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返激情年代-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继续循环?    来到这个时代还不到三年,便已让童建国无比留恋。    如果可以选择,他宁愿留在这个时代,而不是回到二十年后、四十年后的那个时代。    他也不是排斥二十年后、四十年后的那个时代,而是不愿意一步跨越、坐享其成。    过程才是最美丽的!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童建国一边哼唱着,一边举起童筝!    是啊!20年后,你们八零年代的人将肩负重担了!    北晚的人也很讲信用,接连两天的演唱会,每一天都两次提到红星箱包。    “本次演唱会由来自辽省蓝城市的红星箱包厂协办!”    童建国和赵君的座位比较靠前。    在他们前面,有一伙人在忙碌着,用麦克风录唱片。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现场这么嘈杂,这质量能好的了吗?    或许他们就是要这种原生态?    中间休息的时候,童建国跟录音师聊了几句。    原来,他们是中华唱片社的。    这会儿卡式录音机和磁带已经很流行了。    他们竟然还在录制唱片。    但童建国突然意识到,这恐怕是这个年代所剩无几的唱片了。    “我预定十张吧。”    童建国说。    “好啊!”    童建国把地址写给录音师。    正要掏钱时,录音师却连连摆手。    “你不是红星箱包厂的吗?主持人提起你们厂好几次了。就送你10张好了。”    “那怎么行?”    “没事的,这会儿喜欢唱片的人不多了。”    “要不回头我送你包包,你们这摄影包有点”    “不太专业是吧?”    “呵呵!”    有录音的,也有录像的。    童建国认出那伙录像的人是央视的。    他们一个个拽拽的,童建国也懒得过去打招呼。    他们跟中华唱片社一样,也是固定机位录影录像。    童建国刚看几眼时,那几个人中的两个扛起摄像机朝这边走过来了。    童建国赶紧把脸转到另一边。    没想到他们还是凑了过来。    “童总!童总!”    跟在那两人身后的一个人主动过来打招呼。    童建国这才认出是北晚的一个伙计,连忙点头迎合:“是你啊!你好!”    北晚的伙计小声说:“童总,这几位央视的同志想采访你一下,不知”    童建国本身是不乐意的。    没事露头露脸的多不好啊。    可这显然是北晚送给他的一个大礼包,让他趁机宣传一下。    哪能随便就拒绝了。    只好点头说:“好啊!”    摄像机立刻怼了过来,话筒也递了过来。    “童总,听说您是从辽省蓝城过来的?”    “是啊,我是辽省红星箱包厂的,你看这是我们的产品”    童建国说着,举起赵君的坤包。    “童总您对这次音乐会有什么看法?”    “感谢北晚,感谢音乐工作者给我们带来的这场饕餮盛宴。这次晚会的巨大成功,也充分说明,艺术作品都应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说得好!”    “哈哈,随便说说而已。”    “那您再说说看,对今天演唱的几首歌曲有什么看法?”    “军港之夜通俗易懂,很美好,很动听,希望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也很棒,它是时代之歌!”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这一代人努力拼搏,就是为了他们这些下一代人生活的更加美好”    童建国说着,指一指怀里的童筝。    “嗯!”    主持人都有些激动了,童建国索性继续说下去。    “我相信,通过我们这一代人,这几代人的努力拼搏,二十年后,乃至四十年后,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说着,童建国把童筝举向摄影镜头。    童筝也毫不怯场,笑眯眯地冲镜头挥舞两只小手。    童建国和赵君离开首都前一晚打开电视一看,燕京电视台正好播放新星音乐会。    这会儿的电视台没有直播,都是录播。    录下来还得拿回去制作一番。    燕京电视台能这么快播放已经不简单了。    “老公,电视里有你呢!”    “废话!白天你没看到他们采访我啊。”    童建国感觉自己叨逼叨起码说了有5分钟。    可到了电视里连半分钟都不到。    而且成像效果极差,人脸都有些走形,估计一般不是特别熟悉的都认不出。    反而童筝对着镜头笑嘻嘻挥舞小手的样子格外清晰,彰显八十年代新一辈的风貌。    采访掐头去尾,又短又不清晰,连半分钟都不到。    但幸好开头童建国的自报家门保留下来了。    也不枉北晚的一片良苦用心。

140、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广告很硬啊!”    童建国回到蓝城后,高岩和刘清涛赞叹。    “哈哈!北晚很够意思啦,以后咱也得经常跟北晚合作。”    “是啊,北晚很有化底蕴,会越办越好的。”    实际上,这会儿的电视广告在普通民众中传播效果很一般。    这会儿黑白电视在全国的覆盖率极低。    1978年全国的黑白电视保有量是150万台,大多集中在厂矿企业、政府机关里。    也就像赵君家这样的干部家庭才会有。    眼下1980年,黑白电视的保有量也不会显著增加。    像童家所在的东门里这一带,二三十户人家有三台电视都是比较罕见的。    在大部分居民区里,平均五六十户人家才有一台电视。    这还是在收入比较高的东北地区。    其它地区就更差了。    1983年,随着霍元甲和春晚的热播,才标志着黑白电视进入普及时代了。    但童建国和高岩、刘清涛他们不在乎。    广告不仅是给消费者看的,更是给经销商看的。    