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帝的懒散人生-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少也得四千万吧,不然都对不起咱们的宣传。”
  壁花少年都两千多万票房呢,你一个商业片,还给了那么多宣传,不拿个四千万像话吗?
  万年笑道,“您对这部电影还真有信心。”
  “叙事顺畅,有笑点,也有悬疑,这样的电影怎么会不受欢迎呢。”陈倩蓉也算是故事主义者,看电影的好坏第一就是分析故事的合理性。
  这么一看,万年一家子都差不多。
  “对了,优库那边不是让你再拍摄一个视频系列吗?有什么创意吗?”陈倩蓉有点担心,她觉得这个要求不太合理。
  万年笑道,“这个好办,创意剧情不好写,但是段子好写啊。咱们就找几个适合演喜剧的演员,给他们一些创意,写一些段子出来让他们表演就好了。”
  “要是段子够可乐,说不定热度比我的奇妙物语系列还要高呢!”
  洗脚城一哥,我看好你哦!
  等了一会儿之后,首映式即将开始,万年也跟着陈倩蓉来到了预先定好的座位上。
  首映式上来的观众大都是记者,单单一个刘德桦就能让记者们闻风而动,更别说现场还有诸多影视公司的老总跟著名导演了。
  万年身边就是黄博的座位,今天石头剧组除了宁皓之外,还有万年,黄博以及郭滔三人。
  “怎么了博哥?紧张啊?”万年感觉椅子都在震颤,低头一看才发现黄博的一条腿都快抖出残影了。
  黄博点点头,“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阵仗,怎么不紧张?”
  小场面,等你靠着赛车登上亿元俱乐部之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大场面了。
  场内的灯光逐渐昏暗了下来,中影的龙标,映艺娱乐的标志相继出现之后,剩下的就是青年影视最近制作的标志了。
  一棵小树芽从地面上生长而出,逐渐生长成一棵大树。在大树的旁边,一个幼童奔跑着,在奔跑中逐渐成长,最后变成了一个手持摄影机的沉稳青年。
  动画在此时定格,青年影视四个字出现在了手持摄影机青年的剪影之下。
  电影随后开始。
  同样讲了贼,自然有人开始将石头与天下无贼进行比较,但实际上,这就是将一部完整的电影跟一部莫名其妙的肥皂剧进行比较。天下无贼里面冯晓刚的所有噱头都是电影内容之外毫不相干的东西,搭建的拍摄场地也好,戏外的绯闻也好,抑或是他心里甩不掉的文艺情怀也好,他是把一切新东西硬塞进电影里,所以电影风格乱七八糟,几乎将整个故事给破坏掉。
  石头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是其本身极为单纯,就是用一个复杂的叙事手段来讲述了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宁皓没有去插入自己对于一些事物的理解,因而石头的故事显得极为客观。
  这才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应该有的态度,表现自己的价值观固然重要,但是真实且贴切的将一个故事完整讲完也很重要。
  宁皓在这部电影里很巧妙地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使得整体看上去混乱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整个故事的主线也随之变得清晰。他在交叉叠放的画面中,各路小偷的活动对白,与保安科长的行动对白居然在对立上产生了某种语言或者动作上的联系。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黑色幽默发挥的淋漓尽致。
  希区柯克拍过一个叫《羊肉凶器》的小故事,故事讲一个女人得知狠心的丈夫即将离开自己,用一只冰冻的羊腿打死了他,警察来搜查凶器时,她却不慌不忙地把羊腿烤了,给警察端了上来。希区柯克说,“你要让观众知道有颗炸弹在滴答作响,但是剧中人并不知道,这就是悬念。”
  而在石头中,那颗不断滴答作响的炸弹就是被掉包的石头,它不断拉扯着观众脑海中的橡皮筋,不断拉长,不断抻开,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心中的压力跟好奇心也不断提升。
  结尾价值千万的宝石被包头当作廉价仿造品挂在朴素的女友脖子上,这个处理要比真相大白要好的多,相信所有的观众到此处都会深呼吸着会心一笑。
  恰到好处的讽刺镜头,冷眼旁观,不加批判的冰冷叙事,以及最终好人有好报的传统思想,都让这部电影成为了一盘专门为国内观众定制而出的喜剧好菜。
  影片结束之后,全场的记者都发自内心的为电影献上了自己的掌声。
  在电影放映中,万年不止一次听到了放映厅中压抑不住的笑声。相比于此时的掌声,还是之前黑暗中的笑声更让万年感到欣喜。
  那才是观众们对电影隐藏不住的喜爱与赞赏。
第139章 肉体粉拍马赶来
  电影看完,就到了记者们上场的环节了。
  不过,除了记者之外,台下的导演们也有很多话想要说。
  现在的华语电影圈里,能用多线叙事结构来剪辑电影,讲述故事的导演可谓是凤毛麟角。
  这一叙事结构要求导演在剪辑和拍摄中有极强的逻辑性,要将几条线上的剧情穿插进行展示,而且每条线都不能太过突出,也不能太过单薄,否则就会影响电影的观感。
  后世的《无名之辈》尽管剧情十分优秀,但显然导演并不具备像宁皓一般优秀的叙事能力。影片尽管看似多线叙事,但是不同的剧情线之间缺乏联系,故事跟故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冲突极弱,根本无法让观众感受到多线叙事所带来的紧张感与冲击感。
  说到多线叙事结构的电影,可能很多人会立刻想到90年代初的低俗小说,抑或是盖里奇的两部经典多线叙事结构电影:两杆大烟枪跟偷拐抢骗。
  而实际上,多线叙事结构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其鼻祖大概可以追溯到格里菲斯的电影《囤积小麦》。
