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营业员欺负了怎么办?投诉他!呸!谁敢?
    有本事的用不着排队,排队的绝大多数是弱势人群,他们基本上是忍气吞声赔笑脸。
    这个年代,一般情况下,纵然排队的顾客几大十上百,也不会同仇敌忾,因为谁都不愿意公开得罪卖肉的营业员,担心轮到自己时吃亏。
    如果有私人卖味道不错、价格不高的熟食,仅仅凭借服务态度就能完爆国营、集体的熟食店。
    看来开个卖十三香小龙虾的小店很符合实际,一天能够有几十个顾客光顾,赚十几二十块钱完全能够做到。
    这个年头三水县还没有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万元户还没有出现。
    倘若一天真有这样的收入,一个月就能挣到十几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这就不仅仅是脱贫,妥妥的发家致富了。
    黄瀚更加迫切需要一个小小的店面房,需要钱买下房子,必须确保卖茶叶蛋一个月赚一百二十块钱以上。
    晚饭后,黄瀚依旧是带着小丫头和黄馨上街出摊,让张芳芬留在家里把手上的缝补活儿做完。
    父母知道有黄瀚参加出摊,茶叶蛋卖得很快,耽误不了学习,都不再反对。
    黄瀚来到老地方之时发现那里已经有人在围着,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终于出现了卖茶叶蛋的冒出来抢生意。
    “小姑娘,我前天听到你们唱歌了,今天为什么不唱啊?”
    “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帮助同学卖茶叶蛋,他们还没来呢!”
    “我们反正都会买几个茶叶蛋,你们用不着等,可以先唱起来呀!老少爷们你们说好不好?”
    “好”
    “不好,叔叔、阿姨,你们别围着我们,我们都看不到外面了。”
    “小姑娘,不用看了,我已经看见你的同学,大家让一让,让他们进去。孩子,你有没有记着带橄榄树的歌词啊?”
    “带了,带了,叔叔别急,我待会儿就拿给你。”
    “嗯!我不着急,我还等着听歌呢!”
    看到了黄瀚,张春梅笑容满面,“咯咯黄瀚,今天我们来得比你早,还没吆喝呢,就已经围了好多人。”
    “谢谢你们,要不你们先唱一首歌活跃一下气氛?”
    “好嘞!”
    接下来就是歌声、掌声、笑声,这里成为了电影院外面最热闹的地方,一百五十个茶叶蛋这回卖得更快,而且顾客还少了许多。
    那是因为花了三毛、五毛钱的顾客买了茶叶蛋后都索要黄瀚抄写的歌词,很少有只买一只、两只的顾客。
    茶叶蛋都买完了,黄瀚还没唱歌呢!顾客们不答应,一致要求听橄榄树。
    黄瀚知道要维护好这些顾客群体,没有急着回家,认真唱了一遍,迎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忽然间,黄瀚在人群里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她笑了笑没有说话,然后就挥挥手转身离开。
    张春梅道:“黄瀚,我看见沈晓蓉了,她应该是跟着她妈妈来的。”
    刘晓莉道:“我也看见了,她站了好一会儿,在默默地听黄瀚唱歌,黄瀚,你那首橄榄树唱得真好听,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当然是在邻居家听的收音机,你们想学星期一上学了我可以教你们。”
    “我们也想要橄榄树的歌词。”
    “可以呀,星期一当场给你们写!”
    “好呀!好呀!那我们回家了,再见。”
    三个小女孩很高兴,欢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都在哼“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张妈妈道:“这首歌真好听,黄瀚那孩子唱得比你们好。”
    “我们这是刚学,学会了不会比他唱得差。”
    “黄瀚唱得很投入、很有感情,有可能是他家经济条件不好,更加能够感受到人情冷暖的缘故。你们恐怕唱不出那种味道。”
    张春梅不服气了,道:“妈妈,我们也可以用哀愁的情绪演唱,唱出游子思念故乡的悲伤。”
    “问题是你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忧愁和悲伤,装是很难装得像呀!”
