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干脆办调动手续,把人事关系调来“自强服务公司”。
    这年头打架斗殴乃是家常便饭,农村、城市几乎天天有年轻人打群架,黄瀚担心会拳脚的黄道武跟外面的小流氓打起来。
    双拳难敌四手,“新风服装箱包厂”都是妇女,没人支援,黄道武跟外面的小流氓动手,就会面临被人家群殴。
    有些少不更事的“细麻木神儿”不考虑后果,下手特别狠,真有可能直接拔出刀子捅人。
    黄瀚找到黄道武后,果然听到黄道武发狠要教训一个叫卞五的“细麻木神儿”。
    因为卞五仗着手底下有几个混社会的小痞子,真“麻”得牛逼哄哄,居然敢骂他这个以前打出名声的老知青。
    “细麻木神儿”是三水县土话,泛指不学好惹是生非的小年轻。

第三百三十二章:烂命一条
    黄瀚赶紧劝道:“五叔,犯不着,你都三十了,万一被几个‘细麻木神儿’捅几刀,我怎么跟爷爷交代?”
    “那些‘细麻木神儿’成天在厂子附近晃荡,不少女青年都害怕下晚班。
    我这几天夜里都要等着她们下班,送她们家去,烦都烦死了。我准备干脆约几个以前一起插队的知青挑他们的头子往死里揍一回,说不定他们就散了。”
    “千万别,你万一失手打伤了谁一样的要坐牢,五叔,你要记住了,这一两年千万不能跟任何人打架,有事报警,或者去后面喊刘家女婿,他是派出所指导员,有他看着才能够动手。”
    “得了吧!有陈二头跟着还打得起来个屁!”
    陈二头是派出所指导员的小名,他的大名叫做陈解放,只比黄道武大两岁,以前也是个能打的。
    当兵回来后进公安局当上了民警就不怎么跟黄道武一起玩了,黄道武其实不太待见他。
    “打不起来最好,反正我待会儿要去找爷爷,请他老人家看着你,免得你打架惹祸被抓进去。”
    “咦!想不到你这么胆小,我以前还以为你是个没魂大胆的呢!”
    “五叔,不是我吓唬你,今年或者明年,打群架伤了谁,保不准就会被枪毙了!”
    “枪毙?哈哈,你以为我是吓大的啊?以前打群架的多了去了,也就是关十天半个月就放出来了。”
    “不许笑,好好听我说话,并且记住了。”黄瀚这一嗓子,把黄道武吓了一跳。“这两年治安太差,国家没多久就要下狠手整治。
    你这个时候约知青帮着打群架,无论出发点好不好,都有可能闯大祸,万一打出一个重伤,你这个组织者肯定会挨枪子儿。”
    黄道武疑惑道:“你这消息是从哪儿听来的呀?”
    “这你别管,你别忘了我跟县里一把手的关系。”
    “行!我听你的,能忍自安!”
    “这就对了,‘细麻木神儿’那么多,哪里是你管得过来?国家马上就会管。”
    黄瀚不放心,怕黄道武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真去找了爷爷,气得黄道武直翻白眼。
    黄哲远见黄瀚这么关心小儿子,乐得合不拢嘴,见黄道武在一旁翻白眼,劈头盖脸骂道:
    “你都三十岁了,还没有十二岁的侄子有见识,街面上越来越乱,是吃素的?早晚会收拾那帮‘细麻木神儿’。
    打群架伤了人,给颗花生米准没跑!你给我老实点,没事儿不许往外跑。”
    “我不出门,晚上那些女工下班怎么办?”
    “我送,我就不信哪个‘细麻木神儿’敢在我面前耍流氓!”
    “爷爷,哪能麻烦您,这事儿宋主任负责,她会跟派出所联系,女工下班的时候会有民警巡逻。”
    “算了吧,派出所能有几个人,这又不是一天两天。”
    “没人他们也得变出人来,夜里十一点钟女工下班,必须有民警巡逻。”
    黄道武笑了,反问道:“派出所是你家开的?”
