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种田练武平天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一头灵兽肥田,才给我一包肥料吗?”池桥松有点不满,辛苦猎杀的镇殿侯,拿出去卖,不说上万,至少也能卖出七八千块钱。
    结果肥田就收获一包肥料。
    收益有点低。
    光靠薄田自身,一个月都能凝结一包肥料——薄田一级时,一个月凝结一包肥料;薄田二级了,一个月还是凝结一包肥料,并未因为田亩扩大而增加。
    转念一想。
    只要猎杀一头灵兽,肥田就得一包肥料,倒也是个划算买卖。
    毕竟日后修炼高深武功,说不定一门武功需要几包乃至几十包肥料,那时候靠每月凝结一包,根本不够用。
    肥料必须大量积攒。
    “不过这包攒不住,用了。”池桥松果断选择使用。
    一道光洒落在月桂树上,已经长出的青涩小果子,迅速变黑,撒发出诱人的香味。
    放入口中,入口即化。
    和之前一样,没品出什么味道。
    下一刻。
    关于《禹剑》的种种变化,在池桥松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他情不自禁拿起木剑,跃出大棚区域,在篱笆桩外的大树下舞剑。
    一招一式。
    一板一眼。
    起初极慢,一式剑招用很长时间来完成。
    随后渐渐加速,加到最快时,剑招能够带出一阵阵残影。
    T恤衫、松紧裤,丝毫不影响他此刻气质飘然出尘,一如当初徐景阳舞剑时,飘飘乎仿若天上谪仙人。
    脚下解放鞋,富有节奏的踩踏不同方位,带动整个身体运转,与手上剑招呼应出特殊韵律。
    那一刻。
    身体中有什么东西似乎蠢蠢欲动。
    只是沉浸在武道外功果实带来的状态中,池桥松并未发现这一点,他顺着心中的灵感,快慢结合演练《禹剑》。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他从特殊状态解脱出来,睁开眼睛,发现手中的木剑已经化作齑粉,只剩下半截剑柄还握在手心中。
    “舒坦!”
    《禹剑》大成,并未轰轰烈烈改造身体,但他能够感觉到,自己身体的细微地方,都经过了一次修缮。
    关节灵敏度、肢体协调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幅。
    如果说依靠《疯牛大力拳》、《十二路弹腿》大成,带给他的是身体的“刚”,那么这一次《禹剑》大成,带给他的就是身体的“柔”。
    刚中带柔。
    刚柔并济。
    “力士境下三等,无我这般人!”池桥松嘴角上翘,对于此刻自己的状态分外满意,三门入门横练功夫大成,世所罕见。
    入门级横练功夫,只能让人止步力士境下三等。
    至于无限堆叠下去,能不能冲向力士境中三等,这个不好说。至少此刻的池桥松,感觉自己的实力并未有什么质变。
    “大哥!”
    “大哥!”
    两声童声,将池桥松拉回现实。
    是池桥武和温墨山吃完早饭,结伴而来:“大哥,今天要干什么活?”
    “今天没活干,你们热热身就直接练拳脚去。”池桥松板起脸,打发两人去站桩练拳,对这两个弟弟,他熄了培养的心思。
    实在是资质差劲,甚至还不如他前身。
    可见老池家的血脉,并不契合武道,也就是他靠着金手指才能不断攀登。
    “还要练拳脚啊,大哥,能不能教我们……吸溜……几招杀敌的功夫?”池桥武睁着大眼睛,将鼻涕用力吸回去。
    这么大个小孩,竟然还流鼻涕,真是丢人。
    想了想。
    池桥松说道:“你们先站桩练拳,我去削几支木剑,以后大哥教你们《禹剑》,用《禹剑》给你们打基础。”
    《疯牛大力拳》太刚猛,身体素质不行,真的难练。
    反而是《禹剑》比较温和,正如徐景阳所说,这门剑法适合修身养性。
    “好耶,好耶!”
