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羊腿刀与三把牛角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友相见分外亲热,东搬西抬,互相帮忙搬运行李。

    石涛、丁德志还有常晓昶自愿结合住在了三楼一间宿舍。

    马娟与另一个外地女生住在二楼一间。

    从今天起算是正式上班了,不论是外地的,还是本地的,只要市区没有住房的,公司都给安排了宿舍。

    路途有远有近,有先到有后到的,下午还要有人报到,公司今天主要是安顿入职学生住所,下午就自由了。

    常晓昶中午去了十里外的马娟家,这个准女婿到未来岳父家混饭吃去了。

    石涛和丁德志取了饭盒去了公司食堂。食堂在公司院内办公楼后面,餐厅很大,可容纳六七百人同时进餐。

    石涛二人买了烙饼和炒菜,吃得很饱,感觉就是比学校贵多了。

    这让两个初入职场的学生有种担心,担心挣得那点钱都不够吃的,于是决定自己开火做饭。

    下午两人去了附近的日杂街,买了炉灶、锅碗瓢盆,还买了气瓶充了液化气,让卖家给送至公寓,三下五除二就支巴上了。

    丁德志找了块木板用砖支好,临时当作餐桌。石涛去超市买了油盐酱醋,一些时鲜蔬菜、馒头,特另还拿了瓶大曲。

    宿舍内三床两人一锅一灶,虽然寒酸简陋,但这已是他们临时的家。

    晚上,昏黄的白炽灯光照得屋里还算明亮。

    丁德志炒了俩菜,二人靠床而坐,隔着寒酸的餐桌,倒上最便宜的大曲,细斟慢饮,对酒当歌,感叹人生无常,生活不易。

    职场还有更多的沟坎等着他们去攀爬呢,这不过才刚刚开始。

    次日,公司培训室。

    所有到厂的学生九点都集合到了培训室。石涛坐在前排,丁德志稍后一些,常晓昶和马娟坐在了最后。

    劳资处的李姐负责点名。石涛注意到报到三十一人中没有叫杨琼的。

    李姐给每人发了本子和笔,简单介绍了公司的薪酬制度和劳动纪律,就把学生们交给了别的处室前来培训的老师。

    说是老师,其实就是年纪老了的师傅。

    他们已退居二线,平常也不主事,也很少干事,但他们有技术、有经验、有资历,就是没实权,都是老知识分子,对培训新入职的学生这个差使,都轻车熟路了。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先后由各处室部门给大家讲解了一系列有关公司厂史、技术、管理、销售、安全、环保等培训内容。

    石涛听着很新鲜,就像大学听课一样全程做着笔记。

    大多数人只是支起耳朵听听,个别的记上寥寥数笔,没有一个像石涛一样记得那么认真的。

    石涛认真做笔记是十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

    看到这一屋子的人,每天都一样,一周了也没有增加新面孔。

    “嘶……唉?她到底来没来?”石涛心里泛了嘀咕。

    也不知石涛操的哪门子心!
………………………………

第7章 缘来共处一工房

    还别说,石涛还真不是瞎操心,让常晓昶说中了,这个杨琼确实跟他有缘。

    在入职培训结束之后,要分配车间见习了,石涛终究没有看到还有新人报到。

    他也说不清为什么有种莫名的失落,这应该与外面蒙蒙细雨的天气没有关系吧。

    李姐带人取来一批工服,每人一套分发下去。

    穿上深蓝色的工装,掩盖了些许学生味儿,俨然一位青年工人,女生多了些端庄,男生多了些成熟,但依旧青涩。

    各车间陆续来人领学生。

    丁德志、常晓昶、马娟及大多数人去了一分厂,其他人员也都三三两两去了别的单位,好赖都有个伴,而独独石涛自己被分到了装备公司。

    石涛跟在打着雨伞的徐师傅后面,情绪低落。细雨落在新发工服上,除了感觉有些凉意外,并没有什么不适,雨水击打着帽檐好像落在石涛心上。

    在雨中步行大概五分钟,石涛走进了装备公司办公室。在徐师傅的介绍下,石涛与经理、副经理一干人等一一握手,算是认识了。

    经理办公室一桌一椅两沙发,二人相对而坐。赵经理给石涛倒了杯茶,便与之交谈起来。

    虽年近花甲,赵经理却很健谈,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浑厚的男中音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石涛听来就像说书。

    赵经理先是问了石涛的简历特长之后,便又讲述了本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作业领域。

    特别提到总公司正在上马新项目筹建新厂,急需像石涛这样的人才,公司发展蒸蒸日上,必将有用武之地。

    最后,赵经理对石涛提出了希望,踏踏实实见习,认认真真做事,多学习,多请教,尊重老师傅,多向他们学经验,重点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也算是车间级培训了。

    石涛听了,对这个企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有了更美好的期盼,并对赵经理表示深受教益。

