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说得霸气十足,黄家的儿女儿孙都不由自主挺直了腰杆。
    原本轨迹,黄家都是本分人,老实人,一切向钱看的年代,不欺负他们欺负谁?
    现如今黄瀚家崛起了,大话不敢说,永远不欺负人是底线,轮不着被别人欺负是及格线。
    黄哲远乐得见牙不见眼,道:“有你这句话,我可以含笑九泉了。”
    赵秀贞不乐意听了,连道:“呸呸呸,说什么呆话,我们还要享满堂儿孙的福呢!”
    “对对对,我说错话了,我还想着看到黄瀚考上大学,当上大干部呢!现在怕死得很。”
    “哈哈哈……”全家人都笑了。
    黄瀚对黄道涵道:“四叔,你其实多虑了,朱校长的人品不错,也是个明白人。
    他知道我安排你牵头办这件事肯定有后手,只会全力支持你,不可能安排人取代你。”
    黄道武帮腔道:“你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电视台哪里会买实验小学的账?黄瀚跟县里的领导是什么关系?”
    “这我就放心了,明天我就去找朱校长谈谈!”
    黄瀚叮嘱道:“教学录像带的质量不能马虎,一点点错漏都有可能误人子弟呢!”
    窦晓霞道:“我教了十几年语文,不可能出现错漏,你放心吧。”
    “千万别过于自信,黄老师水平高,你要尊重她,凡事跟她商量着办!”
    “我认识黄老师,开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时见过好几次,她是前辈,我肯定尊重她。”
    “黄老师是个善良的人,从来不斤斤计较,你跟人家相处时也要大气点。”
    “嗯!我明白。”
    黄瀚特意这么说是知道四叔两口子扣扣索索惯了,希望换了环境增加了收入后能够有所改变。
    一石三鸟,这份功德无量的事不仅仅帮了四叔两口子,还会给朱校长、黄老师带来荣誉。
    毕竟小学期间,他们对自己真心不错。
    为何说给黄道涵夫妻俩增加了收入?教师的工资不都是有规定的吗?
    黄瀚早就想好了,“全力企业”出资并且冠名这套注定会好评如潮的教学录像带。
    所有参与制作的老师都能够拿到补助费,最起码不低于他们一年的工资。
    相信汉语拼音录像带能够形成销售,以后应该有不少电视台播放,出资的“全力企业”不吃亏。
    聊完了黄道涵家的事儿,又聊了聊其他,张芳芬蛮关心徐若男,问她道:“你四姐的喜酒咱们已经喝上了,什么时候轮到你呀?”
    “三舅母,我还小呢!”
    想抱孙子都黄锦兰不乐意听了,道:“二十四,不小了。”
    为什么是抱孙子?不应该是外孙吗?
    那是因为她们五姐妹和爸爸妈妈早就商量好了,老五不出嫁,招女婿。
    徐若男道:“阿母,那是虚岁,我才二十二好不好?”
    “算实岁哪有减两岁的!”
    “我不是生日小么!”
    “三嫂,你不知道啊!现在五丫头的眼角太高了,上个月人家给介绍了个大学生,她倒好,看都不肯去看!”
    张芳芬问徐若男道:“为什么呀?”
    “我都忙死了,去年我们公司的服装厂不是开始生产女装么!没想到办个服装厂千头万绪,哪有时间谈情说爱?”
    黄锦兰道:“才五十几个人的厂子,你三舅母的厂子有几千人呢,照你这说法,岂不是连饭都没时间吃,成天不睡觉?”
    张芳芬道:“是啊!这不是理由,有条件过得去的还是处处吧!”