    两个小屁孩,大喜过望。
    练剑啥的,肯定要比练拳更帅。
    …
    …
    …
    山上苦桃树,又被砍下两根枝丫。
    似乎是对桃木剑心有独钟,池桥松给自己做的木剑,都是用苦桃树的树枝。苦桃树长得丑,挂的果子也长不熟,吃下去青涩生硬。
    咔咔一顿削。
    三把桃木剑做好,分发给两个小孩一人一把,池桥松开始认真教学。
    教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总结,大成《禹剑》塞给他太多内容,一时间难以全部消化。等把几个简单剑招教会,他就让池桥武、温墨山慢慢练。
    自己找了块属下大石头,盘腿坐上去,开始梳理《禹剑》知识。
    上午的阳光,从八点开始就晒人了,现在时间九点,坐在树荫下都会闷热,脸上的汗会不自觉流下来。
    “我记得刚才练剑状态时,似乎有什么其它动静,是什么呢?”
    他想到刚才没注意的点。
    闭着眼睛细细回味,蓦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是气感!”
    刚才那种状态下,他分明感受到了气感气机,一种玄之又玄的反应,似乎在身体和精神上同步产生。
    桃木剑横放在双腿。
    他不再思考《禹剑》的问题,转而默念《紫霞清尘》,为了能修炼出内容,这门内功的经文,他已经倒背如流。
    “……天地一清,万物蒙尘……夫登高者必观日出,霞光万丈,照彻寰宇……噫吁嚱,尘埃静矣!”
    一段经文默诵一遍。
    气机并未出现,池桥松没有心急,继续默念第二遍。同时刘春老师所传授的导引术,不断运转,试图温养内气。
    两遍,三遍。
    当默念经文第四遍,几次无功而返的导引术,终于有了一丝丝变化。
    那是身体在导引术的作用下,从五脏六腑,或者从四肢百骸,说不清从哪里,传来一阵酥酥麻麻的感觉。
    然后就仿佛有一丝气体,抽离出来,寄放在身体的无名之地。
    “炁!”
    池桥松闭着的眼睛上,眉头飞扬。
    他终于感受到了炁的存在,从身体无名之处抽离,在身体无名之处游弋,依仗导引术的牵扯,就能让它运转。
    只是若隐若现,还未真正成炁。
    这是气感。
    片刻后。
    等待气感在身体中稳定,他豁然睁开眼睛,无声笑起:“双喜临门,《紫霞清尘》竟然也生出了气感!”


第二十二章 蟠桃树
    “大哥,大哥,不好呢!”池桥武开始大呼小叫。
    刚刚稳定气感,就听到弟弟的叫喊声,池桥松心情很好,所以没有呵斥他,只是问道:“什么情况?”
    温墨山抢着说道:“大棚、大棚,大棚长一棵树,哇塞,长一棵树啊大哥!”
    两个小屁孩,指着大棚的一角,哇哇乱叫。
    池桥松快步走过去,便见一棵与月桂树差不多大的小树,凭空显现在二亩薄田的西北角,树叶婆娑中,一朵小红花独自盛开。
    “噤声!”
    池桥松已经明白,立刻喝止两小孩乱叫。
    他仔细盯着这棵小树,一瞬间信息浮现在脑海中,这是一棵蟠桃树,乃是他武道内功根基所化,一如之前的月桂树。
    武道外功根基,对应月桂树。
    武道内功根基,对应蟠桃树。
    那朵小红花,也显现出信息:“《紫霞清尘》凝聚1%……”
    一切都很美好。
    自此他就能内外兼修。
    外功大成,拳脚可开山断河,内功大成,掌心可孕育神雷,若内功、外功一并大成,岂不是要上天。
    “守口如瓶,懂吗?”
    池桥松对两小孩灌输保密意识。
    随后又找到池父、二叔:“我又得到一棵灵根,爸、二叔,你们千万保密。”
    “又找到了灵根!”二叔惊呼。
    池父震惊之后,连连点头:“晓得了,这消息传不出咱老池家半步!”
