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成绩有目共睹,没日没夜工作有多辛苦,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被提拔是理所当然的事!”
    “好了好了,你升官是理所当然好了吧!”
    “这话还差不多!”
    “噗呲!官迷!”
    这夫妻俩紧张、兴奋、幸福、苦恼这种滋味无法形容,下半夜都睡不着,一直唠叨到了鸡叫……
    拿了二百几十块钱交给蒋前进买火车票后,黄瀚的双肩包里还有五千多,他带着成文阁几人继续逛高第街准备买些货带回去。
    买了收录机,磁带必不可少,几人已经是高第街的熟客,乐呵呵去挑选。
    已经是八二年八月初,广东这边比内地开放多了,“靡靡之音”貌似没人管,满大街都是邓丽君的歌声,卖磁带的七八个摊位上满是邓丽君的专辑。
    黄馨和黄颦、钱爱国都在挑选有他们熟悉的《甜蜜蜜》、《又见炊烟》、《千言万语》等等歌曲的专辑。
    黄瀚却是看上了英文原版磁带,拿起来一一细看。
    卖磁带的小贩有些奇怪问道:“孩子,这些都是香港那边的原装货,一个中国字都没有,你翻什么?看得懂吗?”
    “你自己不懂,并不表示别人也看不懂,这盒karen carpenter的专辑怎么卖?”
    “什么特?我的个乖乖!你还真懂英文啊?”
    “karen carpenter的专辑只有这两盒吗?”
    “我看看,嗯,应该还有,我给你找找看。”
    黄瀚很幸运的买到了四盒木匠兄妹的专辑,其中有《昨日重现》、《世界之巅》等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
    小颦见哥哥不选邓丽君的磁带,选了四盒满是英文根本瞧不明白外国磁带,问道:“哥哥,你是想听英文歌吗?”
    黄瀚真的很喜欢听《yesterday once ore》这首歌,而且会唱,现在才是一九八二年,karen carpenter这位英年早逝的歌手、音乐家应该还建在。
    他道:“这盒磁带里应该有好几首歌你肯定喜欢。”
    “不一定吧,我根本听不懂英文歌啊!”
    “好音乐是不分国界和语言的。”
    “你怎么知道这盒磁带里有好听的歌?”
    “我以前在收音机里偶然听到过,记得几句。”

第三百六十二章:游西湖去了
    黄馨问道:“你会唱吗?唱给我听听呗!”
    心情不错的黄瀚清了清嗓子,唱道:
    “hen i as young, i&039;d listen to the rad aitg for y favorite ngs ……”
    黄馨赞道:“哎呦喂,太好听了,虽然我一句都没听懂!”
    “我也觉得好听,也是听不懂。”成文阁道。
    “太好听了,哥哥,我要学!”小丫头欢呼道。
    卖磁带的几个小贩都用见鬼了般的眼神看着黄瀚。
    “你们只要好好学习英语,以后都是可以听得懂的,hen i as young 的意思是,当我年轻时。
    i&039;d listen to the rad翻译成是,我喜欢听收音机……”
    黄瀚唱一句给大家翻译一句,黄馨几个人都听得很认真,小颦道:“哥哥,我要下定决心好好学英语,我以后要出国旅游,要跟外国人用英语对话。”
    “对喽!学好英语太重要了,其实学语言更加实用,要比学数理化实用多了。”
    黄馨、成文阁几个都认真点头。
    “孩子,你来我这里看看,我这儿也有不少外国磁带。”一个买磁带的小贩热情招呼道。
    “孩子,你们是华侨吗?”另外一个小贩疑惑道。
    “我们都是本乡本土的中国人,不是“假洋鬼子”!”
