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世彦对韩立民,那可太熟悉了,上辈子俩人一起栽棒槌,关系处的相当铁了。
  那时候许世彦夫妻出车祸,苏安瑛伤势过重当场身亡,许世彦昏迷不醒送去医院抢救。
  周桂兰领着三个孩子,全都麻了爪儿。
  家里的钱都拿出来,亲戚朋友借了一圈儿,还是不够用。
  韩立民帮着出了两万块,后来又帮着想办法,把许家的参地、棒槌都卖了,这才凑够了苏安瑛办丧事和许世彦后续治疗的钱。
  九八年的两万块,属实是一大笔钱了。
  这份情义,许世彦一直记着呢。
  上辈子过得不咋地,没啥机会报答人家,只能逢年过节去韩家看看韩老爷子,韩家有啥大事小情都去帮帮忙,别的做不了什么。
  这辈子若是有机会,一定得还了上辈子的人情。
  “嗯,立民是三月的生日,那你该叫声哥。”韩文忠点点头。
  “这两个是小王、小李,都是我们参场的人,跟着一起在山上看参。”
  一分场共有参地三万丈,有四个人看参,韩文忠总管事,其他几个都听他安排。
  “这是东岗公社派过来的技术员,小许,之前咱听说过的那个地枪,就是人家小许做出来的。
  今天过来,就是教咱怎么用,都好好听着啊,不许溜号儿。”
  韩文忠收敛神色,一脸严肃的说道。
  山上看参,一切都得听韩文忠安排。
  再说了,四个人里头俩姓韩,其余那俩除了听话还能干啥?
  “知道,知道,韩叔放心,我们保证好好学。”那俩人赶紧点头应道。
  许世彦领着人,从车里搬下来地枪、拉炮。一分场这边给了五十支地枪、一百五十个拉炮,光是这些,也得布置两天。
  拉炮还好点儿,只要告诉了怎么扯线,安置在参场周围就行。
  地枪麻烦,要教会装枪药和枪砂,还要教怎么隐藏在树林中不起眼,怎么布线最灵敏。
  这些都得许世彦亲自做示范,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讲解。
  就怕他们有地方记不住,一个闹不好崩了自己,那可不是闹着玩儿。
  “我怎么瞅着这东西,跟以前打猎用的那个地崩子挺像呢?”
  韩文忠怎么瞅,这东西都跟早些年打猎用的东西挺像。
  那时候也有类似的东西,设在猎物经常出没的地方,猎物不小心绊到,就会被枪砂打了。
  不过这东西只能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且枪砂的威力不高,大型动物都打不死,还容易被人误碰,后来就不太用了。
  “叔,你没看错,就是从那个改良过来的,现在用的这种,威力更大一些。”
  许世彦闻言就笑了,不管什么,也都是一点一点改进过来的。
  地枪最初确实就是用在打猎上,后来才被用于看参。
  “嗯,看出来了,你这个更精妙更灵敏,杀伤力也大一些。
  还别说,你挺有点儿想法,能把打猎的手段用在看参上,行。”
  韩文忠闻言,点点头,对许世彦越发欣赏。
  小伙子脑瓜儿挺够用,能把猎户淘汰的老家什改成看参利器,行,这小伙子有前途。
  “咱们安这个地枪,一定要记住了位置,实在怕记不住,就在附近做个记号。
  这东西威力不小,被地枪崩了,死不了,活罪遭不起。”
  许世彦一边教他们安装,还不忘了叮嘱,不管干什么,安全才是第一重要的事。
  可别安上个地枪,小偷没崩着,把自己人给崩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请假
  关系到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谁敢大意?
  许世彦认真的教,韩文忠几个认真的听。
  该怎么做都熟记于心,然后按照许世彦教的去操作,直到熟练无误了才行。
  一上午,光教怎么用地枪了,没能安装上几个。
  中午韩文忠父子做了不少好吃的,还备下了酒,招待许世彦。
  许世彦没敢多喝,只喝了两杯,下午还得干活呢,喝多了迷迷糊糊的咋干活?
