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联运公司隶属于交通局,即便沈书记出面护持成胜利上马,也得过五关斩六将,秦局长是物资局一把手,他说了就能算,效率截然不同。
    煤球厂有地方有点钱,物资局又有钱有材料,真的想干明天就可以开始。
    以秦局长的面子跑去三水县船厂要技术员协助,人家根本不敢拒绝,开玩笑,船厂的计划钢材都在人家手里捏着呢。
    秦局长原本胆子就不小,今天得了沈书记准话,他当然要大干快上,争取拔得头筹。
    酒好、菜香、环境好、话投机,这顿酒不知不觉一直喝到下午三点多钟。
    接下来秀儿亲自带着张玉兰、俞勤来收拾桌子。
    沈建华和秦局长几人来到院子里葡萄架下喝着茶继续聊,沈建华的心情很好,他甚至没感觉到谈话的人中说得最多,他记录得最多的那个人只是个准五年级小学生。
    沈建华又有了新的改革方向,心里一直在盘算着用什么办法争取今年多造几十条运输船。
    他如此急迫也是有原因的,三水县水资源丰富,因此跟北方的公社不同,多了“渔业社”。
    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渔业社”成为了“老大难”,因为“渔业社”没有土地,以前靠捕鱼捉虾捞螺蛳挣公分,绝大多数渔民穷得底儿掉。
    因为渔船少渔民多,渔业资源不足以养活“渔业社”的群众,在“渔业社”搞承包出现了难度。
    今年如果能够多几十条运输船下水,就能够从“渔业社”招收一百多农民合同工跑船,还能够招两三百人做装卸工,“渔业社”肯定能够安定下来。
    谈天说地时间过得太快,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夕阳红。
    黄道舟当然要挽留沈建华吃晚饭,没想到沈建华相当给面子,只叮嘱了一句“简单点,随茶便饭就行了。”就同意留下再喝点。
    沈晓蓉和黄馨、黄颦中午一起出去逛了一趟街,去钢琴教室练了一个小时琴一直到四点左右才回来。
    她没想到爸爸妈妈居然在黄瀚家聊了这么久还答应晚上继续留下吃饭。
    晚宴的气氛更加好,沈晓蓉水汪汪的大眼睛不住瞧向侃侃而谈的黄瀚,她发现只要是黄瀚开口,包括她的父母所有人都认真听,没人把他当做小孩子。
    心情大好的沈建华居然很想喝点酒,主动站起来敬了一圈,让沈晓蓉惊讶不已!
    最后半斤酒下肚的沈建华还做了一个总结,表扬了黄瀚。
    打蛇随棍上那是必须的,老脸皮厚的黄瀚要求能够经常得到跟沈建华谈话的机会,建议以后还要安排这样的饭局。
    被酒精刺激,有些兴奋的沈建华没有拒绝黄瀚的提议,当场表态,过几个月还是这么多人还在这里,大家再痛痛快快喝杯庆功酒。
    其他人能说什么?他们也用不着说什么!热烈鼓掌呗!

第三百三十六章:西湖附近的房子
    晚上回家时,酒意阑珊的沈建华感叹不虚此行,本来有些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肯定会迎刃而解,三水县又能够挖掘出几个经济增长点。
    因为考虑到被别人看到不方便,所以黄道舟、秦局长几个只把沈书记送出门就回了屋。
    黄瀚只是个孩子,用不着顾忌被谁看见,陪着沈建华一家三口走上了东大街。
    沈晓蓉故意和父母落在后面一步,她看了看身边的黄瀚,悄悄道:“你今天的表现太好了,我妈妈刚才还夸你来着。”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臭美!”
    “你没几天要回杭城了对不对?”
    “嗯!我寒暑假都会回去的,我妈妈也是挑这段时间休探亲假。”
    “你妈妈准备在杭城买房子,如果她忘了你记着提醒她。”
    “买房子?干嘛要买房子?我家在杭城有房子,不比三水县的小。”
    “别呀!西湖多美?在离西湖不远的地方买几间房子多好呀?”
    沈晓蓉笑道:“我们家本来就住得离西湖不远啊!”
    这丫头是个高智商,看来不说实话她不可能就范。黄瀚道:
    “杭城是省会,以后会有几百万人涌入,房子根本不够住,因此房子会连续不断涨价,如果现在两千块钱能够买三间一厨,过个一二十年,二十万块都买不着。”
    “啊?一百倍!这么涨价有可能吗?”
    “不要用疑问句,应该用肯定句,以后杭城的房子会涨得让你根本无法想象,而且临近西湖的房子根本买不着。”
    “可是我家好像不应该有很多钱,不一定买得起房子。”
    “我现在手里就有一千三百多块稿费,要不我都借给你家?”
    “去去去,我家怎么可能借人家的钱。再说你暑假不是准备去广东做生意吗?做生意肯定需要本钱啊!”
    “要不这样,我暑假拿着钱去做生意,如果能赚不少,你愿不愿意请你妈妈或者请你外公、外婆帮我在杭城靠近西湖的地方买下一个大院子,实在没有独门独院,买几间房也行啊!”
    “你买杭城的房子?还要离我家不远?”这一刻小姑娘脸不由得红了。
    “谁知道以后呢?说不定我大学毕业后会被分配到杭城工作,那儿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家该有多好。”
    “是这样啊!我一定记住了帮你问问看,成不成我可不知道。”
    “肯定能成啊!拿钱买东西天经地义,你们家都是本地人,这事儿又不犯法。”
    “我知道了。”
    “记住了,单门独院越大越好,我不怕花钱,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你想不想听?”
    “当然想听,你快说呀!”
    “《今古传奇》给我的稿费涨到四十块钱一千字了。”
    “四十块钱?你的第二部书稿是十三万多字对不对?”
