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种田练武平天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池桥松被枯木散热,再加上运动出汗,熊皮大衣里面已经湿透。
    “第四亩地,终于种上了灵根,可惜,一场大雪把建大棚的时间又得往后推一阵子。”池桥松略微遗憾。
    在薄田升级到四级之后,他就果断把先前平整好的土地,具现化成第四亩薄田。
    只不过来不及建大棚,也来不及种植灵作物。
    等积雪被枯木消融。
    他找来铁锹,铲了一点泥土,把枯木下半截埋上一点,目的是为了帮它生根——上面的枝条不可能只吸收枯木自身的养分。
    做好这一切。
    他拄着铁锹,精神集中,看向整个四亩薄田。
    ……
    薄田四级:四亩
    肥料库:四包
    本灵根(2):月桂树(…);蟠桃树(…)
    外灵根(2):七彩葫芦藤(…);凤栖梧桐木(…)
    灵作物:…
    ……
    果不其然。
    外灵根出现了他期待中的第二棵,池桥松讶然:“原来这棵灵根,叫做凤栖梧桐木,听上去神奇的很!”
    展开凤栖梧桐木后面的“…”,便能清晰看到这棵灵根的属性。
    和七彩葫芦藤一样,也是两行信息。
    一行介绍凤栖梧桐木本身:“上古凤栖梧桐树灵根枯枝,夺天地一丝契机而重生,可孕育梧桐子,属于奇珍灵果。”
    一行介绍梧桐子的孕育进度:“第一心皮孕育17%,第二心皮孕育13%,第三心皮孕育9%,第四心皮孕育5%,第五心皮孕育1%。”
    “上古凤栖梧桐树的枯枝?”
    “果然灵根似乎都是上古遗种,不是植物进化。”
    池桥松最关注的点,是凤栖梧桐木的果实:“这个梧桐子,应该就是这些奇怪叶片上的小球……但是心皮是什么?”
    一共有五片心皮。
    他简单观察就明白,心皮是什么,就是枝条上那几片奇怪的叶子,一共有五片。每片心皮边缘上,长着数量不等的梧桐子。
    数一数。
    第一心皮三枚,第二心皮五枚,第三心皮四枚,第四心皮两枚,第五心皮四枚,合共十八枚梧桐子。
    “有十八枚,就是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效果。”
    想知道效果只能等待。
    就像七彩葫芦藤的七色葫芦一样,在没成熟之前,池桥松猜不到它会是什么灵宝。
    而且还有一点池桥松很好奇:“如果七彩葫芦藤这一茬的七色葫芦我都摘下来,下一茬它还会继续结七色葫芦吗?”
    同理。
    这一茬十八枚梧桐子成熟,会不会还有下一茬梧桐子?
    想也想不明白,干脆不去想,池桥松确定凤栖梧桐木状态良好,便转身走进大棚里。
    两只五道眉已经吃得肚子滚圆,不过它们并不知道节制,依然在祸害蔬菜瓜果,这情形池桥松可不惯着。
    直接提着后颈毛,将大胆五和小怂五都拎起来:“虽然管你们吃够,但不能浪费,今晚就吃到这里了。”
    “叽叽!”大胆五龇牙咧嘴。
    仿佛在说池桥松不守信用,说好一棵灵根换来大棚菜吃个够的。
    小怂五也放开了性子,学着大胆五,冲池桥松龇牙咧嘴:“叽叽!”
    “明天再来吃,懂吗?”池桥松将它俩放在地上,然后果断给大棚关门落锁,“我就不扔走你们了,田舍院子你们自由来去。”
    果真得到一棵灵根凤栖梧桐木,他对两只五道眉的态度,再不同于往日。
    没有呵斥,没有粗暴,只有温和。
    与灵根相比,区区大棚蔬菜而已,全都送给五道眉吃也没关系,反正吃了还能再种。而且五道眉毕竟是小兽,吃不了多少。
    两只五道眉加起来,还不如一个人的饭量大。
    似乎明白了什么,大胆五和小怂五,看了看走回田舍的池桥松,又看了看落了锁的大棚,不情不愿的跳到凤栖梧桐木上。
    齐齐打个哈欠,然后趴在凤栖梧桐木上睡起了觉。
    它们不走了!


