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瀚还鼓励成胜利勇于尝试,不要怕负债发展,交通局有大量资产和不动产效益良好,属于银行的优质客户,能够拿得到贷款,而且利息就低不就高。
    那还等什么,能贷款多少算多少,实在没地方用完全可以买五毫米六毫米的船用钢板屯着,反正船厂早晚都用得着。
    成胜利有个好处,其实成文阁的性子也是这样,认死理。
    相处五年多了,成胜利心里早就把黄瀚当成恩主,别说黄瀚帮了他太多,仅仅是把成文阁教得能够考上实验中学高中部,就足以让他死心塌地。
    因此他言听计从。
    为了提升三水县的形象,当上交通局一把手的成胜利下了血本,淘汰了几十辆长途客车。
    这时淘汰长途大客不可能直接报废,而是改为农公班车,跑各乡镇的班车多了这几十辆车属于净增加值,较好的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的大问题。
    现在的三水县汽车站跑长途的大客车都是新车,都是当时的国内名牌,产地扬州客车厂。
    不仅仅换了新车,数量还翻了倍,增加了沪城、苏州、省城、无锡、扬州等等热点城市的班次。
    成胜利甚至于谋划今年年底开通跑广州、深圳和首都、天津卫的班次,先暂定两天一班。
    为了调动积极性,改进服务态度,成胜利听从黄瀚建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采取停薪留职的方法打消驾驶员的顾虑,鼓励他们承包线路,但是沪城、省城、杭城等等主要线路还是汽车站自营。
    集中力量打造当下高质量的长途客运很有必要,跑省城、沪城、杭城的都是好车,都是获得“优秀党员”锦旗的先进班组。
    这种长途客车不可能坑乘客,发现扒手肯定会主动去抓,乘客需要帮助肯定不遗余力。
    这些其实都是基本职业道德,然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长途客车司机超过百分之八十都做不到,他们不仅仅不会帮助乘客,还是宰客的帮凶。
    那时司空见惯的是把整车乘客送进一个黑窝点,买东西贵就不消说了,更有甚者撒泡尿都得交五毛钱。
    驾驶员白吃或者连吃带拿,乘客挨宰,敢开口指责还有可能挨打的现象普遍存在。
    但是在三水县的客车上,这种龌龊事不可能发生,三水县交通局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这当然是黄瀚的谋划,客商、游客只要坐上去三水县的公共汽车就能很明显的感到与众不同,心里就会为三水县加分。
    这种好处会在多方面体现。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何其重要,黄瀚深知利害!
    经过一系列改革,得到交通局一千万资金注入的汽车站利润顿时翻了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交通局本来就是个大单位、好单位、肥单位,待遇不错,所以几任领导班子都故步自封毫无作为。
    但是成胜利当上一把手后不满足于现状,他听从黄瀚的指点,新方案、妙手段层出不穷。
    最好的组合拳当然是“抓大放小”,交通系统内的小单位、效益差的单位鼓励本系统的职工搞个人承包。
    本单位没人出头不要紧,把启示张贴到西大街东头坝口广场,西头人民广场。
    不会超过三天就会涌来诸多外地人抢着承包!
    为什么?西大街的外地个体户太多了,其中当然有浙商、闽商,他们的胆气和见识不可小觑。
    任如何抓大?当然是成胜利亲自动手。
    首先就是解放思想,接下来端正态度,然后加大资本投入。
    理论上交通局的企业都是官商,天然具备垄断优势,行业优势,拥有政策、资金支持。
    不愁没有业务,用不着担心原材料,这样的单位没效益简直是没天理!
    换了领头人,而且是后台比较硬,工作作风雷厉风行的领头人。
    交通局的整体效益当年就上去了,利润翻了倍。
    成胜利不小气,奖金、福利就高不就低。
    根据贡献和职务,工资上浮一级到四级不等,福利房砌了十几栋,基本上解决了职工住房问题。
    所以他这个具备实干精神的局长兼职书记得人心、腰杆硬,位置稳。
    交通局干出了成绩有目共睹,连普通老百姓都深有感触,很简单,汽车站旧貌换新颜人人看得见啊!
    今年优秀党员、市劳模、先进工作者等等荣誉少不了,只可惜成胜利刚刚提拔为交通局一把手没多久,今年不可能再提拔一级。
    成胜利活出了意气风发,家庭事业处处顺心,又听到心爱的儿子表态努力考入沪城的大学,当然心花怒放。
    肯定要和儿子好好谈谈美好的未来。
    成文阁二十岁了,跟着黄瀚耳濡目染,有了见识,懂了不少东西。
    他点头道:“黄瀚确实说过沪城市场太重要了,只要意识到早早的布局沪城,以后不管做什么,发展空间都很大!”
    “哎呦喂!你太不简单了,这话说的,都能当局长了!”
    “这都是因为经常听黄瀚跟领导们聊,听多了!”
    “嗬!你再谈谈呗!”
    成胜利这一刻无比幸福,比他被提拔为局长时还要幸福三分。
    原因很简单,独子开窍了,能够坐下来商谈大事,后继有人啊!
    他真的特别想听听儿子的想法、看法,一脸期待。
    成文阁继续道:“黄瀚不止一次说过,沪城的工业基础是全中国最好的,沪城的人口有一千多万是直辖市中最多的。
    我们三水县才多少人?只要做到沪城的生意,肯定能够赚很多。”
    “对!你说得很对,黄瀚真会教,教得真好!大学教授恐怕都比不上他。”
    “嗯!我认为黄瀚没有任何人比得上。”
    成文阁早就认准了黄瀚,言听计从,听爸爸夸奖黄瀚心里受用得很。
    “你是个有福气的!”
