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不着谢,这是我们红领巾应该做的。”那个小青年做鬼脸搞笑道。
    “哈哈哈……”乐翻了几千人。
    “黄瀚,我们也买票了,我们想听《路灯下的小姑娘》。”
    “就你们几个想听?人数不多,我们团队的激情上不来啊!”黄瀚在点燃气氛。
    “还有我们,我们也想听?”
    “人数还是不多,都不超过半数!”
    “你什么眼神,明明是所有人都想听,都在嚷嚷。”
    互动正在进行,黄瀚大声问道:“同志们,朋友们,愿意一起唱一曲《路灯下的小姑娘》吗?”
    “我们愿意……”
    “愿意的朋友们请挥舞你们的双手好吗?”
    “好!”现场顿时有成千上万只手在挥舞。
    “还有不少同志没挥手啊!”
    “我们明明都在挥手啊!”
    黄瀚划拉吉他弹出节奏来了一嗓子:“请把你们的双手舞动,让我看清你们期待的笑容!请随着我们的节奏发出嘶吼!”
    “好……”现场的气氛已经临近沸点。
    一通骚操作后,欢快的曲调响起,张春梅起头:“嗨!在那盏路灯的下面有一个小姑娘在哭泣……”。
    接下来是成文阁的声音响起:“……不知道是谁把她抛弃,她现在该到哪里去……”
    全场的观众都在挥手扭动身体,好像唱到了黄瀚团队齐唱“亲爱的小妹妹请你不要不要哭泣”时,所有的观众都在高歌。
    场面太火爆,简直是“嗨!”翻了天,成千上万观众跟着节奏呐喊,不知道多少人第二天嗓子会哑了。
    当天晚上的太州之行,仅仅面向个人,门票就销售了一万七千多张。
    不仅于此,还有不少单位表态购买,给马支书、小韩老师等等留下了联系方式、联系人。
    又成功了,加上单位购买的数额,在太州一共募集了两万二千多块,邱老师算算账,还没怎么着,就有了三万五千块,修桥这事儿板上钉钉没跑。
    (请书友们投票,谢谢!)

第四百六十五章:哦!他比你先到
    黄瀚明白什么歌会火起来,因为他二十岁前特别爱听流行歌曲,年轻时的记忆太深刻。
    记得八四年,刘小明的哥哥刘小刚初中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刘兆祥没有要他上交工资和夜餐费。
    刘小刚用攒了一年的钱买了一台熊猫牌收录机,黄瀚经常在他家听歌,那时最火的就是张行和张蔷的专辑,后来还有个吴涤清。
    黄瀚带着团队在太州洋桥口广场现场演绎《燃烧吧火鸟》《迟到》、《梅兰梅兰我爱你》、《冬天里的一把火》和原创曲目《路灯下的小姑娘》、《心的祈祷》哪有不轰动的道理。
    《迟到》这首歌虽然已经在港台串红,但是红遍全中国还要等到八四年。
    因为八四年一月,沪城音像出版社推出一盒专辑,直接导致《迟到》上了天,让一位叫做张行的男歌手一举成名。
    然黄瀚足提前了半年在太州唱《迟到》,还有配有劲舞,不火没天理啊!
    最火爆的歌被黄瀚率先使用了,人家沪城音像出版社和张行怎么办?
    他们又不是原创,用不着同情,让他们真“迟到”吧!
    黄瀚甚至于已经在琢磨,自己是不是可以出一盒磁带专辑?
