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来访的黄瀚一家子后,秦淑珍很热情,安排在西湖边的刘庄吃饭,据说伟人曾经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还学了几句英语。
    离开三水县已经有了快一年,秦淑珍很关心三水县的近况,和黄道舟、张芳芬聊了不少话题。
    黄瀚感觉到秦淑珍根本不知道妹妹秦淑洁拿着黄瀚的四万美金去博彩。
    他当然不会主动提起这件事。
    从秦淑珍的态度看得出来,她还是愿意黄瀚家跟她家走动的,吃完饭,她还跟着去黄瀚家杭城的徽派宅院看了看。
    楼上、楼下,院落都看了一遍,然后她笑了,道:
    “高官的老革命都没这么好的住宅条件,这样的房子不仅仅涨价了,还基本上没什么人家愿意卖。”
    黄道舟和张芳芬最是满意这栋房子,俩人甚至于想来这里养老,以后夫妻俩可以手牵手去西湖遛弯。
    见秦淑珍也喜欢这房子,张芳芬觉得骄傲,道:“我家黄瀚真有远见,他就能想到在沪城、沪城买房子。”
    “唉!那时黄瀚也劝我们家买一栋,可是我没下决心,现在更加买不起了。”
    黄瀚道:“阿姨,现在下定决心不算晚,你有看上的吗?像我们家这种房子,五万块都不算贵。”
    黄瀚家这房子是八二年年底买的,买房子的钱加上修缮的费用和过户费,总共花了三万块左右。
    “我们家哪有五万块呀,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大部分是她小姨和外公出的。”
    “阿姨,听你的口气像这样的房子还有?”
    “是啊!找得到的,就是涨价太厉害了。”
    “阿姨!千万别犹豫,这样吧,我马上借给你五万块钱,你立刻买下,下手晚了还得涨。”
    “不行,不行,我怎么能借你家这么多钱?”
    张芳芬也是个大气的,帮腔道:“秦局长,你不要客气,我家黄瀚出版了一盒专辑赚了有一百多万呢,能够借钱帮你家买一栋喜欢的房子,我们一家子都乐意。”
    《心的祈祷》专辑名气大,秦淑珍当然知道,只不过没想到黄瀚能够赚这么多,颇感意外。
    一百多万相对于五万真的不算啥,秦淑珍心里松动了,嘴上依旧推辞道:
    “不行不行,我家建华的脾气你们都是知道的。”
    “阿姨!这事儿暂时别告诉他,生米煮成熟饭后,他还能怎么着?”
    “我我……”很明显秦淑珍内心彻底动摇了。
    她有可能这大半年时间关心过西湖附近的房子,她是个有经济头脑的,以前黄瀚有关于房子的论述,劝她买房子的话她其实听进去了。
    她又眼看着房源越来越少,物价、房价都在涨,心里有些想法。
    “阿姨,真的有合适的,万万不能犹豫,过了这一村,就没这家店了。”
    “可是我们家短时间里根本还不上这么多钱呀!”
    “不要紧,我家又不等着用钱。以后沈小峰和沈晓蓉都是能挣美金的,说不定一年时间就能攒五万块呢!”
    想来秦淑珍是了解国外的收入的,听黄瀚这么说了,终于下定决心,道:
    “我给你打借条,借四万五千块就够了,你要帮着保密呀!”
    “当然,我肯定不会让沈叔叔知道,可是沈晓蓉二叔是在房管局工作呀!”
    “就是他告诉我有两栋房子,都离这里不远。我让会他瞒着建华。”
    “两栋?阿姨你准备两栋都要?”
    “这怎么可能?买一栋我已经是胆大包天了。”
    “这样吧,明天我们就去办手续,你挑,剩下的一栋我家买下。”
    “办手续容易,你们身边不可能有这么多钱吧?”
