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返激情年代-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婆买一台洗衣机都算是改善生活了。    除了工资,童建国能多拿的就是奖金。    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后,还有分红。    实际上,奖金这东西六七十年代就有。    比如像本市的重型机械厂,职工奖金就分为三个级别。    分别是5元、10元、15元。    职工们常常为这五块十块的争的脸红脖子粗。    重型机械厂甚至发生过一次人命事件。    一位工人认为自己的奖金评低了一级,跟领导发生争吵,最后上吊自杀。    进入80年代,各企业的奖金也越来越高。    甚至超过了工资。    比如,童建国刚创立红星箱包的时候,工资顶格也只能拿七八十块钱,奖金大概也这么多。    后来,社会上开始出现年终奖的概念,红星箱包也迅速跟进。    童建国一年能赚到3000多块钱了。    这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接下来几年,童建国的收入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年五六千,一年万八千,一年两三万    其实,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社会上各企业职工的工资也是飞快上涨的。    比如80年代以前,工资最高的八级大工匠一个月才能拿60多块钱。    到了这会儿,一般青工连工资带奖金都能拿七八十元,好点的能拿100多元。    这会儿,报刊杂志、电视、收音机里频繁出现了一个词汇“红眼病”。    就是批评那些看别人收入高眼红的人。    批评来批评去,这种人就渐渐消失了,或者被动隐藏起来了。    起码社会的总体趋势已经越来越能接受高收入了。    今年红星皮具就更加地大手笔。    光是童建国一个人,连年终奖加分红就拿了十一万元。    其他几个大股东也基本都是万、七八万、五六万的。    一张张的大团结,要真发现金的话,童建国和大股东们都得拎着旅行箱来装。    为了减轻财务人员负担,高岩特地给大家发了汇兑支票。    大家都不差钱,别人都直接把钱转到存折里了。    就王胖子贱兮兮地拎着旅行箱去银行取钱。    搞的柜台的小姑娘一个劲儿跟他套近乎,想知道他是不是单身。    童建国直接把存折递到赵君面前。    这回赵君不再问“犯不犯错误”之类傻话了。    而是捂在胸口前,生怕跑掉了似得。    童建国提醒她:“来年还得使它买房子”    赵君大梦初醒:“一下就没了”    童建国买两套房子,加起来140平米,再便宜也得十来万。    “千金散尽还复来!”    “哼!我觉得在这住挺好的。”    “孩子越来越大了,太挤了。”    “我看你就是想腾给你老弟”    “小气!这点钱算啥,过几天,罐头厂、拉链厂,还有我老妹儿饲料厂都会给我发奖金,比这少不了多少。”    “那也要攒起来,光是利息一年都好几千呢!”    “攒啥都不如攒房子!”    其实,童建国说得是反话。    在这个年代,比房子保值的东西可多了去了。    袁大头,眼下两三块钱一枚。    30年后至少能涨100倍。    猴票儿,1980年童建国六块四一版买了100版。    眼下80多块钱一版,30年后能涨到150万一版。    至于童建国买的那些古董、古玩之类的。    千倍的涨幅都是比较差的,一般都得几千倍上万倍的涨幅。

123、三道杠
    常队忙活了三四天就找到了凶手。    果然如他们所料,是路边一个爆爆米花的。    他在楼下忙活几天,偶然看到窗台里的君子兰了,顿时心生歹意。    以为死者家里没人偷偷潜入,想偷走君子兰。    结果却被死者撞到。    惊恐之下,他便行凶杀人,抱走了君子兰。    当然,郭局难免失望,这起案子跟去年美国教师被害案并不是同一位凶手所为。    童建国从红星皮具拿到分红和奖金没几天,又先后从拉链厂、罐头厂、饲料厂等拿到将近10万的奖金。    统统都交给赵君了。    因为保不齐来年的这个时候新房就该下来了。    老梅走之前,两栋姐妹楼已经打好地基,起来半层了。    蓝城属于辽南,冬天并不是特别冷。    大多数时候都是零下五六度的样子。    最冷也不过零下十五度。    所以,即便冬天的时候,依然可以开工,依然能保持两个星期一层的速度。    等天暖和了可以砌的更快。    不出意外的话,来年的这个时候就可以拿到钥匙了。    “什么时候我也学个车本吧。”    一边藏着存折,赵君一边嘟哝着。    “啥?”    童建国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动不动就出差,也不是总有时间”    以前,童建国出差时,都由童建波开车帮着接孩子。    现在,孩子大了,童建国出差童建波又没时间的话,孩子们就自己走回家了。    “你啥意思?我不在家时,你开车接孩子?”    “现在路上的车越来越多,走路多危险啊。”    “有啥危险的,顺路边走呗。”    “这可不好说,我们医院昨天就收治个小孩儿,他被车剐了,搞不好要截肢呢。”    “啊?”    童建国吓了一跳。    “哪个混蛋开的车子。”    “傍晚的时候光线不好,听说还背着你们公司的书包呢。”    “我去”    童建国不由得有些愧疚。    就好像那个小孩儿发生车祸跟他们的产品有关似得。    但想了想,他就明白自己这种愧疚的由来了。    麻蛋!我们应该把书包做的醒目才对啊!    比如把书包颜色弄得更鲜艳,在书包上弄上夜光条带。    第二天上班,童建国就赶紧把想法跟刘清涛说了。    