还好有脉诊为证。
  许阳对着曹德华点点头,微笑着说:“能诊出数脉来,也算不错了。”
  曹德华翻个白眼,我特么用你夸我?
  许阳又道:“没错,数脉是主热证,有虚实之分,有实热也有虚火,患者自然也会口苦口干,但是啊,我们治病不能这么想当然。”
  “《脉理求真》有云:‘是以有人见数脉,多作热治,讵知脉有真假,数有虚实。仍需察其兼症兼脉,及脉有力无力,以为分耳……如细小强滑、细数软绵,纵有身热,须宜温治。’”
  许阳又对曹德华道:“你再仔细诊诊她的脉,看看还是弦数之脉吗?你的脉诊可不够认真啊!”
  曹德华一下子就尴尬起来了:“那你说她……她是什么脉象?”
  许阳答道:“左细弦数,右滑数。”
  曹德华怔在了当场。
  许阳耐心地跟他解释道:“细脉呢,跟弦脉很像。但是细脉是按之如丝线,弦脉则是按之如弓弦,细脉沉细而软,弦脉按之如弓弦。你不认真啊!”
  曹德华被批评的有点迷。
  许阳叹了一声,虽说在这个世界,没人知道自己是钱老的徒弟,刘明达也不会记得还有他这个师兄。
  但是系统里那八年多的感情不是假的,许阳在内心里也一直是以钱老传人的身份要求自己的。所以对曹德华,他还是很耐心地去教他的。
  许阳道:“诊脉呢,一定要认真仔细,全神贯注,切不可随意对待,不然会非常容易出现误诊的。”
  “细脉主虚亦主湿,《脉里求真》曰‘细为阳气衰微之候。’这种脉象也是可以主证阳气不足的。当然了,这不足以绝对判断阳虚。”
  “再看她的弦脉,弦脉可主肝病,但也主疟疾、痰饮和疼痛拘挛。《四诊抉微》中云:‘尺浮弦急,下部为痛,沉弦细涩,阴证寒羁。’”
  “我们做诊断,一定要四诊合参,小心谨慎,你不能看见弦脉和数脉,又看见患者似乎有热症,就什么都不管了,断定人家是肝火旺盛,肝胃不和!”
  许阳语气中带着批评道:“这个患者的病机藏得很深,你一次没有诊断出来,也很正常。可你已经在用了凉药无效之后,怎么还这么固执己见呢?”
  “居然还能把责任都推到患者身上!还说人家乱吃药,还说药见效慢,如果你用药对证的话,见效能慢吗?”
  曹德华嘴唇微微颤抖,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这一刻,曹德华像是看见了上个月来他们县中医院指导的那个来省中医院的何东军老专家,当时老专家说话就是这种语气和气势。
  许阳跟那位省中医院的老专家一模一样。
  曹德华都看傻了。
  许阳也很奇怪地看了看曹德华,他问:“这些你师父都没告诉过你吗?”
  曹德华一下子脸就红透了。
  宋强小心地看了一眼他大舅子的脸色,微微摇头。


第49章 刘明达怎么教的!
  曹德华的脸色当时就变得巨难看了。
  宋强也一脸悻悻然,别人不知道,他是清楚的,什么刘明达教授的徒弟,简直是鬼扯!
  人家刘明达教授是大学教授,曹德华不过是上了刘明达教授的课而已,撑死了算人家学生,还非得往自己脸上贴金,说是人家徒弟。
  得亏他们这里是个小地方,没人去求证,不然非得被人给笑话死。
  曹德华很想反驳,可是他竟然无法反驳,因为他突然觉得许阳说的好有道理啊。这一刻,他竟然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难怪他用药无效!
  曹德华咽了咽口水,看着许阳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其他人看看曹德华,又看看许阳,他们虽然听不懂,但是感觉好像是许阳说赢了啊。
  他赢了这个专家?
