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帝的懒散人生-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个当口上,潜伏在央视八套上映了。
在当前的影视圈,电视剧作为以商业性为主要目标的产品,在创作中,主导创作方向的便是收视率这一指标。为了获得观众的喜爱,电视剧的创作者绞尽脑汁,除了制作比如红楼梦等名著改编电视剧之外,还有许多的电视剧试图从剧情性以及戏剧性上突围。
而谍战剧便是在题材上兼具戏剧性以及猎奇性的一个题材,它既能表现在战争中我军将士不畏艰难的忠心赤胆,也能借助谍报工作的特殊内容来吸引观众的好奇心。
国内谍战剧的始祖大概是1981年王扶林导演所执导的敌营十八年,同时,这也是我国的第一部 电视连续剧。
在敌营十八年这部电视剧之前,关于谍战题材的电视剧跟文艺作品大都脸谱化严重,主角伟光正,而反派则是獐头鼠目,双方的智商也不成正比,颇有样板戏的感觉。
而在敌营十八年之后,国内就涌现出了一大批相似题材的优秀作品。
1995年的无悔跟踪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谍战剧的代表之作,即便是放在现在,其题材也毫不落伍。这部电视剧的男主角是一个从来没有进行过特务活动的国党特务,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还曾经被评为劳模。一个公安偶然发现了疑点并一直追踪他,这才引出了整部电视剧的故事。这部剧切入点很新颖,而且时间跨度达40年。
进入新世纪之后,谍战剧的题材也有了一定的创新。
梅花档案以及一双绣花鞋等电视剧不再单纯的讲述敌我斗争,而是在故事中引入了不少的恐怖要素:一只眼球是照相机的女特务,尖锐的注射器,背上的梅花图案以及惊悚味十足的背景音乐,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堪比少包一的焦尸。
悬疑以及恐怖要素的加入,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新鲜感。当然,这些电视剧也是褒贬不一,实际上,过多恐怖要素的加入,的确造成了剧情拖沓,情节发展缓慢等问题,让人看得心急。
而在暗算之后,谍战剧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谍战剧最重要的便是“悬疑性”,往往会采用多线并行的结构,主人公的命运是牵引观众持续追剧的“悬疑点”,虽然谍战剧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和模式,但在前期探索时期,对于剧作者的历史知识、想象力和剧作基础都颇有要求,这也使得高质量谍战剧的制作难度很高,间接影响了观众对谍战剧的期待程度。
实际上,除了暗算以及潜伏等几部出色作品之外,这个时期的其他谍战剧剧情大同小异:主角打入敌人内部,特务必是美娇娘,送情报必然被发现,最终历经千难万险迎来胜利。
在基本的剧情构架上,潜伏并没有什么创新,仍然是传统的套路。
如果非要说创新的话,那么,男女主角夫妻档的设定也算是创新,直接影响了后世,日后的谍战剧也经常会以“夫妻档”特工的形式出现,同样奠定了日后谍战剧偶像化发展的格局。
潜伏在开播之前,网上就有对这部戏的热议。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我们的万姑娘了。
电视剧大热,电影大爆,再加上博客上时不时唱首歌,发张游戏截图,博客上的关注她的人都快超过徐才女了。
在潜伏开播之前,万倩就在博客上宣传过,还号召大家都去看。
首先响应的自然是第一黑粉,网名“飞云之下”的那位。
只不过,这位老哥的发言很快被粉丝们的彩虹屁给挤了下去。
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看,一定看!
相比于此时正当红的万倩,颜王孙漂亮虽然名气也大,但是他的角色毕竟都是凶恶那类型的,真正喜欢他的人并不多。
而这也是他接下潜伏,想要转型的原因。
虽然比不上未来的密姐,一个人能拉动整部电视剧的热度,但是万倩终归还是有人气的。
潜伏一开播,收视率就突破了百分之五。
而几天之后,随着剧情的推进,潜伏的收视率也开始稳步上升。
青年影视最近忙的很,跟各大电视台商量二轮以及三轮播出的问题,几天的功夫,赚的钱已经比几部电影加起来还多了。
意外的是,潜伏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还要比当初的不准报销还要高。
不准报销虽然在题材和内容上更贴近现实生活,但是在理念上显然过于单纯,内容也趋向于年轻化,受众群体主要是青少年,没办法辐射到中老年人。
而潜伏不一样,谍战片哎,家里的老爷子们最爱看的就是抗战片跟谍战片,连续看上几十遍都不腻的那种。
于是,潜伏的热度就开始不断的提升,不仅在年轻人扎堆的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甚至连官方媒体都开始盛赞潜伏中表达出的克服万难、忠于人民的精神。
善于阅读理解的媒体还开始自己深挖潜伏中的各种要素,关于陆桥山的办公室政治、穆晚秋的爱情之道,左蓝的理想与爱情矛盾,甚至连谢若林的金句都得到了深入的解读,一时之间,潜伏成为了线上线下的热点话题。
第197章 后脚再见
现象级的电视剧对演员的影响是巨大的,孙红磊通过一部作品扭转了自己在人们心中西瓜杀手的形象,而万倩也借着这部作品,在人气暴涨的同时,向着演技派的路子大步走向前。
观众们对演技这种事情都是一知半解,你说什么收放自如,说什么内在外在,一般观众真不懂。
后世演技这种东西被拿出来说事,也是因为电视剧里的演员太过不像话,一个个冷着脸,瞪着眼,说一句词都要断气的样子。只要眼睛不瞎,谁都能看出演员是个什么货色。
2007年还不是这样,不管是大银幕还是小荧幕,演员们的基本水平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观众们讨论演员演技的方式也很简单,看你演过什么角色。
就以孙漂亮为例,一张凶恶脸,演黑老大,没问题,大家都信。结果,人家在潜伏里变成了文质彬彬的卧底特务,一副黑框眼镜一戴,还真像那么回事。
在观众眼里,这个演员能演完全不同的角色,那演技肯定了不得啊。
万倩也是一样。
她出道以来,主要作品包括仙剑、不准报销、剑雨以及现在热映的潜伏,基本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特点。
彩依,温柔仕女。
李若森,外冷内热。
曾静,侠骨柔情。
翠平,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四个角色,四个完全不同的形象,观众一看,哇,演技炸裂啊。
就这么着,随着潜伏的热播,万倩人气水涨船高的同时,演技派的帽子也戴的更稳了。
趁着万倩人气暴涨,青年影视也见缝插针的开始了再见1990的宣传,宣传重点就放在了万倩饰演的陈德馨身上。
没毛病啊,姐姐也是剧情里的重要角色,拿出来宣传很正常嘛!
