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现在是国家一级教练,是蓝迪市摔跤队的总教练,这两天率队在连湾参加省级选拔赛,准备参加九月份的全国青少年柔道赛。
  “干妈!您手下也有人马?”
  “哈哈哈干妈是柔道教练,手下有好几十弟子呢,摔几个混混那不像玩儿似的。”
  梁凉暗自吐舌,果然各人头上一方天,谁都不是好惹的。
  “好了!告诉你们班主,晚上就可以演出了,记着给我留三张票,今晚我和你干爹还你弟弟要来看戏。”
  毕胜和穆水华感激涕零,一直送梁虹玉娘俩到大街上,给她们叫了一辆出租车。
  “小梁!这回多亏你了。”
  穆水华由衷表示感谢。
  “班主!说这话就见外了,歌舞团不开工我们不也是少挣钱吗。”
  “行呀小梁!你说到哪里都能联系到女人,你的桃花是真旺呀!在崖河弄出个姐姐,到这里又找了个干妈,我看你将来吃软饭准没问题。”明红铃酸溜溜地挤兑梁凉。
  “去去!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认个干爹给我看看,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不管怎么说,毕胜歌舞团终于可以开演了。
  这几天就有很多市民来打听歌舞团什么时候开演,穆水华的回答都是过两天,今天终于不用再过两天了。
  晚上卖票的时候卖出了三百张票,再一次演出满员了。
  果然没一个人来捣乱的。
  梁虹玉和赵方以及赵小桥如约来到歌舞团看表演,当然是做最好的座位。
  到梁凉演出的时候,他临时加了个节目,就是把赵小桥弄到台上唱了一首《童年》。
  这也是梁凉为赵小桥六一学校演出时准备的歌曲。
  中学生自然不能唱那些情情爱爱的歌曲,这首曲子还凑合。
  为了能让赵小桥把这首歌对付下来,节目开演后,梁凉把赵小桥叫到后台突击训练。
  这一次他只是演唱,梁凉给他伴奏,倒也不难。


第53章 给干爹谋划出路

  赵小桥的嗓子可以确定不缺五音六率,但也没什么特点,发展下去最大可能估计也就一卡拉OK歌手,成为歌星的可能性太渺茫。
  赵小桥唱的《童年》是陈方圆改词后的改良版,不是罗大右那首有诸葛四郎抢宝剑的原版,这个版本在八十年代的华国校园传唱度非常广,赵小桥当然会唱。
  会清唱不等于会和着伴奏唱,这有一个节奏掌握的问题。
  梁凉就给他讲拍子,讲他的伴奏到什么时候他可以开唱。
  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上台唱一唱不是什么问题。“
  赵小桥本身就是学吉他的,虽然现在还学的不咋的,但有些最基础的东西还是知道一些的。
  有这么点基础,经过突击,赵小桥上台把这首歌完整的唱下去应该没啥问题,前提是他面对舞台不怯场。
  不知不觉演出就到尾声了,下面就到梁凉的表演了。
  他上台唱了一首《天空》、《我不是坏小孩》和《爱人同志》,中间穿插了侯彩霞的《为爱痴狂》和明红铃的《潮湿的心》。
  等这些节目享受如潮的掌声后,梁凉再次登台。
  “下面有一个特殊节目,这是一个临时加的节目,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才俊今天被邀请到了现场,他是咱们蓝迪市人,是一位在校学生,后天他要在学校的联欢会上登台表演,因此心情很忐忑。他今天受我们邀请上台主要的适应一下舞台氛围,有唱的不好的地方请蓝迪的老少爷们兄弟姐妹多多包涵,多给点掌声鼓励鼓励,谢谢!”
  舞台下的人开始报以礼貌的掌声。
  梁凉知道一个初次登台的歌手,掌声鼓励的重要性。
  “下面就请赵小桥演唱《童年》。”
  台下赵方和梁虹玉猛烈鼓掌。
  几个跟着他们来的混子也鼓掌,其中一个没明白没鼓掌的家伙还挨了一巴掌。
  “老四!你特么打我干啥?”