    成胜利由衷道,他原本是想说傻人有傻福,但临时改口了,他现在真的认为自己的儿子一点点也不傻。
    “肯定啊!黄瀚对我可好了。我要努力,万万不能拖后腿,让他没面子。”
    “嗯!嗯!你的想法很对。”
    就在成胜利和成文阁聊得心花怒放之时,张春梅和妈妈也谈得喜笑颜开。
    张妈妈有文凭是党员懂得自律,主要原因她也是黄瀚圈子里的一员。
    国庆节前,三水县提拔了许多干部,其中就有张春梅妈妈。
    姜晓娟年底铁定被提拔另有任用,整个领导班子都要进行调整,因此这届领导班子当然要在调整前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们予以表示。
    用论功行赏来形容很不对,因为人不讲这一套,但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
    张妈妈当上了东方红布厂的书记正科级,分管财务科、人事科、工会和党建。
    由于已经开始执行厂长负责制,企业的书记现如今都屈居二把手,张妈妈也不例外。
    她当然知道被提拔的主要原因不仅仅因为自己兢兢业业工作,而是有秦昆仑、钱国栋等等力挺,得到了姜晓娟的肯定。
    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妈妈说了被再次提拔的经过,跟她商量是不是和爸爸一起亲自忙一桌子好菜请黄瀚一家子来家里做客。
    张春梅笑了,笑得真开心。
    她家的经济条件也是越来越好,现在住着“东方红布厂”分配的三居室楼房。
    爸爸妈妈的工资、奖金都不少,她每年还能为家里挣一千多块。

第六百零一章:惊动了高层
    (谢谢乌鸦爪痕书友打赏成为本书盟主,加更那是必须的,只不过我今天没现货,明天爆更一万字!谢谢!)
    听到妈妈说要请黄瀚一家子来做客,张春梅看了看应有尽有的新家,道:
    “妈妈,我认为你的想法很好,我们经常去黄瀚家吃饭,到现在都没回请过一次,早就该请客了。”
    “唉!以前不是没条件么!那时我们家都没办法摆下一张大圆桌,厨房那么小,一个人都不太好转身,怎么忙一大桌子菜肴?”
    “嘻嘻!我明白,请黄瀚一家子去饭店更加不合适,他家开的饭店是三水县最好的。
    如果安排在‘事竟成饭店’最后肯定变成我家请客,黄瀚掏钱了。”
    “就是!所以我才决定拿到房子后请黄瀚一家子来看看,顺便吃顿饭,这样多自然。”
    “嗯!这样确实好!爸爸烧的几样拿手菜好吃着呢!”
    “我做的葱油鳊鱼、脆皮肥肠难道不好吃?”
    “好吃,好吃,只不过你已经好久不做,我都快忘了是啥味道了。”
    “唉!还不是因为工作忙,事情多么!”
    “我能够想象得出黄瀚吃到你和爸爸烧的拿手菜会是什么样子。”
    “能有什么样子?他吃过的菜肴肯定很多,说不定根本不喜欢。”
    “他肯定喜欢,我估计他还会仔细询问做法,还会连火候都问清楚了。”
    “不至于吧!”
    “他家是开饭店的,而且已经开了有二十家,只要发现哪家有特色菜肴,他都会弄清楚了,没几天“事竟成饭店”就会推出。”
    “嗯!变换口味不断推陈出新,饭店才能有吸引力!”
    “说不定你和爸爸露了一手,黄瀚会派厨师来拜师学艺呢!”
    “没这么夸张,如果黄瀚真的感兴趣,我倒是乐意教。”
    “我都开始期待请客的那一天了。”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请合适,万一人家没空我们就白忙活了。”
    “没关系,我提前跟黄瀚说,由他安排,肯定不会出问题!”
    “你这样说,好像跟黄瀚的相处更加好了呀!”
    “妈妈!”张春梅娇嗔道。脸瞬间就红到了耳根子。
    “我没有其他意思,只不过经常听说黄瀚爸爸送礼不要请客不到,应该是比较难请得到!”
    “我们之间不一样,是友谊,又不是托人办事!”
    “得,这回是你自己说跟黄瀚不一样的,怨不着我。”
    “妈妈……”张春梅还就真的没法解释了。
    张妈妈真心希望女儿能够和黄瀚成为一对儿,她认为两个儿子争气都考上大学了,一个在读大专一个在读中专,以后都是国家干部。
    她们夫妻俩也是国家干部,她自己还拥有了正科级。
    如果跟黄瀚家结亲应该是门当户对!
    所以她故意跟张春梅聊黄瀚,心里其实是希望女儿主动一点点,她是过来人,知道这种事大凡姑娘主动一点点,成功率至少大三倍!
    老话不是这样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纸么!”
    况且自己的女儿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容貌娇美,身材高挑。
    这里要解释一下,免得年轻的书友质疑。
    张春梅家里要供两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靠拿工资岂不是会穷得揭不开锅?
    唉!八十年代穷不假,但是不穷教育,
    大学生的花费少得很,都是国家贴钱。张春梅哥哥考上的是师范学院,基本上用不着家里给钱,如果省着花还能贴补家里呢!
    当然,以张春梅家的经济条件,用不着两个孩子过于节约。
    张春梅是尖子生,而且是中考第四名的学霸,哪里用得着学费?不但用不着交钱,还有奖学金可拿。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时更加人性化,教育不是拿钱砸。
    穷人家的孩子跟后世比不至于一开始就会输在起跑线上。出头的机会还要多一些。
    穷人家的孩子,只要成绩真的好,大多数都用不着为学费发愁,实在不行,还有乡政府、镇政府提供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