    “哈哈哈……”旁边的人都笑了,因为此时的政治宣传截然不同,基层中国人骨子里是仇视西方国家的。
    去年热映的《阿q正传》风靡全中国拿下不少国际、国内大奖。
    “假洋鬼子”这个“阿q”口中的词语就流行开来了,甚至于打扮得时髦些穿上西装的年轻人,都被戏称“假洋鬼子”。
    但是有个怪现象,仇视西方国家的人绝大多数应该属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哪家真的有海外归来的亲戚,一个个又都上赶着巴结,都是如假包换的“阿q”。
    黄瀚走过去看了看,还就真发现了自己熟悉并且会唱的一首歌《rhyth of the ra》,这首歌译名《雨的节奏》,八十年代中期被歌手张蔷翻唱得臭大街。
    他的记忆中八十年代还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
    other louie,那欢快的曲调黄瀚还记忆犹新。
    odern talkg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原唱歌曲后来被太多人翻唱,成为臭大街的迪斯科舞曲,翻唱的歌数《路灯下的小女孩》最出名。
    黄瀚的青少年时代,正是全民跳舞的时刻,每每听到这个曲子就想起自己和一群少男少女在简易的歌舞厅或者工厂、机关举办的舞会上跳舞的场景。
    可惜找来找去都没找着,有可能此时还早,原唱的磁带还没有问世。
    最后黄瀚几人买了七八十盒磁带,其中包括用来学英语的十盒,花了二百多块。
    一个摆摊的小贩见黄瀚五人识货又有钱,主动凑上前满脸堆笑,问道:“你们想不想买那种可以别在身上听歌的收录机吗?”
    “别在身上的收录机?你说的应该是随身听吧?”
    “哟!连这个你都懂?就是随身听,日本原装的,我哥哥的店里有得卖!”
    “真是日本原装的?”
    “这东西大多数是日本货,台湾、香港的货很少见,我们国内恐怕根本造不出来。”
    “行,你哥哥的店远不远?不在这条街上我们肯定不去。”
    事儿都办成了,更加要注意安全,黄瀚可不想为了可有可无的随身听去冒险,绝不会跟着陌生人离开繁华地带。
    那小贩连忙道:“当然在街上,几步路就到,我这就带你去看看。”
    小贩立刻把磁带摊子收了,背起他的那个大编织袋领着黄瀚来到了一个恐怕只有四个平方的小店里。
    这个门脸太小很不起眼,应该是哥儿俩合伙开的一家小店,黄瀚来来回回在这条街走了许多趟,都没进这种小店。
    也是因为这个小店不吸引人的缘故,兄弟俩这才分出一人去人流量最大的地方练摊儿。
    店老板手里只有两个索尼磁带播放机,没有录音和收音功能,个头不算太大。
    这货假不了,因为国内暂时还不可能仿制得这么精致,耳机当然不可能是那一种小小的可以塞进耳朵里的那一种。
    而是那种发报员戴的那一种。这种耳机虽然大,但是对听力的伤害要小许多。
    店老板心有些大,开价一百五十块,黄瀚知道这种单放机的价值,咬死一百块不肯再加一块钱。
    最后黄瀚赢了,掏了两百块拿下,当时就说好了,这是给黄馨和黄颦的礼物。
    没办法,这个小店里没有五个,做不到一人买一台,只能女士优先。
    黄瀚几人不死心还在其他地方找了找,没有发现这东西。
    这年头播放磁带的随身听太费电池,如果没有电源,靠四节五号电池驱动,也就能放两三个小时而已。
    为此黄瀚还买了整整一盒一共一百只五号电池,这也是舶来品产地日本,比当下的国产货“雄鸡”牌耐用多了。
    剩下的钱也得全部用完,黄瀚挑选看上眼质量、式样过得去的裤子、衣服批发,拿了三百多件。
    黄瀚五人还在去广州的火车上时,不放心孩子们的黄道舟就给黄锦兰打电话问情况。
    黄锦兰发现孩子们突然消失后问了徐若男,知道情况的她问黄道舟,黄瀚是不是一个要好的同学在杭城?有能力安排五个孩子食宿吗?
