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返激情年代-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红给介绍工作这事儿,童建国肯定得当面拒绝、登门致谢。    当初,陈红请童建国看电影时,童建国就欠她一份人情。    而且,从道理上讲,正是因为陈红请童建国看电影,他才碰到了赵君,从而发展到今天。    说起来也是大媒人啊。    登门致谢总不能空着手吧,可该送点什么呢?    童建国出门溜达时,正好看到西头的街坊孙强拎着一袋元宵回来,连忙迎上去。    “小孙啊,刚下班呢?”    “是啊。”    “分的元宵呢?”    “嗯,再有几天就元宵节了,你不赶紧买点?”    “嘿嘿,那得你帮忙啊。”    “哈哈,行啊,不过你得抓紧时间哦。”    “那我明天上午去门市找你?”    “嗯,来吧,你想要多少?”    “五斤行吗?”    “行啊,我给你留着。”    这会儿元宵可是紧俏货。    跟买冬储大白菜类似。    你得从人脑袋上过去才有可能买到一两斤。    陈红老妈虽然是百货公司的干部,可县官不如现管。    买元宵这事儿对她来说也不简单。    第二天,童建国来到门市从孙强那里走后门买了5斤元宵。    拿回家后,童建国留下三斤等元宵节吃。    剩下两斤吃完晚饭后,他就拎着来陈红家了。    “这就是你们下乡一块儿的小童是吧?”    “是啊,童建国,跟俺”    童建国来之前还有些担心。    怕陈红老妈睹物思人。    可看看屋子里的陈设,他就知道自己多虑了。    这家里已经没有一丁点陈燕的痕迹了。    这个时期各家各户最常见的墙面装饰就是照片、相框。    全家合影、单人照片    但眼下,他们家里的墙上除了陈红近几年的几张照片,便再无别的照片了。    估计关于陈燕的其它痕迹也都被老妈抹除了。    就是为了不让自己难过。    “听小红说你化水平很高啊。”    “没有啊,连大学都没考上。”    陈红在一旁说:“别谦虚了,谁都知道你是因为家庭成份的关系。”    “嗯,年轻人谦虚点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来到这个时代,童建国真是收敛很多了。    因为这个时代必须谦虚,尤其在长辈面前。    “他外语水平尤其好,都能跟外国人熟练对话。”    “好啊!我们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谈不上人才”    “是这么个情况,我们百货公司要招几个售货员,名额大多数被王局长、陈主任他们几个订走了,我特地留了一个名额,就是想安排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谢谢阿姨!”    “嗯,不客气。”    陈红老妈不愧是当干部的,这语气和神色都不带商量的。    这也难怪,眼下百货公司售货员的活儿,大家都打破脑袋想得到。    哪有童建国这样的,使劲往外推。

038、销售能手
    “无论如何,你元宵节以前得过来报道,能不能行?”    “可是”    陈红在一旁说:“妈,反正元宵节也没几天了,就让他多休息几天,元宵节以后再上班嘛。”    “不行!”陈红老妈斩钉截铁地说,就仿佛童建国已经是她的员工了。    “咱们商业口元宵节前后是最忙的。”    “嗯,我知道。”    童建国点头。    “不过,实在对不起啊。”    陈红老妈有些失望:“你这样不好啊,刚上班就请假。”    “我的意思,我不能到您那里上班。”    “啊?”    陈红都听出来了。    她老妈还是迷之自信。    “你的意思,想出了正月再过来吗?”    “我的意思,我已经有别的工作了。今天特地来表示感谢!”    “是吗?真可惜啊。”    陈红更是失望不已。    “童大哥,你找到什么工作了?”    “就是业务员。”    “好啊,应该挺自在的。”    “嗯,还行。”    “在哪个厂子啊?”    “一家箱包厂。”    “哪里的啊?”    “盛京那边的。”    “哦,是盛京制包厂,还是东华箱包厂,难道是红星箱包厂?”    妈蛋,这娘们儿就是商业口的,估计跟本省的很多箱包厂都有来往。    “呵呵”    “到底是哪个厂子?”    “嗯”    陈红明白过味儿来了。    “行了妈,别问那么具体了。”    “好吧,可惜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从陈红家出来,童建国终于长出一口气。    陈红一直把他送到巷子口,还不肯离去。    “行了,回家吧,谢谢啊!”    “客气啥。”    “那我先走了。”    “对了,你忘了你答应我的事。”    “啥事儿?”    “你答应请我看电影来着。”    “哦,可是”    “电影院演同志,感谢你。”    “这叫什么电影”    “刘晓庆主演的呢。”    “刘阿姨?”    “啥刘阿姨,她跟咱们差不多大好吧。”    “呵呵,开玩笑。”    “这电影讲咱们知青回城安排工作的事。”    “哦,那就看看吧。”    到了电影院门口,童建国先买了五分钱的瓜子,又买了五分钱的吸波螺。    他还没吃过这玩意,也不知道好吃不。    到了电影院里,到处都是一片嗑瓜子、吸波螺的声音。    这个同志,感谢你比上一步部黑三角难看多了。    基本都是说教,演得也挺做作,也就晓庆阿姨还勉强像那么回事。    从电影院出来,童建国长出一口气,总算两清了。    正跟陈红说笑着,童建国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的领着个小孩儿。    