    “派出所是人民的,保障人民的安全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切!唱高调谁不会?”
    “我从来不唱高调,我是用手段逼他们。”
    “你准备用什么手段?”
    “宋主任已经在写书面报告以‘新风服装箱包厂’、‘黄陈居委会’的名义盖章送交派出所、公安局。
    阐明有可能发生治安案件的地点和时间段,要求派出所派民警巡逻防患于未然。要是谁敢置若罔闻,真出了事,谁能够承担得起责任?”
    黄哲远点头赞许道:“这一手狠,落到纸面上,谁都推脱不了责任,无论愿不愿意,都得派民警巡逻。”
    黄道武也是个聪明的,此时用见了鬼的眼神瞧着黄瀚。
    黄瀚很“老卵”地拍拍黄道武的肩膀,装出语重心长的口气道:
    “三国演义你天天听,动动脑子好好想想,刘备文不如诸葛亮、庞统,武不如关张、赵云,为什么能够当老大?”
    “为什么呀?”
    “因为他会用人!”
    黄哲远已经乐开了花,拉过黄瀚就亲,喜滋滋道:“我家黄瀚以后肯定是个能用人的,给个高官都能当。你以后一定要全部听黄瀚的。”
    “我全部听他的?爸爸,他才十二岁啊!”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黄瀚虽然十二岁,比我这个七十多的老头子都有见识,比你强多了,你当然要听他的。”
    “我,我……”
    见黄道武一副蛋疼的表情,黄瀚乐了,道:“五叔,听我的怎么了?我还会让你吃亏呀!”
    “嘿嘿,这一年我其实一直都是在听你的。”
    “这就对喽!记住了不许打架,我们是有家有业有身份的人,人家是烂命一条。”
    “嗯!我知道了。”
    回家的路上,黄瀚脑子里一直琢磨着给黄道武机会。
    黄道武夫妻俩挣到了双工资,奶奶赵秀贞也能挣一份工资,他们家生活条件已经不亚于后面的高局长家,现在一家人满脸都是幸福、满足的表情。
    他们现在肯定不会有更进一步的想法,肯定是祈祷这样的日子能够长久。
    黄道武就是因为小富即安吃了大亏,他是实验小学校办厂的技术大拿,改制时跟他关系不错的校长让他接手校办厂。
    可是他没有这个胆子借钱买下校办厂。
    后来这个厂子被私人买下,一小半工人买断工龄下岗了,但是黄道武不仅仅没有下岗,人家还出了双倍工资。
    黄道武办了退休后,私人老板还留他继续在厂里干,工资一分钱都不会少给。
    校办厂改制要进入到“卖光”、“抓大放小”时间段的后半段,那是九十年代末两千年初期,离现在少说还有十八年。
    黄道武最好的光阴也就是这十八年,如果注定会在校办厂浪费了多可惜!
    如果有机会让他调去联运公司将要新办的船厂,再有成胜利帮衬着,以后完全可以当上厂长。
    原本轨迹联运公司树倒猢狲散,现在有了黄瀚早早地插一杠子,这个单位不会倒闭,以后还应该成为最早的物流连锁企业之一。
    实验小学校办厂的主产品是柴油机、汽油机的密封垫片,介于实验小学这个主体,是很难做大做强的。

第三百三十三章:酒壮怂人胆
    对于黄瀚家来说,在家请客跟带人去隔壁的“事竟成饭店”别无二致。
    只可惜天气热没有空调,好在徽派老房子高,摆好了一张大圆桌的堂屋里还算阴凉,有屋梁上悬挂的吊扇吹吹风,也就热不到哪里去。
    这一次的宴请要保持低调,张芳芬关照秀儿亲自盯着厨房,安排张玉兰、俞勤俩人来家里做好服务。
    沈建华很守时,十一点半之前进了黄瀚家的大门,秦局长、钱国栋、成胜利早就等着了。
    一进门的沈建华就握着黄道舟的手打趣道:“黄厂长,你们家的门槛好高啊!”