  “鼓掌呀!”
  “为啥鼓掌?”
  “你个死人头,大哥儿子上台了。”
  “啊!”
  这个榆木脑袋这才开始鼓掌。
  赵小桥心情忐忑抱着吉他上台了,拘谨地坐在麦克风前的,像个无助的小狗。
  因为是临时突击排练,别的乐器来不及加入了,因此伴奏只有两把吉他。
  赵小桥的吉他还只是装个样子,只弹两个和弦,其余伴奏主要是梁凉负责。
  为了能让赵小桥准确地掌握节拍,梁凉在谈前奏的时候加入了口哨,他口哨停止的时候赵小桥就开唱。
  就是这样,这货可能是紧张的原因,梁凉口哨停止的时候他还没开唱,害的梁凉用一个和弦过渡又吹了一回。
  第二次这货好不容易开嗓子,只是这水平也就发挥出了三层左右,就差跑调了。
  梁凉赶紧给他做了一个音量较大的和声,总算把这货从沟边上拉回来了。
  《童年》这首歌的旋律较平淡,没有太高的高音也没有太低的低音,基本上属于谁都能唱的歌曲。
  赵小桥在梁凉的带动下回到了正轨,唱着唱着也就进入了角色之中,中规中矩地把这首歌唱完了。
  梁虹玉都快乐疯了,她儿子终于可以站到舞台上了。
  她站起来猛拍巴掌,被赵方拉了回来。
  “注意影响!”
  “注意啥影响?老娘一辈子都是站在舞台上聚光灯下的,儿子就应该像我,谁像你。”梁虹玉撇嘴,一脸鄙视。
  “我怎么了?我要是想也能站在聚光灯下。”赵方不服气。
  “你?拉倒吧!你要是站在聚光灯下就代表进去了,自己干啥的不知道吗?你还是死了这份心吧。”
  赵方琢磨琢磨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感谢大家热烈的掌声,赵小桥的精神有些紧张,歌唱得也有些稚嫩,你们的掌声对他而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鼓励,感谢大家的包容,再次感谢大家的掌声。”
  梁凉相信,经过这次登台,赵小桥的信心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演唱会结束,梁凉和赵小桥父母见面。
  梁虹玉一点不在乎老公就在身边,上来依然给了梁凉一个咔嚓。
  以后如果经常被梁虹玉这样拥抱,这腰非断了不可。
  赵方这货一看就是典型的北方粗犷汉子,下巴上的胡子看着像钢针一样。
  梁凉下意识地看了看梁虹玉那张依然粉嫩的脸,心里在想这脸在这些钢针的摩擦下,是怎么样保持完整的?
  “这是你干爹。”
  梁虹玉把梁凉介绍给赵方。
  赵方稀里糊涂就多了个干儿子。
  拜干爹自然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行的,也是需要一些正规的仪式。
  所以第二天上午,梁凉和毕胜穆水华就来到了梁虹玉家。
  梁凉买了八样礼物,毕胜两口子也带了不少礼物。
  梁凉是来正式拜干妈,毕胜两口子是登门表示谢意。
  梁虹玉煎炒烹炸了一桌子菜。
  在酒桌上,梁凉正式地给赵方和梁虹玉敬了酒改了口。
  赵方和梁虹玉把梁凉的敬酒喝下肚,他这个干儿子就算坐实了。
  吃完饭,梁凉和毕胜就陪着赵方在沙发上品评江湖。
  话题就从赵小桥身上开始。
  “其实我是不想让小桥去走文艺这条线的,但是他学习成绩一般,考大学基本没啥希望,也就只能看看能不能在这方面有出息了。”
  赵方的话里带着疑惑。
  “干爹!考不上大学也不是世界末日,搞文艺也未必就没有前途,只要小桥走正道哪怕将来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没什么遗憾的。”
  世界本身就是由百分之五左右的各行业精英和百分之九十五的普通大众组成,要想成为精英除了天赋机遇还要加上个人的奋斗,谈何容易。
  “嗯!你小子是不是讽刺我不务正业呀?”
