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呦喂!你们的理解能力太差了,你们想想如果趴着拉屎,粑粑是怎么出来?”
    见蹬三轮的谈屎谈得起劲,两个编辑苦笑着对视一眼,袁编辑道:“行行行!你别转头说话,好好看着前面的路。”
    “就这点儿路,闭着眼睛都能到!你俩像干部,是不是去液压元件厂购买‘全力’牌阀门啊?”
    “液压元件厂生产的阀门是‘全力’牌?”
    “嗯啊!卖得可好了,你们来厂里订货当天肯定拿不到货,人家根本落不下库存,恐怕要等半个月以上!”
    “嗬!液压元件厂这么牛?”
    “就是这么牛,人家黄厂长有本事,‘全力’牌阀门、水龙头的质量比国营大厂的还要好,上个月还有广东人足买了三十万的货,据说是用在什么大工程上。”
    液压元件厂离新汽车站一公里多一点,说话间就来到了厂门口。
    两位编辑来到传达室登记,见蹬三轮的笑嘻嘻跟着,很奇怪问道:“你怎么还不走?”
    “呵呵,人家液压元件厂大气,只要送生面孔的外地人来厂里,给我们蹬三轮的五毛钱辛苦费呢!”
    这是黄瀚去年给黄道舟出的点子,三水城里没有公共汽车,只有农公班车。
    满大街都是蹬三轮的,外地客户来三水县人生地不熟,基本上都会坐三轮车到目的地。
    液压元件厂给五毛钱辛苦费那是九牛一毛,蹬三轮的获得意外之喜后积极性可想而知,只要是想购买阀门的外地人,他们都争着往液压元件厂送。
    袁编辑解释道:“我们不是来液压元件厂买产品的,你恐怕拿不到辛苦费呢!”
    “人家液压元件厂不管,只要是来厂里办事的外地人,人家都给。”
    (请书友们帮忙投票,留言,谢谢大家。)

第四百三十二章:家学渊源
    果然,门卫登记了两位编辑的姓名看过工作证后,立刻给了蹬三轮的一张五毛钱的票子,蹬三轮的说了声:“谢谢!”高高兴兴走了。
    黄道舟今天刚巧在厂里,门卫知道《今古传奇》,知道黄厂长在写,立刻送两位编辑来到厂长室。
    周小燕泡上茶后立刻去翻砂车间找黄厂长。
    两位编辑坐了不到五分钟,在车间里参与生产的黄道舟风风火火跑来了。
    “哈哈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黄道舟热情握手,递烟。他跟袁编辑通电话多次,见面还是头一回。
    袁编辑道:“闻名不如见面,黄厂长比我想象中还要爽朗啊!介绍一下,这是我们《今古传奇》的王总编!”
    “您好、您好,感谢您大驾光临!”
    “黄厂长客气了,你是大忙人,打扰你真的不好意思!”
    “谈不上打扰,我是求之不得,已经中午了,你们坐一会儿,我安排一下。”
    黄道舟拿起电话打给县政府招待所贵宾楼要一个带卫生间标准间,只可惜人家客满,眼下只有使用公共卫生间的普通客房。
    说实话,当下三水县招待所的住宿条件太差,普通客房还有几排是平房,至今还有公用旱厕在使用,远不如黄瀚家带卫生间的客房,只有贵宾楼十几个用上抽水马桶的房间马马虎虎。
    见招待所没有好房间,黄道舟又打电话到“事竟成饭店”找到秀儿,让她派人把家里的两个客房收拾一下,并且定了一个包间招待来宾。
    两位编辑听到黄道舟安排他们住家里面面相觑,他们不仅仅担心卫生条件,还担心太不方便。
    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家的住房条件都比较差,哪有可能有专门的客房?两位编辑的担心不无道理。
    可是当他们乘坐三轮车来到黄瀚家的徽派宅院时,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来到客房后,他俩乐了。
    “袁编辑,黄道舟家以前是不是资本家?他家客房的条件都不比宾馆差了。”
    “我也没想到,还以为这趟差要遭罪呢,没想到这里的住宿条件这么好!”
    “我刚才进院子看了看布置,足以证明主人家有品位。”
    “嗯!这房子蛮雅致,在这里写作,情绪都不一样。”
    等袁、王两位编辑洗漱后,黄道舟领着他俩从侧门进入“事竟成饭店”,来到雅间里,已经等着的秦昆仑、钱国栋、成胜利、曲进、张芳芬、黄道武立刻站了起来。
    三水县特色,也是中国特色,两个客人八个人陪已经算少的,来三桌陪客的都不奇怪。
    黄道舟一一介绍,两位编辑见三水县的县长、书记来作陪早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他俩和秦昆仑几个握手寒暄几句,听到黄道舟介绍曲进时,大感奇怪。
    王副主编问道:“黄厂长,这位是‘自强建筑公司’曲经理,是你儿子?他怎么姓曲呀?”
    “唉!”黄道舟一声长叹道:“坐坐,这件事说来话长,我们边喝边聊!”
    袁编辑道:“怪不得你能写出精彩的作品,果然是个有经历、有故事的人。我们很乐意听你讲讲这里的故事。”
    黄道舟笑道:“哈哈,我算得上是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时雅间的门被推开了,秀儿进来道:“大姑妈,我见到黄瀚跟他说过了,他知道来了《今古传奇》编辑部的客人,很高兴,去洗把脸马上就来!”
    不一会儿黄瀚乐滋滋走进雅间,两位编辑的眼睛直勾勾盯着他看,袁编辑站起身,狐疑道:
    “黄瀚?你真是黄瀚吗?我的天,能够在这儿见到你真是意想不到!”
    “您是?”