青年影视现在算是跟央视八套混熟了,制作了三部电视剧,每次都是在央视八套首播。
这一次也不例外,在潜伏尚未结束之时,再见1990的预告就开始了。
除了预告片之外,万倩还上了一次鲁俞有约,在节目上回顾了一下自己这几年的电视剧,最后还为再见1990宣传了一波。
除了线下的宣传之外,借着与几大视频网站的合作,青年影视也发布了几支网络预告片,还放上了一个第0集 ,让观众们提前看看这部电视剧的主题。
跟韩版一样,再见1990的第0集 的内容就是胡同里的几个孩子参加电话竞猜活动。
具体的形式就跟家有儿女里一样,几个孩子给信息台打电话,参加益智问答拿奖品。
而益智问答的内容自然是那个时代的电影以及音乐,也算是提前剧透了一下再见1990的主题。
另外一个预告片则是对电视剧片花的剪辑,背景音乐自然是光阴的故事。
剧中出现的所有音乐,青年影视都提前付过了版权费。意外的不是很贵,音乐人确实不容易。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怀旧的音乐配上满是时代感的画面跟演员,那味儿立刻就出来了。
什么味儿呢?
大概就是过去的味道,是昏黄的相纸,是褪色的圣诞卡片,也是古旧课本里,稚嫩笔迹写下的诗篇。
十二月初,再见1990正式播出。
第一天播出的三集,内容十分的紧凑,交代了胡同中几家人的情况,引出了德善要参加亚运会开幕式。在这个故事中,德善一家人的性格也各自得到了展现。
为了让德馨更加讨喜一些,在剧集的开头,她不再是那个动不动就跟妹妹吵架,甚至是动手动脚的姐姐,而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虽然喜欢嘲讽,但是观众却一眼就能看出德馨对于德善的关心。
观众们很快看完了三集,紧接着就是上网冲浪吹爆环节。
再见1990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的惊心动魄,所描述的生活也不过是上世纪90年代,京城里胡同住民的正常生活。
按理说,这种电视剧,对于大部分观众的吸引力并不强。
奋斗都需要用各种狗血剧情来吸引观众呢。
但是,很怪,人们在看完前三集之后,就抓心挠肝的想继续往下看。
短短几天功夫,除了本就关注这部剧的观众之外,再见1990又聚拢了一堆各个年龄阶层的观众,有老有少。
少年人看剧,自然是为了看俊男靓女,再见1990主角团全员青春年少,保准能勾的少男少女魂不守舍,整天想着看电视。
而中年人看这部剧时的感情就十分复杂,他们既关注剧情,关注胡同里各个人家的家长里短,也关注孩子们的爱情,关注那青涩的恋爱。更重要的是,电视剧的那股感觉太对了,经历过1990年的人,只要扫一眼就能发现属于那个时代的东西。
发型、打扮、音乐、电影,看着电视剧,这些中年人们感觉自己的青春都回来了。
男孩子们墙上贴的海报都是曼玉祖贤,男人们暗自落泪,怀念当年的白月光,眼前心里都是白衣飘飘的聂小倩跟开心鬼里青春年少的曼玉。
女孩子们听的音乐则是香江情歌,女人们也是暗暗垂首,怀念着几十年之前的青春,“可不可以”的曲调在耳边隐约响起。
相比于家长心中的忧郁,孩子们则是被电视剧中几人的感情线所吸引。
第二天的剧情里,德善的女同学们告诉她,善宇显然喜欢着她。迟钝的德善这才反应过来,她面对善宇的时候开始不好意思,为了跟善宇吃小吃,还大晚上地化个浓妆,弄得家人和善宇都很诧异,德善的初恋开始了。
而面对善宇十分羞涩的德善,在郑焕等人面前却又非常的自然。在第六集 中,被小流氓追赶的郑焕跟德善紧紧贴在一起,藏在了墙缝中间。
两人似乎一点都不害羞的样子,这种自然而然的互动也让年轻人之间多了一批支持这对cp的死忠粉。
第六集 播出之后,观众群开始爆发了。
首先开始大规模讨论的是网络论坛。
“年度最佳电视剧,没有人不同意吧?胜在细节,邻里情是这部里最突出的特点,父母的戏份也由之增多,对于亲情的刻画更加细腻。穿破洞袜子的妈妈却给儿子买香蕉,婆婆让儿媳妇买东西给孩子,亲妈却会让女儿买套衣服穿,倔强不认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