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叔叔说得对,要高价多谈几家,防止吃亏。但是你们也要做到心里有数,价格完全参照计划内的可不行。
    比如说螺纹钢,计划内价格是三百多一吨,没有计划的单位买得到吗?只要有地方卖,需要螺纹钢又没计划的单位恐怕愿意出双倍价。”
    这是事实,没有谁不知道,在座的都是领导,都曾经批了不少计划给下面的单位,没有路子的个人要批点计划简直是难上加难。
    姜县长点头认可道:“我们搞回来的螺纹钢本来就不是计划内的,应该按照计划内的价格换取计划内副食品。”
    她这话有水平,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执行价格双轨制,仅仅是为数不多的品种在试点。
    但是谁都知道变通,手里的货物可以按照计划内价格出售,对方也得给计划内的物资,否则这生意没法做。
    没有计划内副食品的单位怎么办?
    其他地方黄瀚不甚了了,但是知道三水县自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副食品就不缺了。
    去黑市随行就市肯定能够买得到!然后算计划内价格完成串换。
    这其实就是相当于按照市场价买了原材料,但是不这么搞,卖物资的单位就会犯错误,属于倒卖计划物资牟取暴利。
    黄瀚道:“其实不管能够换来什么物资都一个样,完全可以挑最划算的来,用不着介意我们县是不是用得着!”
    “具体说说呗!”姜县长、秦昆仑、钱国栋几人异口同声道。
    黄瀚道:“成叔叔刚才说了,路途太远运费太贵,拉回来的物资得挑贵的,我们完全可以买电解铜、电解铝、不锈钢等等。
    我们县用不了这么多,可以用这些东西去其他县、市换螺纹钢、水泥啊!一吨换十吨应该不成问题吧!”
    沈建华笑了:“有道理,今天下午我们都别休息了,来好好议一议这个金点子,老秦,你通知一下陈义华同志,下午两点去县委小会议室参加会议!”
    黄瀚道:“这里的风险不小,跟黑河的驻军取得联系很重要,我们县派去的人还不能太少,最好选上过战场的转业军人!”
    “嗯!跑边境去搞物资哪能没风险,没有精兵强将肯定不行!”
    中午基本上没有喝什么酒,又由于沈建华、姜县长临时决定开会,所以宴席早早地散了。
    黄瀚下午没有去参加排练,他要落实小演员的演出服,他还准备做两件汉服,让沈晓蓉和张春梅演出时穿。
    此时做能做汉服的妇女不少,张芳芬就能完全用手工做汉服,“新风服装箱包厂”绣商标的小脚老太中有不少做惯了手工缝纫的高手。
    三月份开始,“新风服装箱包厂”开始放外加工,这种方式的好处太多,最起码少用了正式工,减轻了负担,也使得妇女们能够在家里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放外加工的活儿目前以“黄陈居委会”的妇女为主,宋春华负责管理这些按计件拿报酬的妇女,她们中有超过一半人有正式工作,拿些活儿在家里做其实是在赚外快。
    如今有接近一百个家庭被宋春华纳入外加工的班底,这都是通过技术考核,并且上门看过加工地点的家庭。
    有些过于拥挤放下缝纫机都退都迈不开的人家被排除在外,要拿到外加工的活儿,最起码得有一个小房间放缝纫机和来料、成品。
    开始写作的黄道舟算是上了贼船欲罢不能,真的很忙,比刚刚承包液压元件厂时还要忙。
    但是跟那时忙得不一样,那时是难得见到他,现在是天天瞧得见。
    中午陪沈书记、姜县长等等吃完饭后,黄道舟没有去厂里,立刻回家坐在葡萄架下笔走龙蛇。
    黄道舟很勤奋,这是习惯成自然,他就是个这样的人,这段时间每天天能够写三千字左右。
    每完成三万字都要拿给黄瀚看,父子俩一边商议一边修改,然后讨论下一桥段的剧情发展。
    黄瀚安排完正事儿从服装厂回来后,在黄道舟身边看了一会儿,由衷道:“爸爸,你的字真漂亮,我这辈子恐怕都赶不上了!”