第五十七章 斧头
    大雪封山。
    挡不住池父、二叔往田舍来往,两人都裹着熊皮大衣,里面只穿几件单薄衬衣即可,风吹不冷还透气。
    “还好,还好,昨晚没怎么下雪,大棚上面没有再积雪。”池父进了田舍,看一眼大棚,放下心来。
    二叔眼睛尖,一眼就扫到篱笆墙那里,有一处没有积雪的地方:“那是什么?”
    “爸,二叔,正好给你们说说我昨晚的奇遇……先前那只五道眉……大胆五和小怂五……凤栖梧桐木……”
    长话短说。
    池桥松简单复述一下昨晚经历。
    却把池父、二叔惊得呼声连连:“这样稀奇吗,两只五道眉都是灵兽,还捡到一棵灵根!”
    池桥松带着两人去看凤栖梧桐木,趴在枯木上睡觉的两只小兽,见到有生人靠近,立刻麻溜的爬起来,跳上篱笆墙跑走。
    “果然是两只五道眉!”二叔讶然。
    “这就是凤栖梧桐木?”池父仔细打量起枯木,“是挺像梧桐树的,梧桐子都结在心皮上,这个叶片就是心皮,是梧桐子的柄。”
    普通的梧桐子,是一味中药。
    不过凤栖梧桐木的梧桐子,显然不普通。
    “我准备把两只五道眉养起来,大棚菜随便它们吃,只要能为我找到灵根。”
    “应该的,我们不吃菜都该给它们吃。”池父点头,对于有功于老池家的五道眉,他相当看重,“回头我给它们弄个窝,是一窝的吗?”
    “两个公的,分窝吧,就是不知道它们住不住。”
    “那就先做两个窝再说,我也好久没有做木工活了。”池父是个篾匠,就是做竹编手艺活,但是木匠活同样拿手。
    二叔笑道:“大哥你先给五道眉弄窝,我准备去老枪头家里一趟。”
    池桥松说道:“二叔,不着急去抱小狗,这大雪封山的,你出门太危险了。”
    “这有啥危险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去年大雪封山的时候,二叔还带你去山里逮老跑子呢。”二叔自信满满说道。
    老跑子就是土话里说的野兔。
    冬天野兔没吃的,不得不出窝找食。
    但是雪太厚的话,野兔跑不动,一抓一个准。
    池父也说道:“这点雪还难不倒你二叔,让他出去跑一趟。”
    …
    …
    …
    池父做松鼠窝,二叔去抱小狗,池桥松则穿戴整齐,去了县城讲武堂。
    他现在是讲武堂的档案室管理员,属于助教身份,虽然不需要做什么工作,但每天得去点个卯——缺勤多了总归是不好。
    到了讲武堂才发现,好多老师都不在。
    “池师兄你不知道,昨天下大雪,所以今天老师们都去县里开会了,说是要组织抗寒救灾,确保全县民众安然过冬。”
    说话的是王民忠,池桥松之前的室友。
    “原来如此,难怪郝首席和孔老师都不在,对了,民忠,你武道进展如何了?”对于忠厚的王民忠,池桥松还是有好感的。
    王民忠闻言,苦涩一笑:“老师说我到了瓶颈,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打破瓶颈,天天练拳也没效果。”
    怎么打破瓶颈,池桥松没有捷径可以传授。
    他习武都是靠薄田金手指灌输,然后灌输的习武记忆,全都是勤学苦练、日夜不缀,最终才臻至大成。
    所以他只是安慰道:“练,继续练,我认为孔老师说得很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拳练百遍其义同样自见。”
    “嗯,我知道了。”
    “对了,你家父母没找你麻烦吧?”
