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黄瀚未雨绸缪的结果,黄瀚一家子不在三水县过年,邱老师哪有可能去“事竟成饭店”守岁?
    所以黄瀚缠着邱老师软磨硬泡,最后威胁邱老师,如果选择一个人在家守岁,他就不去参加春晚留在三水县陪她。
    不得已,邱老师只能勉强答应。
    然后她就不是勉强了,而是满心激动,甚至于觉得太失礼。
    因为年三十下午三点半黄哲远老俩口带着黄道武、钱国栋、成胜利和成文阁、钱爱国登门来请。
    这真的不是黄瀚的安排,孙子得有孙子的觉悟,哪能给八十出头的爷爷安排事情?
    而是黄哲远担心由于老三一家子不在家过年,导致邱老师一个人孤孤单单过除夕,因此亲自来请。
    黄道武哪能放心两个老的?肯定要陪着,成胜利知道了,当然要跟着去,钱国栋于公于私都得表现出尊师重道,况且他真的对邱老师心存感激,乐滋滋来了。
    于是乎,登门来请邱老师的阵容强大,引得邻居们纷纷侧目,不少人认识钱县长呢,认识交通局副局长成胜利的也不在少数!
    黄瀚的爷爷八十多了,又是老派读书人,德高望重,他亲自来请让邱老师觉得受当不起,反而没觉着钱国栋的身份有啥。
    年夜饭依旧热闹非凡,有钱国栋这位场面人主持,不可能冷场。
    成文阁、钱爱国为了让邱老师高兴,还弹唱了两首歌。
    张禹根、陶元明、黄道乾、黄道涵等等都来敬酒,说了不少感谢邱老师的场面话。
    已经赚了一万多块,明年准备在太州开“悠然斋”分号的陶元明意气风发,不仅仅唱了两段京剧,还来了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张慧芬见半瓶醋的老公在黄瀚指点下干出了名堂,喜不自胜,她受到姐姐影响,同样认为租房子开店忒不划算,准备在太州买店面。
    守岁宴席五点半钟就开始了,散席后人不散,大家都乐滋滋等着看春晚,黄哲远、邱老师也不例外!
    陆玉琪今天转性了,居然没去赌钱也特意带着一家子来“事竟成宾馆”看春晚。
    电视机里欢声笑语,喜气洋洋,“事竟成宾馆”大厅里同样是其乐融融。
    已经办了四年,春晚节目形成了套路,一开始基本上是敲敲打打又唱又跳热热闹闹,过了十点半才轮到黄道舟父子的演唱。
    “快看、快看,大哥上台了,哇!太帅了,要是我哪一天也能上春晚立刻死了都值!”
    钱爱国的声音都盖过了电视机里的歌声,气得陆瑶直翻白眼。
    宋丹华笑道:“马上就过年了,不许说傻话!”
    “这不是傻话,是真心话,二哥你说对不对!”
    成文阁点头言简意赅道:“死了都值!”
    钱国栋道:“哎呦喂!你们俩傻小子能不能换个词儿,大过年的说死字不吉利!”
    成胜利哈哈大笑道:“我们是人,不信这个,随他们吧!”
    黄道武得意洋洋,那感觉就跟他上了春晚似的,他大声道:
    “三哥、黄瀚了不起,今晚把所有的歌唱演员都比了下去,又为我们三水县争光喽!”
    宋春华道:“那是当然,春节联欢晚会全国人民都在看,他们的演出这么精彩,明天的报纸肯定会有相关报道,恐怕有上亿群众都会知道我们三水县。”
    钱国栋道:“春晚的号召力太大,有可能春节过后,又会有许多商户涌来我们三水县呢!”
    成胜利道:“肯定啊!黄瀚以前就说过一个新词儿,文艺搭台经济唱戏,你这个抓工商业的县长要早做准备。”
    “嗯!是要开会商议对策。”
    黄哲远对邱老师道:“邱老师,谢谢您,没有你的悉心教诲,就没有黄瀚的今天。”
    “您客气了,黄瀚的今天其实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陆玉琪对陆瑶道:“小燕子,你要多跟黄瀚学着点,争取明年也去首都上春晚!”