    “哎呦喂!你别打岔,等我把这一段写完了!”
    张芳芬泡了一杯茶放到石桌上,道:“你爸爸写稿子比你写的时候“威武六架天”多了,我都不敢发出声音。”
    “威武六架天”也是三水县土话,是不是这几个字黄瀚也不太清楚,意思应该是过分突出自己在干的事情很重要。
    “那你就别说话,来个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嘻嘻!你是在念诗吗?”
    “嗯!是首宋词。妈妈我建议你抽时间读点唐诗宋词。”
    “我很想读,要不今天就读你刚才说的那首,你写给我吧!”
    张芳芬爱学习,这段时间还在练字,估计是要抄写这首词。
    “哟!这首词我记得不全,我这就去找宋词赏鉴。”
    “我记得这首词,是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我这就给你写下来。”
    “哎呦喂!你真不简单,黄瀚都记不住的诗词居然难不倒你!”
    黄道舟脸上有了得意之色,故意淡淡道:“我年轻时饱读诗书!这算不得什么!”
    黄瀚愕然!
    柳永词大都是艳句,想不到黄道舟居然记得整篇,记这种词干什么?由此可见他以前决对是个情场老手,现在是个老文青,把他骗得在家里待着写真是做得太对了。

第四百六十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张芳芬一直在想着“师恩桥”的事儿,总是觉得很奇怪。
    这时终于忍不住,问道:“黄瀚,在老渡口修那道桥,恐怕更加有利于我们家的饭店和宾馆,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我们家的饭店已经天天客满,需要一座桥来增加人气吗?我是真心为家乡做好事!”
    “得!在我们面前就别唱高调了,修桥在哪儿不是修,干嘛一口咬定修在南大街?”
    这是有预谋吗?还就真不是的,因为黄瀚熟悉三水县城的规划,给自己家选择地方时就已经挑了好地方。
    没有黄瀚发起,几年后老渡口那里也会修建不行驶汽车的桥梁,二十年后,那里就是沿河风景带。
    黄瀚解释道:“首先我是真心做好事,如果因为修了廊桥我们家的宾馆、饭店附近的风光更加好了,仅仅是搂草打兔子,也是好人自有好报。
    这一座桥修建好了,得益的单位和个人多着呢!又不是只有我们家。”
    黄道舟放下笔,笑道:“不管你怎么解释,我还是认为你是故意为之!对了,一直想问问你们什么时候卖票,我们液压元件厂可以买七百张,给每个职工发两张。”
    “自强服务公司也给所有的正式工发两张,估计要买六百张门票。”
    “要不要我帮你去找找祝厂长、刘经理、丁厂长?估摸着他们肯定会买票发给职工。”
    “我准备自己先卖起来,看看能卖多少,最后一个星期才能够确定是不是要请亲朋好友帮忙!”
    “你卖?你准备怎么卖啊?”
    “跟卖茶叶蛋差不多!”
    “额!”黄道舟一脸黑线。
    ……
    被《定风波·自春来》提醒了,黄瀚想起一首歌——《月满西楼》,也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曲子只记得个大概,这完全没关系,以自己的水平完全可以谱全了,关键是歌词肯定一字不漏。
    黄瀚脑海里不由得有了画面,沈晓蓉和张春梅这两个娉娉袅袅十三馀的小姑娘,穿着华丽的汉服邀月共舞,口中唱:“……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这意境不要太美哟,在此时的国内恐怕绝无仅有吧!
