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嗯!谢谢你,太谢谢了。”
    “嘘,别这么大声!”
    不是每一个人家的子女都懂得谦让。
    其实黄瀚小时候也不懂得谦让,总是多吃多占,连吃杂粮饭时都是张芳芬专门留中间白米饭最多的给他就可见一斑。
    黄馨从来不和弟妹计较,每一次都是选择忍让,总体来说黄瀚家虽然穷,但是很和谐很温馨。
    黄瀚记忆深刻的一件事说出来不了解的人或许觉得好笑。
    那是一个暑假,有可能是七九年,黄瀚正在刘小明家院子里瞧着几个孩子掼“角角儿”,黄馨找来了。
    她神秘兮兮把黄瀚拉倒外面,拿出一块“泡泡糖”,这种糖是长条形的长度大概六七公分,比后世口香糖厚些,糖烟酒公司的杂货铺里卖三分钱一块。
    黄瀚至今都不知道黄馨从哪儿得到了这块“泡泡糖”,但是记得黄馨先让自己嚼,等嚼光了甜味后吐给她嚼着吹泡泡。
    黄馨特意来找到黄瀚就是为了让弟弟吃到那一点点的甜味,就这么朴实,这件事足以让黄瀚刻骨铭心一辈子。
    后世的黄瀚家里没有谁斤斤计较,如别人家为了祖产反目成仇,为了赡养老人剑拔弩张之类的事情决然不可能发生。
    黄馨、黄瀚、黄颦一直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燃料公司刘经理家生活条件好,也是三个子女,这仨孩子就不知道谦让是个什么玩意儿。
    已经上初二的老大得到“双肩包”乐得直蹦,刘家老二是个闺女在“红旗小学”上五年级,瞧见了哥哥那只极度骚包的“双肩包”立刻炸了毛。
    她大哭着责问父母为什么偏心,为什么哥哥有那么时髦的书包,却没给她买,说着说着居然泣不成声,那架势简直是比窦娥还要冤十分。
    上二年级的老三也不消停,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撒泼耍赖,说爸爸妈妈欺负人,如果没有好书包,他不去上学了。
    “娘的,反了天了!”刘经理被闹得不胜其烦,终于按耐不住,他没有打闺女,把老三打得发出如同杀猪般的惨叫。
    可是刘经理的武力镇压完全没有效果,老二、老三依旧不依不饶。
    最后息事宁人的刘妈妈跟大小商量,能不能和弟弟、妹妹轮换着背“双肩包”上学堂。
    刘家老大背着“双肩包”上学在县第二中学出了风头,迎来无数道羡慕的目光。
    连班上最漂亮的几个女生都主动找他打听哪儿能够买到这么漂亮的书包,多少钱一只?
    他当然要嘚瑟,要吹牛逼,他告诉同学们,这是沪城最时髦的书包,是他爸爸特意托人从沪城买回来的,可贵呢!
    小姑娘们顿时都发出惊叹,这滋味简直让刘大小回味无穷,见妈妈要求他跟弟妹轮流用“双肩包”哪里肯?
    他拒绝道:“咱家又不是困难户,两只书包难道买不起?还换着背,亏你想得出!你们不会上街给二丫头、三小去买呀?”
    老二、老三听了顿时闹得更凶,刘妈妈没辙,只得答应下午就去街上找着买,让二丫头、三小好好上学。
    此时的三水县小得很,卖衣服、鞋帽、书包、文具之类东西的综合商店不会超过十家,最大的当然是百货公司,其次就是供销合作社的商店。
    刘妈妈跑了一下午,腿都跑细了,愣是没瞧见任何接近“双肩包”的书包。
    三小、二丫头下午放学回家喜滋滋等着拿到新书包,谁知空欢喜一场。
    俩熊孩子还以为妈妈骗他们,顿时哭闹得翻江倒海,气得刘妈妈轮流揍,家里顿时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跑全了三水县东南西北四条街,又打了俩孩子的刘妈妈累得够呛,刘经理一回到家,她见了顿时埋怨道:
    “那个煤球厂的老黄真是的,干嘛送一只没人见过的书包来撩事儿,我今天快被二丫头、三小气死了。”
    见俩孩子哭得嗓子都哑了,刘经理有些心疼,又见老婆不讲理,怒道:“你也太没用了,连个书包都买不着,还有理了!”