  “干爹您这就想多了,我可没有半点讽刺你的意思。”
  “唉!干爹今年也四十了,已经过了混的年龄了,好像确实该干点什么正事儿了。”
  赵方的这个念头是非常不错的,这个必须要鼓励。
  “干爹想好要做什么了吗?”
  赵方摇头:“没想好,实在不知道要干什么。”
  赵方能干什么呢?
  让他去抄股票?从他的外型分析,他抄股票弄不好得把老婆赔进去。
  房地产现在国家还没放权,想干也没多少机会。
  “蓝迪市有拆迁方面的工程活儿吗?”
  梁凉记得就是这两年,蓝迪市要在靠海的LC区建一个港口和开发区,貌似有很多拆迁工程。
  如果赵方能拿下来,赚他的第一桶金没任何问题。


第54章 进影剧院

  九十年代涉及到基建方面,对个人而言拆迁无疑是大工程了。
  那时候的拆迁大多属于暴力拆迁,是个得罪人的买卖。
  赵方本身也不是什么正派人士,干这个全无压力。
  “那玩意儿怎么赚钱?”赵方对这方面还真不懂。
  “国家给你多少钱,你拆迁过程中用了多少钱,剩下的就是你的呗。”
  “那能赚多少钱?”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这关系到你要拆迁的面积以及拆迁过程中你的花销,就要你自己掌握了。好像你们兰迪市要在城南建一个新港和一个开发区,拆迁和土石方可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你如果能把兰迪市拆迁的活儿垄断到手,一年挣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事儿。”
  “能赚这么多钱?”赵方表示怀疑。
  “您要是有关系有手段把这些工程拿下来,说不定赚的比我说的还要多。你在这个行业干几年熟悉了,等房地产市场开放的时候,你就去玩房地产,兰迪是将来的首富就是您了。”
  赵方哈哈哈哈,不过心里依然半信半疑。
  “可是咱也不懂这个啊!”
  “你不懂不是有人懂吗,你去找懂的人问清楚,然后找说算的人一手拿着棒子一手拿着胡萝卜,我就不信你拿不下来。”
  梁凉能教的也就到这里了,凭赵方闯了十几年社会积累下的经验,梁凉认为他知道该怎么做。
  下午,梁虹玉带着亲儿子到干儿子这里让亲儿子跟着干儿子练习,为了明天的学校联欢会。
  这一次练习就不止一把吉他了,整个雪域一点红乐队都上场了,专门为赵小桥练习。
  经过一下午的生磨硬泡,总算是把赵小桥的这首歌磨的像模像样了。
  为了防备返场,还格外预备了一首《同桌的你》。
  有了赵方和梁虹玉这样的干爹干妈,好处立刻就显露出来了。
  这边梁凉把赵小桥训练的有点模样了,那边赵方和梁虹玉分头行动。
  赵方和歌舞团所在公园的管理方打了声招呼,歌舞团应交的场地租赁费每天就减少了四成。
  凭借在文体局方面的影响力,梁虹玉把歌舞团演出应该上交文体局的文化管理费干脆来了个腰斩。
  这样一来,歌舞团每天的花销就减少了七八十元的支出。
  也是老江湖的穆水华看的通透,这笔省下来的钱,她并没有揣进自己的腰包,而是把这笔省下的钱用来改善了歌舞团的伙食。
  这样每人每天每个人平均就多了三块多的伙食费,伙食自然有了极大的改善。
  仅仅一个晚饭,歌舞团的姑娘们就吵吵自己胖了,这遭到了梁凉的鄙视。
  “就应该天天让你们喝苞米粥,那玩意儿喝多少都不带长肉的,喝得你们一肚子浆糊,吃了两顿饱饭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全是欠揍的木头。”
  他的鄙视换来的自然指是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