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低端的玩意儿太简单,黄瀚毕竟做过电工、修理工,完全可以买配件组装一个。
    而且根本不需要那种搪白瓷的金属罩壳,找一根适合的木板包上白纸效果还会更好,木板还是绝缘体,更加安全。
    以现在这个家庭的节约习惯,不可能长时间开着灯并且没有人在灯下。
    镇流器过热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排除,况且黄瀚可以在镇流器的位置垫上一小块白铁皮以防万一。
    此时的商店都是国有或者集体所有,虽然卖货的营业员没有服务意识,一个个如同大爷般俯视陪着小心的顾客。
    但是货真价实,基本上不会有伪劣商品,至多有残次品。
    一般情况下,国营商店都不会以次充好,残次品都明码标价以低于合格品的价格出售,太多人家来国营商店购物,特意关注残次品,目的就是省点钱。
    日光灯的易损件是灯管和继电器,镇流器只要买口碑好的牌子基本上能够一直用到日光灯被淘汰出历史舞台。
    以前黄瀚家里的日光灯就是一直用到房屋拆迁之时,金属外壳外部都绣得不成样子,镇流器还能够正常使用。
    以现在的行情,估摸着自己组装,比买成品要节约不少钱,一盏自制日光灯不算人工费,十五块钱上下可以拿下。
    咦!对呀!黄瀚灵机一动。这个时代的人绝大多数对电的原理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直接结果就是电工吃香喝辣。
    自己学徒之时也经常被某人请到家里做些接电线、安装日光灯之类的活儿,每一次都是吃饱喝足,师傅还能够收到点意思意思。
    以自己的力气和小身板儿,恐怕承受不住体力活儿,但是让黄道舟搭把手,做些服务上门的电工活儿绝对力所能及,这总比妈妈辛辛苦苦给人家手工缝衣服赚得多。
    现在肯定不行,要靠做电工赚点买肉钱首先要得到黄道舟的支持,还得由他出面接活儿,自己只能以小帮手的名义跟在后面把技术活儿干了。
    人命关天,以老百姓对电的敬畏,哪个敢让十一岁的儿童摸电门?
    唯有让黄道舟相信自己的技术,以他的名义才有机会,只要做几家得到口碑就不愁以后的活儿。
    自己组装一台简单实用的日光灯是需要成本的,十几块呢,这笔巨款对于此时的自己无疑是天数字,恐怕过了这月愁下个月的父母一时间都拿不出。
    黄瀚没有尝试向父母要钱,因为要到钱的可能性为零,唯有靠自己想办法。
    于是乎,魂穿这一世的第一个计划目标就有了,想方设法弄十五块钱,让家里用上日光灯。
    免得妈妈在昏黄的白炽灯下缝千针万线熬坏了眼睛,避免自己和姐姐、妹妹又戴上眼镜。

第十一章:为民除害
    黄瀚已经完成了作业,暂时没想好该做些什么?
    搬了一张矮凳坐在黄馨对面,发现她在认认真真做数学应用题,没有打扰,而是翻出她的第十册语书细看。
    看了一会儿,做完题目的黄馨看见黄瀚在聚精会神看自己的语书,“噗呲”笑出声,道:“你看得懂吗?还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是不是在找里面的图画看?”
    “麻烦你把吗字去掉好不好,我当然看得懂,都告诉你我已经开窍了,此时神会心融,差一点就过目不忘了。”
    黄馨不屑道:“真能吹,不过还能连用两个成语确实有了进步,我今天再教你一个成语吧!”
    “哈哈,用不着,你掌握的成语我都会,你如果有不懂的成语可以问我?”
    “好的,请问成语大言不惭是什么意思啊?咯咯”
    “我不用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想来你是知道的,但是我可以教你一个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你哄鬼呢,这是成语吗?”