    徐若男这几年和张芳芬接触得最多,愿意听三舅母的。
    她点头道:“嗯!我知道了。”
    黄锦兰顿时来劲了,道:“你说话要算数啊!明天我就跟六婶联系。”
    她见张芳芬不明白,解释道:“六婶是我们家的老邻居,是个热心人,以前处得不错,我家五丫头有些特殊,要人家入赘呢!我不知道拜托了多少熟人。”
    姑妈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应该就是没儿子,可是计划生育越抓越狠,沪城抓得更加紧。
    生了孩子跟女方姓,而且是唯一的孩子,在传统思想下,绝大多数男方难以接受。
    书友们别抬杠,双胞胎毕竟是小概率。
    黄瀚笑道:“姑妈,我给你出个金点子,五姐要求男方入赘的条件就变成了不是条件!你想不想听?”
    “啥?你不是开玩笑吧?”
    “肯定不是,我哪能拿这种事开玩笑?”
    “哎呦喂!计划生育了,家家户户都只能生一胎,入赘这个条件提出来,不知道让多少小伙子一听就摇头。”
    “关键就是计划生育,嘿嘿,我有办法不上计划。”
    “不行不行,挺着个大肚子到处躲,这种事五丫头做不来,我也舍不得!”
    “我有可能出这种馊主意吗?我是给五姐一个金点子,而且肯定办得到!”
    一直在听着的黄哲远也很关心,道:“你快说啊!”
    “又不是全世界都执行计划生育,可以去其他国家生啊!”
    “啊?跑去外国,肯定不行啊!躲到乡下你姑妈都舍不得,去外国更加舍不得了。”
    “嘿嘿!就在沪城生,而且是在最好的护幼保健医院生,只要结婚后的五姐愿意,生三个都没关系!”
    黄道武是个急脾气,道:“急死我了,你赶紧说怎么弄行不行?”
    “哟!五叔你急什么?难不成也想生二胎?”
    “我?我从来没想过啊!”
    赵秀贞急了道:“你哪能不想啊?如果生出个跟黄瀚一样聪明的儿子呢?”
    原本黄道武是真没想过,被赵秀贞这么一说居然思想动摇了,他看向方桂兰。
    有可能他们夫妻俩商量过,都不准备生二胎。
    要知道五叔的闺女黄芸出生时才一九七八年,方桂兰可以再怀孕时应该是七九年。
    那时计划生育刚刚政策刚刚出来,还抓得不太紧。
    他俩真的想要第二胎能够做得到,至多也就是罚款几百块钱了事。
    方桂兰没说话,看了看黄瀚貌似下了决心,点了点头。
    媳妇的动作赵秀贞当然看见了,她立刻迈开小脚走到方桂兰坐的三人沙发那一边,挤着方桂兰坐了下来,乐呵呵道:
    “放心吧,你们俩真的生了大胖小子,我来带!”
    “万一还是个闺女呢?”
    “不可能!”
    “奶奶……”黄芸已经是个二年级小学生,立刻不依了,居然哭了起来,道:“我不要妈妈生弟弟,呜呜呜……”
    赵秀贞当然最疼这个亲孙女,连忙把她搂进怀里哄。
    黄道武还能怎样?唯有和方桂兰相视苦笑。
    方桂兰叹口气道:“孩子大了,懂事了,我们还是别折腾吧!”
    “嗯!我听你的。”
    “你们先听听黄瀚怎么说,别忙做决定啊!”赵秀贞还没死心。
    “奶奶,这事儿其实不太容易,估摸着要花好多钱呢!”
    “要花钱啊?”
    赵秀贞穷了大半辈子,这几年才把日子过宽裕了,听说要花好多钱,立马住口。
    黄哲远发话了,道:“想一出是一出,你们都别插嘴,黄瀚在给锦兰出点子呢!”
    他和赵秀贞想法根本不同,黄家有五个孙子,七个孙女,是不是多一个,他根本不在意!
    黄瀚道:“五姐只要弄到香港户口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香港户口?这怎么弄啊?”黄锦兰顿时失望透顶。
    “我有办法,估摸着有个五十万肯定能够办得成这件事!”
