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剩下的工程就是那栋二层小楼和院子里的绿化工程。
  既然要作为一个音乐学院来使用,那么自然是要增加一些和音乐有关的因素。
  这要体现在那些装饰上。
  大门门楣的造型就是一把贝斯和一把吉他斜交叉组合在一起的图案。
  造型是做好了只是还没有上漆。
  院子里也会做一些和乐器有关的小雕塑,比如弹琴少女,击鼓少年等。
  这样一个音乐学校的气氛就营造出来了。
  这个音乐学院暂时只教吉他贝斯键盘架子鼓这些西洋乐器,如果将来发展好了,也不排除会叫民乐。
  华国有几千年的音乐传统,但是在现在明显被西方音乐压制。
  这是大势所趋,梁凉也改变不了,那就只能顺应潮流,当然他会促使东西方的两种音乐进行融合,争取创造独特的融合的音乐理念。
  关于这些学员教师的问题,他倒不怎么犯愁。
  海运歌舞厅里有很多小乐队在这里训练学习。
  让他们去教小孩子水平还是可以的,梁凉会付给他们工钱。
  也会聘请连湾市的一些高水平人士来教学。
  迷茫酒吧里有很多醉生梦死的乐手,其实技术水平都是不错的。
  这些没完成的工程预计还需要十天半拉月的。
  那时候也就到七月份了,学生也就放暑假了,正是招收学员的好时候。
  既然还有半个月学生就放暑假了,那么现在做广告招生的事情就该提上日程了。
  梁凉回头就打电话找李志洲,上次他临回家前让李志洲办的事情也不知道他办了没有。
  李志洲当初可是拍了胸脯的。
  梁凉把李志洲约来了海运歌舞厅。
  当天晚上,李志洲应梁凉的邀请来到了海运歌舞厅。
  几瓶啤酒,一个果盘几碟点心,梁凉和李志洲聊了很长时间。
  办音乐学校许可的问题不是问题,李志洲已经给解决了。
  当然用的是眼下大街上各种学习班的名义。
  现在满大街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前一阵子服装裁剪学习班的风头过后,现在家电美发美容学习班又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
  再加上一个音乐学习班也没什么奇怪的。
  海运歌舞厅这边只要去工商和文化办一下手续就可以了。
  梁凉和李志洲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浪费多少时间,他们谈论最多的是宣传方面的事情。
  梁凉是希望连湾市的媒体娱乐板面能多报道一些关于乐队的事情。
  他都准备开音乐学校了,当然要为招生做准备了。
  连湾市这种文化氛围越浓厚,招生的工作也就越简单。
  他的音乐学校可是要开四门课程,预计招收的学员超过千人,没有宣传到哪里去找这么多人?
  “这个我们虽然也有报道,但是上面的态度不明,我们也没法做太多的报道。你自己也知道,摇滚乐这东西负面新闻比较多,宣传部门对他们是挺不满意的。”
  “也没让你们天天报道摇滚乐呀?我说的乐队并不单指摇滚乐队,比如我们蓝鲨乐队就不属于严格的摇滚乐队,还有海浪花乐队,你能说它是摇滚乐队吗?你们可以多报道正面的东西,只要是音乐的都可以吗?”
  “我们报社还真想办一个什么刊物,但是还没拿定主意。”
  “你们晚报如果真有兴趣办一本刊物,我给你们提个建议,办一本歌曲类的刊物一定会大卖的。”
  “办歌曲类刊物?”
  “是啊!介绍国内外的流行通俗歌曲,歌曲重组各种乐队什么的,一定会火的,你等等我给你点东西看。”
  十家庄的《通俗歌曲》办的就相当不错,到了最后停刊的那一天他们也从来没亏损过。
  梁凉就跑回自己办公室,拿来一本《通俗歌曲》递给李志洲看。
  “这本通俗歌曲是我在十家庄往回走的时候在一个报刊零售亭买的,我看了!办的非常的好,他们的定位非常的准,就是年轻人,这是一份专门办给年轻人看的刊物,你好好看看!”
