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种田练武平天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武入喆,安身心。
    喆就是哲,意味着智慧。
    武道内功修的不仅是一口炁,更是对自身,对世界的认知,让人能拨开遮眼的迷雾,将世界本质看得更透彻。
    现在池桥松依然只是居士境——武道内功下士三境,居士、道士、羽士。
    体内一口炁并无质变,但量上面壮大很多,感觉一口炁能画二三十张符箓不停歇。激发导引术调动一口炁时,眼耳口鼻对邪祟的感知,会更加灵敏。
    “呼。”
    “很值。”
    一口炁充盈的感觉,甚是美妙。
    但看到肥料库里空空如也,他很快就肉疼起来,原本还想攒肥料养熟《泼风快刀》,尽快冲击武士境。
    现在又要往后拖延。
    不过,并不后悔使用肥料,毕竟当务之急是对付暗中的狐狸精。
    闭上眼睛,导引术运转,他将一口炁汇聚到鼻尖,随即开始四处嗅,试图嗅到一丝丝的狐狸精味道。
    田舍院子里,并无邪祟的味道。
    他很快又换了一个方式,抱起白玉宫使劲嗅,这个时候,终于从白玉宫身上,嗅到了一丝淡淡的骚气。
    “这绝对不是小白的味道!”
    这丝骚气与白玉宫的气味,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明确了,小白就是狐狸精丢给我的……它这么呆傻,说不定是被狐狸精魇住。”
    狐狸精连托梦的手段都会,那么会点魇镇之术也属平常。
    当然。
    小白身上的狐狸骚气已经非常淡薄,即便有魇镇之术的痕迹,也早该解开了——但它依然这么呆呆傻傻,可能是真傻。


第一百章 枳
    修成《飞瀑登涉》,体内一口炁翻倍。
    池桥松底气更加充足。
    是夜入睡。
    久违的梦境再现,他迷迷糊糊之间,发现自己又看到了狐狸老头。
    这狐狸老头盘膝坐在一枚蒲团上,胳膊肘上架着拂尘,对着他微微颔首:“黄粱一梦,与君相见。”
    声音尖尖细细,满腔的狐狸味道。
    池桥松此刻的梦境感受很奇怪,想开口说话,却发现自己就像是一个旁观者,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姿态。
    没法与梦境互动。
    也就不能回应这只假模假样的狐狸老头。
    俄而。
    狐狸老头起身,再次冲他点点头,随即身影消失在梦境中。
    “咕呱!”
    “哞!”
    两只早起的灵兽,各自鸣叫,仿佛闹钟一般准时。
    此时东方微微鱼肚白,值夜的二叔已经洗漱好,在院子里似模似样的挥舞一把木剑——这是池桥松教他的《禹剑》。
    池父和小姑父都自觉年纪大了,练不成武功,所以不愿意学。
    唯独二叔,总觉着自己才三十来岁,还有希望。
    他从池桥松锐意进取的武道天资,判断出老池家都是武学天才,所以觉得自己哪怕年纪大些,只要肯学,指不定就能进阶力士境。
    完成从普通人到武者的蜕变。
    对此。
    池桥松不仅没打击他,反而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认真教学二叔修炼《禹剑》,还为二叔准备药浴。
    “小松起来了啊。”二叔一边挥剑,一边打招呼,
    “嗯。”池桥松端着刷牙缸,到水缸边上舀水,顺便说道,“二叔有进步,《禹剑》的把式越来越正宗了。”
    “有你练武那骨子气势了吧?”