  那可是地枪,万一整不好出了事儿,后悔都来不及。
  当天晚上许世彦没下山,直接在山上住着,倒是跟韩文忠父子喝了个尽兴。
  一分场这边,用了两天时间才算是全都安装好,该立警示牌的立上。
  许世彦完成任务,这才下山,临行前,韩文忠父子跟许世彦约定好,等着冬天他们下山了,去找许世彦喝酒。
  接下来许世彦又去了二分场,教会了那边的人怎么安装地枪。
  等他忙完这些,就已经八月十六号了。
  “媳妇,咱明天回大房子一趟啊,我跟队里请假了。
  老五过些天该去通化念书,老四媳妇早就生了孩子。
  我这一直忙着,没腾出时间回去,咱赶紧趁着这几天队里事情少,回去一趟。”
  这时候,地里的苞米豆子都长的差不多了,只等秋收。
  参地里棒槌苗长的挺老高,不用薅草松土,打冻的参籽前两天已经掐完。
  许世彦去请假的时候,听于守广说,用豆饼水追肥的那五十丈,参籽特别好,粒儿大还饱满,看起来追肥确实有效果。
  参土也都刨完了晒着呢,过几天打耧土就行。
  许世彦打算趁着这个空档,赶紧回大房子去看看。
  许世祥的录取通知前阵子就到了,果然还是通化农校。
  许世德家大儿子徐海洋,农历六月二十三出生的,也就是许成厚、周桂兰刚给许海源过完百天回去的第三天。
  大房子那头早就托人捎信过来了,可许世彦那时候正盯着工业呢,脱不开身,哪有时间回去?
  这回好歹算是告一段落了,许世彦还不赶紧请假回去看看?
  “哦,对了,这是公社和队里给的奖励,你收着吧。”
  许世彦说着,从兜子里翻出一些东西来。
  这一回刨土的镐头,队里和公社都小挣了一笔,后来还被县里头知道了,设计图县里直接要走。
  据说是县五金厂又给生产了一批,也不知道是卖到哪里去了。
  反正公社和队里都觉得,这是许世彦想出来的,不表示一下不太好,所以都给了些奖品。
  这年月,所谓的奖励也就那么回事儿。
  大茶缸、毛巾、肥皂盒、镜子,都是些比较实用的东西。
  县里头更抠,实物都没有,就给了些票。
  许世彦翻看过了,里头有手表票,还有收音机票,都是紧俏商品的票。
  还行吧,也都有用,就算自己不用,送人也是人情。
  “行啊,你说回去咱就回呗。”苏安瑛笑呵呵的把东西归拢了放起来。
  “老五考上大学,你这个当哥哥的,是不是应该意思意思啊?
  还有老四那边,咱是给买点儿啥,还是给钱?”
  亲戚朋友家里有喜事,还得凑个份子热闹热闹呢,这自家亲弟弟一个上大学,一个有孩子,做哥哥的还能一毛不拔?
  当初苏安瑛生许海源,许世德夫妻虽然没来,却也托许成厚带了东西和钱,许世祥也给小娃买了东西。
  人情往来,有来有回才叫往来。
  兄弟间,分家了也不是仇人,该走动还是要走动的,不然岂不是越来越生分了?
  “嗯,老五那头给钱吧,他缺啥自己出去买。通化那头啥都有,咱给买的可能不一定合心意。
  老四那头,照着咱源源当时他们给的,你看着再给添一些吧。
  我好歹是哥哥,别太小气了让人笑话。”许世彦想了下说道。
  两口子达成共识,然后许世彦去收拾洗漱,回来哄着儿子玩,苏安瑛去做饭。
  过了百天的许海源,比以前更有意思了。
  小家伙挺硬实,一个高兴就翻过来身,扬着小脑袋趴在炕上,笑嘻嘻的瞅着许世彦,俩小手还兴奋的拍着炕席。
  许世彦也没抱儿子,反倒是蹲在炕沿前,跟儿子对眼儿,然后往下一躲,藏了起来。
  那小娃不懂啊,一见爸爸没影儿了,就伸着脖子找,他还小,不会爬,就急的啊啊叫。
  “猫儿。”许世彦忽然直起身子,又出现在许海源眼前,故意逗他。
  这下,许海源高兴起来,咧着小嘴乐的啊,咯咯直笑。
  “好玩儿吧?要不要再来一个?”
