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不是眼睛太瞎,即便是买废铜烂铁扔在角落里,仅仅涨价带来的红利就能够确保赚得盆满钵满。
    从“东方红布厂”以一块钱一捆买来布头,接下来就得去服装厂找熟人买符规格合要求的拉练,估摸着一只“双肩包”的工钱跟用料钱相差无几。
    用不着担心卖不出去,自己做的“双肩包”属于良心产品,确保结实耐用。
    马上就到了什么东西都涨价的时期,亿万人恐慌性购物,伪劣商品满天飞,连纸糊的靴子都卖得掉。
    说不定自己的“双肩包”今年卖十块钱,不好卖,留到明年、后年反而可以卖十五块甚至于更多。
    反正自己仿制的这个式样三十几年后都不落伍,成本压到了无人能够做到更低,肯定包赚不赔,没有任何风险。
    

第七十二章:那不一定
    布匹属于计划物资,连那么垃圾的“的确良”都要布票,更不要说“劳动布”。
    只不过“的确良”有些优惠,两尺折合一尺布票,相当于布票打对折。
    因此批量加工“双肩包”最大的难度就是无法解决布料,这个问题要到一两年后才会出现转机,彻底反转得进入九十年代。
    现在完全可以采取废物利用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得到了好布料,还使得成本低得无人能及。
    跟张妈妈谈好了这件事,黄瀚真心高兴。
    眼看着家里会一步步发生变化,先摆地摊卖茶叶蛋积累一点点本钱,再买房子开店卖十三香小龙虾增加本钱。
    然后让这些本钱都变成一只只“双肩包”,就足以规避钞票贬值造成的经济损失。
    黄瀚一边往回走一边盘算着原始的资本积累,忽然间有人在身后大喝一声“不许动!”吓了黄瀚一大跳。
    随即就听到小丫头笑得“嘎嘎”的。
    原来姐妹俩没有先回去,而是等在巷子口,远远地瞧见了黄瀚,小丫头悄悄地跟在后面忽然开口吓唬人。
    “人吓人,吓死人,把哥哥吓出毛病来就没人给你弄糖果饼干吃了。”
    “才不会呢,爸爸说哥哥胆子大得很,在乱坟堆旁边都能够睡得着。”
    “你要当心,待会儿我也要吓唬你,到时候不许哭。”
    “哥哥,我怕鬼,你别吓唬我。”
    “世界上哪有鬼?如果有,绑几个来给我看看?”
    “嘻嘻,鬼如果能够绑得住,那就不会有人怕了。”
    黄馨问道:“黄瀚,你刚才干什么去了?”
    “说好了给你做一只劳动布料子的双肩包,当然要说到做到,我去找张春梅妈妈弄些劳动布,她是东方红布厂的干部,说话管用。”
    “哇!太厉害了!你怎么就能想到从东方红布厂弄劳动布?你脑子怎么长的呀?这么小就会走后门办事。”
    “姐姐,我们的国家是个人情社会,无法避免托关系,你也要学着点,万万不能特立独行。”
    “嗯!我知道了。”黄馨不是敷衍答应得很认真,要强的她认为自己还比黄瀚大两岁半,弟弟能做到的她应该也能做到。
    黄馨虽然十三虚岁,但是正月里的生日,大了黄瀚三十一个月。
    三人乐滋滋回到家,却发现黄道舟居然还没回来。
    等了一会儿,还没听见自行车铃声,黄瀚不放心了。
    重来一回什么都看淡了,唯独对家人的牵挂更加刻骨铭心。
    黄瀚嘀咕道:“爸爸该不会是喝多了摔在路上?”