    黄道舟介绍道:“这位是《今古传奇》的袁编辑,这位是王总编。这是犬子黄瀚。”
    “欢迎欢迎!……”黄瀚很老练地跟二人握手寒暄几句。
    “黄厂长,你虽然已经是知名作家,但是远不如黄瀚出名啊!”
    “我看过黄瀚演唱《老师慢些走》和《路灯下的小姑娘》,唱得真好!”
    “湖北能收到苏南电视台?”
    “我们不是看的苏南电视台,是我们湖北电视台的节目。”
    “唉!人比人气死人,黄厂长能够写出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黄瀚又能写出火爆全国的流行歌曲,好事怎么都归你家了?”
    黄道舟嘚瑟道:“这跟家学渊源密不可分,我家祖祖辈辈都是读书人。”
    “嗯!环境造就人,家庭氛围确实很重要。”
    十个人边喝边聊,黄道舟看过《大国崛起于明末》还跟黄瀚争论过剧情,谈创作没有任何毛病,况且他没有深谈,而是讲自己这一生坎坷的经历。
    两位编辑得知黄道舟青年时遭遇妻离子散,潦倒时曾经萌生过自杀的念头,唏嘘不已。
    曲进听爸爸谈起往事,不由得热泪盈眶,他心里有了想法。
    儿子曲宇现在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上学前班,今年九月份上一年级,他想着回家办户口顺便改回“黄”姓,免得人家听到他姓“曲”时一脸疑惑。
    两位编辑四两茅台酒下肚后酒桌上气氛更加融洽,开始跟黄道舟称兄道弟,他俩一致要求黄道舟尽可能把《大国崛起于明末》写得更长,不要拘泥于八部,写十部未尝不可。
    黄瀚曾经是网文写手,读者经常调侃“是大海”可见一斑。
    都大海了,当然全是水,哪有可能怕水字数,写十部一百五十万字不在话下,如果读者喜欢,水出二百万字也是可以的。
    两位编辑第二天回去了,黄道舟送给他们不少三水县的土特产,表态保证每两个月内写出不低于十二万字,不可能耽误双月刊的按时发行。
    三水县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县政府招待所的贵宾楼总是爆满,原因很简单,那里总共只有十二个带卫生间的高级客房。
    黄道舟如今是正科级干部,有关系、有钱,即便如此他提前在招待所贵宾楼预定一个标准间都没有成功。
    由此可见,三水县的接待能力太差,急需一个卫生设施过得去的宾馆。

第四百三十三章:负债发展
    这一年时间“事竟成饭店”、“新风服装箱包厂”都赚了不少钱。
    加上黄瀚的稿费、跑广州赚到手的钱,减去买房子、投资两栋宿舍楼、囤积名酒的本钱,现在黄瀚家可以动用的现金足有八万块。
    大发展时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只要不失控反而是好事,刺激了实体经济。
    但是这种时候万万不能存钱,忒不划算,投入才是王道,趁着地皮、建筑材料、劳动力极度廉价时造房子很有必要。
    黄瀚决定跟爸爸妈妈商量,在“事竟成饭店”正南方投资“事竟成宾馆”,计划建造使用面积二十个平方左右的标准间、三人间、大床房不低于五十个。
    完成这个投资,八万块钱肯定远远不够,负债发展那是必须的。
    星期六晚上,黄瀚利用黄道舟特意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饭的机会跟父母谈心中的打算。
    他道:“爸爸妈妈,你们这段时间有没有看报纸,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张芳芬乐滋滋道:“我现在一有空就看报纸,经常看新闻联播,你说得对,经常看新闻脑子都不一样。”
    黄道舟问道:“你又有什么想法?别绕弯子直接说呗!”
    “你们经常看新闻,应该知道今年国家的政策更加宽松,又在强调鼓励个体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嗯!上面的决心蛮大的,不再拘泥于姓资姓社,提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我们家又攒了些钱,我认为不能让资本睡大觉,拿出来投入能够增加就业岗位,利国利民!”
    “你在我们面前就别唱高调了,说说吧,你又准备干啥?”
    “前天《今古传奇》的两个编辑来了,你都没有订到县政府招待所的好房间,难道心里没有啥子想法?”
    “想法?当然有啊!我们三水县的接待能力要加强,如招待所贵宾楼的那种带卫生间的房间,最少还要修一百个!”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啊!”
    “你莫非是想投资开办一家招待所!”
    “然也!我准备就在咱们‘事竟成饭店’前面弄块地方砌个‘事竟成宾馆’,至少弄出五十个标准间!”
    黄颦去年暑假在外面住过不少招待所,每一家的生意都很好,高兴道:“哥哥,我支持家里开宾馆,肯定能赚钱。”
    黄馨同样在沪城、广州住了接近一个月,也认为开宾馆蛮好的,道:“这事儿靠谱,我也支持。”
    黄道舟问道:“你有没有估算过?这得花多少钱啊?”
    “‘事竟成宾馆’用不着豪华,关键是所有的客房都要拥有独立卫生间,空调太贵太费电暂时可以不考虑。
    我准备用压力不高于十斤的燃煤锅炉烧水,每天晚上供应两个小时热水,让宾客能够洗上热水澡,房间里安装暖气片,冬天可以用锅炉集中供暖!”
    “嗬!有了这条件,在我们三水县就是独一份啊!可是这投入肯定下不了,我们家有这么多钱吗?”
    “我大概估算过,二三十万应该差不多。”
    “二三十万?”张芳芬惊讶道:“我们家哪有这么多钱?现在凑出一半都困难!”
    “新风服装箱包厂”二月份的产值突破二十万,预计三月份还要再创新高,产值不低于二十五万。
    效益、产值翻了一番有余,还能够给国家创汇,张芳芬劳苦功高,理所当然拥有了副科级,成为国家干部。
    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