    “有,必须有。”
    “哈哈,你就瞧这好了,二叔给你整个大力士回来!”二叔越练越有劲,若是再年轻个十几二十岁,说不定真能练出门道。
    “哞。”
    小青已经爬出梧桐大棚,似蛇一般地上爬行,然后短粗的四肢微微用力,身体便如同一道利箭射到瓦房顶上。
    它歪头瞧了瞧练剑的二叔,眼神里流露出不屑的目光。
    然后它就看向东方天际,等待紫气东升的那一刻,开始每日的修炼功课。
    今日天上多云,朝阳被云层遮挡,不过这并不妨碍紫气的出现,小青张着嘴吞吐,一道道若有若无的雾气被它吐出再收回。
    等它完成紫气的吞吐。
    池桥松已经拿出铁刀,在院子里上下翻飞,《泼风快刀》娴熟的招式挥动,将他的身影卷成斑驳残影。
    小青歪着头,仔细看池桥松练刀。
    不过尾巴并未跟着挥动,对于刀法,小青并不那么敏感。
    当池桥松练完《泼风快刀》、《大力神拳》,开始练习《白虹剑》时,它才挥动尾巴,跟着池桥松的节奏甩动。
    二叔蹲在院中条石上,一会看看池桥松,一会看看小青。
    忍不住赞叹道:“小青这家伙都能跟人一样练剑,真稀罕的不得了,我怎么感觉它练得剑,比我练得还好?”
    池桥松闻言,手中铁剑一滞,回道:“二叔,你还是别跟小青比吧,小青是剑道天才,对于剑法的领悟,我都比不上。”
    “哞!”
    小青牛叫一声,对此表示赞同。
    它快速跳下房檐,来到二叔面前,不屑的瞥了一眼二叔,然后尾巴甩动,瞬间舞出一片残影。青色的翡翠般鳞甲,寒光闪烁,仿佛化身为一名绝世剑客。
    二叔又是艳羡,又是气愤:“它跟我赛脸!”
    说完,拿起木剑,作势要砍小青。
    小青尾巴往上一挑,直接将二叔手中木剑挑飞,然后小青用尾巴拄地,蛟头高高昂起,居高临下的斜乜二叔。
    它有两米多长,压迫力还挺强。
    池桥松呵斥:“好了小青,别跟二叔赛脸。”
    赛脸是本地方言,有蹬鼻子上脸的意思,也有得瑟的意思,主要用于批评别人不知趣——比如小孩子胡搅蛮缠,就可以说他赛脸。
    “哞!”小青听话。
    不再跟二叔赛脸,而是跳到池桥松肩膀上,得意洋洋的甩着尾巴。
    二叔觉得没趣。
    竟被一条小蛟鄙视。
    干脆去大棚里挑点青菜叶子,喂两只五道眉,又问池桥松:“这两五道眉,越来越像肥猪了,小松,还要养着吗?”
    “养吧,不过得让它们节食。”
    他还指望五道眉帮自己寻找灵根,现在肥的像猪,出门爬树都快爬不动,又如何能寻找到新的灵根。
    二叔点头:“也是怪事,吃青菜都能长这么肥。”
    …
    …
    …
    讲武堂档案室点个卯。
    稍坐一会,转去阅览室看完今天的报纸,再找到宋翔宇老师,讨教一会《大力神拳》,池桥松便提前下班。
    回到家之后,忙活着种果树。
    四月天正适合种树,池父边去周边的苗圃园,挑选了一批果树苗。
    几百株无花果、桃树、柑橘,夹杂几十株梨树、板栗和枣树。当然这些果树都是掩人耳目的幌子,为后山大棚遮掩。
    即便如此,池父还是非常重视这些果树,希望真的可以结成果子。
    小姑父在山脚监督盖房子,二叔在后山大棚照看小青,池父、池母、二婶、小姑一起种树,甚至连池桥武、温墨山,都在搬运树苗。
    池桥松加入其中。
    “小松你不去看书啊。”池母嗔怪。
    “天天看书也累,我放松放松。”池桥松提着铁锹和斧头,专门负责砍树挖树根,给栽果树腾出空地。
    一道坎上长满了各种杂树,需要清理掉才能种果树。
    不过野茶树和毛竹可以留下,还有铁桦木等高品质木材,也都会留下。
    斧头跟在身后,威风凛凛的昂首环视四周,仿佛下山巡视自己的领地。身旁有只尾巴摇成电风扇的大黄狗。
    大黄狗似乎想要讨好斧头。
    不过斧头年纪不大,性格却沉稳,根本不搭理大黄狗。
    但它越是不搭理大黄狗,大黄狗便将尾巴摇得愈发起劲,恨不得把“舔狗”二字写在脸上——尽管大黄狗也是一条公狗。
    啪嗒啪嗒。
    仅仅挥了几下斧头,就将一棵海碗粗的树砍断,池桥松将树拖到一旁,忽然指着一棵浑身带刺的小树问道:“爸,这是什么树?”