    上午就这样度过了,下班时赵经理见石涛走着,便坚持一定要送石涛一辆自行车。

    石涛推辞不过,最终还是随赵经理去车棚取了永久牌自行车。

    自行车虽然旧点,但非常挺实,骑着也轻快,石涛很喜欢。名牌终归是名牌,质量真不是盖的。

    有了自行车出行方便多了,上班不用像丁德志走的那样早,下班也不用像常晓昶走得那么急,就连逛街也能轻松去远方,好对这陌生的城市多些了解。

    石涛这时也不会想到,这辆免费自行车给他的情感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

    见到石涛骑车的惬意,丁德志等人很是羡慕,不久,丁德志到旧货市场也买了一辆。

    常晓昶从准岳父那骑来一辆,上班带马娟去,回家带马娟回。

    在公司办公室待了一周后,徐师傅就带石涛去了车间,说是各个工种都要历练一番。石涛遵从组织安排,先到铸工实习。

    铸造工房宽大,开窗过小显得阴暗,身处其中甚是凉爽,南端一座熔铁炉,北端一处烘干室,大小箱体整齐码放,红色新沙堆在工房中央。东侧有间休息室。

    铸工师傅对石涛非常欢迎,之前也曾见过,现在来到他们工段见习感到万分荣幸。石涛对工人师傅的热情甚是感激。

    铸工人员组成可谓是老中青相结合,岁数大的好几个都当了爷爷,岁数小的比石涛还小。

    二十几人只有三名女工,除了一名质检员,还有两名天车工。

    石涛没有具体的生产任务,工段长张师傅安排活时最多也就是让他辅助别人,大多时都是石涛主动参加到制模修模工作中去。

    虽然在大学中都学过,也实习过,但那毕竟是皮毛,当真正投入到具体操作中,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

    石涛凡事都讲究认真,遇到不懂的不会的非要弄个明白,也正因为如此,老师傅们非常喜欢他,总愿意与之交流,心甘情愿地把丰富的经验传授给他。

    石涛毕竟专修过,理论方面懂的多,老师傅一点就透。

    而他对一些问题也能说到点上,这就更增加了老师傅对他的好感,在派活的时候,都愿意把他拉到自己一组去。

    小青工虽然没有老工的耐心,但也不由得佩服石涛的学习能力,都喜欢跟他混在一起,毕竟年轻人共同点更多。

    青工小管比石涛还小两岁,这个小伙子技校一毕业就来这上班了。

    小管技术还算不错,人也热心肠,平时与石涛很谈得来,既便别人都说他硌应,石涛经常与他躲到旮旯里抽烟打屁。

    石涛酷爱小刀。曾在小管的帮助下用风钢锯条做了一把弯刀,小巧玲珑锋利无比,石涛甚是喜爱。自己安了木柄做了刀鞘,刻上名字,时常拿出来把玩一番。

    石涛感受到了初入职场的快乐,工作愈发积极。

    他累活争着干,脏活抢着干,细活学着干,没活找活干,深得大伙的喜爱,很快便与诸工友打成一片。

    国庆期间,石涛回了趟老家,与父母聊了聊新入职情况,陪父母哥嫂收了几天玉米就又赶回来了。

    假期后第一天上班,阳光灿烂,身上暖暖,金风送爽,让人精神倍增,路边的小草都结了仔,这是个丰收的时节。

    几天后,徐师傅就又领来一人到此见习。石涛一见感到异常的惊讶。

    来人正是杨琼!

    工帽压住了盘起的秀发,同样一身蓝色工装,没了白裙的妩媚,绿胶鞋代替了白色高跟的优雅,粉框眼镜依然架在秀挺的鼻梁上,微鼓的大眼睛忽闪着,正抿嘴冲石涛笑。

    石涛的惊讶不是缘自杨琼的名字,而是惊讶杨琼这个人。

    世界怎么这么小?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从大城市跑到小城市,再躲在这个封闭的工房内,居然还能遇到她?

    这不是讹我钱财的那个女人吗?她让我忘不掉,经常想……谁想了!我只是想……想让我带进来而老不来的那个人,我……想不明白……为么想?

    “怎么会是你?”石涛表情多变,带惊又带喜。

    “怎么不会是我?”杨琼头一偏抿嘴而笑。

    “你表哥说的那个人,原来是你!”石涛指点了一下杨琼。

    “我表哥说的那个人,缘来是你!”杨琼也伸手指了下石涛。

    “哈哈哈!”两人不仅大笑。

    众工友也跟着笑起来。工段长张师傅见二人熟识,便没有给他们安排什么,自由交流去吧!

    两人言语抽象,各怀心思,密而不宣,旁人皆是不明所以。

    “怎么回事?为么报到晚了?”石涛眉头一皱问道。

    “报到不晚,是入厂晚了。”杨琼解释道。

    “具体说一说,我感兴趣。”石涛想听戏听个全出。

    原来杨琼离校后就找了公司,当时公司没有明确表示接收她,可也没有拒绝,只是说等学生都来时再说。

    后来杨琼并没有等到公司的消息,但也一直打听着。

    其实人们报到的那天她也来了,问能不能进厂,公司说可以,但要交三千元入厂费。

    经与家人商量,权衡其他单位,最终还是交了,就是晚进厂了一个月。

    杨琼的到来,改变了石涛的工作与生活。
………………………………

第8章 满腹抱怨美娇娘

    同进一厂却态度各异,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石涛怀了什么心思?他去找杨琼,却有意外收获。

    与杨琼一起进厂的共八位女生,也相应分配了宿舍。杨琼与一个外地女孩甜玲玲住在一起。

    刚入职场不久独立生活的学生,没有小家庭杂七杂八的琐事拖累,生活相对简单。

    新入一个圈子,都有结交新朋友的欲望,交往交往互相熟悉一下有利于加深感情。

    白天都去上班,除了在同一单位见习的学生有充裕的相处时间,不在同单位的基本没功夫在一起。大家都是利用晚饭后的闲暇时光凑一凑。

    人们有时聚在一起以打扑克、下下棋的形式增进友谊,促进了解。熟络快的也会一起包顿饺子、喝顿小酒来打发这快乐时光。

    相比于学校生活,这个时段应该是最惬意的。

    工作没有实质性任务,没有工作压力;父母还健壮,没有养老压力;自己年富力强,没有健康压力;独身生活,没有家庭压力;工资虽然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