    黄道舟此时立刻脑补了,以为黄瀚几人跑去杭城看沈晓蓉顺便游西湖去了。
    他心里虽然恨黄瀚自作主张,也无可奈何,况且他真心愿意黄瀚和沈晓蓉处好关系。
    黄道舟叮嘱黄锦兰,见到孩子们回沪城千万记住立刻给他打电话。
    没有手机的年月联系不方便也不是全没有好处,最起码黄瀚带着孩子们溜了黄道舟就找不着只能干着急。
    回到家觉得窝火的黄道舟在张芳芬面前发狠,以后再也不肯孩子们出去,太不让人省心,居然偷偷摸摸跑杭城去了。
    他哪里知道张芳芬早就把肠子都悔青了,满肚子话还不敢说,只能偷偷地在家里烧香许愿保佑孩子们平安回家。
    (书评区有回馈正版的活动,书友们去看看啊!块钱小意思,聊表寸心罢了!书友们别忘了投票支持!谢谢!)

第三百六十三章:都快吓死我了
    (书评区有回馈正版的活动,书友们去看看啊!块钱小意思,聊表寸心罢了!书友们别忘了投票支持!谢谢!)
    蒋前进请电子器材厂帮忙买到了六张卧铺票。
    因为不仅仅有他和黄瀚五个人,还有一个跟钱国栋谈好了条件,去三水县工作的技术员跟着回三水县。
    这一次少了一个成年人,多了几大包服装,搬运一趟根本无法完成。
    广州是始发站,提前半个多小时检票,送蒋前进和黄瀚一行的两个电子器材厂销售员找了熟人,提前一个小时把人和货送上了站台才回去了。
    等到开始检票上车时蒋前进安排那个戴眼镜名叫高海生的技术员看着货,自己和黄瀚、黄馨、黄颦、钱爱国、成文阁先搬了一趟。
    然后他带着钱爱国和成文阁空手下火车再运了一趟。
    货太多,肯定超重而且占地方,好在没到开学季卧铺车厢不是人挤人。
    列车员来检票时,已经熟门熟路的钱爱国立刻笑嘻嘻送上二十块钱,明说这钱算补货票,用不着给票。
    见几人蛮懂规矩,列车员没说什么。
    六个铺位都是自家人,黄瀚五人身上的钱加起来都不超过三百块,货都是编织袋装着,一包平均八十斤左右。
    有成文阁和钱爱国、蒋前进轮流值班,谁要顺走那么大的编织袋不太容易,因此根本无需担心小偷。
    蒋前进已经请电子器材厂的销售员给钱国栋打长途电话告知回程的时间和车次,到了沪城肯定会有阳光电器厂的销售员接站,运输问题根本不算个事。
    一切顺利,归途又是快乐且无忧无虑的。
    成文阁、黄馨四人都想学《yesterday once ore》这首歌,买回磁带的当天晚上都抄写了磁带里的英文歌词。
    黄瀚当然要把翻译成的歌词填上让黄馨、成文阁他们抄写。
    在火车上反正没事干,几个人一句一句跟着黄瀚或者使用随身听学唱,黄馨顺便把每个单词读标准了,记住怎么拼写。
    技术员高海生有可能会半吊子英文,见五个孩子在学英文歌惊讶不已。
    听了几段后,他不由得感叹道:“这歌真好听!可惜连我都听不懂。你们真不简单。”
    钱爱国嘚瑟道:“这有什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英语就靠死记硬背,我们一有空就背单词,以后肯定能用英语跟外国人说话。”
    高海生是个大专生,有些见识,点头道:
    “学英文确实是这样,记得的词汇量越多越好。国家已经改革开放了,来广州的外国人现在就不少,以后恐怕还会更多,会英文以后肯定能够派上大用场。”
    蒋前进道:“学会外语,就应该能做翻译,工资恐怕很高吧!”
    “嗯!跟着外商做翻译人家给的工资确实高,大部分都是按照国外的工资标准来。”
    “具体是多少钱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