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买、买、买!嫌少不怕多!即便今年的房价拿去年比已经涨了百分之十五以上,在黄瀚眼里也是白菜价。
    只可惜没有房产中介资源不好找,完全靠运气,纵然如此黄道舟还是花掉了二十五万买了五栋小洋楼和两栋面房门。
    沪城和首都截然不同,首都的主流建筑是四合院是平房,沪城的特色是楼房多,小洋楼不少。
    太多居民住在石库门里的二层、三层的楼房,只不过原本的一户人家,现在大多数是七八家合住。
    加上留给液压元件厂做办事处的小楼,如今的黄瀚、黄馨、黄颦名下有了七栋小楼,总面积达到两千平方米。
    除了和姑妈家合买的门面房,还有两处门面房合计四百多平方米。
    这两个出高价买到手的门面房已经开始装修,至多一个月两家“风牌”服装专卖店就会开门营业。
    黄瀚相信自己赚钱的本事,愿意让家人共同享有财富,这一次过户房产特意让黄道舟用黄馨、黄颦的名字,一人给两栋小洋楼。
    姐妹俩现在不太懂,等她们长大后,就能知道这两处房产是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国人一辈子也攒不下的家财。
    黄道舟虽然爱两个女儿,但是家财传给儿子的思想还在,况且买房子的钱本来就是儿子挣的。
    他认为应该把房产全部落到黄瀚的名下。
    黄瀚为了劝黄道舟还真废了很多口舌,最后黄道舟被感动得泪光莹莹,他认为善待姐姐妹妹的儿子真大气,他自愧不如。
    房子的价钱涨得很明显,黄景兰和徐若男如今都相信了黄瀚的话,她们也在挖空心思找房源,这两天也买了一栋小洋楼,面积有二百多平方米。
    黄瀚当然支持姑妈家买房子,虽然黄景兰没有开口借钱,但是黄瀚主动增加“新风服装店”沪城总店的资金,直接给了八万块。
    将要新开两家分店,徐若男做了规划,认为得增加四万块钱的资本,黄瀚直接给翻了倍,并且告诉徐若男,她家的分红完全可以支出两三万付清她家的购房款。
    人生中最怕遇到自己没本事还见不得人家好的货,而这种人实在多不胜数。
    徐若男帮着批发磁带尽心尽力,但是不知道黄瀚究竟赚了多少钱,她从来没有问过,黄瀚最是喜欢她的本分,事实证明自己选对了人。
    新买到手的房子中有一栋小洋楼保养得不错,位置靠近虹口公园,离东北边的复旦大学只有不足三公里,周边有不少大学。
    黄瀚和黄道舟商量后决定留着这栋小洋楼自住不出租,阁楼用来存放收购的名酒。
    黄道舟经常来沪城出差,可以在这里落脚,说不定三年后,黄馨就会来沪城上大学,有这栋三百多平米,带院子的小洋楼住着,应该蛮惬意。

第四百七十八章:归来
    一个多月后,黄瀚终于可以回家了。
    《心的祈祷》专辑自己卖了八十万盒,加上结算了出版社批发售出的一百万盒,减去高达三十几万块的各项费用和开支,足赚一百万挂零。
    这还不是全部获利,如果运气好出版社再销售二百万盒,还有接近一百万的利润。
    虽然该给的好处都给了,大家发财,应该没人做手脚。但小心谨慎的黄道舟还是不放心,叮嘱陈春松、陶俊经常去磁带厂看看,防止被瞒报销量。
    要做到这一点必较容易,磁带厂也是国营单位。
    黄道舟前段时间经常带着陈春松、陶俊来拿货,请客吃饭,送点香烟那是必须的,车间主任、厂长都说得上话。
    想要知道《心的祈祷》专辑的具体产量,请内部人看看生产报表就清楚了。
    天气太热,凌晨从沪城出发,一路风尘仆仆,下午两点多才到。
    一回到家,黄馨就和黄颦去洗澡,没有空调的双排座里热得跟蒸笼般,几个人都有一股馊臭味。
    黄道舟过家门而不入,直接开车去了液压元件厂。
    志得意满的张芳芬有些迫不及待,拉着黄瀚坐下谈这一个多月的工作,她有太多真实的故事要讲给儿子听。
    她是真的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干劲儿十足。
    如今的她走在三水县大街上,至少有一半人认得她,都客客气气喊一声“张经理好!”
    扬州的“风牌”专卖店四月份开业,省城的六月底开业,由于没有名气生意不温不火。
    黄瀚其实仅仅是布局而已,专卖店只要不亏本,以后单门面房涨价带来的红利就会让人觉得赚钱容易得如同白捡。
    然有时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专卖店从七月三号开始,生意好得就如同井喷般,不到一个星期出现了让玉儿无比尴尬的事情——店里没有货卖!
    “风牌”款式新,质量好,价格适中,《激情三水》的独家广告效应体现后,苏南省的专卖店里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直接导致省城和扬州的专卖店货架一扫而空。
    听张芳芬谈到这个情况,黄瀚流汗了,这都是自己挖坑不填造成的不良后果啊?
    “妈妈,你们怎么应对的?”
    “我又不傻,当然要优先供应咱们的专卖店,这里的利润有双倍还不止呢,第二天晚上就请成胜利专门派车补了货,省城的专卖店七月份居然有接近二十万的营业额!”
    “有这么多?这里的利润……”
    零售的价格是出厂价的两三倍呢,母子俩心有灵犀都笑了。
    “原来名气大了生意这么好做,我已经在加紧扩张专卖店,调俞勤、张玉兰去帮玉儿,她们已经在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昆山找房子。”
    “妈妈,你这是大手笔啊?这样扩张店长的人选够吗?”
