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金融巨头-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有钱一起恰,别捂着了,最近亏的有点惨,想赚点外快,我发帖速度超快的。”
“23333~~”
“有一句说一句,一哥挂名这五只封闭基金,本身就说明他是重视的,这五只鸡的基金经理虽然水平肯定比不上一哥,但他们可是跟着一哥混的,李明阳那货,九阴真经李经理够菜了的吧,但他却成为了天盛基金年薪最多的存在,这个可以去天盛资本官网查,有公开数据的,说明李经理那也是有东西的,就算是个菜狗今年肯定有长进了。”
“好了好了哥,不管你是不是水军,我买我买还不行吗,我这就去梭哈……'柴犬'”
“哈哈哈哈~~”
“一哥发财富密码了,冲鸭!!!”
“梭哈,梭哈,梭哈!!!!”
……
随着开放募集结合宣传攻势,引发了投资者竞相申购,生怕买不到,时间也只有10天,生怕错过财富密码。
投资者的追捧是有前提的,离不开天盛价值成长混合的耀眼战绩吸引市场的目光,这背后的核心逻辑还是对陆鸣的追捧,之所以有“天盛妖姬”这个称号,就是因为陆鸣做出来的业绩。
加上目前这只明星基金“闭门谢客”了,但与此同时又开新盘,前者是照顾已经上车的投资者,后者则是照顾还没有上车的投资。
陆鸣迄今为止不败的神话仍旧持续着,理论上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总该“回调”一波什么的吧,可问题在于去年4月、6月、7月、9月、12月这些阶段性的时间节点,都是这么想的。
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这个没有“回调”啊,只能追了呀!
至于募集期间被压缩到10天,除了彰显自信之外,也是利用了大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就如同一个商品,它的价格越涨越买,因为生怕迟了涨的更疯,反过来一个商品越跌越不买,因为怕还能再跌。
……
5月17日,下午。
苏晓曼进入陆鸣办公室,“五只封闭基金的认购数据出来了,三天之内超额认购了397亿,超额认购近3倍,大大超乎内部预期!”
抬头一看,陆鸣看到她笑盈盈的走来并且补充道:“看来公司内部要重新评估投资者对你的追捧指数了。”
陆鸣旋即道:“那就封盘吧,超额认购这么多,应该是有上亿的资金大户,5万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全部接了,封闭基金他们想追涨杀跌也没辙,让他们赚钱,公司在民间的隐形声誉有极大效益,所有过5000万以上的申购大户一缕限额到500万。”
超额认购了397亿,但五只基金的募集规模一共100亿元,超额的那部分资金都会退还给投资者。
苏晓曼一听他这话不禁感到诧异,“要放弃优质大户?”
陆鸣瞄了他一眼,反问道:“优质吗?这种资金规模的客户在我这里是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位置,我这里的标准优质客户是50个亿以上的资金大户才是优质客户。”
“几千万个把亿的这些客户,给天盛带来的利润远比不上朝云、社保、万向这些真正大户;给天盛带来的民间影响力也远不及规模庞大的中小投资者,我想要的利润给不了,我想要的影响力也给不了,你说要来干嘛?”
说到这里陆鸣又接着道:“就不能要,即便要也不能太多,这批人应该是我的对手盘,割的就是他们。”
一个投资者赚到的每一笔利润几乎都是从另一个投资者身上割下来的肉。
资本市场是残酷的,有人在赚钱,那肯定就有人在亏钱。
……
第141章【天空才是尽头】
资金账户只有几万十几万的小散,陆鸣不屑去割,因为效率太低了,嫌弃。
几十上百亿的大型机构,与之博弈对手盘得费脑子费精力,对方也不是吃素的,陆鸣秉持着能躺着就尽量别坐着的原则,割那些几千万几个亿的最简单。
这些人正好暴富,大多数是做实体生意赚钱了,钱一上来就想投资保值,一部分无脑买了房子,另一部分进了股市。
尤其是一些老板,他们干实体、经商那是妥妥的强悍,不然怎么可能身价几千万上亿?
但是他们在资本市场往往是个新手小白,对于他们这种量级的投资者来说,就算是处于谨慎开始拿点小钱来试错,这笔小钱也是几百万上千万。
割的就是他们试错的钱,还有部分上来就猛干的,那割起来更爽。
也有聪明的老板把钱交给专业的私募去打理,国内的私募基金太多太多了,还有这个帮、那个帮其实都是私募、游资,做一个票,一起拉升一起砸盘,喜欢炒题材、垃圾板块小盘股,小散往往被他们玩的团团转。
如果说资本市场有食物链,那么从顶端到底端就是郭嘉队/机构→小私募/游资/庄→牛散→韭菜们。
韭菜们被牛散吃,牛散被私募游资狗庄吃,游资狗庄又会被机构吃。
游资/庄与机构一般都各玩各的,都有自己的核心主场,基本上游资票机构不会去碰,机构票游资不会去碰。
但是两者真的开始进行博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机构赢。
如果说游资是妖股的制造者,那么机构就是牛市的制造者。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机构一起报个团,整个市场资金全都吸到机构的主场了,韭菜们都吸引过去了,游资、庄都没得割了,甚至还会被韭菜们砸盘,只能被迫去机构的主场。
于是乎牛市就来了,不说全面牛市,至少也是个局部的结构性牛市就这么诞生了。
结果嘛……就是被一窝端了!