    张芳芬道:“应该不会,你爸爸心里有数着呢。”
    心里有数?那不一定,张芳芬没有瞧见过黄道舟喝醉了,但是黄瀚瞧见过一次。
    记不清是十二岁还是十三岁了,应该是乡下表哥结婚,妈妈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去,黄道舟带着黄瀚参加婚礼。
    黄道舟去接新娘时被人家殷勤灌酒,喝高了,回来的路上摔了。
    运气不错,黄道舟没有栽倒进河沟里,而是摔在土路上,跌得满头满脸都是黄烂泥。
    晕乎乎没法骑车,只得晃晃悠悠推着自行车慢慢走,一直走到天黑才回到舅舅家,那一天可把黄瀚吓坏了。
    这个时代苏中地区县城里的小河特别多,而且没有哪条河有栏杆,经常出现酒喝多了的人掉河里溺死的事故。
    在家里空想干着急,黄瀚决定沿着去祝厂长家的路找一找,刚刚出门就见到了推着车的黄道舟。
    “爸爸,你怎么没骑车?是不是摔跤了,还把自行车摔坏了?”
    “摔什么跤?在你眼里爸爸就这么没用?”
    “不是,我担心你喝多了,摔着。”
    “我刚才在巷子口遇到了小明他爸爸,一边聊一边推着车走着回来的。”
    “哦!是这样啊!”
    忽然间黄道舟貌似想到什么,放下自行车居然不进屋直接往回走。
    “爸爸,你回来了怎么不进屋,妈妈、姐姐都在担心你呢!”
    “我什么时候要你们担心了?告诉你妈妈我一会儿就回来。”
    “你干什么去?”
    “去小明家。”
    “去干嘛?”
    “跟他爸爸说一说,明天不可能有小龙虾。”
    “回来,回来,究竟是什么事,说清楚了。”
    “好事,没想到小明爸爸已经当了三年事务长,管着招待所食堂的后厨,他让我明天送二三十斤小龙虾去招待所。
    我琢磨着明天哪里来得及?得去重新约个时间。”
    原来真有好事,黄瀚赶紧拉住黄道舟,道:“咱们进屋说清楚了再去不迟。”
    “有什么好说的?再晚人家就要睡觉了。”
    黄瀚不管,拉着满面红光的黄道舟进了屋,问道:“爸爸,小明爸爸有没有说小龙虾给多少钱一斤?”
    “当然说了,两毛钱一斤,送去过称后立刻拿现钱。”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刘爸爸连续吃了几回十三香小龙虾,觉得味道不错。
    他做了二十几年厨师,一般情况下有了新菜肴,他只要吃一两回就能够大体知道怎么做。
    烧小龙虾其实没有太大考究,是个厨师就能做。
    刘爸爸想烧小龙虾肯定更加舍得用配料,试一下手后,味道绝对差不了。
    他准备在招待所接待客人时增加十三香小龙虾这个菜肴,自然而然想到了把卖小龙虾给招待所的生意给黄瀚家做。
    这样安排不仅仅做了人情,还免去满大街找着买小龙虾的麻烦。
    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听见有人唱歌,定睛一看原来是黄道舟,刘爸爸立刻叫住黄道周,两人下车推着自行车一边走一边聊。
    听到刘爸爸说让自己弄二三十斤小龙虾送去招待所,问给两毛钱一斤行不行。
    这有什么不行的,小龙虾都是自己捉的,基本上不存在成本,就是费些时间,黄道舟乘着酒兴满口答应。
    回到家才想起明天就送哪有可能?他放下车子准备去刘家说清楚了后天才有可能送去,也不能保证数量就是二三十斤。
    黄瀚仔仔细细听了,觉得这真是意外之喜,也印证了搞好关系的重要性。
    如果不是自己送小龙虾给刘小明吃,估计刘爸爸也不可能想到照顾黄道舟做生意。
    黄瀚问道:“爸爸,你是不是准备跟小明爸爸约好后天送小龙虾去招待所,然后你准备明天提前下班再去捉小龙虾?”
    “是啊!如果能够捉二十斤就能够卖四块钱,都跟卖茶叶蛋赚得差不多了。”
    “每天都在那里过夜太辛苦了,昨天夜里我被蚊子咬了十几个大包,现在还浑身痒痒,赚这钱简直是要钱不要命,你、我吃得消吗?”
    “什么你、我?只有我,我当然吃得消!”