    “没关系,我妈妈马上打电话去沪城,今天晚上最迟明天上午就会有人送十万块钱来家里,阿姨,你别借四万五,借五万,房子拿到手还得维修呢。”
    见黄瀚说得底气十足,秦淑珍答应了。
    杭城徽派宅院暂时没装电话,张芳芬和黄瀚跟着秦淑珍回家给徐若男、陈春松打电话。
    沪城三家专卖店每天的营业额接近一万五千块,批发也绝大多数是收现金,平均一天也有几万块,让徐若男拿十万块钱给陈春松坐火车送来杭城真不是个事儿。
    见张芳芬调十万块巨款分分钟搞定,秦淑珍对黄瀚家的实力刮目相看。
    沈建华的二弟沈建国是房管局的领导,他为了避嫌不可能亲自参与交易,自有办事员张罗,手续用不着黄道舟来回跑。
    沈建国和黄道舟这是第二次打交道,他很热情,邀请黄瀚一家子去楼外楼吃晚饭。
    黄道舟和沈建国喝了有一瓶茅台,聊了很多。
    张芳芬和秦淑珍亲密了不少,也相谈甚欢。
    黄瀚终于知道,秦家比沈家牛逼,秦淑珍大哥现在的级别比沈建华高多了,而且是在沪城。
    知道历史大势的黄瀚知道此时沪城的领导应该是最有潜力的,秦淑珍大哥以后恐怕能够直达天听……
    黄瀚自信、自尊,不屑于玩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结交权贵不是为了其他,而是为了不被别人欺负。
    学而优则仕的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没有关系网寸步难行,要防范遇到凭借权势强取豪夺的,就必须拥有自保的实力。
    秦淑珍买到了心仪已久的那栋小楼,那激动又带着忐忑的表情溢于言表,黄瀚心里暗笑。
    五万块人民币算什么?你女儿和妹妹马上就能拥有几十万美金呢。
    也不知道得知这个消息后,秦淑珍会是什么表情?
    估摸着她更加不敢把这件事告诉沈建华。
    (请书友们投票支持,谢谢!)

第五百三十三章:天桥百货
    黄瀚一家子一共在杭城住了七宿,回来时还去苏州玩了两天,没有去打扰副市长沈建华。
    原因很简单,刚刚借钱给秦淑珍买了房子,随即就来苏州找沈建华,容易让秦淑珍误解。
    一家子游玩了掘政园,在得月楼吃饭,看了看苏州的“风牌”专卖店。
    统一装修为时过早,此时的商店都不怎么注重室内装饰。
    国营商店还是柜台式,喊售货员同志,人家都不爱听,得喊“会计”、“师傅”,服务态度只能呵呵了。
    跟“风牌”专卖店敞开式选购,有安装了穿衣镜的试衣室供顾客使用根本不好比。
    黄瀚一开始就要求店招、门脸采用统一样式装修,并且亲自设计,因此苏州的店面外观瞧上去跟三水县的二层楼大同小异。
    店长也是来自张家庄的农村姑娘,也姓张,叫张秀芝,算是张芳芬的本家侄女。
    她现在已经没了土气,有了点职业女性的自信,她还建议苏州完全可以再开一到两家“风牌”专卖店。
    苏州分店月营业额超过十万,减去一切开支和税费,纯利润不低于两万。
    再买两处楼上楼下三四百平方的门面房开分店完全可以有。
    张芳芬答应了,并且交代张秀芝接下来就可以找房子洽谈,最后秀儿、玉儿或者她来拍板办房产过户手续。
    张秀芝积极性很高,她是店长,职务工资是五十块。
    如果苏州的专卖店在她手上发展成为三家,她理所当然升副经理,职务工资就能拿到一百块,加上基本工资和平均奖,月收入接近二百块。
    派往外地的所有职工还比在三水县上班的多二十块钱一个月的补助费。
    一般情况下几个店员拿出补助费就足够一日三餐,还能够保证有一顿肉菜,工资和提成基本上能够攒下来。
    因此这些农村姑娘根本不介意背井离乡,因为她们都是集体活动,住专卖店楼上的集体宿舍,轮流值日忙一日三餐。
    生活无忧无虑,一般店员的工资、提成达到九十块钱左右一个月,这样的收入跟在三水县其他单位上班的同龄人相比,达到双倍还不止。