    “我学不来,也不稀罕上春晚!”
    “你怎么不求上进啊?”
    陆瑶争辩道:“我这半年都快学傻了,已经上进了二十几名呢!够上进了,你这样说没意思啊!”
    陆玉琪笑了,女儿、儿子的学习成绩都步入上等生行列,确实上进。
    他道:“你其实聪明着呢,好好学应该能够超过萧蔷跟张春梅比高低!”
    “我干嘛要跟人家比?”
    陆玉琪的性格其实跟陆瑶别无二致,顿时语塞,想了想后,笑道:“也是,干嘛非得跟人家比呢?只要你们高兴就行!”
    “我现在不高兴!”
    “为什么?”
    “苦死了,连电视都不让看。”
    陆玉琪顿时警觉起来,因为陆瑶经常在家里缠着他买台电视机。
    他打岔道:“电视其实没什么看头,我觉得春晚也就这样了,还不如去打牌呢!”
    “爸爸,我们家买台电视机好不好?我们家经济条件那么好,还要挤到人家这里来看电视,乱糟糟的,太憋屈了。”
    “你们看电视吧!我走了。”陆玉琪决定开溜。
    陆惠道:“都快十一点了,你干嘛去?又准备赌到早上啊?”
    “我如坐针毡啊!准备去‘望掐头儿’。”
    “望掐头儿”是三水县土话,译音,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写,意思是歪着脑袋看人家打牌或者打麻将。
    “坐下,哪儿都不许去,还‘望掐头儿’?打牌的眼瞎了,敢不给你这个炙手可热的副经理让位置?看完电视我们一起回家。”
    不知怎的,越混得好越是不跟老婆计较,陆玉琪就是如此,干笑道:“人家打了两三个钟头,有了输赢,让位置给我,我也不可能上场。”
    “别废话,好好看电视哪儿都不许去!”
    陆瑶聪明着呢,当然知道陆玉琪坐不住了的原因,道:“爸爸,你今天陪我们好好看春晚,我就不要求买电视机。”
    这话很灵,陆玉琪还就真的干笑着坐了下来。
    (三百零三天,马上就是一年整,日月如梭!有推荐票、月票不能浪费呀!)

第五百七十七章:归来
    陆惠更加关心俩孩子的学习。
    见陆瑶又提买电视机的事儿,板着脸道:
    “小燕子,你好不容易才提高了学习成绩,怎么还惦记着买电视啊!”
    “家里有电视机就用不着坐着看,可以钻被窝里看啊!”
    “休想,你考上大学后,我家才买电视机。”
    “不是说好了考上实验中学高中部,咱们家就买一台大彩电吗?”
    “谁跟你说好了?”
    “爸爸和黄瀚都答应了!”
    “黄瀚不可能答应,肯定是你爸爸自作主张,不行,我不同意。”
    “黄瀚真的答应了!”
    “应该是你缠得人家烦了。”
    “没,我根本没缠过他,都是他死缠烂打,非要辅导我。”
    “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丫头,不知道你们学校有几十几百同学盼着加入你们的学习小组得到黄瀚的辅导啊?”
    “知道啊!所以我才觉得黄瀚简直是个神经病,那么多人上赶着,干嘛总盯着我这个不稀罕的呀?”
    陆惠哭笑不得,却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她跟张春梅、萧蔷等等很熟,知道这些小姑娘都不错,不仅仅成绩好,其他各方面也不比陆瑶差。
    甚至于连陆惠自己都解释不清,黄瀚为什么对自己家这么好?
    她认真工作,只要是“自强服务公司”、“华美风”的事情都主动过问,而且事无巨细,其实就是为了报答黄瀚家。
    陆斌道:“黄瀚的歌唱完了,爸爸,我也不喜欢看春晚,要不你跟我去活动室看看我怎么练球的?”