    “嗯啊!”
    “我算算,呀!我的天,你马上要拿到手五千块钱?”
    “所以我特想在杭城拥有一个如同我现在住家的那种院子。”
    “我记得你说过《大国崛起于明末》准备写超过一百万字。”
    “对,有可能写一百二十万甚至于更多。”
    “那你岂不是要赚好几万块钱稿费?”
    “所以我才准备买房子,而且不怕房子贵,只要房子好、房子大并且靠近西湖。”
    “你这么有钱,我当然要支持你在杭城买一栋好房子。放心吧,我会请我二叔帮着找,他就在杭城房管局工作。”
    哎呦喂,没想到沈晓蓉家还有在杭城房管局当官的嫡亲,黄瀚更加来劲,道:
    “要是我家在杭城西湖附近有个大房子,我每天早上会沿着白堤、苏堤绕着西湖跑步,柳浪闻莺、断桥残雪这些传说中的美景就跟自己家的差不多喽!”
    “嘻嘻!你好像蛮了解杭城么!”
    黄瀚心道,废话,老子在杭城住了小两年,姐姐妹妹都在杭城工作安家,儿子又要在杭州安家,能不熟吗?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黄瀚开始拽文。
    “咯咯……”沈晓蓉立刻笑着接上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然后俩人都笑了起来,这一刻沈晓蓉的心情特别好,原因很简单,黄瀚准备在西湖附近卖房子,或许会成为她家的邻居呢。
    黄瀚家离三水县政府不算远,成年人走路一刻钟左右。
    发现两个孩子走着聊着渐渐地落到了后面,沈建华和秦淑珍停下脚步。
    见到跟了上来的黄瀚,有可能是喝了酒的缘故,沈建华直接问道:“黄瀚,你究竟是不是个天才啊?”
    “天才?我肯定不是!”
    “那你为什么能够写得出《大国崛起于明末》这种作品,为什么能够和我和秦局长、钱镇长畅谈三水县的经济发展?”
    “我有可能如“方仲永”那般,开窍得比一般人早,说不定成年后就和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了。”
    沈建华大摇其头道:“你的情况跟方仲永截然不同,不太容易泯然众人的!”
    这时路灯下围着的几个小青年看到秦淑珍和沈晓蓉母女长得漂亮穿得洋气,纷纷吹起“流氓哨”,惹得沈建华直皱眉头。
    “叔叔,我有个建议,你想不想听?”
    “你今天的建议还少啊?我不但听了,还都准备采纳。”
    “强化治安很重要,三水县完全可以来一场‘夏日风暴’狠狠打击刑事犯罪、敲掉几个流氓团伙。
    我们县不少厂子都有治安联防队,您可以组织起联防队员,采取一个拥有正式编制的民警带十个联防队员的办法。
    我们县的公安队伍瞬间能够扩大十倍,完全可以安排几组由民警率领的联防队员巡逻。
    刚才那些小年轻太需要管教,如果这时有民警上去批评教育,他们说不定就能够意识到什么,听之任之,他们肯定会滑向犯罪道路,被枪毙都大有可能。”
    黄瀚其实是想做好事,也是让沈建华获取政绩,明年下半年才开始严打,而三水县提前一年,岂不是走在全国的前面?
    这样的消息被上级获知,三水县的一把手沈建华难道不是高瞻远瞩?
    三水县狠抓刑事犯罪,从重从快办案不可能比明年的严打来得狠,其实是较好的避免有些小流氓直接往枪口上撞。

第三百三十七章:还有没有王法
    沈建华点头道:“是啊!怪不得女工下夜班不敢自己回家要人接送,这才八点多钟,还有我这个健硕的大个子在身边,那些小痞子都敢挑衅就可见一斑!”
    “那就别跟他们客气,重拳出击,免得他们试肥了胆子闯大祸挨枪子儿。”
    酒气上头的沈建华凶巴巴道:“嗯!是要腾出手强化治安!好人怕坏人,还有没有王法了?简直是岂有此理,一定要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集中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最好多地其联合行动,您可以在动手前上报市里、省里,争取形成统一行动。”
    “对啊!一起动手效果更好,你的建议真不错!”
    在东大街往县政府的拐弯口,秦淑珍停下脚步道:“孩子,你别送我们了,回去吧,记着走大街,别走没有路灯的地方,千万别搭理那些小青年。”
    “好的,叔叔阿姨再见,沈晓蓉,记住回家给你爸爸准备一些水果。”
    “嗯!我知道,再见。”
    沈晓蓉没想到爸爸妈妈会在黄瀚家待了接近一天,更加没想到自己一个下午基本上没和黄瀚说几句话,但是小姑娘蛮开心,因为她亲耳听见爸爸夸黄瀚见识不凡。
    一家三口走上了通往县政府的林荫道,她小声问秦淑珍道:“妈妈,你真打算在杭城买房子吗?”
    “如果有合适的可以买。”
    “咱们家有五千块钱吗?”
    “五千块?晓蓉,你平时不糊涂啊,我和你爸爸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只有二百三十多,还要供你和你哥哥读书,怎么可能存下这么多钱?”
    “那两千有没有啊?”
    “嗯!家里的存款大概就这么多吧!你怎么忽然关心起家里的钱了?”
    “你不是想买房子么,我想算算在离西湖不远的地方买一个像黄瀚家的院子,我家的钱够不够。”
    “黄瀚家的那个院子放到杭城,再离西湖不远,恐怕得一两万,我家哪有可能买得起。”
    “黄瀚说他想在杭城买个那样的院子。”
    “那孩子真能吹。”
    “妈妈,黄瀚没有吹牛,我认为哪怕真的要花两万块,说不定到了年底,黄瀚自己都能够拿得出。”
    “晓蓉,过来,让我摸摸额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