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4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道舟记不得歌名,但是记得歌词。他喜欢唐诗宋词立刻感兴趣了,追问道:“你准备给哪首诗词谱曲啊?”
    “陆游、唐婉的《钗头凤》你记得吗?”
    “陆游的诗词只要有点名气的我全部记得,他和唐婉的《钗头凤》太出名了,我现在都能背得出。
    陆游的上阕是‘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唐婉的上阕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黄道舟居然真的能背且一字不差,黄瀚笑了,道:“爸爸,别背呀,尝试着唱出来。”
    “呵呵,我知道诗词就是就是当时的歌词,都是用唱的方法演绎的,只不过词流传至今,曲子失传了!”
    “不是曲子没了,而是曲子必须与时俱进,过了时人家不唱了,因为一个调调听腻了、听烦了故而没人听所以没人唱。”
    “胡扯淡,我怎么没听说过这种言论。”
    “你肯定没听说过,因为这是我的推测!”
    “去去去,你还真把你当个人物了。”
    “我难道不是吗?”
    “别扯这些没用的,这词我没法唱,根本找不着调,没法开口。”
    “要不我给你起个头,然后你今天好好琢磨、琢磨。”
    “行啊!你起了头我肯定能够找得到感觉。”
    于是乎,黄瀚开口了,他用的调子当然是借鉴了《知否、知否》曲子和演绎风格,仅仅是唱了两句黄道舟眼睛就亮了。
    他道:“这么唱真的好听极了。”
    黄瀚故意拉黄道舟成为曲作者,道:“灵感来了偶得佳乐,剩下的看你的了。”
    “哈哈,被你这么一带我还真的有感觉了。”
    下午“全力企业”总经理办公室门外,周小燕、王向春、丁俊等等十几个高管面面相觑,他们在门口听了有半个小时。
    因为总经理今天太奇怪了,一直在唱歌,唱的歌好像没人曾经听到过。
    “周主任,咱们黄总是不是在搞创作啊?”
    “我觉得像,应该是在创作新歌!”
    “黄总太厉害了,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呀!”
    “你佩服算个屁,我们黄总连市里、省里的领导都万分佩服呢!”
    “王经理,要不你进去问问。”
    “我不,万一打扰了黄总影响了他的创作,我担不起责任!”
    “你个胆小鬼!”
    “你胆大,你来。”
    “我不,我就这么听着。这首歌真的好听极了。”
    “我也觉得太好听了,咱们黄总太有才了!”
    “是啊!保不准黄总又在为上春晚创作新歌呢。”
    “十有!”
    眼看着就是七月一号,三水县召开继续深化改革“抓大放小”的会议。
    会上宋解放总结了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下岗分流的成功经验,表扬了贡献突出的李建国等等领导干部。
    他明确指出改革必须加大力度,我们县是省里给予肯定“敢为天下先”的先进典型,不等不靠是我们的风格,必须率先主动打破铁饭碗。
    宋解放底气很足,因为他去首都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批文时见到了几个长辈,谈了谈“抓大放小”。
    并且如实汇报了三水县食品公司和饮食服务公司的改制成果。
    几个大领导特别希望听到来自最基层的消息,不仅仅听得认真还都记录了重点。
    最后领导们都给了宋解放准话,年轻人要有干劲、闯劲,莫要有思想负担。
    只要不存在贪污,不发生恶劣的,完全可以大胆探索,出了问题有他们兜着。
    如果“抓大放小”的改革成功了,率先干成的三水县将要再次成为典型,成为全国县、市学习的榜样,三水县的领导干部肯定能够被提拔。
    黄瀚知道“抓大放小”是必由之路,早就要求秦昆仑、钱国栋、陈义华、宋解放等等县领导莫要犹豫,放开手脚干。
    得到了上面的肯定后,秦昆仑、宋解放等等的胆儿更加大了。
    蔬菜公司积重难返工资都快发不出必须改革,没有好办法,只能选择下岗分流。
    豆制品公司也不行了,仅仅是比蔬菜公司强一点点,如今工资已经发不全。
    这两家单位不可能生存,因为改革开放后,农民做豆腐卖,种出的蔬菜瓜果自己卖!
    犯得着麻烦那些捧国家饭碗的营业员?
    蔬菜跟猪肉不同,生猪检疫、统购统销的制度还在,食品公司还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跟个体户竞争。
    蔬菜此时根本没有准入门槛,蔬菜公司当然形同虚设。
    集体做豆腐可想而知,哪有可能跟起早贪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的个体户竞争?
    这两家单位婆婆妈妈一大堆,面临下岗分流的四零五零人员高达二百多。
    大领导都忌讳发生,三水县当然要慎重对待,必须妥善解决大部分职工的下岗分流重新就业。
    秦昆仑和宋解放要求与会的各单位一把手拿出态度,为县里排忧解难。
    “全力企业”又要扩大再生产,需要技术工,也需要劳动力,黄道舟表态接收一百下岗工人。
    他提出不能一刀切,要进行搭配,接收两个小伙子或者青壮年职工必须搭配一个四零五零人员。
    黄道舟胸有成竹,“全力企业”现有职工干部一千多,风气正,进来的新人不足百分之一,用不着三个月就能同化。
    万一少量四零五零人员没有体力干不了重活儿,负责厂容厂貌,搞搞卫生总行吧!