各地百货公司、供销公司里的话事儿人能看到广告就好。    最令童建国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故交也看到了这个很硬的广告。    新星音乐会举办后并没大火,军港之夜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也没开始广泛流传。    因为即便是百分之一拥有黑白电视的家庭还没看到这场空前的音乐会。    一直到十一国庆节时,央视播放了这场音乐会,它才火爆起来。    大街小巷的年轻人们都在哼唱军港之夜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尤其军港之夜,更为时髦男女青年所喜爱。    不过它也引来诸多非议。    很多保守人士觉得它是靡靡之音,是拙劣的模仿之作。    这首歌跟最近两三年流行的香港之夜很相似。    当下的时髦青年们几乎都会哼唱几句。    夜幕低垂,红灯绿灯    霓虹多耀眼    那钟楼轻轻回响    迎接好夜晚    避风塘多风光    点点渔火叫人陶醉    在那美丽夜晚    那相爱人儿伴成双    他们拍拖    手拉手情话说不完    卿卿我我情意绵绵    写下一首爱的诗篇    hong kong hong kong    和你在一起    hong kong hong kong    我爱这个美丽晚上    有你在我身旁    平心而论,军港之夜十有模仿了香港之夜。    不论曲调和歌词意境都能看出这种倾向。    但它也不该因此遭受非议。    毕竟它开创了先河。    这个历史地位是后来者无法取代的。    十一过后半头晌,童建国晃晃悠悠地来上班。    刚到工厂门口就感觉有些异样,王胖子和其他几个人在门岗里眉飞色舞,一脸的兴奋。    看见童建国,王胖子连忙迎了出来。    “你小子,今天没出车啊?”    “是啊,中午以后再出去。”    “那你高兴的什么劲儿,捡到金元宝了?”    “嘿嘿,几个老外来咱厂子参观呢!”    “老外?”    蓝城这个县级市,连五星级酒店都没有,怎么会有老外过来?    “市里的卫主任、轻纺局的焦局长陪着他们过来的,这会儿清涛和班长正在接待他们呢。”    “哦,我去看看!”    童建国一边朝会客室走着,一边故意把发型弄乱点,把衣衫弄得不整一些。    到了会客室,还做出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    会客室一屋子的人,看见童建国进来,他们都一起站起来。    卫主任迎上来说:“童总很忙啊!”    童建国在央视上露脸,宣传了红星箱包,也宣传了蓝城市。    蓝城这样的小城市全国好几百个,又没啥名人,要不是童建国说一嘴,谁会知道啊。    高岩也适时地在一旁介绍说:“是啊,我们童总身先士卒,经常亲自开车给商家送货。”    “哎呀,这我就得批评你了,你是千人大厂的衣食父母,你要是把自己累病了,怎么对得起广大人民群众?”    “呵呵!谢谢领导关心,我会小心的。”    童建国一边跟卫主任寒暄着,一边看向那三个金发碧眼的老外。    三个老外,两男一女。    那女的怎么看着眼熟?    我去,这不瑞秋吗?    这家伙怎么突然冒出来了?    两年前,童建国在盛京友谊商店外面转悠的时候碰到瑞秋,在瑞秋帮助下,童建国买到了劳力士手表。    如果不是有特务跟踪,童建国差一点就跟她成了好事。    眼下,手表还在手腕上,童建国早把这事儿抛到脑后了。    瑞秋也在向童建国挤眉弄眼。    一双发蓝发绿的眼睛像波斯猫一样,直勾勾的、贼兮兮的。    妈蛋,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那个”    童建国刚开口,轻纺局的焦局长便点头哈腰地过来介绍:“这三位外国专家,一位来自美国,两位来自德国”    焦局长身后还跟着个头发花白、身材高挑、面容清癯的男子。    这是轻纺研究所的所长霍华雄。    童建国早就听说过这伙计。    霍华雄是上塰人,50年代的大学生。    他父亲是上塰的大资本家,开着一家纺织厂。    前些年,他受了不小冲击,最近几年才落实政策。    这帮人中,也就他可以说流利的外语,可以接待外宾。    不过,童建国是双语幼儿园、双语中小学毕业的,口语当然也不在话下。    霍华雄刚介绍了几句后,童建国便主动跟三个老外攀谈起来。    瑞秋显然不想让人知道她跟童建国认识。    童建国便也假装头次遇到她。    焦局长在一旁看着童建国说着流利的英语惊讶不已,跟卫主任交换一下眼色。    卫主任则一脸的不以为意。    那意思似乎在说,你看我没说错吧,这伙计很有本事。    三个老外中的两个男老外是德国人,他们想与蓝城市展开合作。    说是想向蓝城市转让无纺布纺织技术,其实就是卖机器。    就像本田向首都汽车厂卖车一样,车子卖的很贵,但每辆车我给你带点技术进来。    聊了几句,童建国就看出来了,他们两个是瑞秋带过来的。    看来这妞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童建国心说,你引进无纺布生产线跟我箱包厂有啥关系?虽然都属于轻工,但也搭不上啊。    焦局长介绍说:“汉斯他们一行人这次是过来考察的,他们在电视里看到童总,就点名到您的厂子来参观参观。”

141、美人赠我懵汉药
    “欢迎啊欢迎!”    童建国连连说。    “不如咱们到厂子里各处参观一下吧?”    “走!看看咱们上了央视的箱包厂。”    卫主任挥挥手,大家一起向外走去。    童建国领他们在厂子各处转了转。    最后,还来到建设中的东厂也看了看,交流一番。    卫主任说:“童总啊,中午恐怕得占用你一点时间了。”    “领导您真客气。”    “中午你和老霍在蓝城宾馆接待他们,一起交流交流业务,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