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影帝的懒散人生-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009年,《建国大业》总票房4亿。
  2011年,《建党伟业》总票房,还是4亿。
  这就很有意思了,说明看这类电影的人群一直没变,都是那一批。
  宣传上就更搞笑,一部献礼电影,在上映之前最引人瞩目的新闻居然是“汤维戏份被删”。
  ······
  6月中旬,沪上。
  上午八点,摄影棚中,剧组已经开始忙碌。
  于飞鸿领着摄影师和制片人,研究着今天的拍摄内容,顺带指挥现场,保证摄影棚里没有什么不该出现的东西。
  《热点》需要的女演员非常多,青年影视十分丧心病狂的把旗下的女演员都叫了过来。除了不适合演配角和客串的几人之外,几乎全员参与拍摄。
  要不怎么说现代戏好呢?不管出现什么牛鬼蛇神都能说得通,比如那几位大洋马,要是塞到古装剧里头,分分钟出戏。
  今天的场景是后台,靠墙的位置被布置成了导播台的样式,一台台显示器上闪动着不同的画面,靠近一看,嘿,全踏马是录像。
  现场直播中,导播的工作效果直接决定电视节目的冲击力。直播中,导播需要指挥镜头的运动,并根据画面来选择不同的机位,从多路信号中选择一路输出到录像机。在拍摄完成的同时,电视节目的初编也就结束了。在多讯号导播过程中,对于不同镜头、不同机位的选择,决定了影视作品的画面呈现度的表现力。
  于飞鸿如今经验很足,看现场准备完毕就要立刻开拍。
  “各组人员就位,准备开拍!”
  “OK!”
  她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没问题之后才喊道,“开始!”
  镜头首先给到导播台,上面的画面正是对公园中凶案的报道。同时,摄影棚中喧闹非常,走来走去的工作人员一边商议拍摄事宜,一边又拿着录像带走来走去,好一帮热火朝天的打工人!
  接着,画面对准了一个中年人。
  他正在批评一个手下的员工,让他把录像带都做好标识,免得影响之后的节目播出。
  “带子怎么都没标识?你有带脑子来上班吗?”
  正说着呢,中年人眼睛一转,看向了不远处。
  镜头也随之转动,给到了后台的小桌边。
  小桌边,万年啪啦啪啦的划动着手机,时而隐蔽的朝周围看上一眼,正是摸鱼宝典第一式:摸鱼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让上司发现。
  “又是你?你来这里干什么?这里不需要你,回去!”
  中年人怒道。
  万年把手机塞进兜里,点头哈腰的起身道,“抱歉,我想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明明比中年人高上一头,但是腰背一弯,再配上一身邋遢宽松的衬衫长裤,整个人的气势都矮了下来。
  场外的众人看着万年也觉得很有趣,刚才还是精明强干,镜头一亮,立刻就变成了一个空有好样貌的草包。
  气场全无,怂包一个。
  “不需要你,别添乱,赶紧回去!”中年人骂道。
  “说的也是,对不起,我立刻回去!”
  中年人转身离开,镜头对准了万年。
  他身子略微旋转,摆出要离开的样子,但一双眼睛却斜着瞥了瞥导播台的屏幕,依依不舍。
  “愣着干嘛?赶紧走!”没成想,中年男人又走了回来。
  被再三下逐客令的万年这才转过身,怂兮兮的离开了。
  转过身,万年正对镜头。
  镜头对准了他的脸,只见他嘴角往下一扯,配上那双转来转去的眼睛,很清晰的传达出一句内心独白:傻逼上司!
  池兴的底色就是普通,跟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心里头也有搞个大新闻,然后一举成名的愿望。但是呢,愿望归愿望,能力归能力,他并不能做到,同时也很不受上司的待见。
  面对这种情况,他心里头有怨,但是又怂的不敢说出来,自然就变成了这副阿Q的样子。
  只能过过嘴瘾!
  “卡,很好,万年不错啊,我都想替你上司揍你一顿了。”于飞鸿笑道。
  “得亏我上司是我妈,”万年撇撇嘴,走到场边去准备下一场戏去了。
  ······
  花木兰的故事在国内算是家喻户晓,《木兰辞》还是初中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
  而影视改编作品也不少,迪士尼有《花木兰》的动画版,而国内也有赵燕子版的《花木兰》,今年还有一部名为《花木兰传奇》的电视剧要播出。
  六月份,一向以历史幻想小说出名的马博庸出版了一本新书,名字也叫《花木兰》。
  很多马亲王的书粉见有新书上市便立刻入手,虽然老马的书大多虎头蛇尾,但是故事里的想象和设定的确巧妙。
  考据十分详实,有史料的厚重感,却又不像历史专著一般枯燥。
  在出版之前,马亲王还在微博上宣传了一波,称这本书的脑洞可能还要在《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之上,算是对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的再创作,希望大家能喜欢。
  许多读者怀着期待翻开第一页,本来期待的画面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但是,第一页的内容居然是从北齐宫廷开始,章节结尾,皇帝命宫人请大臣入宫,而出现在大殿中的,却是一个面容俊秀如女子,身材消瘦的年轻人。
  兰陵王!
  读者们就卧槽了,咋回事?怎么花木兰的故事里头还有兰陵王?