    “这是枳,土话讲叫臭橘子树,你二叔收干货的时候,收的那个枳壳,就是这东西结的小果子晒干。”池父见多识广,解释道,“以前经常拿着个东西,嫁接橘子树,长得快、好成活。”
    这样一说,池桥松顿时明白。
    眼前这棵浑身长刺的小树,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枳:“爸,你说用这个在铁丝网旁边种一圈,怎么样?”
    “行啊,怎么不行,外面不少人家都在墙根种臭橘子树,长实了之后连猫狗都钻不进来。”


第一百零一章 狐法
    发现了枳树,池桥松立刻决定,今后进山时要顺便搜罗,把枳树都搜集过来,然后沿着一道坎山脚种上一圈。
    种成一圈枳墙,扼守住一道坎的进山之路。
    只要把人方便进出的地方守住,基本上就没有人能进入一道坎,只有动物可以自由进出——而这恰恰是他想要的。
    恨不得天天都有游山鼓、老扒子自投罗网。
    “你要枳树是吧。”二叔在吃午饭的时候,了解到这一点,很快说道,“不用麻烦去山里找,我认识一家山民,他家专门种枳树的,我去帮你买点枳树苗。”
    下午二叔就骑上二八大杠。
    直奔那户山民家去。
    “带上雨披,你个冒失鬼。”二婶追出去,“没看到天都阴沉沉的吗,万一下雨不把你淋成落汤鸡才怪。”
    二叔单脚蹬地,用二八大杠做了个帅气甩尾:“晓得咧,我媳妇就是疼我!”
    二婶扭捏的白了他一眼:“不害臊。”
    把雨披塞进车斗里,她叮嘱道:“路上小心点,下大雨就别骑车了,推回来。”
    “晓得晓得。”
    坐在老房子门槛前消食,池桥松看着二叔、二婶的互动,觉得自从夕狗、年童事件后,夫妻两个恩爱多了。
    估计要不了多久,又要多一位堂弟或者堂妹。
    大夏民国没有生育政策,家家户户想生就生,通常一户人家总要生三五个孩子。不过建国这百多年来,人口增长率并不高。
    一来军阀动荡,民众生活太苦,人均寿命不算高。
    二来夭折率高,小孩想要正常长大,很不容易。
    三来奸邪作祟,不知不觉中削减人丁。
    导致目前只有十万万之数的人口。
    不过随着科技发展,生活不断在往好方向发展,人均寿命提升、婴儿夭折率下降,人口迟早会暴涨。
    从老池家就能看得出来。
    池桥松这一辈,只有小姑、小姑父中间夭折过一个女儿,其他小孩全都养得好好的——当然,若不是被穿越,前身大约也属于夭折。
    “天阴的很呢,说不定要大雨。”池父咬着旱烟杆子,抬头望天。
    小姑父摇头:“天气预报也报有大雨,但是能不能下下来,才是关键,前面几次报有雨,一次都下不下来。”
    “还不是邪修干的好事!”小姑跟着抱怨。
    本地报纸、电视,都把气候问题,归结为墨坎蛟被杀造成,导致民众对邪修咬牙切齿——尽管还有小青活着,但只是一条幼蛟,无济于事。
    种了一下午的树。
    果然半点雨滴没有落下来。
    只是天愈发阴沉,没到傍晚就已经昏沉沉的看不清路,这个时候叮铃铃的铃铛声音传来,是二叔骑车回来。
    车后座上,捆着一大捆带刺的荆条。
    “买回来了,两百根枳条,直接种地里,栽时带点水就行了。”二叔说完,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种子,“还要了点枳树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