  章鱼家族几人纷纷震惊。
  小章鱼则是兴奋不已,都快跳起来了,她就知道许阳一定能赢的。
  章鱼太后也吃惊地看着许阳……
  张可则是摇了摇头。
  曹德华尴尬的无地自容了。
  许阳叹了一声,语重心长地说:“行医啊,尤其是我们中医,没有别的诊断方式,望闻问切靠的全是自己,所以一旦我们不仔细了,那就很容易会误诊的。”
  “中医治病,就是要靠四诊合参,冲开重重迷雾,直达病机,这一切都离不开谨慎二字啊。你要记住啊!”
  在系统里的那些年,许阳也带过不少新医生,他都是认认真真仔细仔细地教人家。
  尤其曹德华还是自己师侄,许阳没理由不好好教人家啊。
  许阳看了看曹德华,见对方脸都憋红了,他以前说那些年轻医生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
  许阳的语气又转软了几分,他道:“这位患者的病机特别难寻,脉象和舌象都会误导,尤其是脉象,更是没有特别典型的寒象。”
  “若是右关弦,那倒是好判断了,可她偏偏又是左弦。若是让我第一次开方,也会很容易弄错的。不过你既然第一次开凉药无效,就要考虑到是不是胃寒。”
  “这位同志,你平时是喜欢喝热的,还是喜欢喝冷的?”许阳问章鱼二姐。
  章鱼二姐回答:“我……喝热的多,热的喝了,肚子里暖暖的,比较舒服。”
  许阳点了点头,其实这也是不是热证的一个佐证。
  曹德华的脸色更难看了。
  许阳又问曹德华:“如果首诊的时候,不能特别确定,怎么办?”
  曹德华脸色涨红着,这时候答了也尴尬,不答也尴尬。
  好尴尬呀!
  许阳回道:“我们可以先用半夏秫米汤试一下,既然确定了她有痰浊中阻,又有呕逆,肯定是胃气上逆。如果服用之后,还是呕吐,那就基本可以确定是中虚胃寒了。”
  “为什么呢?因为半夏是可以化痰降浊,和胃降逆的,秫米又可以益阴养胃。可若是中虚胃寒,中气虚弱,寒阻于胃,阳气失宣。”
  “痰湿中阻,寒气阻于胃,单用半夏化痰降浊是降不下来的。这时候一边温中补气,一边化痰降浊,阳气一宣,痰湿自无,气机就不会乱了,升降有序,呕吐自停。”
  “这时候应该用什么药啊?”许阳又问曹德华。
  曹德华这时候都想哭。
  许阳微微摇头道:“应该用干姜人参半夏丸啊。温中、补气、降逆,化痰。”
  说完之后,许阳还小声嘀咕一句:“刘明达怎么回事?这徒弟怎么教的!”
  宋强不忍直视,怎么感觉自己大舅子比自己还惨呢。
  曹德华突然感觉有点委屈了。
  宋强老婆还不服输道:“你嘴上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有能耐给人治好啊!”
  许阳本来还想用针灸的,但是想了一想,他又把针灸盒放回去了,他道:“也好,就用药物治疗,其实只要辩证正确,对证治疗,见效是非常快的。”
  许阳开药方:“干姜6g,人参6g,制半夏9g,三味共同研细粉,每次各服用1。8g,服用前滴入生姜汁四五滴。”
  “可可,开方抓药。”许阳对张可说了这么一句。
  张可应了一声,赶紧去抓药磨粉了。
  许阳继续对曹德华道:“干姜人参半夏丸呢,是《金匮要略》里的方子,它是丸剂。但是如果患者呕吐的厉害呢,就改用散剂,磨成粉,用温开水冲服,这样吸收快一些,见效也会更快。”
  “剂量不用太大,治疗妊娠恶阻啊,用药宜精简而不滋腻,这样进药就不至于呕吐,不然患者一吃药就吐出来了,那不是白吃了?”
  “这方子有半夏这味药,古人说半夏害胎,但是前人中医实践后发现小剂量的半夏不会有太大关系。”
  “但是一定要记住了,如果曾经有流产过,或者是习惯性流产的,应当慎用半夏,或者避免不用,可以用生姜6g来代替。”
  许阳微微吐出一口气,这些用药知识不是应该刘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