    老房子、大户人家,都是有门槛的,黄道舟赔笑道:“老宅子都是这样,您里面请。”
    秦局长上前打招呼时,沈建华一点点也不意外,还乐呵呵道:“秦局长,今天机会难得,我一定要敬你三杯,感谢你们物资局为县里排忧解难。”
    黄道舟和秦局长都是场面人,能够应付这样的场面,但是缺少锻炼的张芳芬就不行了。
    见到拎着礼物的秦淑珍和沈晓蓉,张芳芬一时间手足无措,居然不知道说什么。
    秦淑珍道:“张经理,你家这院子很雅致呀!”
    沈晓蓉大大方方道:“阿姨好!”
    黄瀚赶紧快步上前接过礼品道:“谢谢阿姨!谢谢沈晓蓉同学。”
    沈晓蓉似笑非笑看了黄瀚一眼没有言语,黄颦走过来拉着她的手道:“沈班长,欢迎你来我们家做客。”
    黄馨笑了笑没有说话。
    众人一阵寒暄,然后进堂屋落座,沈建华很随和,一点都不矫情,看见张玉兰开茅台也没有制止。
    加上成文阁和钱爱国一共十三人,“事竟成饭店”后厨知道今天有贵客,菜做得很用心,味道不错,秦淑珍和沈晓蓉都吃了不少。
    知道大人们喝酒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黄馨和黄颦拉着吃了半碗米饭已经放下筷子的沈晓蓉去了自己的房间。
    钱国栋给钱爱国使了个眼色,他们父子俩应该是在家里就说好了的,钱爱国立刻明白了,拉着成文阁走了。
    这时一瓶酒已经见底,五个喝白酒的男人都有二两下肚,说话也就不拘谨了。
    沈建华见酒桌上没了孩子,开始关心黄道舟、钱国栋的近况,也和秦局长谈了不少。
    都有思想准备,反应问题很到位,沈建华听得很认真。
    有正事要谈,不可能有谁拼酒,但是五个人貌似聊得投机,不知不觉中就把两瓶茅台平均分配了,一人四两而已不影响判断力。
    沈建华听得有些投入,没有注意到,黄瀚又开了一瓶酒给大家又满上了。
    那是成胜利拿出书面报告,很细致地谈论很发展内河船运的优势和效益,深深地吸引了沈建华的注意力。
    沈建华确认道:“一条八十吨左右的钢铁船四万块钱能够造得出?”
    成胜利很认真估算了,他见到秦局长还特意问秦局长现在四毫米、五毫米厚的船用钢板是什么价钱。
    秦局长哪里记得住原材料的具体价格,他当场打电话给金属公司经理,问清楚了价钱。
    见沈书记关心造价,他郑重其事道:“如果我参与管理,四万钱不但能够造出质量合格载重八十吨的运输船,还能够保证不低于百分之十的毛利润。”
    “很好!如果联运公司船多了,你能保证运输量?”
    “我转业回来就一直在联运公司工作,熟悉业务,我的战友也大多数是做跟运输有关的工作,现在只愁缺少运输工具,不愁没有活儿。”
    黄瀚道:“沈书记,改革开放不仅仅是我们县有了良好的开端,全国形势都是一片大好。接下来肯定是大搞建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修路、修码头、港口,建厂房、办公楼、仓库,需要的建筑材料会以几十万、几百万吨来计算。
    运输行业最少供不应求十几年,我们县先走一步,必然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黄瀚说话的口气和大人们一般无二,听得入神的沈建华根本没有意识到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开口说话。
    钱国栋和成胜利早就习惯了,秦局长也见怪不怪,但是秦淑珍很是好奇,看看你看看他,不知道在想什么。
    “修路、砌厂房、盖办公楼,对呀!我们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