    细细想想脑子里的信息,自己出钱出版歌曲磁带还真就不违法,不少歌手曾经做过这种事。
    只不过由于没有销售渠道、没有名气,根本卖不掉,全部亏了本,吓得不敢再玩。
    这是事实,当下有名的歌唱家都有单位,都是红极一时的大歌舞团,自然有单位安排演出、安排出唱片、磁带。
    沦落到自己花钱出磁带的歌手肯定没有名气,市场是很现实的,想撞大运真的不太容易。
    演出团队不可能在太州住宿,晚上跟着两辆双排座和两辆吉普车回三水县。
    黄瀚和沈晓蓉被特殊照顾了,和许部长、邱老师一起坐进了吉普车。
    “黄瀚,你唱得那一段是什么歌呀?我怎么没听到过?”沈晓蓉一直想问问黄瀚,这时终于有时间了。
    “哪一段呀?”
    “就是那个‘请把你们的双手舞动……’。”
    “额!那是我随口瞎唱的,不是什么歌?”
    “啊?那几句蛮好听呀!还充满激情,你为什么不尝试写成一首歌呢?”
    “我不知道能不能写得出。”
    邱老师道:“写歌完全靠灵感,你已经有了曲调。有了两三句歌词应该能够完成。”
    这个黄瀚还真的没有自信,因为他当时真的随口唱,至于是用了记忆中哪首歌的调子,他根本想不起来。
    他决定甩锅,道:“邱老师、蓉儿,要不你们试试看吧!我真的江郎才尽了。”
    许部长笑了,道:“你才多大,真是学习、进步的黄金时刻,怎么可能江郎才尽?”
    邱老师道:“我看你就是想偷懒!”
    沈晓蓉道:“就是!”
    黄瀚冤枉啊!他还就真的不知道怎么完成这首歌。
    ……
    三水县教育局这段时间也做了不少工作,小学、初中的同学们都必须完成一篇题目为《心中的师恩桥》的作文。
    毫无疑问,三水县的每一个老师都必须给同学们讲有关于“师恩桥”的故事,讲品学兼优的沈晓蓉、黄瀚和邱老师师生情,否则作文怎么写?
    老师们爱讲这种故事,因为他们都有带入感,都渴望自己的学生也能出类拔萃,希望自己的学生也常怀感恩的心。
    “师恩桥”计划注定会受到广泛关注,在三水县家喻户晓毋庸置疑。
    六月十五号开始,三水县的不少老师下了乡镇,目的当然是卖票,计划是连续卖三天时间。
    老师们没有意见,因为虽然是自觉自愿,但是筹备处不肯让老师们白忙,会给一二毛块钱补助费,报销车票钱。
    做好事还能赚点辛苦钱,老师们的积极性可想而知,他们这三天时间硕果累累,一共卖出一两万张。
    六月二十日,该启动去企事业单位上门推销的计划,然搞笑的事情发生了,筹备处只剩下七八千张门票。
    这一点点门票在教育局陈局长和朱校长亲自跑了扬州柴油机厂和“东方红布厂”后就不能再卖了。
    陈书记早就说过了,教育局系统的正式工都会领到两张门票看演出,哪能食言?
    有些时候,事情的发展就是那么不可理喻。就跟股票一样,疯狂的时候价格一百,有人还要看好说能涨到三百。
    结果是跌破十块钱,公司还是那个公司,基本面没什么大变化。
    《激情三水》晚会的门票没有变化,但是变成了香饽饽用不着推销了。
    不少从太州特意赶来的小青年,他们的目的是在三水县电影院附近看看黄瀚团队现场演唱《迟到》、《冬天里的一把火》等等歌曲,顺便买几张门票。
    因为他们运气不好,没有赶上黄瀚团队现场演唱推销门票的那场小规模的晚会。
    后来听朋友、同事描述了火爆的场面,听他们学着唱了几句,这些年轻人顿时被吸引了。
    谁知他们白跑一趟,人家卖票的桌子根本没摆出来,演出团队根本没露面,一打听,原来是门票已经全部卖光了。
    几个年轻人失望透顶,娘的!真“迟到”了,一个同伴嗷一嗓子“哦……他比你先到!”,气得伙伴们直翻白眼。
    他们不甘心,居然在电影院门口询问路过的群众有没有“激情三水”晚会的门票,他们愿意加五毛钱一张购买。
    还真的有不少群众把买到手的门票卖了,因为他们前段时间听说了,工会要发演唱会的门票,一人两张,这就意味着他们有多余的门票。
    接下来的几天,加价买票的太州青年更多了,因为回去后的小青年广而告之,“激情三水”演唱会一票难求。
    这就是从众心理,越是买不着越是给人奇货可居的感觉,越有人上赶着挖空心思买。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出现了一个大问题,那是等待工会发演唱会门票的广大职工失去耐心,围堵工会干部,问什么时候给他们发晚会门票。
    因为街面上的门票已经翻了翻,如今拿两块钱都未必能够买一张。

第四百六十六章:团体票
    工会干部苦着脸说了实际情况,原本都是人家上门推销门票的。
    这是大实话,以前人民剧场、电影院都是这样,都是上门联系,甚至于还得请客送礼。
    谁知人家“师恩桥”筹备处的老师根本没有上门,他们这两天打听过了,据说是门票根本不够卖!
