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矿业巨头-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还能喝个屁,喝茶吧你!”
  李唐看到何润琦憨态可掬的模样,感觉很欢乐,仿佛又回到了大学快乐无忧的时光。
  “喝茶没意思。”
  何润琦对着李唐一脸鄙视,然后摇摇晃晃的站起来,指着天花板惊呼道:“看到没有,卧槽,我感觉我飞上了太空,看到了银河系……”
  这家伙像个神经病一样在房间里转圈圈,指着天花板不停地叫唤。
  “你没救了。”
  李唐喝了一杯茶,无语的笑了起来,然后把塞在口袋里的五千元现金掏了出来,拍在桌面上。
  何润琦还在数星星。
  李唐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临走前提醒道:“重力测量的时候,你每天在山里跟着测量,这是张中雨老师给你的报酬。你……别丢进马桶冲走就行。”
  第二天一早,何润琦看到了桌上搁置了一晚上一动不动的一沓现金,猛然一惊,心想自己可真是心大,放着这么多现金,居然没有藏起来!
  他昨晚虽然喝多了,但是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就心安理得的把钱收了起来。
  陈季南和张中雨两位老师返回燕京,罗钦忠特意安排了一辆车子送他们回去,他则是和李唐、何润琦三人,坐上另外一辆车子,前往铁木镇。
  云上铝土矿项目又在热火朝天的开干。
  资金到位,而且主矿层稳定,所以钻机大量进场,多个钻孔同时施工。
  主矿体两侧的小矿体,也在持续的钻探摸索中。
  地调院的工作,主要就是关注每一个钻孔的进展,随时查看钻进的岩心情况,如果打穿了矿层,就开出终孔通知,然后编录岩心,取岩心样送检。
  见矿的钻孔越来越多,成果也是越来越大。
  李唐和何润琦在洛邑市更是无所事事,偶尔到项目上看一眼,听听丁少鹰对于项目进展的汇报。
  直到李在强打来电话,李唐跟罗钦忠说了一声之后,直接坐飞机前往吐蕃省。
  何润琦一个人留在了洛邑市,前往项目区查看工作进度的次数更加频繁一些,闲暇时抱着书本,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
  从省城到盖折县,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只有一条公路穿越千山万水。
  阿狸地区有很多的无人区,幅员辽阔。
  盖折县的面积,几乎占据了阿狸地区的三分之一。
  面积之大,超乎想象。
  如果跟华夏三十四个省份比较的话,盖折县的面积甚至能够排到第二十六位!
  这里的人口,只有两万多!
  作为紫色矿业走出建安省的第一个大项目,陈金河和姚振宇都是地质出身,不辞辛苦,来到了盖折县。
  到达五千米海拔的地方,他们还没来得及欣赏这里的美景,也还没来得及视察项目工作,就遇上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在县城的卫生院躺了两天,差点就要被送往省城的时候,总算恢复了过来。
  李唐过来的时候,正好在盖折县碰到了他们,顺便一起前往项目区。
  车子行驶在凹凸不平的碎石路面,穿过山头,来到了一大片广袤的草原。
  远远就看到了低缓起伏的草原上,坐落着一个个白色的圆顶帐篷。
  一零一地质队几乎是倾巢出动,能用的人、设备,全都来到了青龙铜矿项目。
  “呜——”
  姚振宇下了车,走到了小山坡上,看着远处起伏的草原,看着更远处的蓝天白云,心情说不出的舒畅,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呼叫。
  陈金河也忘了一路上遭受的折磨,看到眼前的美景,就觉得不虚此行。
  尤其是到了傍晚时分,北面的山坡上,时常能够看到成群的野驴在悠闲的低头吃草,长长黑毛的野牦牛也偶尔路过。
  也许在远处高山之上,雪豹正在用一双锐利的眼睛,警惕的观望着这一群不速之客。


第113章 无人区
  “我们来了有一段时间了,这边的野驴野牛一开始看到我们,一下子全跑光了。”
  李在强指着从几百米开外路过的几头野驴,“它们现在已经习惯了我们的存在,也知道我们不会伤害它们,甚至会好奇的靠近帐篷这边。”
  随着太阳落山,刺骨的寒意,从远处席卷而来。
  一零一地质队的技术员们早早就准备了防寒服,提前穿上。
  陈金河等人后知后觉,等到感觉到浑身哆嗦,才想起来要加衣服。
  现在是夏季,但是这边依旧寒冷。
  他裹着厚棉衣,把李在强喊了过来,“李总工,你们辛苦了!一路过来,上百公里都没见到人,确实是非常艰苦。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看看你们这边的生活条件,有没有我们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
  今天一整天,李在强带着技术团队,都在外面跑地表填图工作,太阳快下山前才回到营地。
  “渐渐习惯了,也还好。况且这里美景如画,还有各种野生动物相伴,条件还算是不错的。”
  他咧嘴哈出一口白气,苦中作乐的笑了笑,“这段时间进入这里开展地质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认识,我先跟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吧。”
  他其实不太会聊天,更愿意谈项目,谈技术。
  “好,我们就洗耳恭听。”陈金河对待李在强这样的地质人,非常尊重,因为他也是地质出身,最是明白这一行的艰苦。
  他席地而坐,其他人也连忙跟着坐了下来。
  李在强往北面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指,“北边是自然保护区,九十年代是省级保护区,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升级成为了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里面有很多的野生动物,也不允许人进去。我们项目区的范围正好就在保护区的边缘,偶尔也会有野生动物从保护区出来,来到这里。”
  大家刚才也都看到了远处的野生动物,纷纷点头。
  “因为靠近自然保护区,给我们的地质工作带来了很多制约。在进场开展工作之前,环保局专门给我们上课,讲解了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我们脚底下这一片草地,生态非常脆弱,破坏了基本上就很难恢复。所以,将来我们项目如果要实施工程,必然会一定程度上破坏草场。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果施工面积比较大的话,可以把表面的草皮移到别处,等到施工完成之后,再搬回原处。”李唐突然发话,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唉,你这个方法可行!”