    黄道舟还不怕人家装象,目的就是为了逃避劳动。
    因为“全力企业”的工资、奖金跟工作难度、生产效率挂钩。
    打扫卫生这种低端且是个人就能干的活儿,仅仅拿档案工资而已,奖金有,最低标准,还必须通过考评,不是人人有份。
    “全力企业”工作表现一般,技术一般般的普通工人,平均月收入已经达到二百块。
    然打扫卫生的连六十块都勉强。
    想在“全力企业”混日子不要紧,混来混去混自己。
    因为同样是工作八个小时,哪怕是没有技术的搬运工,只要肯出力,月工资都能拿到手超过一百五十块。
    在有奔头,能够挣更多钱的前提下,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勤劳的,“全力企业”的多劳多得提现得淋漓尽致,并且上不封顶。
    适应了“全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后,基本上不会有人明明能干体力活儿,却故意扛着扫把打扫卫生。
    现在的三水县,“下岗工人”这个新名词已经流传开,出处当然是黄瀚跟宋解放、秦昆仑等等县领导的谈话。
    宋解放是大学毕业,原本是用“失业人员”这个词,听了黄瀚的新词后觉得妙不可言,跟大领导们汇报工作是用上了“下岗职工”这个新词。
    大领导们觉得这个词很好,社会主义哪能存在失业现象?都是暂时性的,下岗的目的是为了重新上岗。
    宣传“抓大放小”必不可少,宋解放把“下岗职工这个词”写在讲话稿里了。
    这段讲话内容不仅仅在县电视台三水新闻播出,还在三水人民广播电台早、中、晚播放三次,联播一个星期。
    连黄瀚都从坝口广场的大喇叭里听见了宋解放慷慨激昂的声音:
    “下岗不可怕,大不了从头再来,只要踏实肯干,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肯定能够得到更多收入!
    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绝大多数‘下岗职工’都成功上岗并且拿到了比原单位高的工资,还开始拿奖金……”
    黄瀚笑了,因为他听到了“从头再来”这个词,条件反射般想起了刘欢那首励志的公益歌曲《从头再来》。
    宋解放真的有才,居然足提前五六年高调宣传下岗不算啥,大不了“从头再来”。
    我是不是顺势而为把《从头再来》占为己有?
    这可是一等一的好歌,难能可贵!
    记忆中这首脍炙人口的第一励志歌曲应该诞生在九十年代末,那时的黄瀚觉得特别好听,去歌厅必点。
    黄瀚这辈子没被动下过岗,都是主动下单位的岗,其实不太能够体会下岗职工的酸甜苦辣。
    但是《从头再来》这首歌的歌词完全记得。
    佳作难得,这首歌的意义不同凡响,一旦推出影响力巨大,一定要谋划好了,把好处拿足了,不能暴殄天物。
    首先当然是考虑爸爸,作词、作曲必须有他,宋解放有水平不贪婪,顺手为他的仕途助一臂之力也是可以的。
    他的讲话稿里不是有“大不了从头再来”吗?
    就让黄道舟言辞凿凿,创作灵感的来源就是宋解放宣传讲话的内容。
    就是为了鼓励三水县的下岗职工莫要为前途担心,大不了从头再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再树立几个典型,下岗职工中肯定有不少以前拿过荣誉的干部职工。
    昔日的成绩也没能撑住日薄西山的单位,他们下岗了。
    先是想不通,迷茫、痛苦且无助,然的天下哪能让人就此颓废?
    县领导们给予关怀,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重新上岗了,然后他们又有了第二个春天……
    可以想象得出,推出脍炙人口好歌的同时,还伴随着正能量的故事,记者们肯定能够发挥出想象力。
    他们没故事还要编故事呢!有如此正能量且励志的大故事,哪能没有觉悟?
    原本《从头再来》就是经典,黄瀚带有目的性的推波助澜,让这首歌提前十年火遍全中国仅仅是其次。
    下岗潮还没到来呢!到了那个时候,再来细想《从头再来》的故事,大家意识到什么?
    干什么都有前瞻性的三水县领导班子真是名副其实的“敢为天下先”啊!!三水县的领导干部当然要优先提拔!
    人就是如此,三水县的领导黄瀚熟悉呀!况且秦昆仑、宋解放包括陈义华、许慕光等等人品总体上都说得过去。
    让他们走上高位说利国利民有点夸大其词,有利于三水县毋庸置疑!
    私心肯定有,这些人以后当然都是黄瀚家的人脉!
    一个星期后,黄瀚结束了高一的期末考试。
    黄道舟简直是迫不及待,立刻拉上黄瀚听他唱《红酥手》。
    他认为歌名依旧叫《钗头凤》不好,因为这是词牌名,其实是当时的曲调名。
    他完成的曲子跟原曲肯定完全不同,当然要换个名字!
    至于叫什么名字,黄瀚本着无所谓的态度,只要老爸开心就行。
    黄道舟真的有才,根据黄瀚唱的几句完成的整曲韵味十足。
    俩人又探讨、研究、修改,然后黄道舟唱陆游的词,黄瀚唱唐婉,也结束了期末考试的小颦弹钢琴伴奏。
    一时间黄瀚家的徽派宅院里被浓浓的艺术氛围填满了。
    唯一的观众加听众张芳芬陶醉其中。
    没想到真的和儿子共同完成了谱曲,黄道舟兴奋得比出版了新书还要高兴。
    因为这首歌才是他真正的处女作,绝大多数曲子是他谱写的。

第六百四十五章:放暑假了
    作品有了,当然要配乐排练。
    成文阁、钱爱国、王慧玲、陆瑶、张春梅等等肯定要参加。
    他们都学音乐、玩音乐六年多,而且有名师指点,对音乐都有自己的理解。
    都认为这首歌好听疯了,铁定能够再次火遍全中国。
    貌似邱老师更加喜欢这样的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