    不少青工愤怒了,当场就有人开始嚷嚷:“工会没票发干嘛不早说,害得我脑袋发热,把上个星期天买到手的两张票给卖了!”
    一个青工笑道:“你小子还不是为了赚一块钱?”
    另一个指正道:“不止,他卖的是两块钱一张!应该是赚了两块钱。”
    “老刘,我看见你那一天买了五张,你有没有卖了?”
    “我是真心真意掏五块钱支持修建“师恩桥”,压根儿没想着用门票赚钱!”
    “你这话的意思是五张票都在手上?”
    “嗯啊!”
    “卖给我两张好不好?”
    “好啊!”
    “太谢谢你了!”
    “别谢,拿十块钱我给你两张?”
    “啊!你刚才还说是为了支持“师恩桥”计划,不是为了赚钱呢!”
    “对啊!我是说过!卖给你算五块钱一张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给你长记性,让你知道做人不能唯利是图!”
    “你这不是唯利是图?人家卖高价至多买两三块钱一张,你倒好,心更加黑,都敢开口要五块钱一张了。”
    “我肯定不是唯利是图!因为我会把你多给的八块钱在晚会现场捐了!”
    “我,我,我原来是做冤大头啊!你做好事,却是准备用我的钱!”
    “有什么不对吗?修“师恩桥”也是做好事,也不是筹备处的邱老师掏自己的钱,同样是用大家的钱啊!”
    “额!这话很有道理,实际上就是这回事。”同事们赞同道。
    “得!你牛逼,我说不过你,我认了,我花十块钱买你两张票,要是你不把八块钱捐了,你生儿子没。”
    “放心吧,我儿子的肯定好得很!”
    “哈哈哈……”工友们笑得直打跌。
    八三年六月二十七号是个重要的日子,苏南省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统一在这一天举行。
    模式跟高考差不离,每一个教室都有两个以上的监考老师,黄瀚的考场还跟原本轨迹相同,在实验中学高中部。
    为了圆满的给小学生涯划上句号,黄瀚认真对待,答完所有的题目后还认真检查了一遍。
    下午四点半,在钢琴教室小院集合的演出团队都轻松了许多,毕竟考完试就约等于放假了。
    今天宣传部许部长和教育局陈书记也到场了,他们俩心情特好,因为他们天天关注天气预报,现在可以预知七月一号天气晴朗。
    有个好天气能够省去太多麻烦,小伙伴们得知演出肯定能够如期举行一个个兴高采烈。
    教育局、宣传部领导、实验小学的校长、老师都在谈论令人高兴的话题,所有人都比较轻松。
    无他,“师恩桥”的筹款计划已经完成,资质过硬的施工单位“振华”国营建筑公司,承接了这个工程。
    “振华”建筑公司一把手当着许部长、陈书记、邱老师等等拍胸脯表态。
    他们会用心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