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今年的发展势头,再过两年,崖河就会成为全国知名的吉他生产基地。
  到二零零五年就能成为亚洲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有望年产吉他上百万把。
  当吉他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那些商家自然就会抱怨崖河的交通不便利,这一世崖河出现机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吉他贝斯外,梁风竟然还打电话征询梁凉大小提琴的事情。
  提琴和木吉他倒是有些异曲同工,但是提琴那玩意儿这辈子也不会像吉他那样普及。
  梁凉告诉梁风,把吉他做好就行,提琴那东西还是不碰为好。
  一样精比样样通还是有前途的。
  九八年不是个什么好年头,那场大洪水就是多年后也让梁凉记忆犹新。
  提前预警他不是做不到,但是未必有人会听。
  说多了说不定还会被人当成神经病。
  因此,他就是知道这场洪水在所难免,也是无能为力。
  他能做的就是捐些钱组织一下义演。
  九八年八月十六日,梁凉携蓝鲨乐队参加了央视的赈灾晚会。
  在晚会上蓝鲨乐队唱了两首励志歌曲并且捐款十万元。
  随后梁凉以个人名义又捐款一百万元。
  随后在十月份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爱我中华大型赈灾义演晚会。
  这一次他个人又捐出了一百万元。
  参加完第二次赈灾义演,梁凉来到京城小剧场。
  京城小剧场现在有驻场乐队三十支,别听乐队数量不少,但是却没有那么多人。
  常驻人数也就一百左右,其中有不少人身兼好几个乐队。
  兼职乐队多,登台演出的机会多,收入自然也就多了。
  梁凉对他们的这种做法并不反对,只要把节目演好了,把小剧场维持在良性循环下,乐队个人怎么演出他不怎么在乎。
  现在,这个小剧场在京城已经是个比较有名的新音乐聚集地,有相当稳定的客源。
  每天晚上都有上千人在这里陶冶情操。
  京城的消费水平也高,在梁凉其他地区的小剧场还维持五元票价的时候,京城小剧场的票价从去年开始就卖八元了。
  这个价位在京城的娱乐场所还是最低的。
  京城一般收门票的娱乐场所现在都是十元门票,一些高档场所已经三十二十起步了。
  梁凉占有小剧场门票收入的四成,其他收入一半的分成比例。
  小剧场一天的门票收入可以给梁凉带来三千多的收入,再加上酒水食品等分账和打赏分成,一个月京城小剧场能给他带来十二万元上下的收入。
  这些乐队一个月平均有十七八万的收入,分到每个人的名头下,每人每月收入在一千八九。
  这个收入水平在京城也不算太高,但起码比底层劳动者的收入还是高一截的。
  如果有好作品卖给海韵音像,还有一笔收入,能出专辑的话收入还能多一些。
  看着这些安于现状的乐手,梁凉也感到欣慰,怎么也比吃了上顿没下顿强。
  黄杰和他说起了在欧洲演出的一些趣事。
  “外国娘们是真的猛,像咱们华国人还含蓄一点,它们没那一说,让她们逮着机会嗷一声就冲上来了,你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就被人家啃了。”
  “看来你被外国娘们处理过了?”王帆问
  “外国娘们不好,身上有味儿。”黄杰没有直接回答王帆的话,却说了这么一句,明显他和外国娘们搞了。
  也算是开了洋荤了。
  “外国可是有很多骨肉皮的,千万别被她们粘上,粘上可难抖搂了。”梁凉发出了忠告。
  韩陲的手下在京城东面也买了一块地皮,考虑到价格的问题在比较偏远的地方。
  梁凉还到那块地皮上看了看,基本上应该是在四环了。
  现在还很荒凉,不过几年后就不会荒凉了。
  应该在西面再买一块,反正将来升值后,卖地皮也不会亏。
  现在在京城花一千万买块地皮,将来就能卖上亿元。
  看完地皮后,梁凉在黄杰的陪同下到京城文化商品集中的琉璃厂转了一圈。
  西城区和平门外,有一条约八百米长的街道,这就是京城著名的文化街—琉璃厂。
  这条街上什么什么斋,什么什么阁比比皆是,古香古色充满笔墨香气。
  这里图书、字画、古玩、文房泪流满面,真的假的鱼目混珠。
  梁凉可不是来看古玩字画的,他对那玩意儿一窍不通,要是进去指定是人家眼里的肥牛。
  他要看的是那些有现代风味的东西,比如音像制品。
  这条街上也有为数不少的音像店,梁凉主要看看海韵音像的商品销售情况。
  除了有他们公司最近上市的一些专辑作品,他们在乡港买的那些老乡港武打片也上市了有几十个品种。
  这种武打片十二块钱一本,按照九八的市场行情,价格还是比较低廉的。
  怎么说也是正版出品,卖了个盗版价。
  这些老港片的销售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
  梁凉进的这一家店的老板说他一天能卖几十张,一张能赚两三块钱。
  梁凉点头表示赞许。