  许世彦一见到儿子笑,满身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这小家伙儿,太好玩儿了。
  也不知道许海源听懂了没有,反正这会儿他就开始啊啊的叫唤,好像是催促许世彦再玩一次。
  这回,许世彦不蹲下了,他随手扯过来枕巾,挡在脸上,然后再放下。“猫儿。”
  果然,小家伙又笑了起来。
  许世彦在屋里想方设法的哄儿子玩,父子俩一个逗一个笑,玩的不亦乐乎。
  结果就是,许世彦又忘了把尿,这回倒是没尿到他身上,许海源的衣服裤子、炕上的被,都尿湿了。
  “媳妇,我错了,我真不是故意的。”
  许世彦抱着儿子,站在炕前看着媳妇拆被,一脸诚恳的道歉认错儿。
  “得了吧,我早就知道,指望你没用。
  说几百回了,哄孩子要记得把尿,你就是不听,总忘。”
  苏安瑛早就不信这一套了,许世彦每回都这样,答应好好儿的,结果跟儿子一疯起来就啥都忘了。
  许世彦低头,跟怀里的儿子大眼瞪小眼,“儿子,你妈生咱俩的气了,咋办?”
  许海源哪里懂那些?他还以为爸爸在跟他玩儿呢,又咯咯笑了起来,小手还不停的挥动着,手舞足蹈可高兴了。
  许世彦低头,脑门轻轻顶了儿子脑门一下,“小傻蛋,啥都不懂。
  唉,人这一辈子啊,就这时候最好,无忧无虑的啥都不用愁。
  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不高兴了就哭,高兴了就笑,谁都没你自在。”
  许海源可听不懂那些,他只觉得顶脑门儿这个挺有意思,摇头晃脑的还想跟许世彦再顶一个。
  许世彦哪里敢?意思一下就挺好了,万一再把儿子碰哭了,媳妇能饶了他?
  “得,玩一会儿就行啊,可别不知足,不然你妈生气了可不得了。”
  许世彦一边说,一边朝着苏安瑛眨眨眼,然后哈哈笑着抱儿子去外面玩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狗死了
  八月十七号礼拜四,许世琴不休息,不过夏天做衣服的少,请一天假不要紧。
  于是早晨吃过饭,三人依旧像上次那样,推着许海源,先去松江河商店买了些东西,然后回大房子。
  许世德原本在青岭大队教书,放暑假前大营公社通知,把他调去大营中心小学。
  所以趁着放暑假,吴秋燕又坐月子,许世德就把青岭的房子退了,暂时搬回了大房子。
  等着开学,他先去大营公社安顿下来,吴秋燕出月子也搬过去。
  吴秋燕在东屋北炕坐月子,周桂兰用心伺候,母子两个都养的挺好。
  许世彦三人回去,给吴秋燕和小娃带了三十个鸡蛋、一斤红糖、二斤挂面,还有两块儿布。
  比当初老四两口子送的东西多了点儿,倒也不超出太多。
  “老五,这是一张手表票,这是二十块钱。
  你出去念书,我就不给你买东西了,到学校看着缺什么,自己去买吧。”
  许世彦掏出钱和票,塞给了老五。
  这次给老五钱,跟上回老四娶媳妇,许世彦给家里钱不一样。
  上回是给家里头的,主要是帮衬父母。
  而且那时候只有他一个分家单过了,所以他给多给少的,许世先等人也都不攀比。
  毕竟许世先兄弟几个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