  虽然《通俗歌曲》是一本全国发行的刊物,但是李志洲还真就没看过,连湾市好像也没有零售的。
  李志洲拿起刊物就翻了起来,他看的很仔细,从纸张排版到内容插画都仔细的扫了一遍。
  “办的真的挺有意思的!”李志洲赞叹。
  “这本刊物虽然叫通俗歌曲,但是里边有相当的版面介绍的是摇滚乐队,这本刊物在冀省卖的可是非常火的,已经覆盖了周边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你们可以借鉴一下,也办这么一本刊物。”
  李志洲点头:“这个倒是可以考虑。”
  连湾市现在也算是有音乐基础了,毕竟有蓝鲨海浪花和五月天三支在全国有名气的乐队,自然就形成了一种音乐氛围。
  在他们的影响下,连湾市将来说不定真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乐队出现,有这样一本刊物,就算不挣钱也应该赔不了本。
  “还有一件事儿,等我们的音乐学校把许可办下来以后,你还得给我们做些广告,广告的事情你和穆经理谈。”
  “好!我回去好好看看这本刊物,然后和社长商量商量,争取年底就把这本刊物搞出来。”
  第二天上午,李志洲就带着梁凉从工商跑到文化最后又跑到教育局,把这个音乐学校的工商许可和文化教育许可办了下来。
  有了这个许可,他们就可以大张旗鼓的招收学员了。
  要招学员自然就要做广告了,不管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杂志都是要做的。
  在媒体上做广告的事情就是穆水花负责了,梁凉就不参与了。
  他则和毕胜专心地鼓捣起做吉他。


第357章 销量五百万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里,梁凉就和毕胜做吉他。
  通过几天各种材料的不断试验,最后确定枫木和椴木以及水曲柳水冬瓜制作中低档吉他都是不错的材料。
  还有白杨木也能对付一气。
  除这几种木材外,还有白蜡木,梧桐木,赤松都是北方随处可见的做琴材料。
  北方不缺材料,做中低档吉他的原材料根本不是问题。
  至于高档货现在就不是材料问题,而是工艺和广告以及时间积累的问题,要做一个品牌这几种因素缺一不可,暂时还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情。
  材料问题解决了,下面主要解决的就是工艺问题了。
  毕胜做的第二把吉他因为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还是一把失败品。
  虽然比第一把有了提高但也没强到哪里去。
  但在梁凉加入后做出的第四把吉他就不是失败品了,虽然品位不高但起码是一把成功的吉他了。
  两人从开始选料到最后调音,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一百八十多道工序,把这把吉他制作出来了。
  经过梁凉测试,这把吉他各项数值平均,基本达到了琴行里卖的四百块钱左右的木吉他水准。
  能达到这个水准就可以了,起码这是一把真正的吉他,这个区间的吉他销量也是非常大的。
  这把吉他刚做出来没超过十五分钟就售出了。
  被一个闲着没事海运歌舞厅里练习的青年买走了。
  梁凉用这把吉他正在调试弹奏的时候,这个下午到海运歌舞厅来学习的青年就随口问了一句这把吉他多少钱。
  梁凉也随口回了一句,你要是要二百就拿走。
  青年的脚步就停下了,眼珠子转了半天,还真就把这把吉他买走了。
  这货还是识货的,他明显能听出这把吉他绝对不止值二百元。
  二百块钱的售价就卖了个成本价和辛苦费,连三十块钱都没赚上。
  梁凉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这个青年又来了,问梁凉还有没有和那把吉他一样的琴。
  这货把这把吉他拿回去后,转手二百六十块钱卖了。
  这让梁凉有些哭笑不得,这还遇到一个二道贩子。
  于是就把那把自己制作的造型拉风,音色一般的电吉他拿了出来。
  “这把怎么样?三百五拿走!”
  “三百五!”那青年吃了一惊。
  这不是20年后的淘宝里,一百几十块钱可能买到电吉他。
  这个时候市面上最低档的电吉他也是千把块钱。
  海运琴行里最便宜低档的电吉他也是八百元的货色。
  因此,这个价钱不能不让那青年满心疑惑,他以为梁凉逗他玩儿。
  “这把琴的音色和我店里卖的七八百块钱的电吉他的音色是一样的,凑合着弹也将就,就这一把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青年接过这把电吉他,弹奏了一曲。
  确实和凉凉说的一样,音色和这里卖的800块钱的电吉他不分伯仲。
  青年就把这把电吉他买走了,转手四百五十块钱卖了。
  前后没超过三个小时。
  由此可见,最低档的吉他还是有它的市场。
  那青年卖上瘾了,回头又管梁凉要琴。
  上哪去弄?
  电吉他梁凉暂时是不想做,它可比木吉他麻烦多了。
  等他有时间再做吧!
  经过一系列的策划,海韵音乐学校招生广告开始出现在连湾市的晚报晨报上。
  反响还是相当不错的,从广告播出的第二天开始,就不断的有电话打进海运歌舞厅,询问音乐学校招生的事情。
  海韵音乐学校共开设,吉他,贝斯,架子鼓和键盘四个科目。
  由有经验的教师教授。
  每个科目分初级班和高级班两种。初级班学习时间两个月,每个学期的学费是二百元。
  包入门,一个学期学不会下期免费再学。
  学员入门以后,如果想深造可以进入高级班。
  高级班不限时间,按课时收费。
  这主要是为了那些学生学员设立的条件。
  学生开学后不可能天天到音乐学校里来学习,他们只能靠礼拜三下午和礼拜天的节假日才能来学习。
  学费以半天为计算单位,半天的学费是五块钱。
  学校还有食宿,外地学员可以住宿,饭钱只收成本免住宿费。
  音乐学校的开学时间,初步定为7月15号。
  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学校也就都放暑假了。
  关于教师工资问题也制定下来。
  一个教师教一天的课,怎么也有十到十五元的收入。
  梁凉制定完规章制度和各种细则后就甩手不管了,具体招收多少学生,怎么分配那就是穆水华的工作了。
  他要启程去羊城了。
  板牙接到通知来到海运歌舞厅后,两人于二十三号坐飞机来到了羊城。
  这回由于谁也没通知,所以也没有人接站,就他和板牙两人晃晃荡荡的出了白云机场,招手打了一辆出租车来到了太平洋影音公司。
  刘文看着走进他办公室的梁凉,足足愣神了有一分钟。
  “你这是从哪钻出来的?”
  “刘总!你这话问的可就有点奇葩,告诉你,我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你信吗?”
  “少跟我穷对付,快说从哪来的?”
  “我从连湾市来的!”
  “你不是和孙楠组团开演唱会呢吗?怎么会从家里过来?”
  “十家庄站演出完了,我就独自一人回家了,有两件重要的事情要办,我不能不回去。现在事情办完了我就过来了,因为这次巡演的下一站就在天河体育馆。”
  “你走了这演唱会怎么开?”
  “有苏恩南在,蓝鲨乐队也在呀!”
  “净扯!你不在蓝鲨乐队还算蓝鲨乐队吗?”
  这像绕口令一般的话也确实说明一个问题,梁凉不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