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返激情年代-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了。    结果真像她说的,快到午夜的时候,赵君终于生了。    这会儿的产房绝对不让男的进去。    童建国在门口看一眼抱出来的儿子时,心里“咯噔”一下。    妈蛋!俺仙女儿一样的老婆折腾半天,就生出这么个丑家伙。    眼睛一条缝,皮肤皱巴巴、红不拉几的。    最可气的是,护士在一旁还瞪眼胡说八道:您家宝宝是咱医院这几天最漂亮的!    “呵呵!”    毕淑珍满面笑容,屋里屋外忙活了好半天,才发现童建国依然站在门口,连忙说:“行了,小童,君君挺好的,回家睡会儿吧。”    “一会儿不是要回病房吗?”    “顺产要在产房里多待会儿。”    “那我就再等会儿。”    一整天没见到了,不知仙女老婆怎么样了?    这不是打断骨头啊,是生生掰断了翅膀,从天上坠落人间了啊。

077、送上门的贷款
    “老婆!”    当赵君被护士从产房里推出来时,童建国差点忍不住哭了。    “嗯,我挺好!”    赵君有气无力地说。    “老婆你辛苦了!”    童建国抓住赵君的手亲着。    医生护士在一旁看着都有些懵了。    这个时代,她们从还没见过这么深情,感情外露的男子。    深情到有些矫情、夸张。    医生忍不住说:“毕大夫,您女婿真会疼人啊。”    毕馥丽直点头:“嗯,俺老闺女有眼力!”    到了病房,童建国抓住赵君的手又墨迹一会儿。    病房里的其他人都已经休息了。    赵君上下眼皮也开始打架了。    毕馥丽说:“回去吧,小童,我在这陪着呢。”    “可是”    童建国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恐惧。    赵君看起来太虚弱了,不会睡着了就醒不过来吧?    正墨迹着,叶淑珍来了。    “回去吧,建国,我白天没事儿。”    童建国这才长出一口气,亲了亲赵君的额头离开了。    早上,童建国急匆匆回来时,叶淑珍已经在服侍赵君喝小米粥了。    “妈,你歇会儿吧,我来。”    趁老妈不注意,童建国赶紧帮赵君把故意剩下藏起来的蛋黄扔掉。    包括赵君的老妈这样的医护人员在内,他们理解不了蛋黄、胆固醇这类说法。    与其跟他们解释,还不如直接动手了。    上班时,童建国还特地带了几十个鸡蛋到厂子里。    “建国当爹了?恭喜!恭喜啊!”    “赵君怎么样了?”    “挺好的!谢谢大家!吃鸡蛋啊!”    童建国刚在办公室坐了会儿,刘大妈领着个陌生人过来了。    “刘主任!”    “嗯,听说生了?大人和小孩儿都好吧?”    “好着呢。”    “这位是工商银行的徐科长,今天特地来看看你们的厂子。”    “欢迎!欢迎!”    “嗯,不客气!”    童建国陪着徐科长四下参观时,心里还在琢磨着:这刘大妈办事儿还真是麻利啊!    去年建厂时,刘大妈领着市里负责工业口的领导过来参观。    童建国让他们帮着批点“贷款”。    这会儿银行资金并不充裕,童建国只是随口那么一说。    没想到,他们还真给当事儿办了。    刘大妈说:“听说你今年打算扩大生产。”    “是啊,必须扩大一点。”    其实,童建国账上的资金也足够扩大经营了。    这个大库房眼下只装了十几台机器、二十多名员工。    再扩大一倍也装的下,顶多再花点买机器的钱。    这会儿的银行存款利率太高,贷款利率也低不了。    还要不要接受这笔贷款呢?    在车间里参观了一会儿,徐科长又走进财务室查阅一会儿账目。    高岩是老会计了,账目当然是齐清定。    翻阅了几眼,徐科长点点头:“嗯,回头到行里一趟,咱们再详细谈一谈。”    “好的,谢谢啊!”    送他们两个离开时,童建国也想通了。    不要白不要!    童建国上一世隐约听爷爷说过,改开初期贷款非常容易。    只要胆子够大,有关方面就贷给你。    审查不严格,很多两劳释放人员都拿到贷款了。    贷款数额愈大,银行越得哄着你。    怕你还不上就继续给你贷。    而且效率极高。    第二天,童建国去银行面谈了下,第三天贷款就划拨过来了。    10万块!    在当下,这可是一笔巨款。    可该往哪投呢?    傻子才让钱在账上睡大觉。    不过,这也不算个事儿。    实在没地儿投,就买块儿地。    闭着眼都能让钱增值。    贷款拿到手后,厂房内外又开始忙碌了。    安装机器、安装暖气、重新布置车间。    厂长办公室、财务室、设计室等都搬出来。    就让库房成为纯粹的车间。    其它设施都在外面另建。    修门楼、修职工食堂、修仓库    虽然大兴土木。    但省着花两三万也足够了。    剩下的钱还得继续找出路。    南疆战事爆发以后,大家都有了营生了。    街头巷尾议论的都是相关话题。    而且,大家脸上大多挂着胜利的喜悦。    他们的思维都跟童建波差不多,觉得打仗就是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这得感谢央视之类强大的宣传机器。    连生性悲观的童华章都变得信心十足了。    “这跟59年那次差不多嘛,简直就是长驱直入!建国你说多久会结束?”    “三月中旬。”    “我估摸也差不多。”    叶淑珍在一旁说:“多关心点正事儿吧。咱那大孙子名字起好没有?”    “让爸给起吧。”    “嗯就叫安南吧。”    “童安南?还行吧。”    童建国虽然不算太满意,但老爸喜欢就好了。    童家子孙的名字其实是有辈分儿排列的。    像童华章他们这一辈儿算华子辈儿。    童建国他们这一辈儿是朝字辈儿。    