    有可能黄馨接触的成语大多数是四个字的,如果只说一半,她反而会认为是成语。
    “别着急,马上你就能深刻领悟这个成语,听着”说着黄瀚挑了第十册语书里最长的一篇课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
    刚开始黄馨还笑嘻嘻等着黄瀚卡壳,但是刚刚读了两三句,她的笑容就凝固了,再听了几句就是满脸震惊。
    这篇课她也刚学到,里面的第四自然段要求背诵,她还没能够背得下来呢!
    黄瀚一口气读完,没有一处停顿,看了看已经傻掉了的黄馨,笑道: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意思是:被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一般情况下比喻目光短浅。”
    忽然间黄馨兴奋了,她根本不理会黄瀚有没有笑话她目光短浅,一把拉过黄瀚抱进怀里在黄瀚脸上连亲十几下。
    黄瀚挣扎着抱怨道:“你的口水涂了我一脸,恶不恶心啊!”
    “好啊!还敢嫌弃姐姐。”黄馨不肯放过黄瀚变本加厉,故意不收着点口水,真让黄瀚难受得想吐。
    这时黄瀚才想起了自己的年纪,连忙讨饶才脱离了黄馨的魔爪。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个瘦瘦的大约比黄瀚高两三公分的孩子跑了过来,他问道:“黄瀚,你今天的家庭作业做完了吗?”
    黄瀚当然认识这个孩子,他叫刘小明,家里人和邻居都喊他小明,比黄瀚大一岁上四年级,跟黄汉从小玩到大,长大后还经常一起聚一聚。
    这个时期叫小明的孩子太多,在学校门口大喊一声,有可能会有几十个小朋友答应。
    黄瀚在魂穿前几天还约刘小明聚了聚,此时见到了缩小版的他瘦得像个猴崽子,心里好笑,强制忍住,道:“在学校里就做完了,你有什么事吗?”
    刘小明问道:“今天还敢不敢跟我们掼角角儿?”
    掼角角儿这个带有赌博启蒙性质的游戏黄瀚倒是记得。
    “角角儿”是由两张纸分别从中间对折,然后合折成一个正方形,一眼就能区分正面反面。
    游戏之时小朋友高高举起自己的“角角儿”用足力气往地上掼,目标是对准地上其他小朋友的“角角儿”。
    只要导致目标“角角儿”翻过来就算获胜,不仅仅可以把翻过来的“角角儿”据为己有,还有接着掼的权利,直到失手无法掼翻别人的。
    这时自己的“角角儿”就会保留最后一次惯出后的状态,等待其他小朋友来掼翻,如此周而复始。
    有些比较利害的小朋友能够大杀四方,居然用不着买作业本,靠着拆开的“角角儿”重新装订就够了。
    而经常输的小朋友三天两头缠着父母买作业本,有些糊涂的家长还以为自家孩子读书认真连作业本都不够用,哪里知道其实是赌输了。
    刘小明的父母虽然基本上没化,但都有工作,一家五口人都是定量户口,他的爸爸在县政府招待所当厨师,因此家里经济条件很好。
    他用不着靠掼“角角儿”获胜装订作业本,因此不介意“角角儿”不是新纸、白纸。
    可是营养不良的黄瀚真的没有力气,也不懂得技巧,掼“角角儿”从来没有赢过。
    每一次都是爱热闹、爱玩的刘小明赢了再扔回两个,免得输光了的黄瀚独自回家,少了玩伴不热闹。
    四十几岁的黄瀚哪有兴趣玩这东西,而且这东西玩起来满墙角乱蹭、乱爬,身上的衣服用不着半个小时就会脏得不成样子,指甲缝里全是泥更加不用说。
    黄瀚终于知道自己为何那么脏?想来就是经常“滚铁环”、掼“角角儿”、匍匐在地上打弹珠所导致。
    这个时代城市的卫生条件太差,犄角旮旯都是尿骚味,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踩到便便。
    黄瀚哪肯再玩这些弱智的游戏,况且即便拥有大叔的智慧也是无济于事,下场跟那些比黄瀚大最少一岁的孩子们掼“角角儿”,结果肯定是输多胜少。
    他推辞道:“我今天刚刚换了干净衣服,不能弄脏了,改天吧!”