    “天天迟到早退,你不怕同事们说闲话?”
    “你不是说过让我混单位吗?怎么自食其言了?”
    “爸爸,你天天去那里埋陷阱捉小龙虾,用不着几趟就捉不着几只了,人家招待所推出新菜却是有可能越要越多。”
    “这倒是有可能,管他呢,先把看到的钱挣到手再说。”
    “爸爸,我有个好办法,不仅仅能够挣到钱,还能够不辛苦。”
    “嘿嘿,想赚钱哪有不辛苦的道理。你就吹吧!”
    “你明天上午早点上班,不要去厂子附近的生产队,再往东去二里地,从那里的生产队里找人。”
    “什么意思?”
    “闲人多着呢,你给二毛钱算做定金,跟他们讲明了以一毛钱一斤收购小龙虾,并且比划出最起码的大小,说好了中午来拿几斤,找三四个人二三十斤货不就齐了。”

第七十三章:拜师学艺
    八十年代苏中地区农村的沟渠里小龙虾实在太多,这东西没什么天敌,生存能力太强,在得不到食物的情况下啃河泥都能够生存,一段时间泛滥成灾。
    还好伟大的中国人民厉害,开吃,差一点把野生小龙虾吃绝种,使得一度祸害乡野的小龙虾价格暴涨,需要人工养殖。
    三水县明年秋收后才开始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下农民的心散了,无所事事的多不胜数。
    如果能够花一两个小时捉七八斤小龙虾卖到七八毛钱,要比在生产队混一天工分多几倍。
    要知道此时比较差劲的生产队,一个壮劳力的一个公分最后年底算钱时才一毛几分钱。
    不怕蛇的农村人太多,对于他们来说,抓小龙虾比抓鱼、摸泥鳅容易多了,如果捉小龙虾能够卖到钱,不想干的肯定是傻子。
    黄道舟、黄瀚毕竟生长在城镇,怕蛇,根本不敢下到河沟里乱摸,捉小龙虾的活儿根本干不了。
    被黄瀚一点醒,黄道舟不吭声了,他坐下来思考,越想越高兴。
    黄瀚不能确定黄道舟有没有想通,试探道:“要不,明天一大早我陪着你去找人家谈?”
    “你也太小瞧爸爸了,出钱找人做事我还不会呀?你好好上学,这事儿不用你管!”
    见黄道舟接受了自己的建议,黄瀚学着电影里的台词叮嘱道:“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你的,明白?”
    这电影全家都看过,而且不止一遍,张芳芬、黄馨、小颦顿时笑得前仰后合。
    黄道舟也乐坏了,道:“去去去,能得你!”
    “爸爸,你不幽默,你应该竖起大拇指说,高,实在是高!”
    这回全家都笑喷了。
    黄道舟不去小明家了,兴奋得直搓手,他知道小龙虾好吃,也知道刘爸爸应该是推出新菜试一试。
    他对十三香小龙虾有信心,认为招待一旦推出,一份用二斤,成本不会超过五毛钱,卖八九毛钱完全可以,这道物美价廉的大菜肯定大受欢迎。
    以后招待所小龙虾的用量大增毫无疑问,一天需要买五十斤都不止,他岂不是可以一天赚五块钱以上?
    真是如此,加上卖茶叶蛋赚到的钱,岂不是一两个月就可以考虑买间房留着开店?
    黄瀚这时提醒道:“爸爸,别激动,小龙虾在冬天根本抓不着几只。”
    “这还要你说?咱家只要能够做几个月就发财了。”
    “赚这一点点钱就算发财?你的格调也太低了。”
    “嘴再臭,当心屁股。”
    “又来?你还没好好夸夸我呢!我可是给你出了个金点子。”
    张芳芬开口了,道:“黄瀚确实出了个好主意,道舟,这生意能不能争取多做一段时间,就要看你能瞒多久了。”
    黄馨全都听懂了,也调侃道:“打枪的不要,你的,明白?”
    笑点低的小丫头听不明白,但是笑得前仰后合。
    黄道舟很认真道:“我当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