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九八一年-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要紧,钱叔叔手底下有不少人呢,用不着他亲力亲为,况且我也想知道他们的‘阳光牌’电饭锅出新产品了吗?销售完成得怎么样?”
    “呵呵,老钱这个人也蛮有意思的,他怎么就那么相信你呢?”
    “因为我聪明呗!”
    “去去去,能得你!”
    “阳光牌”电饭煲已经在生产,并且形成了销售,只不过前期产品严格来说根本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从广东那一边购买配件组装。
    这些生产零部件的厂子同样是“三角牌”的供货厂家。
    钱国栋前段时间重点攻关几个主要零部件争取实现量产,因为唯有这样做才能够自己掌握质量,才能够赚取利润。
    “阳光牌”电饭煲一开始就是进入沪城市场,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好做得很。
    至今为止已经实现了一百多万的销售,但是完全没有利润。
    这根本不重要,因为卖出去两万几千只电饭煲,顾客的质量反馈还行,“阳光”这个牌子渐渐地在沪城有了知名度。
    黄瀚在钱国栋心里根本不是小孩子,而是妖孽。
    啊呸!不应该这么说,听起来像骂人。
    总而言之,钱国栋心目中的黄瀚是不同寻常的,不可以轻视。
    黄瀚约他,他不管多忙都会赶来见面。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晚上八点钟,“事竟成饭店”楼上的东房间里。
    黄道舟夫妻俩、钱国栋夫妻俩加上黄瀚,五个人在商量事情。
    钱国栋来的时候带了两个电饭煲,他喜滋滋告诉黄瀚,这两只电饭煲已经实现了百分之四五十的零件自产,利润能够达到两成以上。
    厂里还在进行技术攻关,最迟明年春天将要实现全部自产,那时毛利率将要达到甚至于超过三成。
    先全部使用“三角牌”原装配件生产“阳光牌”电饭煲就是黄瀚出的金点子。
    事实证明行之有效,使得“阳光牌”电饭煲在很短时间内就立足沪城市场。
    阳光电器厂生产的电饭煲,钱国栋总会在第一时间拿两个来“事竟成饭店”使用,他这也是让黄瀚能够了解电饭煲的质量,好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开始没有谈自家事,而是再次为钱国栋出谋划策。
    黄瀚没有太多要求,只要求阳光电器厂无论生产什么产品,都要实行包退、包换、保修。
    要求钱国栋放出豪言,“阳光牌”电饭煲保用三年,三年后包修,只收取材料费。
    黄瀚还指点钱国栋在沪城搞几个销售点专卖“阳光牌”电饭煲,这种销售点也是维修点,提供三包服务。
    这些都是生产小家电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只要钱国栋不折不扣照做了,相信用不了多久“阳光牌”电饭煲在沪城就能够深入人心。
    黄瀚还建议钱国栋不要舍不得花钱搞销售网点建设,为了防止地方不能稳定,最好想方设法买门面做网点。
    听了黄瀚的建议后,钱国栋大受启发,道:“你的这些办法太好了,我们厂只要站稳沪城市场,恐怕两三年内都用不着担心产品卖不出去。”
    “是啊!沪城就有三百万只以上的销售市场,算算账就是一两个亿的产值,你们厂今年能够达到一千五百万的产值就顶天了。”
    “一千五百万?今年恐怕做不到,有个一千二百万就不错了。就这样,我们厂也是县里数一数二的利税大户啊!”
    黄道舟惊叹道:“一千二百万?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毛利润,就是二百多万啊!
    就算减去五十万的工资和医疗费、退休金统筹,你们今年的利润也不低于一百万。”
    “这有啥,县里重点扶持呢,你才真的不简单,这个月产值都接近二十万了,今年总产值恐怕不会低于二百万吧?”
    “我们厂的利润不高,至多有个百分之十毛利。”
    “可是你们的人数也少啊?”
    “现在已经不少了,加上马上到位的徒工,不算退休人员,已经接近一百四十。对了,你们厂现在多少人啊?”
    “满打满算不超过四百五十,平均月收入不低于六十块钱。”
    “嗯!平均收入应该比我们厂子多点,我们厂子是五十块钱出头。”

第二百七十三章:自强服务公司
    黄瀚见黄道舟和钱国栋有点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架势,暗自好笑,打断他俩道:
    “好了,好了,你们都干得风生水起,祝贺你们。现在能不能不谈你们的厂子了,咱们谈谈我妈妈准备挂靠三水镇的事。”
    “你说,我们听着呢!”
    “个体户难发展,有块公家的牌子截然不同。”
    钱国栋快人快语,道:“有道理,你又有了什么金点子?你用不着说理由,我相信你,用不着听,你直接说要我怎么做吧!”
    黄瀚道:“我妈妈想申请成立一家公司,归属于三水镇管辖,性质是镇办集体单位。
    名字已经想好了,叫做‘自强服务公司’,地址就放在我家翻建后的祖宅,我妈妈担任经理,自负盈亏。”
    “三水镇为什么要成立一家公司交给你家经营呢?”
    毕竟是当了十几年干部的,钱国栋的提问一针见血。
    “因为我家是要给出条件的。‘自强服务公司’保守估计今年能够解决三十个工作岗位,而且全部是女工。
    如果运行良好,年底就有可能提供五十或者更多工作岗位。
    三水镇一分钱用不着花,能够安置几十个待业青年中就业更加困难的大龄女青年,何乐不为?
