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矿业巨头-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电视新闻上,还时常出现关于他次醒目的讨论。
  这简直是瞎操心。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伽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心,地大物博的发达国家,这里的人吃饱了之后,真的是没事干,竟是瞎操心。
  有这功夫,多种两亩地,多造福一下还在温饱线一下的飞洲人们好不好?
  “我们现在怎么办?”刘乃舜知道李唐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没想到在伽国这里,有这么强大的影响力。
  新闻一报道,满大街都在议论这件事情,简直离谱。
  他来到伽国两年了,也没引起什么波澜。
  “定了飞机,今天飞湾哥华,先去看看你那里的煤矿。”
  李唐抬头看向刘乃舜,“我们这次过来,正如报纸和电视所说,主要目的,还真不是为了收购诺朗达公司。说实话,我还真没实力收购这样一家矿业巨头。当然,武矿集团的人除外,他们确实是过来尝试继续收购的。我,还有神夏集团的人,主要是冲着你这个人来的。我们在国内,早就听说了你的事迹。你在国内做生意风生水起,突然跑到这边来,做煤炭生意,确实让人敬佩。”
  “好。”
  刘乃舜很原因相信李唐和神夏集团。
  李唐这个人且不说,神夏集团在华夏国内,那真就是煤炭领域的龙头企业,如果能够展开合作,那真就是少奋斗二十年!
  他很清楚,通过自己的能力,想要开发煤矿,还真差点。
  必须依靠国内的资金、技术以及销售市场。
  跟一家规模巨大的国企合作,显然是很好地出路。
  他很珍惜这次的机会,所以大老远坐飞机从湾哥华赶过来接机。
  “我们东西都收拾差不多了,直接去机场吧。”李唐笑道。
  “车子都安排好了,我来帮你搬行李。”
  刘乃舜以前是文人,但下海经商之后,没少喝酒应酬,身体也发福了。
  就算如此,他还是想要帮李唐抬行李。
  “不用不用。”李唐可不是矫情的人,提着自己和李欣琪的行李就往外走。
  李欣琪跟在后面,拿着一个相机。
  这些天,他们在托伦托市逛了一大圈,确实玩的很尽兴。
  “快点!”埃尔文脖子上也挂着相机。
  从电视台演播厅出来,他就强烈请求金特里帮个忙,一定要带他前往李唐等人下榻的酒店。
  今天,他无论如何,也要给李唐来一个特写照片!
  他不停地催促司机开车快点。
  金特里倒也没多想,本来就计划过来跟胡真篪告别。
  毕竟福尔公司未来发展,必然离不开华夏市场。
  他们的铜精矿、镍矿,很多都是销往华夏。
  跟武矿集团这样的大型贸易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总是有好处的。
  可是,到了酒店,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已经见不到了胡真篪等人的身影。
  “你不是说他们就住在这里吗?”埃尔文很失望。
  “他们确实住在这里,看起他们已经走了。”
  金特里拿起电话,拨通了胡真篪的号码,才知道胡真篪等人,已经在机场,准备登机了。
  “他们走了。”他无奈的告诉埃尔文。
  “他们去哪里?”
  “湾哥华,只是胡之前跟我说的。”
  “他们去那里做什么呢?”埃尔文很想知道。
  “不知道。”金特里摇头。
  他对胡真篪、李唐等人的行踪,没有那么强的好奇心。
  也没有义务继续帮助埃尔文,所以他直接离去了。
  “我必须要找到他们!”埃尔文却不想错过这次的机会。


第336章 抬眼望向世界
  上了飞机,刘乃舜这个成功的商人,很快明察秋毫,发现了很微妙的情况。
  知名东西方的幕后老板李唐,此番前来,除了一开始帮助武矿集团的团队进行收购之外,看起来并不是一心为了工作。
  他带着女朋友,正在跟漂亮的女朋友并排坐着,你侬我侬耳鬓厮磨,偶尔聊得高兴了,发出轻微的笑声。
  甚至他们还互相喂对方吃薯条!
  怎么看也不像是过来做生意的。
  倒更像是过来旅游的。
  老板如此也就罢了,跟随李唐过来的几个年轻人,前些天也是每天早晨起来吃饭,慵懒的晒晒太阳,下午喝点咖啡或者下午茶,晚上出门逛街。
  一个个都在这边游山玩水,逛街购物,闲情逸致。
  刘乃舜本来对李唐的到来,给予厚望,毕竟知道李唐身价不菲。
  不过现在他已经不报太大希望了,反倒是把目标和重心放在了神夏集团的谢佳书上面。
  这次坐飞机横跨伽国东西,前往湾哥华,他特意选了个座位,坐在了谢佳书的旁边。
  “神夏集团在国外的投资,并不多。”他主动挑起话题。
  “确实是,我们公司业务比较集中,主要以煤炭生产和加工为主,经营范围也主要在咱们国内。”
  谢佳书点了点头,也对刘乃舜这个人挺好奇的,“听说你以前在三晋省开峦煤矿公司工作过?”
  “是的,工作了好几年。”
  刘乃舜倒是不介意聊起自己的往事:“以前在乡下教书,后来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读的也是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开峦煤矿公司工作了,知道97年,才离开了原单位。”
  “后来出来做煤炭生意了?”谢佳书在此之前,还真不太了解刘乃舜这个人。
  要不是李唐主动跟李兴朝提议跟这个人联系,他们都不清楚原来这个人跟国内煤炭产业有很大渊源,现在又来到伽国这里开煤矿。
  经过李唐的提醒,他们打听这个人的时候,才发现,这真的是一号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是的,我这人不喜欢安于现状,每隔一段时间就觉得日子太平静,总想折腾一下。”刘乃舜没有聊太多自己在国内煤炭的具体经历。
  谁还没点秘密呢?