第628章 大腕

  这些老港片截止到十月份通过广电审核的大约有五十部,现在市场上能看到的就是这些片子,其中以邵氏的七八十年代老武打片为主。
  这些买来版权的乡港老电影并不是直接转码以后就可以压制了,还需要后期处理。
  七八十年代的邵氏电影里,动不动就会出来不穿衣服的镜头,这些镜头不剪接处理你敢宋审吗?
  乡港的电影还有一些政治方面的问题,很多片子采用映射的手法映射内地的体制,这个你能送审吗?
  就像著名喜剧演员的那部《凌凌漆》为什么没有在内地上映,不就是这个原因么。
  所以,这些片子的处理也是相当麻烦的,很多片子那怕就是剪辑完了还是无法过审。
  不过这种片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片子处理完毕还是可以过审的。
  这些片子五月份来到海韵,八月份开始上市,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九八以前,光盘市场里的电影并不多见,就是有也非常少。
  片源基本来自录像带的翻录,和盗版技术的不过关。
  再就是海韵音像出售的这些版本的老电影,价格基本和盗版差不多。
  既然和盗版的售价区别不大,脑袋进水的人才会去买盗版。
  因此销量还是很有保证的。
  到十月份的时候累计已经卖出了几百万的销量。
  梁凉为这些电影花出的上千万估计到春节时就收回成本了。
  余下的片子也会陆续上市,到春节时估计会有上百部片子进入市场。
  除了这些故事片,梁凉,也询问了他们公司专辑销量的情况。
  “你说的是海韵音像公司的产品呀?这个公司很神奇呀,他们似乎能握准音乐的走向,不管是流行还是摇滚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眼光,这个公司推出的每一张专辑几乎销量都不错,而且隔三差五还能出一些爆款的专辑,有些爆款专辑卖的你都无法理解,歌迷进店了,掏钱就买连看都不看,也不试带试碟,拿了就走。”
  “你问我最多一天卖多少张?就拿八九月份海韵公司出的那几张专辑来说吧,《骄傲的少年》上市那天我卖了二百本音带,三百张光盘,卖断货了要不还能卖。”
  京城人就这样好,从不吝啬自己的口水,如果没什么事,有人陪着他们聊天,他能陪着你扯到海枯石烂。
  如果没有顾客上门,他有陪梁凉聊到万家灯火的趋势。
  京城的事情料理完,梁凉回到连湾,根据后世的影剧院画了一个大概的样图,然后在连湾找来专业的设计人员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图样和设计要求完善影剧院的设计。
  设计图纸一旦完成,明年就准备开始施工。
  赵方多方联系后还是没能吃下梁凉全部的工程,毕竟这些工程太多了,上百家影院,三年内完工,这根本不可能。
  最后赵方拿走了东三省的全部工程,京津翼鲁的工程他无能为力了。
  找工程队的事情无需梁凉操心,有人帮他解决。
  梁凉在考虑要不要成立一个自己的建筑公司。
  自己公司接下来很多年都会有很多工程要做,如果自己有公司一个会剩下很多工程费,再一个就是质量会有保障。
  自己给自己建工程还偷工减料,那不成笑话了吗。
  就算自己公司没有工程了,也可以去开发住宅楼出售,说不定也就混上富豪榜了。
  这个想法在梁凉脑海里一闪而逝,也就是想想而已。
  他对建筑一窍不通,如果真的进了这个行业,被人钻空子自己都不知道,那不成傻瓜了吗。
  还是摆弄自己明白的东西吧。
  九八春晚是一月二十八号,这样央视春晚在十二月初就开始集合了。
  梁凉以身体有恙和事情众多为借口没有接受央视春晚的邀请,不过让正当红的三支女团都接受了春晚邀请。
  这三支女团完全可以顶起央视春晚歌唱类节目的收视率了。
  海浪花乐团现在就不用说,在国内已经是天后级乐团,人气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今年夏天《流星花园》热播后,闪光少女和艳天团也开始走红,她们趁热打铁出的两张专辑到十一月底上市三个半月,双双突破了百万的销量,现在正向二百万的销量迈进。
  靓丽的造型,充满活力的舞蹈和脍炙人口的歌曲再加上公司的宣传力度,真的没有不火的理由。
  当她们不火的时候,你怎么宣传专辑的销量也不会增加多少,等她们成名了,作品就像流水一样往外走。
  《流星花园》这部在国内大火的电视剧,现在已经开始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
  并且已经在乡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下一步就该进入东南亚了。
  海浪花拍摄的电视剧《星河花园》也开始上映。
  这部剧完全就是《流星花园》的跟风剧,但不是续集。
  明年海韵音像还会用原班人马拍《流星花园》的续集。
  《星河花园》上映后,收视率也是一路走高,并不属于《流星花园》,这主要是海浪花的人气占了主要原因。
  海韵音像今年的电视剧成绩不错,但是电影成绩就差了很多。
  上半年张歇独立执导的一部电影在六月底上映时票房一般,仅仅拿下了千万的票房。
  除去成本和分账,这部电影倒是也没赔钱,但十几万的利润聊胜于无。
  下半年他拍摄的片子是《大腕》,剧本是梁凉授意创作组创作的,其中精神病院里的那一段是梁凉亲自操刀。
  当然也做了一些修改,尽量让里面的词语和道具符合九八年。
  比如原电影里的DVD这个词自然只能用VCD替代了。
  在九八年,VCD才算开始普及,DVD连日笨人自己都没弄明白呢,你在电影里冒出来不是扯吗。
  还有原电影里的网站点击率什么的对白也进行了修改。
  虽然这是一部讽刺喜剧,里面一些过格的言论还是被梁凉取消。
  剧本完成后梁凉看了好几遍才批准开拍。
  这部电影是七月份开始拍摄,两个多月就拍摄完了,现在正送审。


第629章 钱总是不够用

  这五年来,九八年的冬天是梁凉过的最自由最潇洒的冬天。
  不用去春晚排练,不用听工作人员指挥,也没有了时间的限制。
  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