    “妈妈,你干嘛小瞧人,人家能把小花演得那么逼真,难道就真有跟小花一样的经历?”
    “这话倒是蛮有道理,好吧!妈妈说错了,你们肯定行。”
    同样是回家的路上,沈妈妈瞧了瞧女儿问道:“你今天是特意上街来瞧那些孩子唱歌吗?他们都是你班上的同学对不对?”
    “她们是隔壁三四班的。”
    “也是,那个高个子的女孩子也是大队长,应该不和你同班才对,她应该是三四班的班长吧?”
    “嗯!她叫张春梅。”
    “那个男同学叫什么名字?”
    蓦然间,沈晓蓉居然红了脸,她道:“他就是那个讲故事的黄瀚。”
    “原来是他,怪不得与众不同呢!”
    “妈妈,你也这样认为呀!”
    “嗯!那孩子成绩怎么样?”
    “以前的成绩比较差,应该是中下等,但这一次期中考试只比我少了一分。”
    “啊?居然有这种事?以前你们学校有过哪个同学能够一下子进步这么快吗?”
    “从来没有过,所以我才很好奇!”
    “三四班的同学们瞧上去很团结啊!那个班长落落大方,像个小大人,蛮可爱的。她期中考试考了多少分?”
    “她也是只比我少一分,可是我唱歌肯定不如她,我也肯定不好意思在大街上唱歌帮着黄瀚家卖茶叶蛋。”
    “人各有所长,你唱歌不如她,但是你能够弹得一手好钢琴啊!你们学校会唱歌的孩子应该有几百,会弹钢琴的恐怕没几个吧!”
    “是没几个,学校里只有一架旧钢琴,老师当宝贝似的,基本上没有同学敢摸一下,哪有可能学弹钢琴?能学手风琴就不错了。”
    “你手指修长悟性高,一定要勤学苦练,弹钢琴不仅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够提高修养和素质。”
    “妈妈,这些我都懂,只是可惜学校里只有我一个人在认真学,其他几个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些没劲。”
    “人家想学也没这条件呀,我至今都没有听说这三水县哪家有钢琴,好像三水县也没几个老师能够教钢琴。”
    “我在家里可以练琴,在学校也可以练,可是都不知道究竟练得好不好?”
    “也是,你们学校为什么不再培养几个同学呢?”
    “不知道,有可能是怕别的同学弄坏了钢琴吧?”

第五十六章:“的确良”白衬衫
    星期天上午,成革早早的来到黄瀚家里等着。
    黄瀚跟张芳芬说了一声准备出门,成革看到黄颦眼巴巴在瞧着,立刻道:“黄瀚,咱们带上小妹好不好?”
    “你邀请我去你家,没说让带上小颦啊?”
    “我昨天是没想到,今天见到了小妹当然要带她去我家玩!”
    黄瀚问道:“小颦,哥哥去同学家玩还在他家吃午饭,你想不想跟着?”
    “哥哥愿意带着我,无论去哪儿我都想,我一定乖乖的,不会跑丢了。”
    “那还等什么,咱们走吧!”