    这些姑娘得到了好工作后还给同学、邻居介绍,“风牌”专卖店招人时基本上用不着广告宣传,自然就有人找上门。
    这其实也是普遍现象,八十年代初期,农民工太多了,找个工作真的不容易,所以才有了一个词汇“盲流”。
    这时办厂最容易的事就是招工,跟两千年后截然不同,不可能有老板为找不到工人发愁。
    ……
    黄瀚回到家的当天就有了两个好消息,黄馨中考的成绩排名全县第三十六,稳当当被实验中学高中部录取。
    还有个好消息是天桥百货的原始股买着了,首都那边的工行已经寄了挂号信,没几天黄瀚家就能拿到新中国的第一家股票。
    秦淑洁做事靠谱,既然答应了黄瀚就不折不扣照办。
    美国的博彩公司不少,她选择老牌总部在欧洲的公司威廉希尔下注。
    中国代表队奖牌第一人家开出了一赔一千多的赔率,第二变成了一赔三百左右。
    第三是一赔一百零几,第四的赔率才是秦淑洁最关心的,不是很高,但是也达到了一赔二十九。
    赔率出来后,第一时间刊登在报纸上的体育博彩专用版面。
    沈晓蓉和秦淑洁这段时间都在等可以投注的日子,每天都看体育版面。
    看到了赔率后,沈晓蓉感叹道:“小姨,如果押中国队第一名押对了,四万块就能变成四千万,一下子就能变成百万,不对千万富翁啊!”
    “没有人是傻子,中国队拿奥运会奖牌数第一的几率万分之一都没可能,谁会下注赌千分之一的可能性?”
    沈晓蓉是高智商,立刻明白了,人家博彩公司开出的任何赔率其实都是经过计算的,肯定输少赢多。
    “第四名的赔率是一赔二十九,说明人家认为可能性超过百分之一对不对?”
    “我猜人家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不低于百分之二或者三。”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国家的代表队还是有些实力的?”
    “应该是吧!谁知道呢?毕竟新中国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奥运会呀!”
    沈晓蓉肯定道:“这就对了,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代表队,黄瀚了解,他认真分析后得出了中国队可以取得第四名的结论,所以敢孤注一掷。”
    “有可能就是这样的,我下午就去帮他下注,免得夜长梦多。”
    “小姨,一万块赌对了能够赢二十九万,我的心突突跳,这也太刺激了,我都紧张得手抖,我这个样子会不会一直到奥运会结束呀?”
    “还真别说,我现在就开始紧张起来了。”
    秦淑洁以前从来不关心体育赛事,这回不一样了,只要有时间就会打开电视机看实况转播。
    中国队拿下第一块金牌实现了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之时,秦淑珍和沈晓蓉居然抱头痛哭,也不知道是为祖国感到骄傲,还是为有可能赢钱激动,想来是前者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俩下班、放学后一边看电视一边掰着指头算奖牌总数,简直是度日如年。
    张芳芬和黄道舟知道儿子赌中国代表队奖牌总数第四名,他俩只要有奥运会实况转播,都会认真看。
    可是他们发现黄瀚依然如故,根本不看电视,连此时绝大多数中国人必看的女排比赛,黄瀚都不看。
    “道舟,我家黄瀚该有多大的心啊?”
    “哈哈,养儿胜似父,要钱干什么,我俩其实也应该保持淡定。”
    “我算算账,中国代表队奖牌的名次还就应该是在三到六名之间。”
    “你的意思是黄瀚押对的几率达到三分之一了?”
    “嗯!应该还不止。”
    “唉!只可惜,也没法知道押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