    黄瀚其实根本不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弄,得花多少钱,但是为了避免其他人想入非非,随口报个惊天价格五十万。
    因为后世,五十万美金就可以跑去某个国家办投资移民,二零一零年后的五十万美金肯定比不上当下五十万人民币的价值。
    对于包括黄道武在内的亲戚们来说五十万无疑是天文数字,但是在徐若男眼里真的不算啥,毕竟她的总资产已经接近千万了。
    张芳芬问道:“你是不是准备请秦淑洁办这件事!”
    “嗯啊!有钱好办事,我不会为难人的。”
    “为难也得办,你姑妈恐怕只剩下这个心愿,你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锅也得帮着办!”
    “哪有那么恐怖?投资移民而已。
    有秦淑洁帮着咨询相关法律程序,五姐拿出五十万去香港注册个公司就不离十了,况且这钱又不是白白给了谁!”
    “真是这样吗?”黄锦兰激动不已。
    “肯定是啊!香港是中国的,成为香港人依旧是中国人。
    结婚了,丈夫顺理成章也成为香港人,这条件足以抵消沪城男青年入赘带来的心理阴影。
    五姐选择男朋友时还可以提高条件,我建议不仅仅得是大学生,最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
    “嗯!嗯!现在的风气变了,不知道多少年轻人想着跑外国去,做我家的女婿就能够成为香港人,肯定有太多小伙子上赶着!”
    “条件其实是其次,人品最重要!”
    “我知道,要防着图钱,奔着香港户口来的呢!”
    这黄瀚就没法给建议了,婚姻这东西祸兮福兮谁也说不好。
    也存在一开始对方是奔着条件来的,相处后后有了感情,能够白头偕老。
    也有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
    人最难琢磨,穿越者除了已知这个优势,判断陌生人的人品时,跟寻常人是一回事。
    一大家子一直聊到接近十二点才上车回三水县,黄哲远夫妻俩坚决不肯再留一个月。
    客去主人安,黄哲远知道黄锦兰一家子忙婚事都累得够呛,留下,她们还得伺候,所以他坚持跟大伙儿一起回家。
    眼泪松的黄锦兰送别老父亲时不由得又哭了。
    黄哲远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天老似一天,知道回去后未必有机会再来沪城。
    不再是经济条件不允许,而是身体条件……
    唉!太多老年人感叹,年轻时想吃、想玩由于太贫穷根本做不到,经济条件改善了可以天天吃肉,可是不敢吃也吃不下,有钱了,能够出去玩玩,怎奈腿脚不利索喽!
    回家的路上黄瀚跟黄道舟聊了聊出资的事儿。
    制作一套汉语拼音教学录像带算足了给老师们的报酬,加上制作费,有五万块钱足够了。
    “全力企业”财大气粗拿出这点钱绝对是九牛一毛,况且黄道舟早就明白了广告宣传的重要性。
    听了黄瀚的安排,黄道舟叹了口气,道:“唉!祸兮福兮,你算计成这个样子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此时黄道舟和黄瀚坐在大巴前排,后排靠窗是张芳芬和小颦,并排是在打盹的黄哲远和赵秀贞。
    黄瀚父子俩压低声音说话,后边的人基本上听不清。
    “爸爸,我算计什么了我?我都是本着行善积德互利共赢的目的,教学录像的事儿做好了带来的社会效应该有多大?你们‘全力企业’沾光大发了!”
    “所以我才说你精心算计,连做好事的能顺带着让自己家沾光!而且每一次都是!”

第六百二十八章:办学
    黄瀚解释道:“互利共赢才有利于发展!爸爸,你好好想想。
    如果做好事的单位或者个人做一次好事就没钱了,以后拿什么再做好事?”
    “别用提问的口气!我不搭腔,你继续诡辩,我选择性听听!”
    “这不是诡辩,单位、个人做好事的同时能够赚更多,肯定乐在其中,下一次必然能够做更大的好事,这才是良性循环!”
    小颦把脑袋伸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