    “嘻嘻,你是怕输吧,不要紧,只要是我赢了还会还给你,咱们接着玩。”
    “不是怕输,而是觉得没意思,要不明天我们一起去打麻雀吧?”
    刘小明是巷弄里最贪玩的孩子没有之一,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后来的日子过得真是糟糕,但是他依旧玩得开心,隔三差五开着他的小破车去找野河钓鱼。
    他听到黄瀚建议去打麻雀,很是感兴趣,只不过对于自己的技术根本没信心,记忆中黄瀚的技术还不如他,觉得大有可能转一个多钟头两手空空回来。
    他道:“打麻雀确实比掼“角角儿”好玩,只不过我们没有气枪,用弹弓打完全是碰运气,估计咱们运气不咋地,恐怕一只麻雀都打不着。”
    这时管控枪支还不算严格,气枪在大一些的城市公然在体育用品专柜销售,三水百货公司也经常有的卖,只不过比较紧俏,经常缺货。
    这么高档的东西黄瀚家当然不会拥有,太多人家买得起也不会去买,原因只有一个,怕孩子玩气枪之时意外伤人,惹祸上身。
    刘小明家就是后者,虽然刘小明和大他两岁的哥哥刘小刚都渴望拥有令人羡慕的气枪,但是父母不为所动。
    黄瀚想起来打麻雀根本不是为了娱乐,唉!麻雀虽小也有点肉,如果能够打三五只,也算能够吃点肉菜。
    这时打麻雀绝对不犯法,要知道前些年小小麻雀莫名其妙被列入四害之一,至今没有平反,黄瀚打几只吃肉那是为民除害,没有一丝心理负担。

第十二章:穷家很温馨
    十一岁的黄瀚打弹弓完全凭借运气,但是五年级的暑假就截然不同,打麻雀、打蝉都有些准头,收获最多时一个下午能够打十几只麻雀。
    找出弹弓好好修理一下,再换掉老化的橡皮筋,明天下午放学去试试看,估摸着总会有所收获。
    黄瀚诱惑刘小明道:“重在参与,玩弹弓多刺激,多像男子汉,你直接说去还是不去吧?”
    “去,当然要去,问题是你能保证明天不被老师留下?”
    “去你的,我从今往后都会按时放学,明天下午四点一刻在家门口等着,不见不散。”
    “好嘞,你放心,我不怕老师,有几次我被值日生记了名字也没有被留下,后来就没人让我上黑名单了,哈哈。”刘小明一脸得意道。
    这倒是真的,刘小明的班主任老师是个单身狗,经常去市政府招待所食堂吃饭,跟刘爸爸是熟人,打荤菜时总能多几片肉,故而他被另眼相看。
    刘小明见黄瀚不肯玩掼“角角儿”也不强拉硬拽,重新找人去了,这年头孩子多,大多数放了学都在外面野,聚三五个男孩子太容易。
    黄瀚这时才想起口袋里揣着大半个馒头,拿出来掰下一半送到姐姐的嘴边。
    白面馒头只有过年时才会做一些,平时可吃不着,黄道舟家更加不可能花钱、花粮票去购买。
    黄馨没有张嘴而是问道:“这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黄瀚实话实说道:“是同班同学成革给的!”
    “他为什么要给你馒头?”
    “因为我讲了一个故事,他特别爱听。”
    刚才黄馨已经见过了黄瀚惊人的表现,此时不再多问,道:“我不饿,你自己吃吧!”
    “骗鬼呢,你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了,这一半你吃吧,还有一半我拿给妈妈,她也肯定饿了。
    嘿嘿,保不准明天我还能弄到更多好吃的东西。”
    用不着上学的黄颦不知道跑去哪儿疯玩,有可能是在跟几个同龄小女孩过家家,要不然见到哥哥姐姐坐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