    王民忠的父母离婚又各自再嫁娶,把他丢给了爷爷带,他摇头:“他们不管我了,我感觉还挺自在的,就是……”
    他开始吞吞吐吐起来。
    池桥松问道:“怎么了?”
    “那个,池师兄,我能不能求你帮个忙,我想勤工俭学,在讲武堂里面兼个职……去食堂打杂就行了。”
    “你生活费不够?”
    “是、是的。”
    “那正好,图书馆有勤工俭学名额,最近才劝退一名学员,正好空出这个名额,你过去吧,回头我跟郝首席说一声。”
    举手之劳,池桥松不介意帮王民忠一把。
    别过道谢不停的王民忠,池桥松在讲武堂转一圈,因为郝伯昭、孔宏才都不在,没机会教学,所以他很快就离开。
    回到家时。
    池父已经把两个松鼠窝做好,这东西没有技术含量,非常好做。
    把松鼠窝钉在田舍的墙壁上,还特意加了一根木棍连到篱笆墙上,方便两只五道眉进出,不必落地。
    “你不在家的时候,两小东西来过一趟,但看到是我就跑了。”池父说道。
    “嗯,不用管它们,有大棚蔬菜在这里,它们跑不掉的。”
    “对了,你这个新田怎么扩?”
    池桥松回道:“就按照原来方案,篱笆墙向外迁移,把第四亩地圈进来,等雪融化之后我们就买材料盖大棚。”
    池父默默打量几亩地,摇头道:“一亩一亩外扩,这样太费事了……你说以后还会扩张对吧?”
    “是,灵根越多,种的地就越多,这也是我主张承包一道坎的原因。”
    “暂时没钱承包整个山头,不如这样,把咱家新承包的二十亩地连到一起,全部圈进篱笆墙里面。”
    “怎么圈,这地方不平整啊。”池桥松皱眉。
    “搞成梯田,反正家里就守着一道坎过活了,我跟你二叔,你妈还有你二婶,一起刨土,争取把这边刨出三个平台,搞成二十亩的梯田大棚。”
    比起种田经验,池桥松可差了池父太多。
    上辈子池桥松是个大学生,除了读书、上班之外,连小菜园都没种过,更别说种田了。
    对于池父的安排,他从善如流:“那就这样搞,回头我来砍树、挖树根,你们专门平整土地就行了。”
    挖树根最难,池桥松留给自己,他力气大,适合攻坚。
    父子两人站在雪地里,对着田舍周围指点江山,勾勒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
    等到下午的时候,二叔终于回来——因为大雪封路不能骑车,他是步行到老枪头家里,将那只虎斑犬狗崽子带回来。
    小狗崽子第一次离开母亲出远门,一路上哼唧个不停。
    二叔把它放在田舍地上,它还哼唧个不停,并且不给人碰。谁碰它,它就用奶牙咬谁,性子跟大狗一样凶。
    “才一个月就有五六斤了,这狗肯长,以后绝对比它妈还大。”二叔赞道。
    “挺漂亮的是吧。”池桥松抓住小狗崽子,仔细检查它身上,看有没有寄生虫之类,准备给它做个卫生。
    “大哥,你给狗狗起个名字呀。”前来围观的妹妹池小芽,脆生生说道。
    “好。”
    池桥松想了想:“这崽子长得虎头虎脑,就叫虎……斧头吧。”


第五十八章 松鼠为邻狗看门
    斧头的抗拒性很强,哪怕池桥松泡了米浆喂它吃饭,它依然一边喝米浆,一边对池桥松呜呜咆哮。
    凶性十足。
    池桥松却对此很满意,如果斧头没啥性子,那以后也难培养成合格猎犬。
    不过必要的服从性必须从小抓起,他打算这个无聊的冬天,就专门用来训练斧头,等到明年,就带斧头进山转悠。
    “斧头有守山犬的相。”二叔如是说道。
    池父拿来一个旧的纸盒,里面铺上棉花,当成斧头的小窝。还给它拿来一个旧的小铁盆当作日后的饭盆。
    “汪汪!”
    斧头吃完一餐米浆饭,就开始冲着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