  怀着好奇心,读者们继续往下看。
  故事的序幕缓缓展开,马博庸借着北齐历史,为读者们解构了“木兰辞”的故事。
  木兰代替父亲从军,而军中长官正是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发现了木兰的身份,于是便将她选作了自己的替身,同时两人一起戴面具出战。
  十年征战,高长恭保护了木兰的秘密,而木兰则成为了兰陵王的左膀右臂,两人一文一武,共同创下了不世功业。
  两人联袂征战,纵横天下。之后,北齐无道,兰陵王被赐死。
  木兰深恨北齐,便带着高长恭旧部归隐山林,成为游侠。
  之后北齐灭亡,北方统一。
  这位完成初步大一统的皇帝,正是隋文帝杨坚。杨坚召见木兰,许以高官厚禄,但木兰见天下将定,便自愿告老还乡。
  最让读者揪心的,还是小说中对《兰陵王入阵乐》来历的解释。
  书中是这样说的:
  “这曲子好听么?”
  “好听。”
  “便叫做《兰陵王入阵乐》。”
  “殿下有大功于国,已封开国公,自有食邑,为何要以王爵为曲名?”
  “因为邙山大功,本也有你的一份。天下扰攘累世功勋,还不是一个个士兵挥戈洒血,搏下来的?我只盼千秋之后,有人知道世上曾有此巾帼英雄,知道《兰陵王入阵乐》,既是兰陵王的兰,也是木兰的兰。”
  哎呦,这个酸劲儿,太够味了!
  宏大的历史背景,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再配上细致的考据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这都是这本书出类拔萃的地方。
  可读性极高。
  几天功夫,《花木兰》的首印十万册就全部卖完,各大出版社继续加印,销售极为火爆。
  同时,马博庸还跟亚马逊合作,同步开卖了电子书版。
  讲道理,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买书不是问题,放书才是问题。家里没个一百多平的房子,连书都放不下。
  电子书也应运而生,虽然在销量上比不上实体版,但总归也是给了读者更多的选择。
  两周下来,实体书都销售了几十万册,年度畅销书妥妥的!


第396章 粉丝福利
  7月8日,宣传许久的《孤岛惊魂》上映。
  这部电影还是秉承了香江电影的一贯圈钱尿性,一堆过气艺人配上一个人气女星,再加上一点血腥和色气,立刻就能成为市场上的黑马。
  不说票房过亿,至少回本加挣钱是没啥问题的。
  戛纳电影节结束的时候,片方也是一阵瞎吹:“作为国内首部青春惊悚类电影,戛纳电影市场同样反响热烈,海外片商对中国恐怖电影充满了好奇,对当天放映的15分钟片段赞不绝口。据熟悉国内电影的西方人士称:该片在传统欧美青春惊悚类电影的基础上,加入了东方恐怖片的灵异元素。比美国经典恐怖电影《隔山有眼》、《德州电锯杀人狂》等更具看点。也在刺激、香艳的基础上加了给人更多的毛骨悚然。据片方介绍,本次戛纳卖片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
  至于灵异要素是什么呢?
  大概是电影里跟塑料袋一样的黑影,飘来又飘去,最后也不知道是啥玩意。
  只能说,大密密的粉丝确实名不虚传。上映之前,全国500万“蜜蜂”已经对这部杨密出战大银幕的第一炮期待不已,已经自发在官方微博上组织首映前夜进行午夜包场。
  院线经理都被疯狂的粉丝给吓到了,来包场的粉丝络绎不绝。很多小型影院直接调整了排片,反正也没人来看大片,还不如调整一下,勾引那帮学生来看电影呢。
  结果也不负众望,《孤岛惊魂》顶着《变形金刚3》和《武侠》的压力,一举拿下9000万票房。
  而相应的,除了大密密粉丝疯狂鼓吹“恐怖片女王”和“票房福星”之外,网民们则是清一色的吐槽声。
  评论都是这样式儿的:
  “音效好讨厌,老诈唬人,不过一直盯着杨密的胸就不怕了。”
  “如果王金拍这部电影,所有男性角色绝对在开场的海难里就全挂了。剩下的戏,就是陈小春装神弄鬼折腾这帮比基尼妹子。这个拍法大概能把分数提到三颗星吧。”
  “迷失+邪恶力量,结果在导演的手底下变成了三级片。要是叶山浩能照着3D那啥蒲团的剧情来演啊,那就完美了!”
  这部电影仅有的两个贡献:第一,开发出了粉丝电影这个新玩法,第二,便是大密密自带的两颗星!
  粉丝电影这个玩法,朱彦平很有发言权。
  他最开始跟林子颖合作,后来跟周结伦合作,电影的基本票房都非常稳定,一般在7000万左右,属于那种只要控制好成本,稳赚不赔的类型。
  而同一时期,胡哥参与的《第601个电话》却是扑街的命,票房成绩惨不忍睹。
  本来,这种类型电影是香江和弯弯导演才能玩得转的,比如《家有喜事》系列就是靠着一个完全不靠谱的故事和一堆自带粉丝的明星来发财。
  最开始的那几部故事倒是不错,合家欢,有笑有泪。到后来就是纯粹的圈钱套路,谁红找谁。
  这才带出所谓的票房号召力这个词,毕竟一比较就能看出,同类型电影,港台明星就能赚钱,内地明星只能亏钱,这不是缺号召力是什么?
  直到《孤岛惊魂》,大家才发现,原来内地的明星也能有这个效果。
  大密密靠着一波粉丝福利成功证明了自己的票房号召力,自此之后便坚定的走在了粉丝电影的路子上。
  人家这叫给粉丝谋福利,大密密的电影,评价起来都是自带两颗星,还是会摇摇晃晃的两颗星,谁不爱呢?
  可惜,是假的!
  粉丝狂欢过后,影迷们纷纷开始怀念起了去年的贺岁档的好,怀念起了那个神仙打架的时代。
  顺便去音像店买了盘《让子弹飞》的盗版碟,准备回家洗洗眼睛。
  ······
  沪上,《热点》剧组。
  剧组开机差不多半个月,万年的戏份,说实话快结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