    陆玉琪一年忙到头,还真的没看过陆斌打球,立刻道:“好!咱们这就去,陆惠,你们俩看完电视去喊我们。”
    三水县看春晚的人家无一例外都等着看黄道舟父子登台,包括路灯下的小姑娘一家子。
    自从有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主题晚会,小姑娘家的经济条件大有起色。
    这两年物价涨了不少,茶叶蛋由一毛钱两只涨到了两毛钱三只,电影院门口也曾经出现过竞争对手。
    然并卵,《路灯下的小姑娘》太出名了火爆全中国,顾客们都愿意帮助她这个热歌创作原型,因此她家每天都能卖出二百只茶叶蛋。
    一个月能够赚一百多块钱能顶两三个普通职工的工资了。
    这不是虚言,三水县的外来人口与日俱增,生意越来越好做,小姑娘家学黄瀚,本着诚信做生意,当然无往而不利。
    因此今年秋天,小姑娘家也买了一台十四英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
    年三十,小姑娘家八口人都在看春晚,小姑娘还特意指给瘫痪多年的奶奶看为她家带来福音的黄瀚。
    老人家合掌念佛,她告诉小姑娘,这是在为黄瀚祈福……
    此时,沈建华和秦淑珍两口子也在看春晚。
    两个孩子都远隔万里,这个除夕是一双儿女都不在身边的第一年,两口子心里都不好受。
    快二十年了,沈建华夫妻俩的年夜饭照例是两家跑。
    只要是夫妻俩都在杭城过年,都是沈家早早的开饭,沈建华陪父母兄弟姐妹喝二两,然后去秦家。
    两家离得不远,算是世交,沈晓蓉的爷爷曾经是外公的老部下,离休时级别依旧比沈晓蓉的外公低两级。
    九点多快十点了,沈建华夫妻俩回到了冷冰冰的家里,兴趣索然,也打开电视看春晚。
    “黄瀚那孩子确实长成帅小伙了。”秦淑珍终于在看到了黄道舟父子的节目后打破了沉默。
    “这孩子算是我们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真心不错。”
    “也不知道晓蓉她们看得到春晚吗?”
    “应该看不着,美国电视台不可能转播我们的节目。”
    “唉!有得就有失,现在想来,其实我俩没有必要非得把两个孩子都送出国读书的!”
    “想孩子们了?”
    “当然,每逢佳节倍思亲么,我觉得这个除夕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唉!此事古难全啊!别想太多,孩子总会长大,早晚都会离开我们。”
    “黄瀚那孩子最特别,小小年纪就说父母在不远游。”
    “由此可见,那孩子是个有情有义的。”
    “嗯!原本我是希望晓蓉不要跟他走得太近,所以最支持晓蓉去美国读书。”
    “怎么了?后悔了?”
    “谈不上后悔,只是觉得黄瀚那孩子蛮好的。”
    “都才十六岁,路还长着呢!”
    “也不知道孩子们去美国几年会变成什么样子?”
    “谁知道呢,但是我相信,我的两个孩子肯定不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但愿如此吧!”
    ……
    黄瀚一家子是初三回到家,当天中午就参加了姜晓娟、赵县长、秦昆仑等等县里主要领导发起的接风宴。
    不是吃公款,钱国栋高调表态私人请客,然领导们不同意,要求大家出钱,不得已,钱国栋只好收了五块钱一个人。
    虽然物价涨了太多,但是二十四人一桌,有一百多块钱菜肴也蛮丰盛,况且是安排在“事竟成饭店”没有服务费,只算成本价,基本上是应有尽有。
    得知是县里的领导和同事们凑份子为自己接风洗尘,黄道舟立刻表态也算份子,酒水钱他出了。
    于是乎,他拿来了一箱茅台要求大家畅饮。
    有钱的黄道舟会做人,吉普车上装了太多首都特产,领导们人人有份。
    初三,县委没有正式上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