刘清涛也连声称赞:“建国你的建议好啊,咱们都是有孩子的人,想必很多家长也跟咱们一样,很看重孩子的安全。”    “年前是来不及了,起码先把设计方案搞出来。”    “嗯,不难。不过眼下咱们可以做一个补救措施。”    “您说。”    “所有咱们红星皮具售出的小学生书包咱们都免费赠送夜光条”    “好主意!就用那种魔术带,沾到书包上。”    “用色彩鲜艳的。”    魔术带是老百姓的俗称,就是一种粘粘条。    “对了,要用三条,小孩子们一定喜欢,愿意粘粘到书包上。”    “对!就像戴上三道杠袖章一样。”    “你算一算成本”    “这个成本要不了几个钱,就当给咱们做活广告了。”    “那也得发通知啊”    “哦,也是。”    童建国从刘清涛办公室出来时,迎面正碰到老牛。    老牛拎着东西心事重重的样子,童建国跟他打招呼时,还把他吓了一跳。    “怎么了?老牛,奖金发多了,愁没地儿放是吧?”    “哈哈!没有,就是一个业务员出点事。”    “啥事儿?”    “那个”    老牛犹豫一下才说:“王八蛋不小心,把腿弄断了。”    “出车祸了?”    “不是,就是在外面不小心摔的。”    “你这是打算你医院探望他?”    “啊,是啊。”    老牛举一下手里的东西。    “走!我陪你去。”    “不用了,业绩一般的业务员。”    “正好,我也没什么事儿,开车带你去。”    “好吧。”    童建国拉着老牛来到医院了。    医院骨伤科病房棚顶上都挂着很多钩子。    这钩子就是给断胳膊、断腿儿的人做牵引的。    病房里的伙计们,一个个吊着胳膊吊着腿,就跟上刑似得。    进了病房,老牛直接冲一个吊着腿的小伙子走去。    “小范!童总特地来探望你。”    小伙子激动地探起身子,童建国快步过去把他按下了:“轻点!”    小伙子笑了:“没事,谢谢童总啊!”    “嗯,好好养病,争取春节前回家跟家人团圆。”    “好的。”    “咦,你这怎么脸上也有伤,还有脖子上”    “这个”    小范面露为难之色,老牛也不由得轻轻叹息。    老牛是个老实人,不会撒谎遮掩。    看看小范,再看看老牛,童建国皱起眉头:“我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在外面不要招惹是非,和气生财嘛。”    “不是啊!还真不是,”老牛替小范辩驳。    “还不是?这一看就是打架打的。”    “是打架,可我没动手,是他们动手的”    小范一脸的委屈。    老牛也在一旁点头:“咱小范是老实孩子,从不犯贱。”    “那是咋回事?”    “就是碰上恶霸了,认倒霉吧。”    “咱不惹事也不能怕事儿啊,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牛和小范彼此看一眼,不约而同叹口气。    原来,前几天,小范押着一车货路过天京一个村子时,跟村里的车子发生一点小剐蹭。    这本来就是那辆车子的责任,小范见双方车子损坏不严重,就不打算追究了。    没想到对方却不干了,上来把小范揍了一顿,让小范赔钱。    小范赔了100元,他们还嫌不够,把车上价值两万多的包包也抢了。    小范想阻止,又被他们痛揍一顿。    “日嘛!都啥年代了,还有这种恶霸!”    “是啊,我省思损失不算大,这事儿就算了吧。”    “还损失不大?人财两空啊!你们没跟当地派出所报案吗?”    “报了啊,人家都一脸苦笑,弄不了他们。”    “公安都弄不了?这真是恶霸啊!这是啥地方?叫什么村?”    “好像叫大丘庄。”    “大丘庄,怎么听着耳熟啊”    “反正他们挺有名的,农民企业家啥的”    “农民企业家?是不是叫余作敏?”    “就是他,那个老恶霸,打小范的就是他儿子。”    “这老东西,应该改名叫余作死。”

124、世纪笔王
    这会儿的人,但凡有点化,百分之九十都是学青年。    在没有电视,八个样板戏当道,人们唯一的娱乐就是了。    当然,这会儿不像盛世如你所愿那个时代开放。    写篇要面临各种审核,一会儿涉这个,一会儿涉那个的。    反正五颜六色的,一言不合就四零四。    所以,到了八零年代后,人们被压抑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社会上出现了一大堆学期刊,每个省每个市都至少有一种。    像首都这样的大城市就更别说了,二三十种都不止。    而且由于受众巨大,这些学杂志大多都能自负盈亏。    童建国本来不是特别爱。    平时更喜欢看飞碟探索、奥秘之类杂志。    这几年跟着赵君也偶尔看一看人民学、月报等学杂志。    去年7月份,童建国在人民学上看到一篇,叫“燕赵悲歌”,讲的是农民企业家的故事。    童建国本身并不喜欢这种题材,只是比较喜欢这个叫蒋子龙的作家。    跟眼下流行的唧唧歪歪的伤痕学不同,他的主要反映了改革者开拓进取的精神,有种昂扬向上的劲头。    换句话说,属于爽,装逼打脸那一套在中处处可见。    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    尤其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刘思佳堪称笔王。    他要照这个路子写下去,绝对可以封神,白金都跑不了。    没想到他却开始改弦更张了。    燕赵悲歌就是他最差的一篇。    童建国感觉丫是写笔王写多了,自己忍不住就开始装笔了。    其实真实原因应该是各种批评的声音太多了,蒋子龙有点晕了,就想追求点深度。    他的本质上是小白,他却想去讨好老白。    这会儿所谓的深度是啥呢?    就是类似伤痕学那种,你得有点悲怆的感觉。    不能老是装笔打脸爽歪歪,不齁的慌吗?    燕赵悲歌就是以天京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