  谢佳书识趣的跳过了这一段,但也不无感叹道:“开峦煤矿公司是咱们国内顶尖的煤炭生产企业,尤其是在焦煤开采、炼制方面,真的是数一数二。尤其是在三晋省,没有人不知道这家企业。我听说你在开峦煤矿公司里面做得挺好,也有挺出色的成就,能够放下安稳的工作,选择出来打拼,确实是很有勇气。在国内的煤炭生意、旅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却又能够急流勇退,来到伽国这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意。不得不说,你这人身上真有一股敢打敢拼的冲劲!”
  这话无疑是夸赞。
  刘乃舜笑道:“我们三晋省的人,历来敢闯荡。”
  “在伽国这边做煤炭生意,比咱们国内还赚钱?”谢佳书这话问得倒是很直接。
  “说赚钱……”
  刘乃舜笑得有些尴尬,“不瞒谢部长,我们德艺矿业集团从成立至今,一直是投入,没有产出。说实话,这买卖,还真算不上赚钱。”
  “但我听说你在这方面投入很大!”
  “只能说这个行业,很有潜力。”
  “哦?”谢佳书顿时提起了兴趣。
  他对国内的煤炭行业,了解很深,但对伽国这边的煤炭行情,甚至是一些基本常识,都知之甚少。
  如果真要在这边开展煤炭项目,有一个懂行的领路人,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我们都知道,咱们国内的煤炭资源,总体储量世界第一。但要说主焦煤,其实国内的储量跟伽国差不多。国内的主焦煤,并不集中,没有形成一个大型的易于开发的煤田。而且现在已经在大量开采,以现在这种粗放式的开采方式,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刘乃舜在开峦煤矿公司工作多年,当然对这一行了解很深:“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数据,说国内煤矿山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个。这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到处都在挖煤。”
  “挖煤赚钱。”谢佳书其实对这件事情也有深深地忧虑,“国内的煤炭产业,只要挖出来就一定能够卖钱,不愁卖。每一个煤矿坑口,天天都有人,开着货车,提着现金,挖出来一车就拉走一车。经济要发展,需要大量的用电,煤炭的价格和开采量,就是被这么推高的。”
  “是啊。”
  刘乃舜深以为然,“在伽国这边,情况就不太一样。他们有很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开采量不大。按照去年的数据,一年才开采了五六千万吨。而且这边的煤矿山,总共也不过二十个。”
  “煤矿山这么少?”谢佳书就纳闷了:“在这里做煤炭生意,不赚钱?”
  “肯定赚钱,而且这边的煤矿山,主要产销焦煤,很赚钱的。”
  刘乃舜笑呵呵的说出了这边的行业机密,倒也不怕分享,“说起煤矿,我这就忍不住又要比较国内和这边的情况。不是说我吃里扒外什么的,有时候就是这种对比,才会促使我来到这里,冒着巨大的风险投入煤炭产业。”
  “理解。”谢佳书点头。
  “那我就直说了,咱们国内的焦煤,高硫、高灰分,品质算不上太好。也就咱们国内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才会不太计较这些。如果对环境保护和矿石品质制定更加严苛的审核机制,很多焦煤的品质就不太合格。”
  刘乃舜说罢,话锋一转:“伽国这边,焦煤储量大也就算了,杂质还非常少,低硫、中灰分,粘结性特别好。说实话,这就是上帝眷顾的地方,煤炭资源量大,品质高。只要能够挖出来,就一定能够在市场上充满竞争力!”
  “你一直说这边储量大,具体是什么情况?”
  “国内煤炭,半数在三晋省。而伽国这边,超过半数的煤炭,也是在噶伦比亚省。关键是,噶伦比亚省的煤炭,焦煤占比确实非常高!”
  刘乃舜笑呵呵道:“高品质的焦煤,在市场上,有时候价格是动力煤的两倍,甚至三倍!挖煤,还得是开采焦煤才能赚钱!这就是我愿意放弃国内的故意,义无反顾来到这里开发煤炭的原因。”
  不得不说,他这么做,确实很有冒险家精神。
  谢佳书换位思考,也觉得自己恐怕是没有这个决心来做这样的事情。
  听了这一席话,他也是对刘乃舜颇为敬佩。
  “你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商人!”
  他感叹之后,同样也很疑惑:“既然伽国煤炭资源这么好,怎么全国只有二十多座煤矿山?这种情况,提高产量,焦煤在国际上都是比较稀缺的,不愁买家,能赚很多钱。”
  “说起这个事情,我又不得不说另外一个国内跟伽国在煤矿开采方面的鲜明对比,或者说是泾渭分明。”
  “泾渭分明这个成语,在国外这么多年,你还是记得。”谢佳书笑道。
  “我以前当过老师,教过学生语文。”
  刘乃舜说起语文,心中就有很多想法。
  作为一个老师,他现在还时常写一写文章,自娱自乐,亦或是陶冶情操。
  当然,他今天没打算跟谢佳书探讨语文或者书写文章的事情,毕竟看得出来,很显然谢佳书更关心煤炭的事情。
  他话题重新拉回到煤炭上面:“国内和伽国在煤炭开采方式上,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愿闻其详。”谢佳书态度很诚恳。
  “国内煤炭开采,基本上都是地下开采。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我在开峦煤矿公司工作的那几年,以及后来进行过几年的煤炭生意,走过许多地方,考察过很多煤矿山。”
  刘乃舜这些话,都是经验之谈:“可以说,我看到的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