只不过解放后,童华章为了避免封建余毒,才给兄弟姐妹四个另起了“建”字辈儿。    现在形势宽松了,当然就可以认祖归宗了。    叶淑珍在炕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捡着鸡蛋。    突然就想起什么。    “对了,这里有一筐是红塔一个人给你送来的。”    “红塔?”    童建国一时没想起来。    “一个四五十岁的老爷们儿,好像姓温。”    “我知道了。”    童建国跟老温只有一面之缘。    去年年初的时候,老温倒烟,童建国手套换包。    两人在火车上碰到,顺便帮他打了下掩护。    老温也知恩图报,没几天就送过来一筐苹果。    那之后,童建国再也没碰到他。    也没刻意去跟他交往。    甚至结婚的时候都没通知他。    其实,童建国对老温印象不错。    老温跟老牛类似,都是农村那种脑子活泛,不那么循规蹈矩的人。    也就是历史上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    比如像牟其中、年广久等等。    而且,老温比老牛走得更远,也更精明。    去年刚开厂子那会儿,童建国还一度惦记过老温。    可想来想去还是作罢了。    厂子还太小,老温这条大鱼也难有施展的空间。    童建国暂时没去跟他联络,没想到他自己倒找过来了。    看来,这老温也是消息灵通人士啊。    童建国这边结婚、当爹,他都一清二楚。

078、和平年代
    既然老温消息这么灵通,雄耀武跟童建国的关系搞不好他也知道了。    不会是想让我帮忙吧?    老温的倒烟的营生比手套换包可严重多了。    要真出了什么事,雄耀武恐怕也帮不上。    想来想去,童建国还是决定去拜访一下。    不管怎么样,人家送鸡蛋过来就是份儿人情。    第二天,童建国抽空来到红塔,找到温永贵家。    温永贵不在家,还好没出远门,家人叫了一下,他便匆忙回来了。    “老弟,你来了!”    “哈哈,温大哥好!”    温永贵轻轻给了童建国一拳:“你小子!结婚、生孩子都不告诉我一声。”    “哈哈,最近一大堆事儿都赶上一块儿了,就没来得及告诉你。”    童建国知道温永贵只是随口客套而已。    即便回答的有些敷衍,温永贵也不会在意。    “听说你最近开厂子了?”    “是啊,都快一年了。”    “干的不错啊。”    “马马虎虎,你怎么样啊?还干那个吗?”    “当然不干了”    其实,童建国看老温的脸色就猜出他已经不倒烟了,应该是在跑什么更稳妥的买卖。    “看来有大生意啊!”    “哪有啊,咱哪有那个实力。”    “您还没实力啊,老江湖了”    “唉,其实小买卖倒是有一个。”    “啥买卖?说说看。”    “你知道咱红塔这边出水果。”    “是啊,整个辽西辽南就属你们水果好。桃子、苹果、樱桃”    “还有杏儿、李子,好些呢。”    “我明白了,你是想搞果脯加工?”    “嗯,这也是将来考虑的。”    “莫非是搞罐头?”    “哈哈,猜对了,您看行吗?”    “当然行了,必须行。”    像水果罐头、果脯这类东西若干年后已经没太大市场了。    因为交通运输太发达。    杨贵妃不敢想的事轻松实现了。    谁还吃罐头干啥。    但眼下不同,运输不发达,想吃口鲜的太难,罐头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    “尤其黄桃罐头,咱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做。”    “好啊!有群众基础!”    “您觉得这个买卖能行吗?”    “必须行啊!”    “嗯,村子里也支持我,眼下给我划拨了一块儿地皮,我正准备干呢!”    “好!需要我帮忙吗?”    “要是您肯帮忙就太好了!我认识这些人里还真没几个懂生意的。”    “嗯!那就算我一个!”    “谢谢!太谢谢了!”    “怎么样?你打算投资多少?”    “要不了多少钱,顶多盖点厂房啥的。”    “两三万差不多吧?”    “哪用那么多?支几口大锅,招呼村子里几个会干这个的老娘们儿,就直接开工了。说老实话,我手里的五六千块钱都差不多了。”    “罐头瓶盖儿使手拧上去啊?”    “对啊,咱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干的。拧完了再跟锅里蒸一蒸,就能保持真空状态了。”    “保质期能多长时间?”    “要是挑剔的话,两三个月也没问题。”    “两三个月可不成。怎么得有半年甚至一两年的保质期。”    “要那么久啊?”    “那当然了,看来你不常吃罐头啊。”    “咱乡下人哪有机会吃罐头。”    “估计得用半自动的压盖儿机,还得有密封胶垫儿,那样才压得严实。”    “那种机器我倒是见过,得一两万呢。”    “没问题!咱要干就像样点,不敢说一步到位吧,起码得有点规模。不然下去推销时,也没底气啊。”    “嗯,您说的对!”    投资罐头厂,童建国手里的贷款也算有了出路,不用睡大觉了。    正好箱包厂也在建设,两边就一起开工了。    出院回来后,赵君也开始进入坐月子模式了。    而且每天都得跟两边的老人打游击。    “快!妈好像来了!”    听赵君喊着,童建国赶紧跳起来把窗户关掉了。    毕馥丽走进来,四下看看,吸了吸鼻子。    “刚才是不是又开窗户了?”    “没有啊。”    童建国和赵君面面相觑。    毕馥丽皱起眉头:“这窗户缝儿太大,实在不行就用报纸糊上吧。”    “别,别,没事儿的。”    连毕馥丽这样医生出身的人都这么愚昧。    可想而知当下其他人对女性坐月子的事儿是多么保守、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