    “你有用,你去买呀!我容易吗?我今天把县里大大小小的商店都跑遍了,就没瞧见那种古里古怪的书包。”
    “啊?你真的每一家商店都去看了?”
    “两个混蛋闹这么凶,我不去买还能怎样?我还问了问百货公司的熟人,人家根本没见过市面上有这种样子的书包卖。”
    “县里没有?那应该是黄道舟从大城市买回来的,想不到他那个老实人为了送礼倒是舍得下本钱。”
    “现在怎么办?”
    “不要紧,黄道舟能买到一只就能再买两只,明天我去煤球厂瞧瞧,顺便看看他,拜托他帮忙再买两只。”
    两个熊孩子不傻,听出来妈妈没有骗他们,知道爸爸愿意想办法,顿时都闭嘴不闹了。
    第二天上班后,刘经理处理了手头上的几件事,然后骑着自行车去煤球厂检查工作。
    这时跟后世截然不同,整个物资局都没有一辆小汽车,整个三水县恐怕都找不出几辆,小车应该是那一种军用吉普车,苏联产的伏尔加小汽车好像有一辆。
    燃料公司的刘经理拥有公车,是一辆永久牌二八型自行车。
    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谢谢大家!
    

第九十七章:喝凉水都塞牙
    
    上级领导刘经理蹬着自行车来脏兮兮的煤球厂指导工作,厂长、支书当然要好好陪同。
    刘经理很高调地叮嘱煤球厂的干部,一定要为职工服务,要实心实意关心老同志,要争取为老同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他这一次来厂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单独找黄道舟同知了解一些情况。
    煤球厂的干部群众惊着了,什么情况啊?黄道舟为什么被领导如此重视?
    被支书请来的黄道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刘经理见支书、厂长都知趣地回避了,笑嘻嘻开口道:
    “老黄啊!局里和公司都很关心你的历史问题,现在正在紧锣密鼓调查,相信很快就有结果了。”
    这可是大好事啊!黄道舟顿时笑容满面,双手紧紧地握住刘经理的手不断摇晃,口中感谢道:
    “谢谢您,太谢谢您了,我盼着这一天盼了十几年啊!”
    刘经理又扯了一会儿闲话,最后道:“老黄啊!你送给我家大小的那个书包太好了,三个孩子都喜欢,在家里争得差一点打起来。”
    “哎呀!是我考虑不周,这样吧,晚上我再拿两只送去你家!”
    “不行、不行,不能要你送,我这就给你钱!”
    “干嘛呢?我又不是卖包的,您给我钱算怎么回事啊?”
    “包又不是你家的,你不也得花钱么?”
    “这个不用您管,反正不能要您给钱。”
    刘经理想了想,过段时间送些酒,再为解决他的历史问题出点力,这人情也就能还上了。
    他不再矫情,握住黄道舟的手连连摇晃,道:“好吧,就这样,有情后补!”
