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孩子们但凡过得好了,有能力了,不可能看着父母无依无靠。
  所以,尽心尽力把孩子们培养成才,这才是做父母的本分。
  父母的职责做到了就好,既然给了孩子生命,最起码前二十年里,应该对孩子负责,之后的,就全看个人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雨天抓蛤蟆
  许世彦回家的时候,天就有点儿阴,等到做好了饭吃饭的时候,外头淅淅沥沥开始下雨。
  周桂兰瞅着窗户外的天气,长出一口气。
  “总算是盼来雨了,今年开春这雨水真少,总共下两场。
  这场雨下完,地里应该能湿乎些,正好过几天种地,挺好。”
  “嗯,地里这阵子都干的快冒烟了,这场雨挺及时。
  明后天我先去咱家自留地收拾收拾,过几天抽个工夫种上点儿糜子、谷子啥的。”
  老农民,靠天吃饭,庄户院的人最希望的就是风调雨顺。
  许世彦搬过来,队里给分了半亩自留地,不多,种点儿杂粮杂豆啥的倒是够了。
  毕竟家里人口少,有点儿东西就够吃。
  一春一秋,是农业队最忙的季节,参户更忙。
  好在这些日子,参地里的活忙得差不多了。
  打冻和做货的参地都已经耧过池面子,新栽还得过几天才出来呢,正好这空档种地。
  “我这坐月子不是时候,要不然还能跟你一起去种地。”
  那边已经吃过晚饭,正抱着孩子喂奶的苏安瑛听见了,忍不住叹气。
  春耕这么忙的时候,偏赶上她坐月子,家里外头这么多活,全都扔给丈夫一个人干,也够他累的了。
  “你啊,好好坐月子,养好了身体比啥都重要。
  别总是想着干活,啥活都女人干,还要他们男人干啥?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种地干活是他们应该干的。
  你就安心在家带孩子,把家里这一摊子弄明白了,别让老三在外面操心就行。”
  周桂兰一听,不由得叹气。
  她家这几个媳妇里头,就数着老三媳妇最能干,心眼儿还实在,坐月子呢,还想着去干活。
  “咱妈说的对,你啥都别操心,家里这一摊子也交给我,你就安心坐月子。
  你把自己照顾好,就是大功一件了。”许世彦也劝。
  自家媳妇啥脾气,没人比许世彦清楚。
  苏安瑛就是太能干了,平日里总是不闲着,就连怀孕后期,她都没耽误了干活。
  这冷不丁让她成天躺在炕上,除了吃就是睡,她闲的难受。
  可再怎么难受,也必须把月子坐好了,没得商量。
  正说话间,忽然瞧见外头有人急匆匆走进来,许世彦赶紧开门,一看正是东院邻居。
  “晓锋,下着雨你咋过来了,家里有事儿?”许世彦闪身让开,叫对方进屋。
  “许哥,家里没事儿,我就是过来找你,问问你晚上去抓蛤蟆不?