真正能跑掉的没几个,去年那波超级行情的闪崩体现的淋漓尽致,什么牛散、游资、私募包括大量机构、外资在内也是亏成狗,尸横遍野。
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市场只有10%的人是赢家。
显然,陆鸣是所处这个食物链顶端的位置,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这是自然规律。
大鱼不可能去吃浮游生物,因为耗费的能量要大于摄取的能量,这不符合自然规律。
……
陆鸣与苏晓曼聊了一会儿,把募集资金的事情交代了一番,自己在办公室里待了十分钟左右便离开办公室来,来到了公司的会议大厅。
此刻是下午16时许。
会议大厅坐着接近两百多号人,主要是投资管理部和投资研究部这两个部门的人,李明阳、齐维等旗下所有基金经理及其管理团队,包括苏晓曼、安亦柔也在场。
此刻的会议大厅很安静,所有人都一致的看着前方,陆鸣就站在前方会议室大屏幕跟前,屏幕是大A主板的日K线图。
陆鸣站在旁边的会议台着手手肘托着台面,右手拿着个无线麦克风环视全场的与会者们,试了下麦克风没问题后便说道:
“这里都是公司内部的骨干成员,内部交流也就不说什么虚的,很多人都想知道我怎么看待国内资本市场的后市,也有我们公司的大客户咨询我对我国经济前景和全球经济前景怎么看,或者看近期比如我的社交账号上不少的私信问我今年主板能不能回到开年3500点。”
说到这里的陆鸣回头瞄了眼会议大屏幕上的沪指K线图,今年1月份走出来的行情就是股灾3。0版,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下杀了25个百分点。
直到今天收盘,主板报2843点,从开年的3539点,快过去半年了全年仍然在…19。65%的跌幅。
陆鸣回过头看向与会者们:“我自己的判断是,今年想收回3500点以上想都不要想,明年也不要想。”
BOSS对于后市居然这么悲观?
这让大家都感到意外。
陆鸣:“但这重要吗?不重要,牛市能赚得盆满钵满,熊市也能赚个钵满盆满,任它资本市场熊霸天下,我天盛资本的上升通道没有尽头,天空就是尽头。”
果然是内部交流会议无疑,BOSS一点都不掩饰了,在场一大半的人都对BOSS崇拜的无以复加。
陆鸣环视众人:“言归正传,问各位一个问题,市场还有下一轮牛市吗?”
大家都点头。
陆鸣继续说:“有是吧?对,我也认可,肯定有牛市。提前下个结论,我的结论是今后的所谓牛市不会再出现去年那样全面普涨了,什么垃圾股都能跟着暴涨享受牛市的溢价,以后不存在的,没有。”
“未来的行情,只有20%的优质头部企业会不断的上涨一直涨不停涨,80%的垃圾股会不断的下跌一直跌不停的跌,形成这么一种两极分化的极端现象。也就是说,垃圾股再便宜也没人买,好股票再贵也有人接。”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郭嘉意志!”
郭嘉意志?
众人听到这个倍感好奇,所有人都一言不发的聆听着,陆鸣从会议台这端走到那端,“国际因素的影响当然也重要但又不重要,是次要的。核心因素在国内,我们的国家是超大型国家,不管是从疆土规模、人口规模、工业规模都不是大能形容,而是超大,这样的一个国家永远是内部因素大于外部因素。”
“有了这一条最底层的逻辑支撑,那么就可以向上分析了,从去年的超级行情已经说明我国的金融资本出现过剩,实际上我认为2013年就开始过剩,资本不再那么稀缺了,这是一条。”
“那么第二条,国家现在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有人担心不看好,理由一大堆,乍一看逻辑严谨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实则扯淡。我坚定看好,我在国内资本市场不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所有的投资行为都基于一条最根本的逻辑,深信不疑的看好这个国家的未来。”
“有人就会说了,逻辑在哪里?”陆鸣说到这里戏谑的一笑,然后接着道:“这是逻辑的问题吗?这是格局的问题!如果这个国家没有未来,那所有人都没有未来,难道西方会拉你一把?你们说一个拿着长枪大炮的人遇到一个手无寸铁但背着一大袋金子的人,会发生什么结果?”
众人默不作声的听着,但心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当然是干掉对方并将金子据为己有。
……
第142章【市梦率】
陆鸣没有说结果,因为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结果,这个话题到此结束并转移到正题上来:
“所以要做产业转型升级,过剩的金融资本是一定会利用起来,这里要对大A和北美两大资本市场进行比对,美股是完全脱实向虚走向虚拟经济,北美本土产业空心,工厂都在世界各地,他当大股东、大老板,搞金融搞互联网高科技,全球各地的企业赴美上市,于是乎这些企业的基本面反应在了美股上面。”
“华尔街不断吸收全世界资金弄到股市上来,产业分工到世界各地挣钱,所以美股从零八年全球金融海啸一直长牛到了现在并且还会继续牛下去,至少未来五年不会崩盘,除非世界格局迎来大变局,整个世界格局迎来颠覆性的改变。”
“那么国内资本市场呢?国内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老美金融立国把实体分工全世界,但我们国家的实体制造不能丢,我们养不起十几亿不干活的老板,实体制造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那么基于这些因素,就会导致一个后果,我们要做转型升级,直白的说就是科技创新,那么其中的内涵之一就是利用过剩的金融资本来驱动科技创新,这个时候科技创新里处于头部赛道的企业是不是就代表了国内的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