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矿业巨头-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请我们外宾爱丽丝小姐,能有这次收购计划的雏形,还得感谢你们及时给我们传达国际上的消息。”
  胡真篪对爱丽丝等人非常的客气,“你跟我们分享一下,从你们高胜投资银行的金融视野,来分析一下海岸资源公司。”
  “谢谢大家。”
  爱丽丝手里拿着早有准备的文件,操着一口拗口的普通话,大大方方的开始讲解自己的观点,“我就说简单说几点。第一,海岸资源公司总市值最高时候达到了两亿奥元,现在已经来到了市值的最低点,根据今天的实施情况,市值已经来到了两千六百多万奥元。很多矿企都向我们银行咨询了收购海岸资源公司的可能性。”
  “普通话说得真好。”胡真篪赞赏了一句。
  “第二,海岸资源公司的财务状况比较明确。他们有一千五百万奥元的债务,其中今年到期的债务为八百万。
  第三,海岸资源公司身上并没有很复杂的官司,如果你们接手之后,不用担心受到阻挠。
  最后一点,从监管来说,涉及两千多万奥元的并购,不会受到南奥州政府的制约。
  总的来说,我们对海岸资源公司的风险评级认为,这是一个优质的资产,值得投资!”
  她虽然说得很慢,有些地方说得含糊不清,但是大体上还是把意思表达清楚了。
  同时,他们高胜投资和并购部的人,也把对海岸资源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分发给了大家各自浏览。
  胡真篪眼看该说话的都说了,扭头跟旁边的牛福笑道:“牛总,要不你给大家说两句?”
  牛福听了一个多小时的汇报,依旧像是一头雄狮一样,不怒自威。
  听了胡真篪的话,他抬起眼睛,扫了一圈,出声道:“我就不说了。对了,李唐,你还没说说你的感受呢!考察团出发前,我还特意嘱咐胡总把你加入考察团!你是不是也去了南奥州?”
  胡真篪反应很快,连忙补充:“对对,李唐,你是技术担当,你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分析一下这个收购项目。”
  他对李唐这个人是早有耳闻。
  只是没想到牛福对李唐的意见如此重视。
  原本以为李唐的意见已经加入了考察报告里面,所以刚才就没有特意点名让李唐发言。
  没想到的是,牛福居然主动提出来。
  李唐扭头看了郭逢春一眼。
  “你的观点很新颖,你给领导们说说看。”郭逢春倒也是很大度。
  “我记得你以前的想法可是非常大胆的,现在怎么发个言,都这么畏首畏尾的。”牛福对李唐印象深刻。
  能够主动提出开展屈龙铜矿,并且把勘查目标定在一千万吨铜金属量,这就不是一般人敢干出来的事情。
  李唐站了起来,看了一眼对面的各位大佬,缓缓道:“我很不看好海岸资源公司的价值。”
  “哦?”
  听了太多吹嘘海岸资源公司优点的汇报发言,乍听到反对意见,竟感觉到了一丝清新脱俗。
  几位领导顿时面面相觑,提起了很大的兴趣。
  牛福原本是靠在靠背上,一听这话,立即坐直了起来,眼中似有精光闪烁,“我就知道你小子的想法肯定非同一般!继续说,说出你的想法!”
  李唐没有拿那份报纸说事,而是选择说出之前跟郭逢春想说但是没有说出来的话。
  他把面前的考察报告翻开,找到了里面铁路、电站等现场照片,然后翻过来,举过头顶,“这几张照片,各位领导,以及各位同事,想必都见过了。”
  “皮巴拉地区的铁路运输和火力发电厂,有什么问题吗?”胡真篪也翻开了自己手里的报告,看到了上面相同的彩色照片。
  “这是立拓、布鲁肯希尔、比利登等大公司花了数十亿奥元修建起来的基础设施,正是这些前期投入昂贵的基础设施,最终促成了奥国的铁矿石销往全世界,成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地!”
  李唐细数着奥国几家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
  在座的人,都是业内人士,也都对奥国的大矿企有一定的了解,不需要太多解释。
  他们关注的,是李唐接下来会说出什么话来。
  “可是,”李唐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开口,“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你们似乎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些铁路,以及发电厂、水管,都是私人财产!”
  “你说得对。”郭逢春其实是打听到了这个消息,也写在了报告里面。
  现在看来,李唐这一番话,似乎是旧饭热炒,没什么新奇的。
  李唐没有被打断思绪,继续开口:“是的,郭部长很尽职尽责,几乎了解到了南奥州所有的矿业信息。但是有一点,却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在这里我可以分享给大家,那就是,这些大矿企的铁路,从未允许过任何的中小企业,或者是个人,使用过,从未有过!”
  “为什么?”郭逢春脱口而出。
  “他们花了数十亿奥元建设的铁路,为什么要给别人使用?这是他们的私人财产,奥国联邦政府、南奥州政府都没法强制要求他们开放!”
  “我们可以用南奥州建设的公用铁路!”郭逢春据理力争。
  “公用铁路老旧不堪,一年满负荷运载量只有数百万吨,那里有那么多小企业,怎么分配份额?”