    小丫头立刻眉开眼笑,拉着黄瀚的手往外走。
    大约一刻钟后,黄瀚和黄颦来到了成革家。
    他家里住着联运公司带小院子的公房,也是那种三间一厨的最普遍结构,但是比较大,房子很新,家里的地面上铺了水泥预制块。
    瞧上去要比黄瀚家的房子宽敞明亮太多,这个时代的“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他家都有。
    堂屋里有玻璃中堂、大方桌、长条柜、碗柜、两把太师椅和四条漆着紫红油漆的条凳。
    成爸爸和成妈妈见到了黄瀚兄妹很热情,并没有因为他俩身上穿着破衣而看轻他们。
    黄瀚跟成爸爸聊天,让他觉得无比奇怪,因为黄瀚的谈吐太让人匪夷所思,完全像个成年人。
    没多久黄瀚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成爸爸不仅仅是个驾驶员,还是车队的队长,转业军人出身。
    手里管着十几台解放牌载重量三吨、五吨的货车,都是能够加拖挂的那一种。
    他这个队长是干部不假,但是由于车队技术好的驾驶员太少,因此他没法脱产,不仅仅要带徒弟,还要经常出差。
    谈起联运公司的车队,成爸爸当然如数家珍,他告诉黄瀚,当然也有些显摆的意思。
    当下车队里的一大半年轻人都是他的徒弟,别人修不好的车只要他肯出手,保管能够开到沪城,有车在路上趴窝,只要是他带队,绝不可能留在半道上。
    黄瀚当然知道这个时期的驾驶员大部分会修车,有些老驾驶员甚至于比那些修理工的技术还要好。
    不是他们多了不起,而是必须掌握这种技能,因为老解放、东风这种货车小毛病不断,开车的如果不会修车,这种车经常在半路歇火,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中午的菜真的很丰富,成妈妈的拿手菜糖醋排骨确实好吃,烧的肚肺汤也很香。成爸爸、成妈妈太热情,不断给黄瀚、黄颦夹菜,害得黄瀚都有些吃撑了。
    黄颦的食量小,最后看着碗里几块以前看到一定欢呼雀跃的糖醋排骨愁眉苦脸,黄瀚不得已,又硬着头皮把小丫头的剩饭剩菜吃了。
    小丫头这才如释重负,笑了起来。
    饭后,成妈妈特意拉着黄瀚来到房间里的橱柜镜子前试衣服。
    她说得很客气,道:“孩子,你不要误会,昨天我特意找出来几件革前几年的衣服。
    这些衣服留在家里没什么用,送给别人我又不乐意,你对我家革的帮助太大了,我想把这些衣服都送给你。”
    这个时期送旧衣服给别人很正常,卖旧衣服的人也不少,原因不仅仅是穷,还因为布是计划物资,要凭布票才能够买得着布。
    品相好些的旧衣服好卖得很,有时能够卖上新衣服一半以上的价钱。
    黄瀚至今都记得,张芳芬曾经花了三块五毛钱从一位邻居家里买来一件那家儿子已经嫌小穿不上的春秋衫,那时的黄瀚已经上初一了。
    这件旧衣没有补丁,是一种化纤材质,藏蓝色,是黄瀚当时最爱穿的一件。
    九零后、零零后基本上不会穿别人的旧衣服,但是七零后曾经穿过人家旧衣服的肯定超过九成,最起码是穿自己家哥哥、姐姐嫌小穿不上而淘汰的。
    小学期间黄瀚的家太穷,太多人家也穷得叮当响,当时的学校连学杂费都难收足,决然不可能让学生们做统一的校服。
    而实验小学偏偏经常有上级领导来指示,有邻县学校来观摩学习,有学校组织的诸如学习雷榜样、祭扫烈士墓、开运动会等等集体活动。
    往往在这个时候,就如同有外国人来拍摄一样,一定要保住社会主义的脸面,同学们都得剃头、剪指甲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老师们严格要求孩子们统一着装,也不是强人所难,仅仅是要求同学们上身穿白衬衫,下身穿蓝色或者黑色的裤子,脚上穿白色的胶鞋或者黑色面料的布鞋。
    没有这些衣服、鞋子怎么办?借!借不着怎么办?不参加集体活动,免得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给学校丢人现眼。
    成绩好家里穷,也没有这些衣服的孩子们当然不属于老鼠屎的范畴,因为老师会发动全班同学帮着借。
    成绩不好家里还穷?这就不能算人了,妥妥的一颗老鼠屎,别混在队伍里给社会主义抹黑,一边儿玩去。
    成妈妈拿出来的六七件衣服都有大半成新,没有一件衣服打补丁,而且还有淡淡的洗衣粉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