  这一春天没咋下雨,蛤蟆都憋着没上岸呢,我估计今晚这场雨啊,蛤蟆得一股脑儿都上来。
  咱俩打着手电筒抓蛤蟆去,一晚上能抓老鼻子了。”
  孙晓峰,许家东边邻居,比许世彦小一岁。
  孙家也是二大队一小队的,成天都在一起干活,又是邻居,跟许世彦相处很好。
  孙晓锋说的蛤蟆,并不是青蛙或者蟾蜍,而是东北林蛙,属于林蛙的一种。
  雌性东北林蛙的输卵管干制品,也叫林蛙油,是一种极其名贵的补品,在南方被称为“雪蛤油”。
  所以,东北林蛙也被称为雪蛤。
  蛤蟆夏天的时候生活在树林中,深秋季节从山上下来,到河里过冬。
  等到开春时,再从河里上岸,在池塘、水沟、或是平稳的河湾产卵。
  产卵结束,再进入山林生活,周而复始。
  蛤蟆是极品河鲜,尤其是开春的蛤蟆,在河水里过了一冬天,肚子里一点脏东西都没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当地人最爱的一道美食。
  人们根据其习性,在每年春天下雨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去河边捕捉。
  “哎呦,你要是不提啊,我还真忘了呢。行啊,那我吃完饭,咱俩一起去。”
  许世彦这些天光顾着媳妇生孩子的事了,别的啥都想不起来。
  孙晓锋这么一说,他也反应过来了,今年下雨晚,估计就这一茬蛤蟆。
  不抓的话,今年就吃不上了。
  “成,那我先回家准备着,不着急,许哥你慢慢吃饭。”
  孙晓锋一听许世彦答应了,高兴的屋也没进,转身又走了。
  许世彦回到东屋,跟母亲和媳妇解释了下。
  “妈,趁着下雨,我跟晓锋去抓点儿蛤蟆回来,正好炖了给瑛子补补。”
  以前在大房子的时候,每年开春,许世彦都去抓两回蛤蟆,大家解解馋。
  如今到了东岗,这习惯也改不了。
  “行,既然晓锋来找你,那就去吧,别往太远的地方走,也别太晚回来。”周桂兰没拦着,只嘱咐了两句。
  就这样,许世彦赶紧扒拉几口饭吃完,然后去找出来雨衣、手电筒、编织袋。
  一切准备妥当,便出门去找孙晓锋,俩人就这么出了门,直奔槽子河方向。
  槽子河,属于松江河上游的一处分支,离着东岗二十来里地。
  对于许世彦和孙晓锋来说,二十来里地就跟玩儿一样。
  俩人打着手电筒往前走,目光盯着路两边,这雨下了一会儿了,很可能路边就有蛤蟆。
  果然,就在前面不远处,几个黑点儿一蹦一蹦的想要过道。
  手电筒的光一照到它们身上,立刻就趴在地上不动了。
  许世彦和孙晓锋立刻跑过去,一把将地上的蛤蟆抓了起来。
  两栖类动物的皮肤滑腻又冰冷,没抓过蛤蟆的人,很可能会被吓一跳。
  对于许世彦来说,心里丝毫没有波澜,反倒觉得这蛤蟆抓起来肉乎乎真稀罕人。
  入手一只大母抱子,感觉能有二两沉。
  许世彦心中感慨,说起来啊,还是这年月好,不像后世,蛤蟆被大量捕捉,野生蛤蟆都没几个大的了。
  关键是,后来那些人为了挣钱,都承包河段,然后在河岸边用塑料布挡蛤蟆趟子。
  塑料布趟子高、又滑,蛤蟆跳不过去,便都被挡在塑料布底下,直接抓就行。
  蛤蟆趟子那真是绝户计,野生蛤蟆没几年就被抓光了,到后面,就只能人工养殖。
  可人工养殖的蛤蟆,味道哪里比得上野生的?
  “许哥,往前走啊,前面肯定更多,走。”
  抓蛤蟆这个活上瘾,越抓越想继续抓。
  孙晓锋已经抓了好几只了,见许世彦站在那儿不知道想什么,便吆喝他赶紧往前走。
  许世彦把蛤蟆放进腰间挂着的编织袋里,快步往前走。
  没走多远,前面又是好几只蛤蟆,这时候也顾不上寻思啥了,抓吧。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情社会
  这场雨不大不小,正适合抓蛤蟆。
  许世彦和孙晓锋不到七点半就到了槽子河附近,二人也不用走远,随便找一处河岸边来回溜达,有蛤蟆往上蹦就抓。
  出来抓蛤蟆的不光他们俩,大家见了面也不说话,各自抓各自的,互不干扰。
  这一抓就是大半夜,直到后半夜两点多,雨越来越小,蛤蟆也上的差不多了,许世彦和孙晓锋这才往回走。