  1909年格里菲斯拍摄的反映贫富差距的影片《囤积小麦》就同时展现了三个地点的三条故事线:乡下麦田穷苦农民的生活、面包店的生意和股票经纪人的办公室。这三条线里的人物和情节平行推进,完全没有交叠。从《囤积小麦》中对穷人和富人的这种平行剪辑,不仅能看到后来格里菲斯名作《党同伐异》的影子,也能看到平行叙事技巧在鲍特之后的大踏步发展:从双线索到多线索,从段落到整部电影结构,从单纯行剪辑到和交叉剪辑的综合运用。
  格里菲斯也从反复的实践中,隐约懂得这种多线索的平行剪辑和交叉剪辑的综合运用不仅能加快电影叙事的节奏,丰富电影叙事的内容,而且能产生强烈的对比,引起观众更深层次的心理感知和情绪认同。随着格里菲斯对于这种剪辑手法的运用越来越纯熟,其作品的叙事风格也不断完善,并对后世的许多电影产生了影响。
  尽管珠玉在前,但是宁皓的疯狂的石头也算是在多线叙事结构的考试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舞台上,宁皓首先对观众以及到场的媒体表示了感谢。之后,他又讲述了一些拍摄中的故事,尤其对刘德桦的映艺娱乐以及后续参与投资和制片的青年影视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刘德桦先生,如果不是他的亚洲新星导计划以及资助鼓励,我根本不可能拍摄这一步电影。其次要感谢青年影视的陈总,除了拍摄上的资金之外,青年影视还为我们提供了正规的制片人和后续的宣传渠道。疯狂的石头可以正常拍摄完成,离不开这些相信我,支持我的人。”
  记者问道,“宁皓,你为什么要选择山城来作为电影拍摄的地点?”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表现争夺和获取中不同行为和心态的片子。之所以在山城拍摄,是因为山城是座发展中的新兴都市,它所具有的那种既张扬又内敛的城市性格是独一无二的!”
  一众导演也十分给面子,纷纷给出了好评。
  毕竟,坑钱是坑钱,艺术是艺术。
  疯狂的石头质量确实高,即便是刨除人情以及面子因素,他们也会给出极高的评价。国内具备如宁皓一样剧情调度以及叙事剪辑能力的导演太少了。
  鲁川甚至在现场直接将宁皓跟冯晓刚对比,声称“宁皓若是继续坚持下去,冯晓刚就该紧张了!”
  暑期档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
  优势自然是观影人群。石头主要面向的观影群体就是青少年,不管是去快乐大本营宣传,还是在网络上炒热度,其目的都是吸引主要的观影群体,为电影的上映造势。天涯等论坛的主要用户就是以80后为主的年轻人,网络宣传直接提升了他们对石头的期待度,对于电影的上映热度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劣势自然就是同期电影对票房的冲击,尽管所谓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语电影在七八月份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排片。但是,好莱坞电影仍然会对石头的票房产生影响。
  即便是石头错过了超人归来的档期,但是后续的排片跟票房肯定还会受到超人归来的影响。
  不过,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反正能做的宣传青年影视都已经做完,后续只能等待口碑的发酵。
  在上一世,石头在上映之前的宣传工作只能用弱鸡两个字来形容,除了当初在快乐大本营上唱歌之外,唯一的宣传手段就是拉着刘德桦满世界乱跑,根本没能在影片上映的前期产生什么舆论跟热度上的影响。
  但是这次不太一样,青年影视在前期的宣传中出了大力气,请记者,上节目,线上线下双管齐发。
  虽然没能像壁花少年那样全京城的师爷全员出动,但是也在网络和现实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一次,院方对石头的重视程度很高,没别的,热度高啊!
  上映之前,报纸上就出现了各种夸赞的文章,刘德桦,陈可欣都盛赞电影高质量。除了报纸上的彩虹屁之外,网络论坛上石头的热度也极高。
  从月中开始,石头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就发布了数十条预告片,每一条都剪得极具韵味跟悬疑性,看起来还贼逗,无形中也提升了网友对石头的期待度。
  所以,院线在上映之初就给了疯狂的石头接近百分之四十的排片,不过,这也就是暂时的。估计七月份超人归来一上映,石头就得被打回原形。
  宁皓对现在这个状况还挺满意,有热度,有排片,咱电影质量还高,凭什么不赚钱。
  首日中午,华星影城里人声鼎沸,八成的观众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此时正围在海报周边讨论着什么。
  工作人员也极为忙碌,暑期档本身就是观众最多的几个时间段之一,更别说现在上映的疯狂的石头在网络上的热度很高,自从上映一来,观众就没停过。
  售票大厅里,石头的海报极为显眼。海报的主体是碧绿的翡翠,包世宏,道哥以及麦克三人的脸倒映在翡翠上,包世宏张口大叫,道哥与麦克一人一副墨镜,酷劲十足,无形中也点明了电影的主题。
  暑假里,那个沉迷青年影视短剧无法自拔的男孩也来到了电影院里,身边还跟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
  女孩等在了海报之下,男孩则一个人来到了前台,准备买电影票。
  自从网站上看到那几段预告片之后,男孩就对这部电影十分期待。很巧,他的暗恋对象,那位马尾姑娘也是青年影视频道的死忠粉,虽然预告片里的人各个都很磕碜,但是女孩不知道从哪儿看到的消息,说万年在这部电影里也有出境,于是也对疯狂的石头产生了兴趣。
  大概,这就是粉丝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