    对于池父的保密意识,池桥松是信赖的。
    …
    …
    …
    如此一来,池桥松只需要隔两天去讲武堂点个卯。
    打听一下有无学员即将突破,确定没有,他就简单转一圈,然后立刻回家。
    《紫霞清尘》已经领悟气感,无需再跟着刘春老师念经,耐心等待肥料凝结,就能一步到位,直接大成。
    那时候,他的武道内功境界,也将步入居士境。
    居士、道士、羽士,力士、勇士、武士,虽然分内功、外功,但都属于下士三境。
    七月底一晃而至。
    闷热的讲武堂中,学员们各自找阴凉角落,或躺或卧,全然打不起精神来。江右省的夏天,可不是那么容易挨过去。
    地处江南之地,只有冬夏,无有春秋。
    叮铃铃。
    铃声响起。
    随即大喇叭也响了:“请全体师生,前往礼堂集合观礼!”
    池桥松正准备跟王民忠、李维维等人聊几句就走,听到大喇叭后便不着急,跟随大部队进了礼堂,找位置坐下。
    半个小时后。
    一群老师簇拥着见过一次的李副官,走进礼堂,走上讲台。
    “兹任命郝伯昭同志,为墨坎县讲武堂首席讲师,统筹讲武堂一应事务,教导学员习武向上,忠诚于朱光闪同志。”
    面容温和的郝伯昭,是讲武堂内比较低调的武士境老师,已经年过五旬。
    他从李副官手中接过委任书,精气神都显得温吞,微笑着谦逊自己能力有限,没有管理经验,不周到地方希望在座老师能多担待一二。
    与当初意气风发的刘文涛,形成截然相反的态度。
    不过考虑到刘文涛还在住院。
    郝伯昭如此低调,也是情有可原——万一再来一位看他不爽的老师,直接肉搏切磋,把他也送去医院那就搞笑了。
    当然。
    讲武堂的武士境老师中,罗教授高升,周向贤调离,刘文涛住院,也没剩下几位了。
    “啧啧,老刘是真惨啊,被老周打个半死,现在连首席讲师也丢了。松哥,你说这算不算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维维小声调侃。
    池桥松淡然回道:“武道争强,技不如人就得低调。”
    文斗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手段,然而武斗,必须有真本事支撑,半点也容不得造假。
    “下午还回去?”
    “回去。”
    “留下来吧,松哥,一起唱歌啊。”李维维继续拉拢关系,他觉得池桥松这人有前途,在一众学员中最成熟。
    尤其是给老师送礼这事,让他印象深刻。
    这般年纪的少年,脸皮特别薄,而又十分自傲,让他们去送礼属实难为人——要送礼也是父母来送。
    讲武堂这批学员,举行过几次对练,池桥松是佼佼者之一。
    如果说有希望进阶力士境,池桥松绝对算一个。
    所以郝伯昭在台上讲话,李维维就在台下不断拉拢,说得烦了,池桥松终于点头答应,晚上一起去唱歌。
    “人不要多,安静点。”
    “好嘞!”
    …
    …
    …
    墨坎县城西马门桥,从一条灌溉渠上穿过,又叫灯红酒绿一条街。
    李维维娴熟的叫了一辆倒骑驴三轮车,喊上池桥松和另外三个学员,一路直奔马门桥的绿芒果卡拉OK厅。
    卡拉OK是半舶来品,近几年才兴起。
    与同样刚兴起的酒吧一道,在大夏民国蓬勃发展,挤占了很多老式歌舞厅的生存空间。
    年轻人夜晚,要么去酒吧蹦迪,要么就去卡拉OK唱歌。
    不过歌舞厅也在升级。
    池桥松从倒骑驴上下来,就看到隔壁一家店,经理模样的人正指挥工人,把“夜来香歌舞厅”的老旧招牌摘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