这不赵君他们科室那个姓任的女的吗?    童建国刚想过去打招呼,又觉得不妥。    也不知道她看没看到自己?    要是没看到这不自我暴露吗?    赵君是个很体贴、很温婉的女孩儿。    但眼里也揉不得沙子。    到时候怎么跟她解释啊?    “我就不送你了啊?”    童建国停下脚步。    “不用了,又没几步远。”    “嗯,替我谢谢阿姨啊。”    “嗯,再有好电影我教你!”    “啊?可是”    妈蛋,还有下次啊。    该直接告诉她我有对象好了。    童建国拿回来两麻袋的包包。    本以为春节后销路会比较惨淡。    没想到也只是三四天的功夫大勇和童建波就卖的差不多了。    童建国也不敢怠慢,赶紧再来园艺这边再取两袋。    顺便也看看老牛的销售情况。    “呵呵,俺正想找你呢。”    “咋了?”    “嘿嘿,俺手里还剩七个包包了。”    “老牛你挺厉害啊!”    童建国做梦也没想到老牛这么能打,一个顶俩。    “这是钱,这是账”    说着,递过来一叠钱、一张纸。    老牛看着粗粗咧咧的,做买卖还挺细致。    童建国对照歪歪扭扭的笔记,点一点钱,结果分毫不差。    当然,老牛卖掉的这些包包,有直接卖钱的,也有用粮票和劳保用品换的。    童建国事先已经把兑换标准写给他了。    他从中应该还能赚点。    这两麻袋的包包价值500多块钱。    老牛买了710块钱。    童建国基本没什么成本。    从道理上讲,收取百分之十的管理费就不少了。    但童建国不想以后骑虎难下,就拿出10张大团结递给老牛。    老牛吓懵了:“怎么了?大兄弟!”    “这是给你的酬劳,当然,这是两麻袋全部卖完的,我提前给你。”    “啊?这也太多了。”    “不多,不多。”    “再说我换粮票,换手套也赚了点。”    “那也是应该的,给你就拿着嘛,就当给你闺女攒嫁妆。”    “哈哈!”    老牛为了捞儿子,一口气生了6个女儿。    将来女儿的嫁妆都够他喘的,要不然他干嘛这么拼啊。    老牛笑的脸上的褶儿都开了,赶紧把钱揣回怀里。    童建国一边帮他抬麻袋一边叮嘱他:“老牛!赚钱的机会多着呢,一定要小心啊。”    “嗯,俺有数儿!”    老牛身为农民,有关方面对他们倒把的事要求并不太严苛。    但那是指农产品,或者跟农产品相关的东西。    比如你卖手工编织的包包就问题不大。    可你卖工业品,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麻烦的。    又驮了两麻袋包包回来,童建国百无聊赖就又想起那个苏北首饰匠了。    腊月28,童建国让雄耀武帮忙,给他买到了回家的火车票。    眼下快元宵节了,也不知他回来没有。    童建国放好包包,就骑着大国防出来了。    到了街上一看,苏北佬才东亮还真回来了。    这会儿生意还不错呢。    这个年代的人们比较重视元宵节。    元宵节前后也是很多人愿意花钱的日子。    童建国就悄咪咪地在不远处等了会儿。    等人少了才过去。    “童哥!你来了!”    童建国一看才东亮的神色顿时大喜:有戏!看来这小子又收到好东西了。    而且童建国感觉比上两回都劲爆。    眼前只有两个顾客,才东亮却一直不敢把东西拿出来。    等两个人先后走了,他才急吼吼地从包里把层层包裹的东西拿出来了。    果然,这是一个金项链。    吊坠是个水滴形的东西,不知道是珍珠还是其它什么宝石。

039、借花献佛
    这个时期,个人是不允许购买金银珠宝的。    也没地儿去买卖。    顶多友谊商店有卖的。    但民间依然藏有一部分金银珠宝。    一方面破四旧或者各种抄家活动没抄干净。    或者干脆屎窝挪尿窝了。    去昭乌达盟以前,童建国曾经跟几个同学去抄家。    在一户人家里抄出了一箱金条。    一个叫老赖的同学偷偷往怀里塞了几根。    至于其它的字画古董更是不计其数。    一部分被砸烂、焚毁了。    也有一部分被懂行的小将拿走了。    甚至有人吹嘘说看到过兰亭序和传国玉玺。    还有一种情况是山高皇帝远的乡村自己挖出来的金银珠宝。    除了倒斗儿以外。    还有老农民自己在河沟里、沙子里淘金淘出来的。    对此,有关方面有专门收购的。    童建国前段时间特地去看过。    每两黄金的收购价是262元。    也就等于5块多一克。    这是民间散的黄金。    真正的金银首饰,还是没人敢拿出来的。    “是挺沉呢。”    童建国掂量了一下。    “嗯,纯金的!可惜上面这个东西我扣不掉。”    “别,别抠啊!”    才东亮跟普通老百姓比还算懂行。    但他也只知道金银的价值,不知道有比金银更贵重的东西。    其实,童建国也不大懂。    但这黑色的东西不管是珍珠还是宝石,显然都比金项链本身贵重。    “让您费心了啊!”    “不客气。”    才东亮一边说着,一边如释重负。    收购这根金项链,他显然下了不小的决心。    加上小坠儿,项链有将近20克,100多块钱呢。    这会儿坐火车从首都到上塰还不到30块钱。    100元绝对是笔巨款了!    要是砸手里,才东亮就亏大了。    “嗯,你称一下能有多少克。”    “好咧!”    才东亮把金项链放到天平上称了下,是21克。    童建国立刻掏出120元递过来。    才东亮直摆手:“多了!多了!太多了!”    “不多,给你就拿着吧。”    “怎么不多啊,我收的时候是刨去了这个小坠子的重量的。”    “嗯,我多给你的也是这个小坠子的钱。”    “可这小坠子不是金的。”    “管它什么呢,喜欢就好。”    “好吧,谢谢童哥。”    “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