  许世彦到家都快四点了,正巧孩子尿了在吭叽,周桂兰起来给孩子换尿布。
  听见外屋有动静,周桂兰忙出来查看。
  “咋这时候才回来啊?这是抓了一晚上的蛤蟆?赶紧把雨衣脱了,缓一缓凉气回屋睡觉去。”
  许世彦先把手里的袋子扔到墙角,袋子里的蛤蟆发出呱呱的声音来。
  “这一茬蛤蟆上的可厚了,你是没看见,满地蹦。
  我们抓着抓着就忘了时间,等着雨小蛤蟆不上了才发现,都后半夜了,急忙往回走。
  咱这儿不是大房子,江、河的都离着远。”
  “今天抓了不少,母抱子挺多的。
  正好我前两天不是挖了一墩天麻回来么?弄些蛤蟆炖天麻给瑛子吃。
  再留点儿母抱,白天我去趟林业局郭主任那儿,别管人家稀不稀罕的,送点东西意思意思。
  还有,也给老六带走些,送给她师傅。老六在那学徒,人家挺用心教,送点儿东西是咱的心意。”
  人情社会,这就是必要的交际,尤其在东北,离开人情就办不成事儿。
  许世彦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不管在哪里,都特别注意维护人情关系,关键时候,真的有用。
  “嗯,行,你说咋办就咋办,反正咱自家吃,啥母抱公狗的,都行。”
  周桂兰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不懂这些?儿子辛苦一晚上,干的也都是正经事儿,她能理解。
  自家人嘛,有的吃就行,送礼必须送好的。
  当地人管雌性林蛙叫母抱,雄性叫公狗。
  实际上,应该叫母豹,因为雌性林蛙肚皮发黄有花点儿,像豹子一样。
  不过这豹子的豹难写,很多人都写成抱东西的抱,一来二去的,就成了母抱。
  母抱子秋天肚子里有蛤蟆油,春天有籽,而且都比较大,所以多数人爱吃母抱。
  公狗肚子里啥都没有,而且个头也小。
  送礼,那肯定是送好的,自家吃就随意了,反正都一个味儿。
  许世彦忙活了一晚上没睡觉,这会儿已经困得受不了。
  跟周桂兰聊了几句,身上凉气散了,便推门进东屋。
  苏安瑛已经喂饱了儿子拍嗝呢,见许世彦回来,忙指了指炕上的被褥,示意许世彦赶紧睡觉。
  许世彦这会儿也没心思看孩子了,生怕把这小子弄哭,于是脱了鞋钻进被窝,很快睡着。
  下了一晚的雨,土地湿透,地里湿漉漉黏糊糊的,自然没法干活。
  许世彦一直睡到了八点多才醒,随便吃口饭,挑了三十个大母抱用细网兜装起来,拎着送给了郭守业。
  以郭守业的身份,送礼的肯定不少,今天一早就收了三份蛤蟆。
  即便如此,见到许世彦来,郭守业依旧很高兴。
  人和人相处有时候就这样,不在乎东西多少贵贱,在乎的是心意,有好东西能想着对方,这就够意思。
  “哎呀,这肯定是昨晚上顶着雨去抓的吧?
  你看你,抓了留着自己吃呗,弟媳妇不是生了么?炖点儿给弟媳妇补身子啊,这还惦记着我,多不好?”
  郭守业胖乎乎的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乐呵呵的收下了蛤蟆。
  “那个,弟媳妇坐月子我也没去看看小侄儿,这里有几张票,我估计你能用得上。”
  郭守业这里没别的,就是票多,随手拿了一叠递给许世彦。
  “哥,我来可没这个意思啊,就是过来看看郭哥。
  这阵子太忙了,实在是没时间过来,好不容易下雨歇工,来看看郭哥。”
  许世彦忙摆手,他就送了点儿蛤蟆来,哪里好意思要什么票啊?
  换成那多心的,还不得以为他就是图这点儿便宜?
  “你看你,跟你哥还客气什么?我这里别的没有,这玩意儿还少了么?
  拿着吧,里头好像有肉票啥的,去买点肉,给弟媳妇补一补。”
  郭守业见许世彦不收,不高兴了,脸一沉,将票放到许世彦面前。
  得,这不收还不行。
  “那我就谢谢郭哥了啊,我这一年跟着郭哥可是没少占便宜。”许世彦笑呵呵的把票收起来。
  郭守业见许世彦收了肉票,脸色这才好看了些。
  “对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