    “我一直都听你的,采取三三制管理,三个营业员中有一个组长,提成、基本工资跟普通营业员一个样,多十五块钱职务工资。
    三组或者两组六到九个营业员中肯定有一个副店长,职务工资拿三十块,店长的职务工资给五十外加全店的平均工资。
    给了这么好的条件,傻子才不乐意当官,如今的营业员都争着当组长,副店长都想成为店长。”
    “店长、副店长大部分都是刘庄人吧?”
    “以前是,现在不全是了,但是没有外地人,都是咱们三水县的农村姑娘。”
    这一个月张芳芬赚得不少,有钱,所以舍得买房子开专卖店。
    况且她眼看着房子涨价了,三水县的房子涨得还不厉害,今年夏天的时价拿八一年夏天相比,也有了百分之二三十的涨幅。
    其实不仅仅是房子,猪肉、鸡蛋、烟酒都在涨。
    张芳芬生意经蛮足,绝不肯给他人做嫁衣,开专卖店的前提就是有自己家买下的房子,哪怕地方略微偏一点点也不要紧,关键是面积大,楼上得有营业员的宿舍。
    黄瀚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妈妈,你能力太强了,县长都未必比得上你,我以后就不管这些杂事了,一切你看着办!”
    得到儿子的肯定,张芳芬心花怒放,她神秘兮兮道:“你想不想知道,我们家这一个多月又赚了多少钱?”
    黄瀚很配合地压低声音问道:“究竟是多少钱啊!”
    张芳芬凑近黄瀚轻声道:“不算厂里的利润,我家赚了二十几万,我准备全部用来买门面房开更多专卖店。
    我以前还不太相信能把专卖店开到全国,现在看来,这事儿不是很难,只要过个十年八年还就真能做得到!”
    现在办营业执照没法联网,“风牌”专卖连锁店仅仅是黄瀚和张芳芬的说法,其实都是独立的、卖服装的个体户。
    门面房的产权是黄瀚的名字,经营业主分别是各店店长,每家分店的营业员保持六到八人,还就真的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原本是黄瀚竭力要求扩张,想着花几年时间在江浙沪、沿海城市、省会、直辖市、地级市实现一城一店的布局,以后看情况发展内陆省份的县城。
    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张芳芬体会到了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好处,感觉到了门面房的价格在快速上涨,积极主动布局。
    在自己拥有店面房的情况下,“风牌”只要有了五十家以上的专卖店,竞争力也不可小觑。
    严抓质量、不断开发新式样,零售价格适中,把“风牌”做成国民品牌完全可以有。
    黄瀚也乐呵呵小声道:“妈妈,你知道我们在沪城卖磁带赚了多少钱吗?”
    “你们带了十五万,后来又增加了几万,算二十万本钱,以你的本事恐怕也应该赚了二三十万吧!”
    “嘻嘻!目前到手一百万,以后恐怕还有一百万!”
    “啊?出个专辑这么好赚?”
    “不是人人都好赚,当下恐怕只有我能赚这么多!”黄瀚得意洋洋道。
    “谈赚钱的本事我还就真服你!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能干的呢!”
    “遗传,遗传,你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
    “唉!我这里接近两千人在忙忙碌碌才赚了这么多,你怎么就轻飘飘赚了一百万呢?”
    “也不是赚得很轻松,没少跟人家斗心眼,心累啊!”
    张芳芬还想跟儿子聊,可惜做不到了,因为成文阁和钱爱国进了门。
    张芳芬道:“我去厂里转转,你们有日子没见了,好好聊一聊,晚上一起吃饭,问问你们爸爸妈妈有没有空,来不来?”
    钱爱国道:“谢谢伯母,我过会儿给爸爸打电话。”
    成文阁道:“我爸爸来不了,他出差了,我妈妈肯定愿意来。”

第四百七十九章:分享快乐
    成文阁和钱爱国这段时间没了主心骨,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黄瀚成功出专辑的消息他们都知道了。
    没法不知道,因为三水县大街上也在热卖《心的祈祷》专辑,为此三水县收录机的保有量倍增。
    太多年轻人喜欢这个专辑里的歌曲,用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买收录机,买不到进口货,就买质量过得去的国产货熊猫牌。
    黄瀚没有跟两个孩子多解释什么,更加不可能说这一次发行专辑赚了多少,具体数字只有黄道舟和黄瀚心里有数,连黄馨和黄颦都不太清楚。
    这段时间在做大事,没顾得上问问成文阁和钱爱国的情况,按理说实验中学不可能放弃这两个特长生。
    黄瀚问道:“考试的成绩早就出来了,你们有没有收到实验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啊?”
    钱爱国笑了,问道:“大哥,你怎么就能肯定我俩被实验中学录取呢?”
    “主要原因是这两年你们很努力,次要原因你们是《激情三水》的主要演员。你们俩有没有达线,照顾了多少分啊?”
    成文阁道:“我考了一百六十五,分数线是一百七十一,差六分。”
    “我差十分,如果英语算分数,我们俩根本用不着特长生加分。”
    “废话,三水县几十所小学,好像只有我们实验小学开英语课了,怎么算分数?”
    “大哥,你以前总是说学好英语最重要,比学数理化都实用,为什么那些学校不教英语啊?”
    “那是因为没有这么多能教英语的老师,初中就不会了,所有的学校都有英语课,算主课成绩的。”
    成文阁喜道:“太好了,我已经记得几百个单词,进入初中英语成绩差不了。”
    这倒是真的,上初一时,黄瀚才知道貌似只有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学过三年英语,因此初一每个班上的英语课代表都是实验小学的毕业生。
    然并卵,一年后这种先学三年的优势就荡然无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