    送走刘经理后,黄道舟想起去局里几个领导家送包时人家的态度,越想越开心,小龙虾试探,“双肩包”开路应该是起到了大效果。
    看来解决历史问题指日可待,补发工资大有可能。
    这个时代工资跟工龄息息相关,黄道舟以前的工龄得到承认就超过了三十年。
    煤球厂达到三十年工龄的正式工都拿四十二块多,还有几个工资更高,拿四十七块左右,而黄道舟现在的工资才三十四块几毛,最起码低了超过八块钱一个月。
    八块钱在一九八一年不少了,如果全部用来买猪头肉,意味着每天可以吃半斤多。
    要是黄瀚家以前一个月能够多出八块钱收入,家里就不至于还得吃杂粮饭了,因为去黑市买粮票,一斤的价钱也就是一毛至一毛二分。
    八块钱意味着可以买七八十斤粮票,多出这些粮票买米,当然够一大家子吃了。
    然人生就是如此,越是倒霉越是喝凉水都塞牙,没有黄瀚的魂穿,黄道舟一直到去世也没摊上这样的好事。
    黄瀚魂穿一个月,家里不再贫穷,正在走向小康生活。
    其实已经不太在意黄道舟的工资是否一个月多出八块钱,但这件事貌似已经有了眉目。
    黄道舟正在保管室遐思,祝厂长亲自跑来喊他接电话,原来是局里分管燃料公司的秦副局长找黄道舟核实一些事情。
    这位局长负责人事,是调查黄道舟历史问题的主要负责人,黄道舟前天已经去他家拜访过。
    此刻听到祝厂长说是这位局长打电话过来,立刻跑步去了厂长办公室接电话。
    谁知局长打电话来只是嘘寒问暖一番,并没有谈什么实质性内容,最后才开口请黄道舟帮着买四个“双肩包”。
    因为他见这种包孩子们都喜欢,决定给原来部队里的两个老上级送去,老上级的孙子、孙女上小学,这不马上就是“六一儿童节”么。
    秦副局长也是转业军人,其实这个时代的干部有接近一半都是转业军人,他转业时已经是副团级,他口中的上级职务绝对小不了。
    黄道舟当然知道轻重,满口答应,表态晚上就送去他家。
    县官不如现管,黄道舟当然不会忘了祝厂长,已经送给他闺女祝惠一只“双肩包”。
    祝厂长不好意思白拿,给了五十斤粮票作为回礼。
    他家都是定量户口,粮票足够还有富余,以前基本上是用来换鸡蛋,这一次忒划算,换了一只时髦的“双肩包”。
    黄道舟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五十斤粮票价值五六块钱,他听张芳芬说了,用布头缝一只“双肩包”算足了工钱,成本三块钱足够了。
    自己拿着“双肩包”送礼,还约等于赚钱了,这算什么事啊?
    人开始走运,简直是想啥来啥,明明诚心诚意送礼给人家,到头来还赚了,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开心啊!
    这几天“双肩包”的产量虽然是一天三只或者四只,但是依旧保持零库存。
    那是张芳芬、黄道舟根本没想到“双肩包”这么受欢迎。
    黄道舟计划中是拿六七只送礼,事实上却是送出去了十三只。
    吃亏了吗?没有,不但没吃亏还赚了粮票、烟酒和人情。
    黄道舟送四只“双肩包”去物资局秦局长家,人家是有素质的干部,哪有可能打电话让人家巴巴的上门送礼。
    秦局长根本没准备白要黄道舟拿来的“双肩包”,他早就准备好了二十块钱和两条“牡丹”牌香烟。
    他认为用二十块钱和两条好香烟交换四个“双肩包”应该足够了,不能让给自己办事的人吃亏也是一门领导艺术。
    八一年的三水县,最好的香烟有可能就是“牡丹牌”和“凤凰牌”,“红塔山”、“阿诗玛”要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风靡一时呢。
    这两种香烟截然不同,“凤凰牌香烟”是外向型带过滤嘴,一个人牛皮哄哄点燃一根这种香烟,简直是满屋飘香。
    后来这种香烟被历史淘汰了,因为闻着香,抽进嘴里那滋味怪怪的,太不爽了,后来所有的外香型香烟基本上没有了市场。
    “牡丹牌香烟”没有过滤嘴,要特别计划劵卖五毛一分钱一包,在此时绝对上档次,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大领导能够买得到、抽得起。
    期待三江推荐被告知不可能,心里空落落。
    编辑维妮安排这周星期五上架,除了表示感谢,当然是服从安排,只是不知道首定能够有多少,很忐忑。
    我已经完稿了两本书,一直没写过上架感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