    况且‘自强服务公司’每年还要缴纳千儿八百的管理费。
    这样的好事三水镇不要拉倒,刘庄镇你熟啊!你可以帮着我家去联系刘庄镇。”
    钱国栋赞叹道:“嗬!这一手狠,所有的乡镇都面临就业压力。只要放出这样的话,三水镇当然要积极配合。”
    “之所以找你帮忙,完全是因为老宅的地界归‘黄陈居委会’管辖,也是因为钱爱国的大姨是居委会主任,肥水不流外人田么。”
    宋丹华点头道:“让我姐姐参与创办‘自强服务公司’,地址又在‘黄陈居委会’,
    以后这单位就相当于是居委会的,取得成绩肯定能算在我姐姐头上,她肯定会支持。”
    黄瀚道:“钱叔叔,宋阿姨,你们先问问宋主任,万一她没兴趣,我们还可以约南大街居委会的主任谈谈。
    公司地址放到‘南城当铺’旧址也是行的,那里地方大着呢,属于南大街居委会管辖。”
    钱国栋道:“这还用问吗?‘黄陈居委会’都快穷疯了,一家像样的单位都没有,连居委会主任都帮着糊花圈挣仨瓜俩枣。
    有人找上门送管理费,还承诺解决待业青年,他们还不乐疯了?”
    “你先帮着吹吹风,记住了,我家的底线是居委会和镇里、县里不得干预经营,别乱派领导,派了‘自强服务公司’也不认。”
    “这个我懂,你家辛辛苦苦挣出来的产业,怎么可能拱手送人?”
    “大话我用不着说,反正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强服务公司’办起来,黄陈居委会的好处不会少。最起码居委会几个正式工的福利会多出双倍!”
    “我明白,也相信你亏不了我大姨子。”
    钱国栋夫妻俩离开“事竟成饭店”根本没有回家,直接就去了大姨子家和宋春华夫妻俩进行了一番长谈。
    “黄陈居委会”主任宋春华不是个榆木脑袋,有上进心,当然想着促成这件事。
    她的老公王祥是柴油机厂的车间副主任,技术员出身“妻管严”一个,基本上没有啃声。
    他们家的大事小事都是宋春华说了算,三个孩子也都听妈妈的,经常跟爸爸皮脸。
    第二天是星期天,下午两点,宋春华和钱国栋一起来到黄瀚家的徽派大院堂屋里围着方桌谈正事。
    约在这里是防止大白天“事竟成饭店”那里人多眼杂不好谈正事。
    虽然是星期天,但是黄道舟没在家,液压元件厂这段时间没有厂休,都在加班,厂里的干部职工数量翻了翻,这事那事有不少,他得盯着度过磨合期。
    黄道舟听了黄瀚的计划,认为这是个好事,但是未必办得成。
    要镇里、县里批这样的公司,还给那么多经营项目,还不插手经营仅仅收些管理费,恐怕比较难。
    他没什么好的建议,也没有时间盯着办手续,干脆不管了,让黄瀚和张芳芬试试看,本着“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态度。
    因此是黄瀚和张芳芬一起跟宋春华、钱国栋谈细节。
    宋春华知道黄瀚,见他这个小孩子一本正经谈事情一点点也不奇怪,估摸着是钱国栋和钱爱国以前没少在她面前讲黄瀚的故事。
    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宋春华当然希望做个好干部,争取在退休前得到正科级别。
    她认为用不着三水镇拿一分钱资金,也用不着提供办公地点,镇里肯定同意批准成立“自强服务公司”。
    如果真的能够解决三十个甚至更多的工作岗位,“自强服务公司”肯定能够得到镇里的扶持。
    可是张芳芬个体户干得好好的,“事竟成饭店”名气越来越大,她家应该赚得不少,干嘛要这样做呢?
    宋春华百思不得其解,终于忍不住,问道:
    “老张,我真的搞不明白,你家的饭店红火着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呀?当个空头经理好像没什么意思,工资级别恐怕定不了多少高。”
    “呵呵,我是为了能够把我家的饭店做得更大,把服装箱包厂办起来。
    这需要招不少工人,绝大多数人不认个体户,认公家的单位呢!”
    “我当然希望你这个能人办好服务公司,可是这要多花不少钱呢,这可都是你辛辛苦苦挣来的呀!”
    “国家、党中央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人致富。
    我这样做真是响应国家号召。去年借了许多钱开饭店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现在有了带动更多人致富的能力,想着尽微薄之力。”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肯定不是张芳芬的原创,都是黄瀚事先教会的,此时说出来,让宋春华觉得她不仅仅有水平还有觉悟。
    宋春华是最基层的干部之一,没少传达上面的精神,这一两年会少多了,以前居委会三天两头开大会、学习,主要内容就是给大家读报纸上的文章。
    她每天都要看主流报纸,当然知道国家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第二百七十四章:又是一年春好处
    “嗯!”宋春华点头道:“想不到老张有这么高的觉悟,这些话我明天去镇里一定要说给领导们听。”
    她又对钱国栋道:“国栋,你明天也抽空回镇里一趟,你现在是大红人,说话更加管用。”
    “我肯定要去,这是个大好事,你我完全可以作为牵头人,以后‘自强服务公司’红火了,这也算我们的工作成绩呢!”
    “你这么看好‘自强服务公司’?”
    “肯定啊!有黄瀚帮着出主意还能差得了!”
    “黄瀚好像根本没说话呀!”
    “他昨天晚上就跟我分析清楚了,成立‘自强服务公司’,多争取些经营项目就是他的金点子,要不然我怎么会特意请你来商量?
    反正你记住了,镇里只出一块牌子,其他什么都没有,如果提出过分的要求,直接顶回去。”
    “嗯!我知道,谁把人当傻子,我肯定跟他不客气。
    老张,‘自强服务公司’的牌子批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