    实验小学钢琴教室里这段时间除了黄颦没有了二三年级的小屁孩,理由很充分,马上期末考试,兴趣班暂时停止。
    高彩萍老师当然要参加演出,有邱老师、沈晓蓉轮不到她弹钢琴,她负责架子鼓。
    其实她能够被实验小学接受就是因为擅长架子鼓,实验小学以前没有谁玩这个乐器,她的钢琴水平不怎么地,跟黄瀚都不好比。
    现在的黄瀚团队中午、下午都有一部分人在这个院子里排练,黄瀚弹起昨天完成的曲子开唱,一曲《月满西楼》听得邱老师和沈晓蓉眼睛发亮。
    “黄瀚,你怎么就能想到谱曲唱宋词呢?”沈晓蓉喜道。
    “嗯!不错不错,曲子谱得蛮好的!”邱老师道。
    “我这是班门弄斧,邱老师,麻烦您给些建议,完善这个曲子好吗!”
    邱老师没有推辞,立刻参与修改、讨论,然后她亲自弹钢琴,沈晓蓉和张春梅演唱,效果确实不俗。
    这首歌不仅仅沈晓蓉和张春梅爱唱,邱老师更加喜欢,她甚至于亲自唱了几遍。
    她是个有故事的人,饱经沧桑,尝尽了离别的苦,把这首歌唱得饱含深情,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唱得绕梁三日。
    黄瀚由衷道:“邱老师,只有你才能唱出意境,我建议这首歌由您来唱!”
    “唉!老了,谁愿意听一个老太太唱歌啊!我喜欢这个曲子,我可以登台弹钢琴为沈晓蓉和张春梅伴奏,我相信她们能够唱好这首歌。”
    邱老师愿意登台已经难能可贵,黄瀚没有再劝,只要她开心就好,绝不强求什么。
    星期二晚上,秦昆仑、陈义华和两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同志登门拜访,不是拜访黄道舟,而是特意来跟黄瀚谈谈。
    县里确实意识到物资的重要性,哪怕跑黑河去见机行事的点子其实蛮有难度,县里的改革派还是觉得必须试一试。
    秦昆仑主动挑起这个担子,他还就真的托战友联系到了正在黑河服役的三水县人,那位同志秦昆仑不认识,是个指导员。
    不管认识不认识,部队里的干部见到家乡的父母官为公事找上门来了,肯定会帮忙,而且不遗余力。
    秦昆仑和陈义华几人跟黄瀚谈了一两个小时,黄瀚没有什么好建议,但是为了稳妥起见,提出让那位指导员帮忙租或者买连部附近的房子做仓库。
    如果没有现成的房子,可以在他们连队防区花钱砌一个大仓库。
    还有一个建议只能试试看,能不能换挖土机、推土机,换到卡车也不错,按理说这些东西老毛子多得很,旧货应该是白菜价。
    事在人为,不试试怎么知道?陈义华和秦昆仑都是稳重的人,他们听进去了。
    他们一共去七个人,除了陈义华还有一个人会俄语,他是外贸公司特意挑选出来的。
    秦昆仑特想做大事,一天也不肯耽误,明天晚上就得赶到省城乘火车北上。
    他们准备了很多样品、礼品,三水县光华毛巾厂的毛巾、浴巾,针织厂出口欧美的针织内衣,乾德大酱醋厂的酱蒜头、小黄瓜,副食品公司的腊肉、风鸡、酱猪蹄等等。
    四天过去了,又到了星期天,教育局委托三水县人民印刷厂印制的八万张门票送到了筹备处。
    印刷费不要钱,只收材料工本费,一共二百块,筹备处现在哪有钱?
    正常情况下,这年头的人口袋里不会放多少钱,邱老师和马支书看着二百块钱收据一脸尴尬,他俩口袋里的钱加起来都不超过十块钱。
    黄瀚也不可能揣着几百块钱上学,他让跟着蹬三轮的来送货的那位女同志稍等片刻,写了一张纸条,派成文阁去“事竟成饭店”拿钱。
    “事竟成饭店”每天的现金流水一两千,绝无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