  虽然是个小问题,不过李在强也是被困扰了许久,听了儿子的话,顿时豁然开朗,“除了生态环境之外,目前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项目区实在太大了!”
  他不由自主的看了李唐一眼,项目区圈定,几乎是根据李唐之前那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来定的,一开始还侵占了一部分自然保护区,后来还是在国土厅查了,才剔除掉了保护区的部分范围。
  “项目区大,工作量就是成倍增加。”陈金河深以为然,表示理解。
  “是啊。”李在强这段时间跑地表工作,可谓是苦不堪言。
  这片无人区,从未有过前人工作,没有任何历史资料可查,每一个地层,每一块基岩,都需要一步步走过去,用眼睛看,用地质锤敲打辨别。
  用脚步丈量这片无人区,想想就觉得是一件繁琐的工作。
  李在强没有诉苦的意思,反倒因此充满了征服的欲望,“如果是第一次到吐蕃省来开展工作,我想我们一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不知道如何下手。不过,因为有了屈龙铜矿的宝贵经验,对于寻找斑岩型铜矿,我们还是有一定的经验和发言权。”
  说罢,他顺势往地上铺开一张小比例尺的图纸,解释道:“我们项目区所处的位置,在这一条狭长的缝合带上面,活跃的地质活动,其实是斑岩型铜矿很好地成矿条件。”
  所谓缝合带,就是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的位置,好比两个塑料板撞在一起,中间接触的位置,会发生隆起、折断、裂隙等。
  也正是板块碰撞,才有了吐蕃省板块隆起,形成了高原和冠绝世界的雪峰。
  看到大家都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又进一步阐述:“因为地质活动频繁,缝合带上面出现很多断层构造,成为了岩浆从地幔上涌的通道。我们现在初步完成了地表填图工作,下一步工作就是重点对项目区内的构造进行深入了解,找到构造中的侵入岩!”
  “现在看来,我选择你们一零一地质队过来开展这个项目,算是选对人了!”
  陈金河虽然有提前做功课,可是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寻找一种陌生的矿体,还是听得云里雾里,理解的不是很通透。
  好在他并不是技术员,不用担心技术不过硬。
  对于这样的恭维,李在强很是受用,笑呵呵的继续讲道:“我们下一步打算上马磁法测量,因为在屈龙铜矿中,我们发现这边斑岩型铜矿的包裹体,主要是黄铁矿,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烈的磁场异常。在构造附近出现磁场异常的区域,我们进一步开展电法测量,寻找构造中的侵入岩!”
  “想法很好!”
  陈金河一听李在强思路清晰的找矿方案,顿时心服口服,带头鼓起了掌声。
  等到掌声渐渐停息,他转头过来,“李唐,你现在可是我们紫色矿业的技术顾问,对于你父亲的找矿工作,有没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
  这对父子四目相对,气氛就有些微妙起来。
  儿子要给老父亲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唐哪敢胡言乱语,况且这么多人在场,自己真要是说出一大堆意见来,就算说得有道理,但是在礼仪道德上就站不住脚。
  不管如何,在外人面前,他是坚决不能不给老爸台阶下。
  “我认为一零一地质队经验丰富,他们的做法很符合相关规范。”他表达了支持。
  陈金河倒也是没有追问,简单了解了情况,此行过来的目的已经达到。
  高原之上气压偏低,米饭在高压锅中总算是熟的,就着风干肉,以及所剩不多的能够补充维生素的易于保存的洋葱和胡萝卜,大家草草吃过晚饭。
  在这个时候,大家没有手机,这个地方更是不可能有信号,夜晚天气寒冷,大家围在火堆旁,仰望繁星,闲聊了一阵,就各自钻进睡袋,早早入睡。
  李唐因为第一天来到这边,还不是很习惯以地为床的生活,蒸腾到后半夜都没有睡着,耳边一直能够听到帐篷外面悉悉索索的声音,也不知道什么野生动物在外面溜达。


第114章 太大胆了!(欠更补上)
  第二天,陈金河和姚振宇看了一眼早前发现的地表出露的矿点,返回营地之后,上了车,就走了。
  紫色矿业在这边还是留下了一只技术队伍,随时监督一零一地质队的找矿工作。
  总算应付完甲方的视察,李在强带上地质锤、指南针等装备,以及水和干粮等生活物资,整装待发,准备跟着技术员们一起出发到野外去开展工作。
  李唐却把李在强拉到了一旁。
  “你就在营地这边好好待着,不要乱跑!”李在强还是心疼儿子,并不太愿意让李唐到处跑,“紫色矿业的技术员也都是在营地这边坐着监督,你跟他们一起就行。”
  “我有事情想跟你商量。”李唐一本正经道。
  “你说。”
  “按照昨天你的说法,你们是在项目区内每一个角落都跑一遍地表工作,然后开展地表工程,着重摸清楚项目区内的构造。下一步,则是开展磁法测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