  李唐依旧不徐不疾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想要在皮巴拉地区建设铁矿山,需要自己建设发电厂,需要自己花钱连接水管,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自己修一条铁路。从皮巴拉地区到最近的黑兰德港口,两百多公里,一条铁路造价至少两亿奥元!”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而且直中要害。
  不得不说,说到了每一个人的心坎里。
  就在李唐开口之前,大家都还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都认为这一项并购方案大有可为。
  如果能够拿下海岸资源公司,可谓拿下铁矿石的源头,打通了海外铁矿石的上下游生产线。
  这是具有延长战略纵深意义的一件大事!
  可是听了李唐的话,大家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我们可以跟立拓、布鲁肯希尔等大企业谈判,花钱使用他们的铁路、电站!”爱丽丝很忧虑,开动脑筋,提出了解决方案。
  “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这些大企业,巴不得周边的所有小矿企都死掉,坚决不会开放铁路。一旦允许一家小矿企使用他们的铁路,开了先河,所有的中小矿企就会要求开放铁路运输生命线!”
  “你说的太绝对了!”爱丽丝不服。
  “你可以去南奥州法院了解一下,投诉立拓这些企业不开放铁路运输的案子,还少吗?”
  李唐说了很多,也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明白了。
  其实他提出来的问题,都是未来多年,许多走出海外的华夏矿企,一次次碰壁之后,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最惨痛的教训,莫过于华信集团在西奥州收购拿下两个十亿吨磁铁矿的矿权,投入了差不多300亿元资金,最终不得不承认失败,含恨吞下苦果。
  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低估了铁路、电站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
  就以立拓、比利登、布鲁肯希尔这些名列前茅的铁矿石生产商来说,他们手里的铁路、电站等基础设施,就是他们手里最大的底牌,也是他们竞争的优势。
  他们能够把铁矿石的成本压缩到三十多奥元,正是因为便利的基础设施。
  也正是拒绝开放私人铁路,这些年来不知熬死了多少中小矿企。
  要不是如此,中小矿企繁荣,市场混乱,竞争加剧,就不会有他们独霸天下的风光!
  郭逢春想要继续反驳李唐的话,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搜罗脑海,他也想不出有力的反驳意见。
  爱丽丝急坏了。
  她实在太希望武矿集团能够最终决定采取收购,这样一来,他们才能真正充当收购的财务顾问。
  这是她来到华夏工作以来,最有希望主导的第一个大的收购项目!
  “说得好!”牛福带头鼓掌。
  啪啪啪……
  其他人不管是什么心思,看到牛福鼓掌,也跟着鼓掌起来。
  “牛总,接下来,要不你讲几句话?”胡真篪问道。
  “我就不讲了。”牛福摆了摆手,“这次考察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如果有必要,我们这些管理人员,也可以再次前往奥国,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查工作。”
  “好的。”胡真篪明白意思了,朝其他人宣布:“汇报结束了,大家散会吧。”


第129章 收购搁浅了
  几位领导出了会议室,转道来到了隔壁的总经理办公室。
  办公室门紧闭,隔音效果很好。
  “根据郭逢春和高胜投行提供的情报,海岸资源公司的矿权资产非常优质,财务状况很明晰。”
  胡真篪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们集团秉承上面的指示,就是要做前锋部队,先走出去,探探路。就算失败也罢,都是一次值得尝试的机会!”
  “我支持胡总的观点,如果做事之前先畏首畏尾,那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现在的生意,哪有没有风险的道理。关键是咱们如何控制风险,解除风险。”
  “先把海岸资源公司拿下来,后面矿山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一步步解决嘛。”
  国际投资公司的人,基本上都赞同采取收购计划。
  除了分管国际投资公司的那位副总表达了赞同的意见之外,其他几位集团的老总,老神在在的坐着,各自思索,也不知道在考虑什么。
  沉默了片刻,终于有一位集团副总开口:“我认为李唐刚才提出来的意见,具有很重要的警醒作用!走出去,也要一步步走,别一脚踩空掉进深水潭里,想拯救就来不及了!”
  大家又都陷入沉默。
  牛福似乎是思考清楚了,颇有威严的目光,轻轻一动,扫视了一遍在座的人,“我个人是认同李唐的说法!”
  一听这话,国际投资公司的人,全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片哀鸣。
  “为什么咱们国内的各大钢铁厂、冶炼厂,大多数在沿海?”
  牛福自问自答:“因为沿海交通便利,电力输送方便!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再好的矿,也难以真正兑现价值!”
  “牛总分析的很透彻。”
  “世界上已经探明的优质矿产资源何其多,真正能够开采出来的,也就10%左右。许许多多的富矿、大矿,或是因为基础设施不行,或是因为政治环境不稳定等等因素,依旧难以利用起来。”
  牛福看起来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咱们武矿集团攒点钱不容易,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积蓄全都扔到国外去。咱们国家现在的外汇是越来越多了,但是还没有多到随意糟蹋的地步!”
  这一番话,已经说的很明确了。
  碍于牛福的威严,其他人都没有站出来反驳。
  胡真篪微微叹了口气,不无遗憾道:“牛总,这要是错过了,以后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出现这样一次好机会了。”
  “我能理解你们想要走出去,想要尽快做出成绩的理想和野心。”
  牛福其实乐于看到大家勇于开拓,敢于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可是作为掌舵人,他比所有人都看得更清楚。
  武矿集团在国内是个巨无霸的集团,但是放在国际上面,跟各大全球矿企,以及各大矿企背后的基金、财团、国家正面斗争,无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